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紙上的家族

火燒云 作者:丁建元 著


紙上的家族

們族人共同編修的家譜(八修),歷經(jīng)十余載終于付梓,日照籍丁氏族裔盡收其中。藏青色的精裝本,煌煌二十六卷,上接民國,遠及海外,這是丁氏家族的文化盛事。

在猶太人的典籍中,有“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的追問。法國畫家高更,曾經(jīng)以此題為畫??鬃右灿小吧鲬炎愤h”之語。對生命來路和走向的凝望,東西方有著相同的文化心理。當人有了經(jīng)歷,有了閱歷,積淀了滄桑,他會在無法望斷的時空里尋找自己生存的謎底。把同宗同族,按照支系編制在紙上,就成為生命分蘗的譜系。有人曾經(jīng)說,中國人沒有純粹的宗教意識,真正的信仰是對歷史的敬畏。所以上至宮廷,下至閭巷,都會循著時間的綿延寫下履歷,正所謂族有譜,邑有志,國有史。梁啟超也曾說,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朝帝王的家譜,此乃不易之論。

宋人張載認為,定人心必須集族人,振起善俗,不忘根本,家譜就可以正倫理,篤恩義,立宗子法,使家族制度與國治接軌。修譜,乃至修志,人們用“修”而不說編纂或編寫,而且必在盛世修譜,這好理解,盛世之前必是亂世,饑荒刀兵,生靈涂炭,族人流散,修乃是修補和修復,也是修繕,因為家譜乃是家族巨大的文化工程,是在紙上建造宗祠和展館,當然也為尊者諱而進行必要的修飾。

據(jù)傳說,六百多年前,丁氏先祖在武昌隨著朱元璋起義,四方征戰(zhàn),按功治淮陰,之后又居江蘇東??h,明初年遷徙日照,在傅疃河北結廬。根據(jù)當朝的法律,分一處田產(chǎn),守一座哨墩,半戎半農(nóng)過日子。此時天下甫定,先祖爺又在日照城里養(yǎng)家糊口,聊以卒歲。營生的艱辛使得先祖悟到,自己一介草民,上無庇蔭,子孫后代最大的出息,也就是在這里引車賣漿,終為販夫走卒;要想出人頭地,唯有志學登科,正所謂知識和權力改變命運。于是,先祖斷然決定離開日照城,舉家遷往濤雒。他們在這里曬過鹽,借此商賈匯集之地做起了小買賣,稍積薄蓄,就讓后生們?nèi)脎尤照n。舊家譜記載,丁珩公遷居濤雒后,“痛念先蔭凋零,一意向儒業(yè),傾資延名宿”,自己不但成為庠生,而且出資辦學,并坐館執(zhí)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