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楔子[1]
(外扮老夫人上開[2])老身姓鄭[3],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4],不幸因病告殂[5]。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年一十九歲,針黹女工[6],詩詞書算,無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許下老身之侄,乃鄭尚書之長子鄭恒為妻。因俺孩兒父喪未滿,未得成合。又有個小妮子[7],是自幼伏侍孩兒的,喚作紅娘。一個小廝兒[8],喚做歡郎。先夫棄世之后,老身與女孩兒扶柩至博陵安葬[9],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來到河中府[10],將這靈柩寄在普救寺內[11]。這寺是先夫相國修造的,是則天娘娘香火院[12],況兼法本長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13],因此俺就這西廂下一座宅子安下[14]。一壁寫書附京師去[15],喚鄭恒來,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從者數(shù)百[16],今日至親則這三四口兒[17],好生傷感人也呵。
注釋:
[1]楔(xiē)子:本指木匠用來塞緊木制品縫隙的小木片。元代及明初,把一段戲的首曲稱為“楔子”。王驥德《曲律》云:“登場首曲,北曰楔子,南曰引子?!泵鞔衅诳虅”緯r,往往把正戲之外用來交代情節(jié)、介紹人物的場子,同劇本的正場戲區(qū)分出來,并名之為“楔子”,其作用是使戲劇情節(jié)完整緊湊。楔子中往往只唱一兩支單曲,不唱套曲;主唱人亦不限于戲的主腳。
[2]外:元人雜劇中的女主腳為正旦,男主腳為正末,在正腳之外再加上一個腳色,叫“外”。所扮不限男女、年齡,這里指扮演老夫人的外旦。開:戲劇開場。
[3]老身:老年人之自稱,不限男女。
[4]拜:授予官職。前朝:天子在位期間曰朝,這里指前一個皇帝在位時。
[5]告殂(cú):布告死亡。
[6]針黹(zhǐ)女工:婦女從事的針線、紡織、刺繡等活計。黹,制衣,刺繡,俗作“指”。
[7]妮子:舊時對婢女的稱呼?!缎挛宕贰x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耶律德光已降晉兵,遣張彥澤先犯京師,以書遺太后,具道已降晉軍,且曰:‘吾有梳頭妮子,竊一藥囊,以奔于晉,今皆在否?’”
[8]小廝(sī)兒:宋元時稱自家的小男孩兒(即兒子)為小廝。關漢卿《錢大尹智勘緋衣夢》:“俺兩家指腹成親,后來我家生了個女兒……他家得了個小廝?!?/p>
[9]柩(jiù):盛殮著尸體的棺材?!抖Y記·問喪》:“三日而斂,在床曰尸,在棺曰柩?!辈┝辏禾拼っ?,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博陵崔氏為唐代五大高門(河北清河、博陵崔姓,北京范陽盧姓,山東趙郡、甘肅隴西李姓,河南滎陽鄭姓,河北太原王姓)之一。
[10]河中府:北周置蒲州,隋為河東郡,唐時復為蒲州,開元時改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濟。
[11]普救寺:始建年代不詳,隋代已有之,唐時僧俗信眾積十年擴建,乃成名剎。
[12]則天:唐高祖李治的皇后武曌,死后謚則天皇后。香火院:接受民間供奉的寺廟。香火,泛指寺廟敬奉神佛所用的香燭等物。
[13]相公:此處為妻對夫的敬稱。無名氏《孟德耀舉案齊眉》:“相公,認了丈人丈母罷!”剃度:佛教以剃除須發(fā)為度越生死之因,故將佛教徒出家必須接受的剃發(fā)剃須過程稱作剃度。此謂僧尼出家時,官府頒發(fā)度牒作為憑證。
[14]安下:安置,安歇。《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昨聽春兒說,有秀士司馬長卿來望父親,留他在瑞仙亭安下?!?/p>
[15]一壁:一邊,表示一個動作與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附:寄信。
[16]食前方丈,從者數(shù)百:形容從前家道興旺,上句說肴饌之豐,食時列前者至方一丈;下句言仆役之眾,有數(shù)百人之多。《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p>
[17]則:僅,只。
【仙呂】【賞花時】[18]夫主京師祿命終[19],子母孤孀途路窮,因此上旅櫬在梵王宮[20]。盼不到博陵舊冢,血淚灑杜鵑紅[21]。
今日暮春天氣,好生困人[22]。不免喚紅娘出來分付他。紅娘何在?(旦俫扮紅見科[23])(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沒人燒香呵,和小姐閑散心耍一回去來。(紅云)謹依嚴命。(夫人下)(紅云)小姐有請。(正旦扮鶯鶯上)(紅云)夫人著俺和姐姐佛殿上閑耍一回去來。(旦唱)
【幺篇】[24]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25],門掩重關蕭寺中[26]?;渌骷t[27],閑愁萬種[28],無語怨東風。(并下)
注釋:
[18]【仙呂】:宮調名。宮調就是樂律,用以限定聲調的高低緩急,表現(xiàn)樂曲的感情色彩。在元雜劇中,實際應用起來的宮調計五宮四調,即黃鐘宮、正宮、南呂、仙呂、中呂五宮及大石調、越調、雙調、商調四調,合稱“九宮”。元人雜劇的唱詞,在音樂上要求葉宮調、唱套曲?!举p花時】:曲調名,屬仙呂宮。每一宮調下都設有若干支曲子,叫曲調。這些不同的曲子連在一起,稱為套曲,押同一韻腳。曲調的名稱,只表示曲詞與曲調的格式,與內容無關。
[19]祿命終:人生的運數(shù)終結,即死亡。祿命,宿命論者所說的天命,人生運數(shù)。王充《論衡·命義篇》:“人有命有祿,有遭遇,有幸偶。命者,貧富貴賤也;祿者,盛衰興廢也。”
[20]旅櫬(chèn):未入祖塋前臨時寄放在外的尸棺。櫬,泛指棺。梵王宮:梵王為大梵天王的簡稱,梵王宮即大梵天王所居之宮殿,這里泛指佛寺。
[21]杜鵑紅:即杜鵑鳥口上的血,這里代指眼淚。杜鵑,即子規(guī)鳥,相傳為古代蜀王杜宇魂魄所化,其鳴聲哀切,叫后口常流血,舊時常以杜鵑啼血比喻哀傷至極。
[22]困人:使人疲倦。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天氣困人,我且去歇息咱?!?/p>
[23]旦俫(lái):扮紅娘的幼小旦腳,即小旦。俫,即俫兒,戲中扮演少年兒童的腳色。
[24]【幺(yāo)篇】:“幺”為“後”之簡寫,幺篇即后篇,元雜劇中同牌的第二支曲子稱幺篇,猶南曲之“前腔”。
[25]蒲郡:即蒲州。
[26]掩:閉門。重(chóng)關:一道道的門。蕭寺:南朝梁武帝蕭衍信佛,建造了很多佛寺,后稱佛寺為蕭寺。李公垂《鶯鶯歌》:“門掩重關蕭寺中,芳草花時不曾出?!?/p>
[27]紅:花的代稱,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贝酥^水中的落花。
[28]閑愁:難以言喻的愁思。賀鑄《青玉案》詞:“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點評:
中國古代詩詞最重發(fā)端,戲曲亦是如此。王驥德《曲律·論章法》曰:“作曲,猶造宮室者然。工師之作室也,必先定規(guī)式,自前門而廳,而堂,而樓,或三進,或五進,或七進,又自兩廂而及軒寮,以至廩庾、庖湢、藩垣、苑榭之類,前后、左右、高低、遠近、尺寸無不了然胸中,而后可施斤斫。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數(shù),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結撰?!痹穗s劇慣以四折、一楔子演出一段故事,規(guī)模遠亞乎后世傳奇,筆墨更宜警煉。王實甫《西廂記》突破了經(jīng)典雜劇的體制限囿,共有五本,每本各四折加一個楔子,堂廡較傳統(tǒng)雜劇更闊大,內容、情節(jié)也更為豐贍、曲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是以曲家在落墨前尤須先立定全部之格局,然后再擇時、擇地而出之,方可稱大家手眼。
《西廂記》故事濫觴于唐人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之后吟詠崔、張情事的文學作品屢見不鮮,其中影響最大的又屬宋人趙令畤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但無論是《鶯鶯傳》、《商調蝶戀花》還是《西廂記諸宮調》,都側重從張生一方展開故事敘述。王實甫從生、旦兩頭分別?繹端緒、精織細繡一段才子佳人的黼黻麗章,雅擅敘事,脈絡井井,無怪乎《西廂記》雜劇可以洗滌窠臼、自成高格,被譽為“千古絕調”。第一本“楔子”以老夫人開場交代背景,亦是作者化工妙筆所在——夫主前朝相國,且是博陵崔氏;自家姓鄭,亦為高門甲姓。然而崔家富貴,此際畢竟?jié)u成寥落。女兒鶯鶯正值桃李年華,德才兼修,已有婚約,尚未成配。旅櫬受阻,一家?guī)卓诩木邮捤?,鄭恒又遠在京城——崔母撫今追昔,凄凄楚楚,無限傷懷。一部《西廂》,幾多波磔,太半由老夫人而興,其中的關鍵又在“門第”二字?!靶ㄗ印敝v鄭氏重家世,語語言之,卻又無一處點破,更為接下來情節(jié)的開闔振蕩埋下伏筆,手段老辣,令后之人仰望。
大幕甫開之時,一切正與崔相靈柩的狀態(tài)相似,恰在將安未安的暫安之“幾”。女主角鶯鶯的第一次登場,雖只驚鴻掠影,卻如清風乍起,吹皺一池深靜。身受禮教制度與門戶婚姻的雙重拘系,面對落紅片片、新綠漸漸,獨立風中深院的鶯鶯無語而怨——是為東風斷送春殘、為韶華似水一去難挽、還是為念而不得的如花美眷?潘廷章《西來意》以為:“大凡閨閣初解春懷,忽然蠢動,此時情思未有住著,故只好說‘閑愁’二字。然觸物增感,一往而深,種種撩人,種種難遣。其情事恰有萬端,送之天上不得,埋之地下不得,只好‘怨東風’而已?!鼻∪缗耸纤裕L鶯的“愁”與“怨”是一曲之“眼”。【(賞花時)幺篇】的秀絕之處又在其情與景適會交融,渾然一氣?!按蠹抑鳎溲郧橐脖厍呷诵钠?,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保ㄍ鯂S《人間詞話》)此曲令人一讀而齒頰流香,由其景、其情想見鶯鶯遺世獨立的高標風神,金圣嘆所謂“想是后人所添”的論斷,未必確鑿。
春光不避人,透入重門閉鎖的蒲東禪院,逗起待嫁女兒的莫名愁緒,亦為即將發(fā)生的韻事提供了萌蘗滋蔓的契機?!耙宦曻L囀出墻來,惹起無限春色”(徐渭等評文),那“生”在何處哉?
