正文

秦中寄遠(yuǎn)上人

彩圖詳解唐詩三百首(全2冊)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編;思履 注


秦中寄遠(yuǎn)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臥【1】,三徑苦無資【2】。

北土非吾愿【3】,東林懷我?guī)?sup>【4】。

黃金燃桂盡【5】,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fēng)至,聞蟬但益悲【6】。

【注釋】

【1】丘:小山。【2】三徑:指隱居的家園。王莽專權(quán)時(shí),蔣詡辭官回鄉(xiāng),在院中開辟了三條小徑,只與友人求仲、羊仲往來。【3】北土:指京都長安,此處代指求仕做官?!?】東林:指遠(yuǎn)上人所在的寺廟。【5】燃桂:謂燒柴像燒桂枝一樣貴,喻長安的物價(jià)高昂?!稇?zhàn)國策》中有這樣的記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見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不亦難乎?【6】但:只。益:愈加。

【譯文】

我常常想退隱山林,想回到家鄉(xiāng),又苦于沒有錢。久居北方不是我的心愿,懷念東林寺和我的老師。長安生活費(fèi)用高昂,壯志也一年年衰退。傍晚,涼風(fēng)吹來,聽到蟬鳴,心中更是傷悲。

【賞析】

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孟浩然到長安參加進(jìn)士考試,應(yīng)舉落第,之后與僧道交游。這首詩是詩人滯留長安時(shí)寄給遠(yuǎn)上人的,向他報(bào)告秋來客居的凄涼苦況,訴說欲隱無地、欲仕非愿的進(jìn)退兩難之苦。

詩人與遠(yuǎn)上人交情深摯,故寄詩毫無客套虛文,一上來就坦率地直抒胸臆,一吐心中塊壘。開頭即寫明自己不能償愿的窘迫處境:想要?dú)w隱,卻苦于“無資”,從中可見詩人當(dāng)時(shí)窮困潦倒的情形。接著說在京城長安從仕做官非自己的本愿,于是不由懷念起在廬山東林寺的高僧來了。這兩句,“北土”對“東林”,“非吾愿”對“懷我?guī)煛保瑢ε际止ふ?,且正反相對,更突出了詩人追求歸隱的意向。滯留帝京囊中金盡,壯志也逐年消磨殆盡。在窮愁潦倒的客中,面對涼風(fēng)、耳聞蟬聲,怎么不更加悲傷呢?

詩人采用這種不加潤色的白描手法,直寫心中的哀愁苦悶,讀來直覺明朗直爽,不失清華高遠(yuǎ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