第一折[29]
(正末扮騎馬引俫人上開)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30]。先人拜禮部尚書[31],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32],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33],欲往上朝取應[34],路經(jīng)河中府,過蒲關上[35],有一人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36],后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37],官拜征西大元帥,統(tǒng)領十萬大軍,鎮(zhèn)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38]。暗想小生螢窗雪案[39],刮垢磨光[40],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萬金寶劍藏秋水[41],滿馬春愁壓繡鞍。
【仙呂】【點絳唇】游藝中原[42],腳根無線,如蓬轉[43]。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44]。
注釋:
[29]折:在元代,雜劇初不分折,以劇中人物上下場為界,分若干場,一場一場連寫下來。到鐘嗣成《錄鬼簿》(初稿成于元順帝至順元年)里,“折”才有了新的含義:以一宮調之一套曲為一折。折也是劇情發(fā)展的自然段落,相當于明清傳奇劇中的“出”,類似現(xiàn)代戲劇中的“幕”,但一折戲中,沒有時間、空間限制,可以包括很多場次。元人雜劇一般是四折,演一個完整故事,也有一本五折、六折的,也有多本戲。明代中葉刊刻劇本時,才正式把雜劇分折,使折的形式固定下來。
[30]本貫:原籍。張國賓《合汗衫》:“老夫姓張,名義,字文秀,本貫南京人也。”
[31]先人:已故的父親。
[32]書劍飄零:攜帶書籍用具四處流浪。書籍與寶劍都是古代文人的隨身用品,這里泛指各種用具。
[33]唐德宗即位:德宗為李適(kuò)死后廟號。戲曲中常對當朝皇帝使用廟號。凌濛初以為:“院本皆供應內用,故當場須頌稱曩時廟號以為別考。劇戲中無不如此者,蓋其體也。近有譏其稱廟號于即位之日,其言似是,然實學究家之見耳?!奔次?,此處為在位。德宗即位于建中元年(780),貞元十七年時已即位二十一年。
[34]上朝:相對于地方而言,稱京城為上朝,猶上都、上京。取應:朝廷開科取士,士子應選。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況如今春榜動,正待上朝取應,又苦盤纏缺少?!?/p>
[35]蒲關:蒲津關的簡稱,坐落于蒲津之上,位于黃河西岸,在今山西永濟。
[36]八拜之交:八拜,本指相見時禮節(jié)的隆重,后常指結為異姓兄弟。
[37]武舉狀元:科舉制度中進士的第一名稱狀元。武舉考步射、弓射、馬槍、負重等,也考言語、身材。
[38]卻:再?!豆旁姙榻怪偾淦拮鳌罚骸皡s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p>
[39]螢窗:晉人車胤勤學故事?!稌x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毖┌福簳x人孫康勤學故事?!段倪x·李善注》:“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游不雜。”此言張生一年四季都在刻苦讀書。
[40]刮垢磨光:刮去污垢,磨出光亮。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贝酥^讀書時用心揣摩、去粗取精。
[41]萬金寶劍藏秋水:是說自己滿腹才學而功名未就,猶如貴重的寶劍隱藏著四射的光芒。秋水明凈清亮,常用以比喻劍光。白居易《李都尉古劍詩》:“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p>
[42]游藝:語出《論語·述而》:“依于仁,游于藝?!彼囍噶嚕憾Y、樂、射、御、書、數(shù);游于藝指沉浸于六藝的研討中,在劇中則指負笈游學。
[43]蓬轉:蓬,草名,又名飛蓬,秋天斷根,隨風飄轉。《晏子春秋·內篇》:“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根且拔矣?!迸f時常以蓬轉喻指四處漂泊轉徙。潘岳《西征賦》:“陋吾人之拘攣,飄萍浮而蓬轉。”
[44]日近長安遠:典出晉明帝司馬紹事?!妒勒f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凼唬骸疇柡喂十愖蛉罩孕埃俊Q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焙笠浴叭战L安遠”言帝都遙遠難及,喻功名未遂的感嘆。王勃《滕王閣序》:“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
【混江龍】向詩書經(jīng)傳,蠹魚似不出費鉆研[45]。將棘圍守暖[46],把鐵硯磨穿。投至得云路鵬程九萬里[47],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才高難入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愿。空雕蟲篆刻,綴斷簡殘編[48]。
行路之間,早到蒲津[49]。這黃河有九曲[50],此正古河內之地,你看好形勢也呵!
【油葫蘆】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51]。這河帶齊梁分秦晉隘幽燕[52]。雪浪拍長空,天際秋云卷;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53];東西潰九州[54],南北串百川。歸舟緊不緊如何見[55]?卻便似弩箭乍離弦。
【天下樂】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云外懸[56],入東洋不離此徑穿[57]。滋洛陽千種花[58],潤梁園萬頃田[59],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60]。
注釋:
[45]蠹(dù)魚:蛀蝕書籍、衣服等的小蟲。這里是比喻自己像蠹魚一樣埋頭在書里。
[46]棘(jí)圍:古代科舉考試,為防止搗亂和作弊,在試院圍墻上遍插荊棘,故稱考場為棘圍、棘院或棘闈。唐杜佑《通典·選舉》:“自武德以來……禮部閱試之日,皆嚴設兵衛(wèi),薦棘圍之……以防假濫焉……”
[47]投至得:直等到。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投至得分尸在市街,我看你一靈兒先飛在青霄外。”云路:致身青云之路。致身青云,喻官高位顯?!侗笔贰の脑穫餍颉罚骸盎蜮邠P河朔,或獨步漢南,俱騁龍光,并驅云路矣?!冰i程九萬里:典出《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世常以“鵬程萬里”形容前程遠大。李白《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48]空雕蟲篆刻,綴斷簡殘編:白白地寫詩作文、研究學問而一無所成。蟲,蟲書;刻,刻符。蟲與刻都是學童所習內容。簡,古代供刻寫用的狹長竹片;編,用來穿連竹簡的繩子。此以簡、編代指書籍。
[49]蒲津:黃河渡口,今在山西永濟。
[50]九曲:河道的彎曲處很多,《河圖》:“河水九曲,長九千里?!?/p>
[51]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黃河的風濤何處最能顯現(xiàn)?只在蒲郡這一帶。則除是,除非是,只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黃河那里最雄?無過河中府。”
[52]帶齊梁:黃河穿齊梁而過,圍齊梁大地如同衣帶。齊,戰(zhàn)國時齊國之地,今山東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qū);梁,戰(zhàn)國時魏國的別稱,今河南一帶。分秦晉:把秦晉之地分割開。秦,戰(zhàn)國時秦國之地,今陜西;晉,春秋時晉國之地,今山西大部及河北西南。隘幽燕:把幽燕之地與中原地區(qū)隔絕開來。幽燕,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戰(zhàn)國時屬燕國,唐以前屬幽州,故稱幽燕?!稜栄拧め尩亍罚骸把嘣挥闹荨!?/p>
[53]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用竹索作纜繩的浮橋,像是仰臥在水上的蒼龍。竹索,竹篾制的大繩。偃,仰臥。
[54]潰:本指河水決堤泛濫,此指灌溉。九州:代指中國。古代中國置有九個州,九州之名,載記有異,《爾雅·釋地》云:“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p>
[55]歸舟:順流而下的船。緊不緊:即緊,“不”為襯字,無實義。《孤本元明雜劇·黃鶴樓》:“那匹馬緊不緊、疾不疾、蕩紅塵一道,風吹起脖項上絳毛纓一似火燎?!币姡猴@。
[56]淵泉、云外懸:黃河之源頭好像是懸在云外。淵泉,水的本源。李白《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p>
[57]入東洋不離此徑穿:黃河入海必經(jīng)蒲津。
[58]滋:灌溉繁育。洛陽千種花:洛陽以種植花木聞名,尤以牡丹為最著,有洛花、洛陽花之稱。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p>
[59]潤:滋益之意。梁園:又稱兔園、睢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
[60]也曾泛浮槎(chá)到日月邊:黃河直通天河,有??驮¢兜搅颂焐?。槎,木筏?!案¢丁笔螺d張華《博物志·雜說下》:“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濱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槎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馀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馀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共簧习叮蜻€如期。后至蜀,問嚴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話說間早到城中。這里一座店兒,琴童,接下馬者。店小二哥那里[61]?(小二上云)自家是這狀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下呵[62],俺這里有干凈店房。(末云)頭房里下,先撒和那馬者[63]。小二哥你來,我問你:這里有甚么閑散心處?名山勝境、福地寶坊皆可[64]。(小二云)俺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漢[65]。南來北往,三教九流[66],過者無不瞻仰,則除那里可以君子游玩。(末云)琴童,料持下晌午飯,那里走一遭,便回來也。(童云)安排下飯,撒和了馬,等哥哥回家。(下)(法聰上)小僧法聰,是這普救寺法本長老座下弟子。今日師父赴齋去了[67],著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著,待師父回來報知。山門下立地[68],看有甚么人來。(末上云)卻早來到也。(見聰了[69],聰問云)客官從何來?(末云)小生西洛至此,聞上剎幽雅清爽[70],一來瞻仰佛像,二來拜謁長老。敢問長老在么?(聰云)俺師父不在寺中,貧僧弟子法聰?shù)谋闶?。請先生方丈拜?span >[71]。(末云)既然長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煩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聰云)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鐘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盤桓一會[72],師父敢待回來[73]。(末云)是蓋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隨喜了上方佛殿[74],早來到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鐘樓前面[75]。游了洞房[76],登了寶塔,將回廊繞遍。數(shù)了羅漢[77],參了菩薩,拜了圣賢[78]。
(鶯鶯引紅娘捻花枝上云)紅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來。(末做見科[79])呀!
正撞著五百年前風流業(yè)冤[80]。
注釋:
[61]店小二哥:宋元時稱店主為大哥,稱店里的伙計為二哥或小二哥?!肚迤缴教迷挶尽り愌矙z梅嶺失妻記》:“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p>
[62]官人:顧炎武《日知錄》:“南人稱士人為官人?!碧茣r稱有官者為官人,宋代可用為對男子的尊稱,此處用為后者。下:住店,住下。
[63]撒和:飼喂牲口?!段饔斡洝返谄呤嘶兀骸拔覀兦疫M這驛里去。一則問他地方,二則撒和馬匹,三則天晚投宿?!?/p>
[64]福地:有福有德之地域,此處用為對寺院的敬稱。寶坊:寺院之美稱。高翥《曉出黃山寺》:“曉上籃輿出寶坊,野塘山路盡春光?!?/p>
[65]舍利塔:舍利為梵文音譯,意為尸體、身骨,相傳為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后來德行較高的和尚死后,焚燒遺體的凝結物也稱舍利。舍利塔即貯藏舍利的塔。云漢:天河?!对娊?jīng)·大雅·棫(yù)樸》:“倬彼云漢,昭回于天?!?/p>
[66]三教九流:泛指不同職業(yè)的各色人等。三教,指儒、釋、道三家(見《北史·周高祖紀》);九流,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道家、墨家、陰陽家、法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等九種學派(見《漢書·藝文志》)。
[67]赴齋:參加法會或受“在家人”的邀請去吃齋。
[68]山門:佛教寺廟的外門。李華《云母泉》:“山門開古寺,石竇含純精。”
[69]見聰了:與法聰見面寒暄已畢。了,表演完畢。
[70]上剎(chà):對寺廟的尊稱。剎,梵文音譯,原指佛塔頂上的裝飾(相輪),也指佛寺或寺前幡桿。
[71]先生:儒者之通稱,簡稱之則曰“生”,故下文稱張生、那生。方丈:據(jù)《維摩詰經(jīng)》云,身為菩薩的維摩詰居士,其所住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寺院比附此說,稱住持所居之所為方丈。此言住持所居之室。
[72]羅漢堂:安置釋迦牟尼五百個羅漢弟子塑像的佛殿。香積廚:《維摩詰經(jīng)·香積品》:“上方界分……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jīng)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本S摩詰曾于香積如來處,化得眾香缽盛滿香飯,以飽眾僧,故稱僧家之廚房為香積廚,亦用以泛指寺廟的廚房?!端疂G傳》第六回:“回到香積廚下看時,鍋也沒了,灶頭都塌損。”
[73]敢待:也許,大約就要。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這早晚竇秀才敢待來也。”
[74]隨喜:佛家語,本指見人行善做功德,隨之而生歡喜之心,又稱隨己所喜為隨喜,比如布施,富者施以金帛,貧者施以水草,各隨所喜,皆為布施。后稱游覽佛寺為隨喜。杜甫《望兜率寺》:“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鄙戏剑骸豆适鲁烧Z考·釋道鬼神》:“曰上方,曰梵剎,總是佛場?!鄙剿隆⒆〕志煞Q上方。
[75]法堂:指宣講佛法的殿堂。
[76]洞房:本指深邃之室,此指佛殿。
[77]數(shù)了羅漢:舊俗,在五百羅漢塑像中,任從一個數(shù)起,數(shù)到與自己年齡相等的數(shù)字時,即可從該羅漢喜怒哀樂的表情中,預知自己的禍福命運,謂之數(shù)羅漢。
[78]圣賢:對神佛的敬稱。《俱舍光記》曰:“賢謂賢和,圣謂圣正。”楊景賢《西游記》雜?。骸敖袢盏檬ベt接引,天王相救,恩義比天高?!?/p>
[79]科:元雜劇中作舞臺提示用的術語,也叫“介”??瞥甘緞≈腥说谋砬?、動作之外,也用來指示舞臺效果。
[80]正撞著五百年前風流業(yè)冤:正碰上前世的風流冤家。五百年前,是說前生注定。業(yè)冤,前世冤家。冤家,本為佛教語,后用指仇敵,也用為對情人的愛稱,為愛極的反話。張國賓《相國寺公孫合汗衫》:“休提起俺那小業(yè)冤,他剔騰了我些好家緣?!?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81],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里盡人調戲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捻[82]。
【上馬嬌】這的是兜率宮[83],休猜做了離恨天[84]。呀,誰想著寺里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85]。
【勝葫蘆】則見他宮樣眉兒新月偃[86],斜侵入鬢云邊。
(旦云)紅娘,你覷:寂寂僧房人不到,滿階苔襯落花紅。(末云)我死也!
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87],玉粳白露[88],半晌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89]。解舞腰肢嬌又軟[90],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
注釋:
[81]顛不剌:用法不同則含義各異,故其解眾說紛紜。具體到《西廂記》中,顛,有可愛、風流義;不剌,語氣詞,有聲無義。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怕曲兒捻到風流處,教普天下顛不剌的浪兒每許。”
[82]他那里盡人調戲亸(duǒ)著香肩,只將花笑捻:是說鶯鶯盡由著張生對她顧盼不止,而她卻垂肩持花微笑。調戲,這里指張生因極端愛慕而情隨目視、神魂顛倒。亸,垂下貌。捻,手捏。相傳釋迦牟尼于靈山會說法,捻花示眾,眾不解其意,惟有弟子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五燈會元》),后遂以捻花微笑喻心心相印。此化用其意。
[83]是:確實是。兜率(lǜ)宮:兜率為梵文音譯,意為妙足、知足、喜足,此處以之代指寺廟。
[84]離恨天:佛教經(jīng)典所載三十三天中,無離恨天,但曲中多用指男女相思煩惱的境界。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我一年一日過了,團圓日較少。三十三天覷了,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p>
[85]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diàn):是說鶯鶯美貌,正適合打扮。春風面,美麗的面貌。杜甫《詠懷古跡》之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偏,正,恰?;ㄢ?,有簪于發(fā)髻者,此指以極薄之小金屬片或彩紙剪成花鳥形狀,貼于婦女眉間或面頰之上,亦稱花子。段成式《酉陽雜俎》:“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鄧夫人也。和寵夫人,嘗醉舞如意,誤傷鄧頰……醫(yī)言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痕。和以百金購得白獺,乃合膏。琥珀太多,及愈,痕不滅,左頰有赤點如痣,視之,更益其妍也。諸嬖欲要寵者,皆以丹青點頰,而進幸焉?!庇衷疲骸敖駤D人面飾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按,武則天時人)所制,以掩點跡。大歷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者,婢妾小不如意,輒印面,故有月黥、錢黥。”眉間花鈿,《丹鉛錄》謂源于唐人韋固妻幼時被刺傷眉間事(見李復言《續(xù)玄怪錄·定昏店》),長成后常以花鈿掩飾?;蛟圃从谀铣挝涞蹓坳柟魅巳张P章含殿時,梅花落于額上,拂之不去,宮女效為“梅花妝”、“壽陽妝”(見《太平御覽》卷三十)。唐人王建《題花子贈渭州陳判官》描寫貼花鈿甚詳:“膩如云母輕如粉,艷勝香黃薄勝蟬。點綠斜蒿新葉嫩,添紅石竹晚花鮮。鴛鴦比翼人初帖,蛺蝶重飛樣未傳。況復蕭郎有情思,可憐春日鏡臺前。”元時亦然,無名氏【中呂·喜春來】:“花鈿宜點黛眉尖,可喜臉,爭忍立謙謙?!?/p>
[86]宮樣眉:按宮中最新式樣描畫的眉毛,亦稱宮眉。李商隱《效徐陵體贈更衣》:“楚腰知便寵,宮眉正斗強?!?/p>
[87]櫻桃紅綻:喻鶯鶯啟唇欲言。櫻桃,薔薇科植物,果實小,色鮮紅,球形,常用來比喻美女之口。孟棨《本事詩·事感》記載:“白尚書(白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88]玉粳(jīng):光潔如玉的粳米,喻齒之光潔。
[89]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zhuàn),行一步可人憐:以黃鶯在花叢中鳴叫,喻鶯鶯話音之動聽。語本白居易《琵琶行》“間關鶯語花底滑”。囀,鳥鳴??扇藨z,讓人愛。
[90]解舞腰肢:善舞、適宜于舞之腰肢體態(tài)。解,曉,引申為會、能、擅長諸義。
(紅云)那壁有人,咱家去來。(旦回顧覷末下)(末云)和尚,恰怎么觀音現(xiàn)來?(聰云)休胡說!這是河中開府崔相國的小姐[91]。(末云)世間有這等女子,豈非天姿國色乎[92]?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93],價值百鎰之金[94]。(聰云)偌遠地,他在那壁,你在這壁,系著長裙兒,你便怎知他腳兒?。浚┰疲┓?,來、來、來,你問我怎便知,你覷:
【后庭花】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且休題眼角兒留情處,則這腳蹤兒將心事傳。慢俄延[95],投至到櫳門兒前面,剛那了一步遠。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96]。似神仙歸洞天[97],空馀下楊柳煙,只聞得鳥雀喧。
【柳葉兒】呀,門掩著梨花深院,粉墻兒高似青天。恨天、天不與人行方便,好著我難消遣,端的是怎留連。小姐呵,則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98]。
注釋:
[91]開府:本為古代高官設置府署自選官僚的制度。漢制,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唐宋定“開府儀同三司”,為一品散官的稱號。鶯父為相國,故稱開府。
[92]天姿國色:美麗超群的女子。天姿,不加修飾的天然姿容,托名班固的《漢武帝內傳》:“(西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眹粐凶蠲赖娜菝??!豆騻鳌氛压荒辏骸邦伔蛉苏?,嫗盈女也,國色也。”
[93]小腳:劇中多次描寫鶯鶯小腳,按婦女纏足,始于南唐李后主之宮嬪窅(yǎo)娘,唐代無纏足風氣。(見《南村輟耕錄·纏足》)
[94]百鎰(yì):言其貴重。鎰,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
[95]俄延:拖延。楊梓《霍光鬼諫》:“休那里俄延歲月,打捱時光?!?/p>
[96]風魔:本指精神錯亂失常,這里用如動詞,指著魔入迷、神魂顛倒。解元:唐制,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解送入試,后遂稱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也用作對讀書人的尊稱?!毒劳ㄑ浴び嶂倥e題詩遇上皇》:“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見茶博士上前唱喏,問道:‘解元吃什么茶?’”此指后者。
[97]洞天:道教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大都在名山洞府之中,洞中與人世不同,別有天地,故名。張君房《云笈七簽·天地宮府圖》:“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tǒng)治之所?!?/p>
[98]兀的:指示詞,這里兼表驚異。意馬心猿:指人心馳意散就像猿猴跳躍、快馬奔馳一樣,難以控制?!秴⑼酢罚骸靶脑巢欢ǎ怦R四馳,則神氣散亂于外。”
(聰云)休惹事,河中開府的小姐去遠了也。(末唱)
【寄生草】蘭麝香仍在[99],佩環(huán)聲漸遠[100]。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101]。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xiàn)[102]。
“十年不識君王面,恰信嬋娟解誤人[103]。”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覷聰云)敢煩和尚對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早晚溫習經(jīng)史,勝如旅邸內冗雜。房金依例拜納。小生明日自來也。
【賺煞】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104]。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105]。近庭軒,花柳爭妍,日午當庭塔影圓。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106],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107]。(下)
注釋:
[99]蘭麝:熏香料。蕭統(tǒng)《銅博山香爐賦》:“爨松柏之火,焚蘭麝之芳?!边@里指鶯鶯佩戴的香物。
[100]佩環(huán):鶯鶯身帶的佩玉?!抖Y記·經(jīng)解》:“行步則有環(huán)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p>
[101]“東風搖曳垂楊線”三句:張生揣想鶯鶯去后櫳門以內的景象。游絲,在空中飄蕩著昆蟲吐的絲。掩映,遮藏,隱蔽。芙蓉,荷花?!段骶╇s記》有“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后常以芙蓉面比喻女性容色美麗。
[102]南海水月觀音:即觀音?!斗ㄈA經(jīng)·普門品》有觀音示現(xiàn)三十三身之說,其一為觀水中之月的姿態(tài)。又,觀音所居的凈土,在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其山在印度南海岸,故有南海觀音之稱。
[103]嬋娟:容貌姿態(tài)美好的樣子,常用以代指美女。方干《贈趙崇侍御》:“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闭`人:指使人迷戀而耽誤功名進取。
[104]秋波:像秋水般明亮的眼睛。蘇軾《百步洪》:“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p>
[105]鐵石人:此指鐵石心腸的無情之人。劉肅《大唐新語》載唐太宗為大理寺卿唐臨題考詞曰:“形若死灰,心如鐵石?!?/p>
[106]玉人:喻指顏美如玉之人,可指女,亦可指男。《晉書·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p>
[107]武陵源:相傳東漢人劉晨、阮肇,于永平五年(62)入天臺山采藥,迷路求食,入桃花源,遇二仙女得成婚配。晉人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則寫“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進入桃花源。劉、阮事與武陵漁人事相距三百馀年,天臺山之桃源與武陵溪之桃源亦無甚關聯(lián),但后世常把劉、阮所入之桃花源說成武陵源。
點評:
本折又稱“驚艷”、“佛殿奇逢”,由末扮張生主唱。繼女主角鶯鶯寄居普救寺后,故事的男主人公張珙也來到蒲東。張生先以賓白開場,簡要交代身世背景:父親曾拜禮部尚書,但父母過世之后,只能湖海飄零。上朝取應路經(jīng)蒲郡,恰逢結拜義兄杜確官拜征西大元帥鎮(zhèn)守蒲關,故欲先往探訪,再往京師。一方面解釋了此行的目的本為上京趕考,暫時羈留是為訪友,和鶯鶯相遇純屬偶然邂逅,乃是無心插柳,與后文孫飛虎專意為鶯鶯艷名而來不同;另一方面則為后來白馬解圍預作伏脈。張生尚未見鶯鶯,第曲家已寫定其必娶鶯鶯矣?!澳孔⒈颂帲謱懘颂帯?,時時刻刻有全局在胸,是之謂也。
白衣秀士張珙才華富贍、器宇非凡,叵耐功名未遂,只能暫且游藝中原、遙望長安?!军c絳唇】、【混江龍】二曲,化用典故,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家之塊壘?!叭缗钷D”、“日近長安遠”,訴其懷才不遇、四處漂泊的凄涼悲感;“蠹魚”、“棘圍守暖”、“鐵硯磨穿”、“雪窗螢火二十年”,狀其冬夏如一、終始不渝、勤學苦讀之情貌;“才高難入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愿”,則是他胸懷天下從時世出發(fā),對自己當下境遇的評價。縱言襟抱之后,【油葫蘆】融情入景,轉沉郁為雄豪?!帮L濤何處顯”?顯于黃河九曲,亦顯在久經(jīng)磨難心意終堅?!把├伺拈L空,天際秋云卷;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東西潰九州,南北串百川”;緊文密韻,是寫黃河之險,亦是噴吐自家胸中雄才灝氣?!皻w舟緊”、“似弩箭乍離弦”,既乃眼前實景,又為以物自譬;是物我交感激蕩出的剛健豪邁,也是張生此次赴試必定得勝而回的自信與自振。至【天下樂】一曲,則君瑞心逐逝水,由近及遠,想望下游洛陽、梁園之恬靜美好,在噴薄后漸趨緩和、動蕩后漸趨安靜。“滋洛陽千種花”、“潤梁園萬頃田”,既寫出張珙胸懷天下的襟抱,亦吐露了他對日后坦途的向往;“泛浮槎到日月邊”用張華《博物志》浮槎天河的典故,“日月”暗點朝廷,回扣了開場上京取應之語。自其淵源來講,此兩支化用了唐人劉禹錫《浪淘沙》詩意:“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彪y得的是,經(jīng)由劇作家的精心揣摩,曲辭與張生身份處境切合,濃墨渲染后境界更增一層遼闊。“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杜甫《白絲行》),王實甫點鐵成金,洵稱奇才奇情。金圣嘆亦贊此節(jié)曰:“張生之志,張生得自言之;張生之品,張生不得自言。則將誰代之言?而法又決不得不言。于是順便反借黃河,快然一吐其胸中隱隱岳岳之無數(shù)奇事。嗚呼,真奇文大文也!”(《第六才子書西廂記》)
“張生慢世之情,更作高世之語”(徐士范等評文),非尋常冬烘可比。是才子,堪配佳人。曲家隨后巧借客店小二三言兩語,描景、抒情便斗然轉至敘事,張生翩翩然來至普救禪寺?!敬謇镥鹿摹恳磺?,要而不繁,寥寥幾筆寫尋常游寺過程,故作按部就班、乏善可陳之辭,乃為關目上的欲揚先抑。正在數(shù)羅漢、參菩薩、拜圣賢之際,一抬頭間捻花鶯鶯驀入眼簾——張生在一眾土木形骸之中與妍姿艷質無心相遇,山窮水盡處霎時柳暗花明,“意外出奇,憑空逗巧”(金圣嘆評文)?!把剑≌仓灏倌昵帮L流業(yè)冤”,平地里陡起波瀾,神來之筆畫出鐘情一見:“呀”是沖口而出一字快語,狀其又驚又喜、心神駭蕩;“正撞著”言此邂逅之巧;“五百年前風流業(yè)冤”則明其情愫之真、情根之深。一曲之末豁然開朗,千古妙語,傳神阿堵!
聰俊張生遇鶯鶯,頓成風魔酸丁?!邦嵅回莸囊娏巳f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曾遭逢佳人無數(shù)如弱水三千,更凸顯眼前人兒秀麗非凡。“顛不剌”、“可喜娘”為當時俗語、熟語,看似不甚雅馴,卻將張生“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癡狂樣貌暢然活現(xiàn)?!氨M人調戲”一句,是金圣嘆所激賞者:“‘盡人調戲’者,天仙化人,目無下土,人自調戲,曾不知也。彼小家十五六女兒,初至門前,便解不可盡人調戲,于是如藏似閃,作盡丑態(tài)。又豈知郭汾陽王愛女,晨興梳頭,其執(zhí)櫛進巾,捧盤瀉水,悉用偏裨牙將哉!《西廂記》只此四字,便是吃煙火人道殺不到。”(《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鶯鶯心無纖芥,嫻雅大方,故能遽見陌生男子而不做扭捏之態(tài)。李清照《浣溪沙》詞曾形容閨中女兒云:“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此處所謂“盡人調戲”正是眼波才動便被人猜,乃張生以我觀人,從自家心態(tài)、視角揣測、烘映雙文意態(tài)風神。此第一見之妙,又在全從虛處落墨?!稘h書》載李夫人逝后,漢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帳帷,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西廂記》寫生、鶯初見,與《孝武帝李夫人傳》是同一筆墨。“美人”之標準,各人各異,若甫一上來便實實寫之,易攖審美期待之鋒而落于下乘。定要從虛處點染,令“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長相思》),先攝其魂于紙上,再徐徐淡掃濃描,方能在觀眾心頭、眼上長留倩影。
最初一陣狂喜過后,張生進而疑猜、感嘆:本是兜率宮,如何做了離恨天?沒想到遇仙姿、惹相思竟在今番!待鶯鶯走近,他又仔細觀瞧,則見佳人花鈿貼面妝扮得體,似春風和煦更喜嗔相宜;眉賽新月式樣時尚,又細長長偃延至鬢發(fā)旁邊——至此則雙文面目漸次分明,但仍是虛寫。只見鶯娘對張生的諦視渾若不覺,嬌羞脈脈、欲止又言,終于輕啟櫻唇、慢分玉齒發(fā)一聲嬌語。其音像嚦嚦鶯聲婉轉花間,明快清脆中又似有香馥,讓張生如醉如癡、欲癲欲死;而她行動間弱柳扶風般的翩躚裊娜,也令旁觀者生無限愛憐?!凹偶派咳瞬坏?,滿階苔襯落花紅”,是眼前之景,更透出鶯鶯眉梢心上傷春、自傷的一縷哀怨、十分愁煩。張生瞥然驚見鶯鶯,神魂顛倒,不能自已。舞臺之上,一邊是小姐、丫鬟捻花款步、玩賞春色,一邊是書生不顧法聰在側瘋言瘋語、進退失度。鶯鶯嬌矜,張生狂蕩,一靜一動,反差巨大卻相得益彰,演來諧謔而不油滑,十分好看。
鶯鶯由遠而近,容止儀態(tài)漸次分明,曲家令紅娘發(fā)聲、鶯娘回轉,正是適可而止,為后文“酬韻”、“鬧齋”等折留下馀地。鶯鶯臨去“回顧覷末”,似有情又似無意,是否心戀而目招之,成后世一段公案。金圣嘆在《第六才子書西廂記》中,對此情節(jié)進行了改動:變作鶯鶯主動提出去看母親,下場時又刪去“旦回顧覷末下”。他認為,“此一折中,雙文豈惟心中無張生,乃至眼中未曾有張生也。不惟實事如此,夫男先乎女,故亦世之恒禮也。人但知此節(jié)為行文妙筆,又豈知其為立言大體哉”。然而,從日常行為來講,紅娘道“那壁有人”,鶯鶯便“回顧覷末”,本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自關目來看,“雙文去矣,水已窮、山已盡矣。文心至此,如劃然弦斷,更無可續(xù)矣”(金圣嘆評文),下文又憑空駕出妙構來,全賴此一顧;就人物心理而言,當知此折乃由張生主唱,鶯鶯一切言動皆是張生心頭所想轉述而出,此時在鶯或未必有情,在生則必欲對方情愫系定一如自己:金圣嘆以回護禮法為由,對《西廂》隨意芟夷閹割,實是不當之舉。
鶯娘容貌行止風流嫻雅,雖素服淡妝,不能自掩。主仆離去后,張生恍若大夢初醒,方想起身邊還有和尚相伴,疾忙向其求證:“和尚,恰怎么觀音現(xiàn)來?”“休胡說!這是河中開府崔相國的小姐?!狈斠徽Z道破鶯鶯身份,張生方信人間有此絕色。但佳人已去,空馀行跡。于是便有了一生一僧觀摩腳蹤的一幕。“殘紅芳徑,軟鋪輕襯,故鞵底樣淺。惟回頭一顧,則腳蹤微旋,故知其傳情?!保ㄐ焓糠侗驹u文)“臨去秋波那一轉”,春泥軟、印腳蹤俄延似留戀。無怪乎“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
鶯鶯佛殿一行,來如神女,去似洛神。斯人一去,春光頓失九分聲色,楊柳煙、鳥雀喧不過背景,主角已翩然深逝矣。梨花深院門閉,粉墻高似青天。門外“蘭麝香仍在”,門內“佩環(huán)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用“駢儷中景語”(王驥德語),是張生想象院內麗人行跡卻只能在門前墻外“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悵恨不已。忽然發(fā)覺法聰還在身邊,君瑞心頭頓生一計:“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有僧房借半間”,“房金依例拜納”。不等小僧回話,書生便宣稱“明日自來”,真是“透骨髓相思病染”?!敖ボ?,花柳爭妍”,半日迷魂,忽然睜眼,近午時日頭當天懸掛,高“塔影圓”,時、地頓現(xiàn)?!按汗庠谘矍啊?,卻仍惦念“玉人不見”——張生在依依不舍中下場,但人走戲不斷,為明日“借廂”做了極佳的情感鋪墊。
本折寫“張生才子,鶯女佳人,一見賞心”(徐奮鵬評文),其敘事、寫景、抒情渾成圓融,一舉為整部《西廂》豁開局面。前半寫張生才情豪雋,更顯得“十年不識君王面,恰信嬋娟解誤人”的棄考不是一時沖動,乃是情深情真的心理外現(xiàn)。游殿驚艷,是“將寫雙文,而寫之不得,因置雙文勿寫而先張生者,所謂畫家‘烘云托月’之秘法”(金圣嘆評文)。第一本第一折里,王實甫“摹出多嬌態(tài)度,點出狂癡行模,令人恍然親睹”(李贄評文),繪神寫情,不露痕跡,堪稱“化工之筆”(李贄等評文)。

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里盡人調戲亸著香肩,只將花笑捻。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長老將錢去與老相公做好事[108],不見來回話。道與紅娘,傳著我的言語,去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就著他辦下東西的當了[109],來回我話者。(下)(凈扮潔上[110])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內做長老。此寺是則天皇后蓋造的,后來崩損,又是崔相國重修的。見今崔老夫人領著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暫寓本寺西廂之下,待路通回博陵遷葬。老夫人處事溫儉,治家有方,是是非非[111],人莫敢犯。夜來老僧赴齋,不知曾有人來望老僧否?(喚聰問科)(聰云)夜來有一秀才[112],自西洛而來,特謁我?guī)?,不遇而返。(潔云)山門外覷著,若再來時,報我知道。(末上云)昨日見了那小姐,到有顧盼小生之意。今日去問長老借一間僧房,早晚溫習經(jīng)史;倘遇那小姐出來,必當飽看一會。
【中呂】【粉蝶兒】不做周方[113],埋怨殺你個法聰和尚。借與我半間兒客舍僧房,與我那可憎才居止處門兒相向[114]。雖不能勾竊玉偷香[115],且將這盼行云眼睛兒打當[116]。
【醉春風】往常時見傅粉的委實羞[117],畫眉的敢是謊[118]。今日多情人一見了有情娘,著小生心兒里早癢、癢。迤逗得腸荒,斷送得眼亂,引惹得心忙[119]。
(末見聰科)(聰云)師父正望先生來哩,只此少待,小僧通報去。(潔出見末科)(末云)是好一個和尚呵!
注釋:
[108]將錢去:拿著錢去。將,拿,帶著。做好事:好事指佛事,此謂超度亡靈的法事活動?!对贰ろ樀奂o》:“孛羅帖木兒請……禁止西番僧人好事?!?/p>
[109]的(dí)當:妥當。蘇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陸贄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當,有執(zhí)事之實。”
[110]凈:扮演以剛猛人物為主的腳色,一般由男腳扮演,也有由女腳扮演的。此指扮演和尚的男腳。潔:僧人止淫事、斷酒肉,故稱僧人為潔郎或杰郎,簡稱潔,此指法本長老。
[111]是是非非:以是為是,以非為非,能分清是非的意思?!盾髯印ば奚砥罚骸笆鞘欠欠侵^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p>
[112]夜來:此指昨日。秀才:本指優(yōu)秀人才,唐代后往往通稱士人為秀才。趙翼《陔馀叢考·秀才》:“元明以來,秀才為讀書者之通稱,今俗猶以府縣學生員為秀才,蓋亦沿舊稱也?!?/p>
[113]周方:周旋方便,即成全別人,給人以方便?!吨芄弥救⑿獭罚骸耙粊硎鞘ザ鞔燃o綱,二來是感尊兄顯昂,三來是托泰山周方,成就了十年苦用工夫,方稱了一世兒成名望?!?/p>
[114]可憎才:非常可愛的人。可憎,愛極的反話。元李冶《敬齋古今黈》:“世俗以‘可愛’為‘可憎’……亦極致之詞。”
[115]竊玉偷香:指男女私通。偷香,韓壽與賈充之女事。《太平御覽》卷九八一:“賈充以韓壽為掾,每會,聞壽有異香氣,是外國所貢,一著衣,經(jīng)月不歇。充計武帝所賜惟己及陳騫,他家無此香。嫌壽與己女通,考問左右,婢具以實對。充以女妻壽?!备`玉,傳說有鄭生蘭房竊玉事,詳情待考。
[116]盼行云:盼望與美人相會。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蓖跻蛐抑Hザo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钡┏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贝虍敚簻蕚洹<o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我可也不索慌,不索忙,早把手腳兒十分打當,看那廝怎做堤防?!?/p>
[117]傅粉:搽粉。舊注多謂指三國時魏人何晏事,但晏為男子,于此處不通。李清照《多麗》詞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笔莿t亦有以“傅粉”狀女子者,這里以“傅粉的”代指女性。
[118]畫眉:《漢書·張敞傳》:“(張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贝颂帯爱嬅嫉摹币嗍谴概浴?/p>
[119]“迤(tuō)逗得腸荒”三句:是說被鶯鶯引逗得眼花繚亂、心神不定。迤逗、斷送、引惹,都是撩撥、勾引、招惹的意思。趙令畤《清平樂》:“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腸荒、眼亂、心忙,都是心思不定、心慌意亂的意思。
【迎仙客】我則見他頭似雪,鬢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內養(yǎng)[120]。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只少個圓光[121],卻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122]。
(潔云)請先生方丈內相見。夜來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云)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潔云)先生世家何郡?敢問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云)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師一一問行藏[123],小生仔細訴衷腸,自來西洛是吾鄉(xiāng),宦游在四方[124],寄居咸陽。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
(潔云)老相公棄世,必有所遺。(末唱)
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125]。
(潔云)老相公在官時渾俗和光[126]。(末唱)
【斗鵪鶉】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127],衠一味風清月朗[128]。
(潔云)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應去。(末唱)
小生無意求官,有心待聽講。
小生特謁長老,奈路途奔馳,無以相饋——
量著窮秀才人情則是紙半張[129],又沒甚七青八黃[130],盡著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131]。
徑稟:有白銀一兩,與常住公用[132],略表寸心,望笑留是幸。(潔云)先生客中,何故如此?(末云)物鮮不足辭[133],但充講下一茶耳[134]。
【上小樓】小生特來見訪,大師何須謙讓。
(潔云)老僧決不敢受。(末唱)
這錢也難買柴薪,不勾齋糧,且備茶湯。
(覷聰云)這一兩銀,未為厚禮。
你若有主張,對艷妝,將言詞說上,我將你眾和尚死生難忘。
注釋:
[120]內養(yǎng):指脫離塵世不爭名利,清心寡欲不為七情所傷,戒持自己的身心以養(yǎng)其內。《莊子·達生》:“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豹養(yǎng)其內而虎食其外。”
[121]頭直上:頭頂上。鄭廷玉《宋上皇御斷金鳳釵》:“頭直上打一輪皂蓋?!眻A光:指佛菩薩頭頂上放射的光明圓輪。
[122]僧伽:梵文音譯,略稱為“僧”。佛教稱四個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處為僧伽,即僧團之意。后來一個出家人也可稱僧伽。
[123]行藏:《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毙?,出仕。藏,家居。后以行藏指身世經(jīng)歷。
[124]宦游:在外地做官或為求仕進而在外游歷,此指后者。《漢書·司馬相如傳》:“長卿久宦游,不遂而困?!?/p>
[125]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周被四海包圍,故以“四海”代指全國。《書經(jīng)·禹貢》:“四海會同,六府孔修?!笨漳遥耗抑钙つ遥址Q皮袋,指人畜之身軀。此處謂空馀一身,別無財產。
[126]渾俗和光:與世俗混同,不露鋒芒,與世無爭。《老子·下篇》:“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p>
[127]甚(shén)的是:不識何者是,不知道什么是。
[128]衠(zhūn)一味:猶言純是一心一意。衠,正,真。風清月朗:本指夜色清朗宜人,此喻人品光明磊落,清白純潔。
[129]人情:猶言送禮。翟灝《通俗編》:“以禮物相遺曰送人情,唐、宋、元人皆言之也?!?/p>
[130]七青八黃:指黃金。王伯良曰:“《格古要論》謂,金品:七青八黃九紫十赤?!?/p>
[131]一任待掂斤播兩:任憑你去較量錢財?shù)亩嗌佟R蝗?,任憑。掂,以手掂估量輕重。
[132]常住:佛家語,寺院、僧人皆可稱常住。
[133]物鮮(xiǎn):東西很少,此是謙詞。
[134]講下一茶:聊作茶資之意。講下,對講經(jīng)僧人的尊稱,猶今言左右。講,講經(jīng)說法之法座。
(潔云)先生必有所請。(末云)小生不揣有懇[135]。因惡旅邸冗雜,早晚難以溫習經(jīng)史,欲假一室[136],晨昏聽講,房金按月任意多少。(潔云)敝寺頗有數(shù)間,任先生揀選。(末唱)
【幺篇】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137]。遠著南軒,離著東墻,靠著西廂。近主廊,過耳房,都皆停當。
(潔云)便不呵,就與老僧同處何如?(末笑云)要恁怎么[138]?
你是必休題著長老方丈[139]。
(紅上云)老夫人著俺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當回話。須索走一遭去來。(見潔科)長老萬福[140]。夫人使侍妾來問[141],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著看的停當了回話。(末背云[142])好個女子也呵!
【脫布衫】大人家舉止端詳,全沒那半點兒輕狂。大師行深深拜了[143],啟朱唇語言的當。
【小梁州】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胡伶淥老不尋常[144],偷睛望,眼挫里抹張郎[145]。
【幺篇】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鴛帳,怎舍得他疊被鋪床。我將小姐央,夫人怏,他不令許放,我親自寫與從良[146]。
注釋:
[135]不揣(chuǎi)有懇:此言冒昧提出自己的請求。不揣,不自量,冒昧。揣,量度。懇,懇求。
[136]假:借。
[137]枯木堂:和尚參禪打坐的房間。打坐時閉目盤腿靜坐,萬念俱寂,身心皆如枯木,故稱枯木堂。
[138]恁(nèn):如此。
[139]是必:勢必,一定?!痘麻T子弟錯立身》:“展華筵,已安排,是必教它疾快來?!鳖}:通“提”。
[140]萬福:宋元之后,婦女所行的一種禮節(jié),與人相見行禮時以手斂衽,口稱“萬福”。
[141]侍妾:婢女。
[142]背云:又叫“背工”、“背躬”,演出時假定其他劇中人聽不見,而向觀眾講述自己的心里話。
[143]大師行(háng):即大師這邊,大師跟前。行,用于自稱或人稱之后,如我行、他行,相當于這里、那里。
[144]胡伶淥(lù)老:此謂聰明伶俐的眼睛。
[145]眼挫:眼角。抹:斜視,不正眼看。
[146]“我將小姐央”四句:這四句承“怎舍得疊被鋪床”而來,是說與鶯鶯成婚之后,將央求鶯鶯許放紅娘,如果夫人不同意,我就親自給紅娘寫從良文書。央,央求。怏,不滿,不允許。從良,妓女贖身嫁人、男女仆婢贖身為平民,都叫從良,此指后者。
(潔云)二月十五日可與老相公做好事。(紅云)妾與長老同去佛殿看了,卻回夫人話。(潔云)先生請少坐,老僧同小娘子看一遭便來。(末云)何故卻小生[147]?便同行一遭,又且何如?(潔云)便同行。(末云)著小娘子先行,俺近后些。(潔云)一個有道理的秀才。(末云)小生有一句話說,敢道么?(潔云)便道不妨。(末唱)
【快活三】崔家女艷妝,莫不是演撒你個老潔郎[148]?
(潔云)俺出家人那有此事?(末唱)既不沙[149],
卻怎脧趁著你頭上放毫光[150]?打扮的特來晃[151]。
(潔云)先生是何言語!早是那小娘子不聽得哩[152],若知呵,是甚意思?。t上佛殿科)(末唱)
【朝天子】過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從天降。
我與你看著門兒,你進去。(潔怒云)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153]!豈不得罪于圣人之門乎?老僧偌大年紀,焉肯作此等之態(tài)?。┏?/p>
好模好樣忒莽撞。
沒則羅便罷,
煩惱則么耶唐三藏[154]?
怪不得小生疑你,
偌大一個宅堂,可怎生別沒個兒郎[155],使得梅香來說勾當[156]?
(潔云)老夫人治家嚴肅,內外并無一個男子出入。(末背云)這禿廝巧說[157]!
你在我行、口強,硬抵著頭皮撞。
注釋:
[147]卻:拒絕,推謝。
[148]演撒:勾搭迷惑。撒,語尾助詞。周文質【朝天子·褪咱赑咱】:“斷腸人敢道么:演撒?夢撒?告一句知心話?!?/p>
[149]既不沙:既不是這樣。沙,“是呵”的合音。
[150]脧(suō)趁:看。脧,視。趁,語助詞,無實義。《水滸傳》第四十五回:“那和尚光溜溜一雙賊眼,只脧趁施主嬌娘?!焙凉猓悍鸸猓钦f佛光像毫毛一樣光芒四射。《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如來表此專精,遂放毫光照燭,天地洞曉,猶千日之暉盈?!贝颂幯苑藕凉?,是調侃語,明光锃亮之意。
[151]特來晃:特別光彩之意。特來,別樣,特別?;危?,炫耀之意。
[152]早是:幸虧。
[153]法言:合于禮法之言。《孝經(jīng)·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p>
[154]則么耶:猶怎么呀。唐三藏:唐僧玄奘,曾往西方天竺國取經(jīng),取來經(jīng)一藏、律一藏、論一藏,故號三藏法師。此之“唐三藏”是調侃法本之語,意為老佛爺、老和尚。
[155]怎生:怎么,怎樣,生是語助詞。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婆婆索錢去了,怎生這早晚不見回來?”
[156]梅香:戲曲中往往稱丫環(huán)使女為梅香。王驥德《曲律·論部色》:“元雜劇中……凡廝役皆曰‘張千’,有二人則曰‘李萬’;凡婢,皆曰‘梅香’。”勾當:事情。
[157]禿廝:猶言禿家伙,此為對和尚的蔑稱。廝,為對賤役的稱呼。
(潔對紅云)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158],十五日請夫人小姐拈香。(末問云)何故?(潔云)這是崔相國小姐至孝,為報父母之恩。又是老相公禫日[159],就脫孝服,所以做好事。(末哭科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昊天罔極[160]。”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shù)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161]。望和尚慈悲為本,小生亦備錢五千,怎生帶得一分兒齋[162],追薦俺父母咱[163]。便夫人知,也不妨,以盡人子之心。(潔云)法聰,與這先生帶一分者。(末背問聰云)那小姐明日來么?(聰云)他父母的勾當,如何不來?(末背云)這五千錢使得有些下落者!
【四邊靜】人間天上,看鶯鶯強如做道場。軟玉溫香[164],休道是相親傍;若能勾湯他一湯[165],到與人消災障。
注釋:
[158]齋供道場:亦稱水陸道場、水陸齋,簡稱水陸或道場。齋供,供佛的食品。道場,梵文之意譯,所指有多種,如佛成道之所、修行所據(jù)之佛法、供佛祭祀之所、修行學道之處、寺院等。此指為死者追福、超度亡靈所舉行的佛事活動。
[159]禫(dàn)日:父母死后二十七個月,舉行祭祀,然后除去孝服之日。《儀禮·士虞禮》:“中月而禫”,鄭玄注:“禫,祭名也……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p>
[160]“哀哀父母”四句:出自《詩經(jīng)·小雅·蓼莪》。哀哀,悲傷不止。生,生育。劬(qú)勞,辛苦,勞累。昊,廣大。罔,無。極,窮。言父母之恩如此,欲報之以德,而其恩如天無窮,不知所以為報也。
[161]一陌(mò)紙錢:猶言一些紙錢。高明《琵琶記》:“縱使遇春秋,一陌銀錢怎有?”陌,計算錢數(shù)的單位,百錢為陌。
[162]怎生:此言務必設法。
[163]追薦:為死者求冥福而進行的法會、行善等事,包括讀經(jīng)寫經(jīng)、施齋造寺、祭祀等。咱(z?。赫Z氣助詞,無實義。
[164]軟玉溫香:形容鶯鶯玉貌花容又溫柔嫵媚。軟玉,蘇鶚《杜陽雜編·軟玉鞭》:“上(唐代宗)嘗幸興慶宮,于復壁間得寶匣,匣中獲玉鞭。其末有文,曰‘軟玉鞭’,即天寶中異國所獻也。瑞妍節(jié)文,光明可鑒,雖藍田之美,不能過也。屈之則首尾相就,舒之則徑直如繩。雖以斧锧鍛斫,終不傷缺。上嘆為神物?!睖叵?,任昉《述異記》:“辟寒香,丹丹國所出,漢武時入貢。每至大寒,于室焚之,暖氣翕然自外而入,人皆減衣?!?/p>
[165]湯:猶言擦著,元人多用之。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你湯我一湯,拷了你那腰截骨。”
(潔云)都到方丈吃茶。(做到科)(末云)小生更衣咱[166]。(末出科云)那小娘子已定出來也,我則在這里等待問他咱。(紅辭潔云)我不吃茶了,恐夫人怪來遲,去回話也。(紅出科)(末迎紅娘祗揖科)小娘子拜揖。(紅云)先生萬福。(末云)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么?(紅云)我便是,何勞先生動問?(末云)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167]。并不曾娶妻……(紅云)誰問你來?(末云)敢問小姐常出來么?(紅怒云)先生是讀書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168]?!本印肮咸锊患{履,李下不整冠[169]?!钡啦坏脗€“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170]?!卑撤蛉酥渭覈烂C,有冰霜之操。內無應門五尺之童[171],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輒入中堂。向日鶯鶯潛出閨房,夫人窺之,召立鶯鶯于庭下,責之曰:“汝為女子,不告而出閨門,倘遇游客小僧私視,豈不自恥?!柄L立謝而言曰[172]:“今當改過從新,毋敢再犯?!笔撬H女,尚然如此,何況以下侍妾乎?先生習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禮[173],不干己事,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呵,決無干休!今后得問的問,不得問的休胡說?。ㄏ拢┰疲┻@相思索是害也。
注釋:
[166]更衣:婉言,上廁所。
[167]子時:十二時辰之一,夜二十三時至翌日一時。
[168]男女授受不親,禮也:語出《孟子·離婁上》,是說男女之間不親手接遞東西。授,手付之。受,接受。
[169]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避嫌疑的意思?!豆啪有小罚骸熬臃牢慈?,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奔{履,提鞋。李下,李樹下。整冠,正帽子。
[170]“非禮勿視”四句:語出《論語·顏淵》。意思是不合禮法的事不看,不合禮法的話不聽,不合禮法的話不說,不合禮法的事不做。
[171]內無應門五尺之童:是說院子里連一個幼年男子都沒有。應門,照看門戶。五尺之童,古代尺短,故以五尺泛指兒童。
[172]立謝:立刻認錯。
[173]周公之禮: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
【哨遍】聽說罷心懷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174]。說“夫人節(jié)操凜冰霜,不召呼,誰敢輒入中堂?”自思想,比及你心兒里畏懼老母親威嚴[175],小姐呵,你不合臨去也回頭兒望。待飏下教人怎飏[176]?赤緊的情沾了肺腑[177],意惹了肝腸。若今生難得有情人,是前世燒了斷頭香[178]。我得時節(jié)手掌兒里奇擎[179],心坎兒里溫存,眼皮兒上供養(yǎng)。
【耍孩兒】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聽說罷又在巫山那廂[180]。業(yè)身軀雖是立在回廊[181],魂靈兒已在他行。本待要安排心事傳幽客[182],我子怕漏泄春光與乃堂。夫人怕女孩兒春心蕩,怪黃鶯兒作對,怨粉蝶兒成雙。
注釋:
[174]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意謂極度憂愁而眉頭緊鎖。撮,聚合。
[175]比及:此言既然。
[176]飏(yáng):拋開,丟開。周邦彥《南柯子》:“嬌羞不肯傍人行,飏下扇兒拍手引流螢?!?/p>
[177]赤緊的:當真的,真?zhèn)€的。尚仲賢《氣英布》:“不爭我服事重瞳沒個結果,赤緊的做媳婦先惡了公婆?!?/p>
[178]斷頭香:即半截的香。禮佛敬神須燒整支的香,燒折斷或已燃過的殘香,會遭貧窮、分離、無子、功名及婚姻不順等報應。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莫不是前世里燒香不到頭,今也波生招禍尤。”
[179]奇擎:捧護。奇,語助詞,無實義。擎,舉,捧。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恨不得手掌里奇擎著解語花,盡今生翠鸞同跨。”
[180]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聽說罷又在巫山那廂:與李商隱《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及歐陽修《踏莎行》“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同一機杼。
[181]業(yè)身軀:造孽之身,此為張生自怨自罵之語。
[182]幽客:此謂幽閨客,指鶯鶯。
【五煞】小姐年紀小,性氣剛。張郎倘得相親傍,乍相逢厭見何郎粉,看邂逅偷將韓壽香。才到是未得風流況,成就了會溫存的嬌婿,怕甚么能拘束的親娘[183]。
【四煞】夫人忒慮過,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休直待眉兒淺淡思張敞,春色飄零憶阮郎。非是咱自夸獎,他有德言工貌[184],小生有恭儉溫良[185]。
【三煞】想著他眉兒淺淺描,臉兒淡淡妝,粉香膩玉搓咽項[186]。翠裙鴛繡金蓮小[187],紅袖鸞銷玉筍長[188]。不想呵其實強,你撇下半天風韻,我拾得萬種思量。
卻忘了辭長老。(見潔科)小生敢問長老:房舍何如?(潔云)塔院側過西廂一間房,甚是瀟灑[189],正可先生安下。見收拾下了,隨先生早晚來[190]。(末云)小生便回店中搬去。(潔云)既然如此,老僧準備下齋,先生是必便來。(下)(末云)若在店中人鬧,到好消遣;搬在寺中靜處,怎么捱這凄涼也呵!
【二煞】院宇深,枕簟涼。一燈孤影搖書幌[191]??v然酬得今生志,著甚支吾此夜長[192]!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倒枕槌床[193]。
【尾】嬌羞花解語[194],溫柔玉有香[195]。我和他乍相逢記不真嬌模樣,我則索手抵著牙兒慢慢的想[196]。(下)
注釋:
[183]【五煞】一曲:王伯良曰:“大約言鶯鶯年小性剛,未得風流之情況,故尚厭畏于我,看我得親傍而一竊其香之后,自然愛我溫存不暇,而尚肯懼夫人之拘束耶?”乍,初,剛開始。邂逅,不期而遇,意外相逢。風流況,風流情況。成就了會溫存的嬌婿,謂與鶯鶯私定終身。
[184]德言工貌:古代禮法要求婦女具有的四種品德。德謂貞順,言謂辭令,工謂女紅、烹煮等生活技能,貌謂服飾整潔、沐浴以時?!吨芏Y·天官·九嬪》:“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鄭玄注:“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婦功,謂絲枲?!惫?,即婦功。貌,即婦容。又,班昭《女誡·婦行》:“婦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幽閑貞靜,守節(jié)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此四者,女子之大節(jié),而不可乏之者也?!?/p>
[185]恭儉溫良:《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彼涡蠒m疏曰:“敦柔潤澤謂之溫,行不犯物謂之良,和從不逆謂之恭,去奢從約謂之儉,先人后己謂之讓。”
[186]粉香膩玉搓咽項:形容鶯鶯頸項像粉玉捏成一樣。膩玉,狀肌膚之光潔。
[187]翠裙鴛繡金蓮?。阂庵^繡著鴛鴦的翠裙遮住了一雙小腳。金蓮,《南史·齊東昏侯紀》:“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彼我院螅永p足之風漸盛,往往以“金蓮”代指女子之足。蘇軾《菩薩蠻》詠纏足曰:“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p>
[188]鸞銷:即銷鸞,以金色絲線繡鸞鳳。銷,銷金。玉筍:喻女子手指纖細白潤。韓偓《詠手》:“腕白膚紅玉筍芽,調琴抽線露尖斜?!?/p>
[189]瀟灑:明亮整潔。文天祥《官籍監(jiān)·序》:“予監(jiān)一室頗瀟灑,明窗凈壁,樹影橫斜,可愛也?!?/p>
[190]早晚:隨時之意。關漢卿《劉夫人慶賞五侯宴》:“我討了一個孩兒來,要早晚扶侍你?!?/p>
[191]搖書幌:謂燈光下的孤影在書房中搖動,狀張生夜深不寐相思徘徊。書幌,書齋,書帷。
[192]支吾:支持,應付。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端詳了你上馬嬌,怎支吾蜀道難!”
[193]倒枕槌床:狀失眠時急躁情狀。
[194]花解語:會說話的花,喻人美如花。解,能,善。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shù)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于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195]玉有香:蘇鶚《杜陽雜編·玉辟邪》:“肅宗賜李輔國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工巧殆非人工。其玉之香,可聞于數(shù)百步。雖之于金函石匱中,終不能掩其氣?;蛞砸埋照`拂,芬馥經(jīng)年,縱浣濯數(shù)四,亦不消歇?!焙笫蓝嘁灾髅琅Zw彥端《鷓鴣天·玉腕》:“清肌瑩骨能香玉,艷質英姿解語花?!?/p>
[196]則索:只得。馬致遠《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錦貂裘生改盡漢宮妝,我則索看昭君畫圖模樣。”手抵牙:以手托腮。荊干臣《黃鐘醉花陰·閨情》:“手抵著牙兒自思想,意躊躇魂蕩漾。”
點評:
本折又稱“借廂”、“僧房假寓”,上承“驚艷”,下啟“酬韻”、“鬧齋”,由末扮張生主唱。第一折里,張生“無端一見,瞥爾生情”(李贄等評文),但因主持不在,是否能如意比鄰芳卿尚在未知,故必由此一節(jié)借廂成功,方能令崔、張之情有接下來發(fā)展的可能。老夫人要做法事,命紅娘與法本相商,張生恰在一旁,又為君瑞之附齋提供了契機。王實甫“用筆而其筆到,則用一筆,斯一筆到,再用一筆斯一筆又到,因而用十百千乃至萬筆,斯萬筆并到”(金圣嘆評文),過渡戲亦能筆筆皆到,真善用筆人也!
張生開口便唱“不做周方,埋怨殺你個法聰和尚”,是此折的第一妙語。“無序無由,斗然叫此一句,是為何所指耶?身自通夜無眠,千思萬算,已成熟話。若法聰者,又不曾做蛆,向驢胃中度夏,渠安所得知先生心中何事,要人‘做周方’耶?豈非極不成文,極無理可笑語!然卻是異樣神變之筆,便將張生一夜中車輪腸肚總掇出來。”(金圣嘆評文)如果說張生初見鶯鶯或可謂之“一廂情愿”,則此張生次日來拜法本時的情緒,亦不免有“一廂埋怨”的心理作祟。若可借得半間僧房,即便不能夠竊玉偷香,飽看一會也能暫解相思之渴?!傲岘圇蛔影布t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楊柳枝》)張生正因不知鶯鶯之知不知自己相思,方才逗起整宿忐忑,愛而不得故生怨懟。愛恨交織,一日之間,挑兮達兮,如三月兮!張生以己度人,無由而怨之,法本何其冤枉!此節(jié)若俗筆寫來,或將先寫昨夜思念如何,再寫今朝來此為何,雖循規(guī)蹈矩卻便索然無味矣。【粉蝶兒】看似無序無由,卻將張生昨日離開后的輾轉反側寫盡,善入戲場,斯之謂也!
“往常時見傅粉的委實羞,畫眉的敢是謊”,是繼第一本第一折“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之后,張君瑞的又一次剖白:鶯鶯不僅是他見過的最美麗的女子,也是多年以來第一個讓他心動情蕩、難以自控的對象?!岸嗲槿艘灰娏擞星槟铩保鴥蓚€“情”字,表明崔、張二人婚戀的基礎在“情”不在“色”;疊用“癢、癢”二字,雖是【醉春風】曲格所要求,但亦令其“風魔”之狀如在目前。元稹在《鶯鶯傳》故事中曾描述張生說:“有張生者,性溫茂,美豐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蚺髲挠窝?,擾雜其間,他人皆洶洶拳拳,若將不及,張生容順而已,終不能亂。以是年二十二,未嘗近女色。知者詰之,謝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淫行耳。余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钡」P下外表“非禮不可入”的張生,事實上是一個始亂終棄、文過飾非的偽君子?!段鲙洝穼埳@一人物的性格做了極大翻寫,從“負心漢”到“志誠種”,其轉變的核心是一個“情”字,而這個“情”字,又在劇中時時處處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捌缴粫嗨?,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惟其如此,方能千折百回,不負至情。
張生拜見法本一節(jié),是劇情的必要發(fā)展,曲家以賓白、演唱間行的形式出之,演來十分好看。“大師一一問行藏,小生仔細訴衷腸”是常禮;“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則是作者借機將張生出身風范略作陳述。其父如此,其子肖之,“風清月朗”的是張父,亦是張生。直到“無意求官”、“有心待聽講”,張生才將此行的目的帶出,但卻又并不直接講明,而是先拿出白銀一兩?!傲恐F秀才人情”四句,“是將饋寓金,而預為謙讓未遑之意。言窮措大人情如紙,無以為饋,縱說長道短,終是瑣屑。此以自謙作調笑語,妙絕”(毛西河評文)。一兩銀子,在張生與住持間推來推去,張生“忙里偷閑”覷法聰,央其代將心事透出:“你若有主張,對艷妝,將言詞說上,我將你眾和尚死生難忘?!狈敳⑽创钤挘_上一時間陷入尷尬,正爾山窮水盡之際,法本卻主動發(fā)問,張生忙借機說出“欲假一室”的請求,偏偏法本不解其趣,又好心多為推薦……窮書生雞同鴨講,老和尚似啞如盲;張生急不可耐,觀眾樂不可支——“誦之如蕉葉雨聲,何其爽哉!又如鼓聲撒豆點動,何其快活哉!”(金圣嘆評文)
紅娘的到來,令場上的諧謔滑稽斗然收斂?!昂脗€女子也呵”,是張生對紅娘的正面評價:紅娘的“好”在其“大家舉止”、“言語的當”,面貌可愛,妝扮得宜,更難得的是“胡伶淥老”不是尋常梅香可比?!皽O老”指眼睛,是宋元時習語,《楚辭》中亦有“娥眉曼睩,目騰光些”,是則其目有光華,顧盼生姿;“胡伶”,一說又作“鶻伶”,以鶻眼最是明慧,故以喻伶俐聰慧,《太平樂府》有顧君澤之詞云“懵懂的憐瞌睡,鶻伶的惜惺惺”,故知“惺惺”亦是聰明之義?!昂鏈O老”四字,可謂寫盡紅娘容止端肅之下的千伶百俐。
張生“偷睛望”,只覺紅娘“眼挫里抹張郎”,“有一種急欲求當于紅之心,遂有此一種唯恐不當于紅之意”(潘廷章評文)。然而,張生之見紅娘與他見鶯鶯時的顛倒癡狂不同,純是憐惜之意:“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鴛帳,怎舍得他疊被鋪床”,“我將小姐央,夫人怏”,“我親自寫與從良”。【脫布衫】等三曲,寥寥數(shù)筆,摹出紅娘意態(tài)風姿,亦寫明張生雖然多情卻只鐘情鶯鶯一人,更以丫鬟之不俗映襯出鶯鶯之綽約非凡。金圣嘆盛贊此節(jié)說:“又用別樣空靈之筆,重寫阿紅一遍也。抹,抹倒也,抹殺也,不以為意也。將欲寫阿紅不是疊被鋪床人物,以明侍妾早是一位小姐矣,其小姐又當何如哉!……文之靈幻,全是一片神工鬼斧,從天心月窟雕鏤出來。”(《第六才子書西廂記》)
法本引紅娘察看佛殿,張生又偏要隨行,其間書生種種猖狂孟浪、揶揄笑罵,是為了解鶯鶯境況,更是為進一步尋求機會接近芳卿?!肮Ψ虿回撚行娜恕保瑥埳么藜业缊觥皫У靡环謨糊S,追薦俺父母”,終于獲得了飽看、親近鶯鶯的良契。劇情至此,承啟之使命似已完成,但王實甫偏能斗然豁開,別出新妙。張生急不可耐地向紅娘自報家門,姓甚名誰、籍貫何處、生辰年齡、婚姻狀況,更貿然發(fā)問:“敢問小姐常出來么?”紅娘不待張生說完,一盆冷水兜頭澆下:“先生是讀書君子”、“俺夫人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向日鶯鶯潛出閨房曾遭責問,“何況以下侍妾乎”!“得問的問,不得問的休胡說”!一番言詞曰孔曰孟、入禮入情,令張生瞠目結舌難對一辭。讀書人魯莽孟浪、慌不擇言,小婢女淡定凜然、正色嚴斥,身份言行看似倒置,實則貼合人物心境,一諧一莊,反差強烈,尤令觀眾忍俊不禁。
紅娘的當面搶白,是張生追求愛情路上遭遇的第一次正面挫折,而紅娘背后,則可知更深一層的老夫人治家何等嚴肅。比起一個小小侍女,鶯鶯的母親鄭氏才是這段姻緣的最大阻礙。本指望借居寺中,小姐出來便可得見,沒料想“夫人節(jié)操凜冰霜,不召呼,誰敢輒入中堂”,也難怪書生會“心懷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但張生此時早已“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腸”,不怨自己,反怪鶯娘:“不合臨去也回頭兒望”,“待飏下教人怎飏”?只看他一會兒憂心今生難得有情人,怕“前世燒了斷頭香”;一下子思及相守的可能,又恨不得將那人“手掌兒里奇擎,心坎兒里溫存,眼皮兒上供養(yǎng)”。駢儷情語,寫君瑞神魂顛倒卻臨難不懼,“一片志誠,雖死不變也如此”(金圣嘆評文)。
【耍孩兒】等數(shù)曲,更是將張生的滿腹心事、一腔妄想盡皆傾吐氍毹之上。“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聽說罷又在巫山那廂”,與李商隱“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歐陽修“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同一機杼,寫張生因紅娘之切責念及老夫人、鶯鶯可能的態(tài)度,愁懷備增。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更遠之彼端,層層蕩展化不開的相思愁緒??v前途或有千般坎坷,一想到鶯鶯,君瑞仍不禁魂靈系之。他怨紅娘不能代傳音信:“本待要安排心事傳幽客,我子怕漏泄春光與乃堂”;憂心老夫人以禮法阻攔好事:“夫人怕女孩兒春心蕩,怪黃鶯兒作對,怨粉蝶兒成雙”;更擔心鶯鶯可能的拒絕:“小姐年紀小,性氣剛”,怕“能拘束的親娘”。但忽然轉念,卻又莫名樂觀起來,覺得自己也并非毫無希望:“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儉溫良”,“郎才女貌合相仿”?;秀敝g,鶯鶯那天的嬌態(tài)又從腦海跳到眼前?!澳闫蚕掳胩祜L韻,我拾得萬種思量。”愛情來臨得如此突然卻又如此自然,讓人目眩神迷卻又沉溺其中難以自拔?!盁o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晏殊《玉樓春》),張生初嘗愛情滋味的患得患失,忽喜忽悲,在此【三煞】前數(shù)曲之中可謂表露無遺矣?!段鲙洝肺淖帧叭绾碇型顺鰜硪话悖灰姼徍?、筆墨跡也”(李贄等評文),“其文反反覆覆,重重疊疊,見精神而不見文字,即所稱千古第一神物,亶其然乎!”(陳繼儒等評文)
既已經(jīng)“拾得萬種思量”,便不能輕易縱筆撇去。只一句“卻忘了辭長老”,被紅娘打斷的借廂之事便被輕巧接上。長老也似乎靈犀忽點,安排張生在“塔院側過西廂一間房”。于無希望之際,忽然就有了一線生機。“院宇深,枕簟凉。一燈孤影搖書幌”,一想到佳人就在比鄰,張生更覺長夜孤獨難捱。君瑞輾轉反側,肖想那人有如“嬌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許是思慮過甚,鶯鶯乍相逢時的嬌模樣居然記不甚真了??v使竟此一夕“手抵著牙兒慢慢的想”,是否就能將模糊了的倩影雕鏤重現(xiàn)?今宵這般難眠,他夜又將何如?【尾】曲不僅為本折作結,“記不真”、“慢慢的想”已然“輕飄一線,遞過下節(jié)”(金圣嘆評文),為下折“花陰酬韻”作襯矣!

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遠著南軒,離著東墻,靠著西廂。近主廊,過耳房,都皆停當。
第三折
(正旦上云)老夫人著紅娘問長老去了,這小賤人不來我行回話。(紅上云)回夫人話了,去回小姐話去。(旦云)使你問長老,幾時做好事?(紅云)恰回夫人話也,正待回姐姐話。二月十五日請夫人、姐姐拈香。(紅笑云)姐姐,你不知,我對你說一件好笑的勾當。咱前日寺里見的那秀才,今日也在方丈里。他先出門兒外,等著紅娘,深深唱個喏道[197]:“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并不曾娶妻?!苯憬?,卻是誰問他來?他又問:“那壁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乎?小姐常出來么?”被紅娘搶白了一頓呵回來了[198]。姐姐,我不知他想甚么哩,世上有這等傻角[199]!(旦笑云)紅娘,休對夫人說。天色晚也,安排香案[200],咱花園內燒香去來。(下)(末上云)搬至寺中,正近西廂居址。我問和尚每來[201],小姐每夜花園內燒香。這個花園,和俺寺中合著。比及小姐出來[202],我先在太湖石畔墻角兒邊等待,飽看一會。兩廊僧眾都睡著了,夜深人靜,月朗風清,是好天氣也呵!正是:閑尋方丈高僧語,悶對西廂皓月吟。
【越調】【斗鵪鶉】玉宇無塵[203],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204]。羅袂生寒,芳心自警[205]。側著耳朵兒聽,躡著腳步兒行:悄悄冥冥[206],潛潛等等[207]。
【紫花兒序】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一更之后[208],萬籟無聲[209],直至鶯庭。若是回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210],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則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211]。
注釋:
[197]唱個喏(rě):許鄭楊云:“‘唱喏’,就是叉手拜時口中同時呼‘喏’的聲音,古時的一種禮數(shù)?!?/p>
[198]搶白:責備,訓斥。石君寶《魯大夫秋胡戲妻》:“娶也曾娶的,我倒吃他搶白了這一場?!?/p>
[199]傻角:徐渭《南詞敘錄》云:“傻角,癡人也,吳謂‘呆子’?!?/p>
[200]香案:燒香之幾案。唐、宋均有拜月祝告習俗,李端《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p>
[201]每:從元代俗字“懣”演變而來,此處用如“們”。
[202]比及:等到,在……之前?!墩撜Z·先進》:“比及三年,可使有勇?!?/p>
[203]玉宇:天帝住在天上,以玉為殿宇,故以代指天空。陸游《十月十四夜月終夜如晝》:“西行到峨眉,玉宇萬里寬。”
[204]庭:庭園,園庭,非指庭院之庭。
[205]芳心:美人之心,曾鞏《虞美人草》:“芳心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本壕?。
[206]冥冥:暗地里。《荀子·修身篇》:“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
[207]等等:猶停停。
[208]更:古人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個更次,每更次約兩小時。一更相當于晚八時至十時。
[209]萬籟:指天地人萬物發(fā)出的各種聲音?;[,聲音?!肚f子·齊物論》:“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210]沒揣:意外,沒想到。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p>
[211]有影無形:可聞聲不能睹其面。
(旦引紅娘上云)開了角門兒[212],將香桌出來者。(末唱)
【金蕉葉】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風過處花香細生。踮著腳尖兒仔細定睛: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
(旦云)紅娘,移香桌兒,近太湖石畔放者。(末做看科云)料想春嬌厭拘束[213],等閑飛出廣寒宮[214]??此莘忠荒?span >[215],體露半襟,亸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216];如月殿嫦娥,微現(xiàn)蟾宮素影[217]。是好女子也呵!
【調笑令】我這里甫能、見娉婷[218],比著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撐[219]。遮遮掩掩穿芳徑,料應來小腳兒難行??上材?span >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靈!
(旦云)取香來。(末云)聽小姐祝告甚么。(旦云)此一炷香,愿化去先人[220],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無事;此一炷香……(做不語科)(紅云)姐姐不祝這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尋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ǖ┰侔菰疲┬闹袩o限傷心事,盡在深深兩拜中。(長吁科)(末云)小姐倚欄長嘆,似有動情之意。
【小桃紅】夜深香靄散空庭,簾幙東風靜。拜罷也斜將曲欄憑,長吁了兩三聲。剔團明月如懸鏡[221],又不是輕云薄霧,都則是香煙人氣[222],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223]。
注釋:
[212]角門兒:旁門。
[213]春嬌:年輕美貌的女子。元稹《連昌宮詞》:“春嬌滿眼睡紅綃,掠削云鬟旋裝束。”此指嫦娥。
[214]等閑:隨隨便便。廣寒宮:月宮。舊題柳宗元《龍城錄·明皇夢游廣寒宮》:“開元六年,上皇與申天師、道士鴻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師作術,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過一大門,在玉光中飛浮,宮殿往來無定,寒氣逼人,露濡衣袖皆濕。頃見一大宮府,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其守門兵衛(wèi)甚嚴,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p>
[215]容分一捻:捻,有美麗意。凌景埏曰:“‘容分一捻’,指美麗的形態(tài)顯露了一小部分。”
[216]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是說鶯鶯像斜靠著舜廟紅門的湘水女神——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是舜帝的兩個妃子。舜南巡死于蒼梧山,二女追至,自投湘水,成為湘水女神。湘陵,湘水邊舜的陵墓。
[217]蟾宮素影:指月中嫦娥素凈潔白的身影。謝莊《月賦》:“引元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碧评钪芎沧ⅲ骸俺6鸶`藥奔月,因以為名。月色白,故云素娥?!柄L鶯孝服未除,故以蟾宮素影喻之。蟾宮,即月宮。《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靈憲》云:“嫦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惫史Q月宮為蟾宮。
[218]甫能:方才,剛剛。
[219]撐:漂亮,美麗。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行的一步步嬌,生的一件件撐?!?/p>
[220]化去:謂死?!秳⒅h諸宮調》:“妻父妻母在生時,凡百事做人且較容易。自從他化去,欺負殺俺夫妻兩個?!?/p>
[221]剔:程度副詞,極,很。團(luán):圓。
[222]人氣:指鶯鶯的長吁。
[223]氤氳(yīn yūn):煙氣蒸騰、糾結繚繞之意。沈約《芳樹詩》:“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我雖不及司馬相如[224],我則看小姐頗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絕,看他則甚:月色溶溶夜[225],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226],不見月中人?(旦云)有人墻角吟詩?。t云)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旦云)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紅云)你兩個是好做一首!(旦念詩云)蘭閨久寂寞[227],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末云)好應酬得快也呵!
【禿廝兒】早是那臉兒上撲堆著可憎[228],那堪那心兒里埋沒著聰明[229]。他把那新詩和得忒應聲[230],一字字訴衷情,堪聽。
【圣藥王】那語句清,音律輕,小名兒不枉了喚做鶯鶯。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231],隔墻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232]。
我撞出去,看他說甚么。
【麻郎兒】我拽起羅衫欲行,(旦做見科)他陪著笑臉兒相迎。不做美的紅娘忒淺情,便做道謹依來命[233]。
(紅云)姐姐,有人!咱家去來,怕夫人嗔著。(鶯回顧下)(末唱)
【幺篇】我忽聽、一聲、猛驚,元來是撲剌剌宿鳥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
注釋:
[224]司馬相如:漢代著名辭賦家,與卓文君相戀私奔成婚?!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p>
[225]溶溶:水流動的樣子,常以形容月色如水。意本晏殊《無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p>
[226]臨:面對。皓魄:月或月光,此指月。權德輿《酬從兄》:“清光杳無際,皓魄流霜空?!?/p>
[227]蘭閨:女子的居室。庾肩吾《詠檐燕》:“雙燕集蘭閨,雙飛高復低?!?/p>
[228]早是:已經(jīng)是,本來已經(jīng)。撲堆:遍布,堆聚。
[229]埋沒:此言蘊含、包藏。
[230]新詩:格律詩是唐朝出現(xiàn)的一種詩體,相對于古體詩為近體詩或新詩。和(hè):依另一首詩的韻律作出來的詩稱為和詩。應聲:隨聲。此言鶯鶯才思敏捷,彼音剛落,此便出口。
[231]廝覷定:相互看著,注目良久。廝,相,相互。
[232]惺惺的自古惜惺惺:此指聰明人從來就喜歡聰明人,性格、才調相同的人相互愛慕、看重。惺惺,聰明機靈。惜,愛憐看重。
[233]不做美的紅娘忒淺情,便做道謹依來命:凌濛初曰:“生欲行,鶯欲迎,而紅在側,故謂其‘淺情’、‘不做美’。‘便做道謹依來命’,言何不便依了我們意也?!?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小姐你去了呵,那里發(fā)付小生[234]!
【絡絲娘】空撇下碧澄澄蒼苔露冷[235],明皎皎花篩月影。白日凄涼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
【東原樂】簾垂下,戶已扃。卻才個悄悄相問[236],他那里低低應。月朗風清恰二更,廝徯幸[237],他無緣,小生薄命。
【綿搭絮】恰尋歸路,佇立空庭,竹梢風擺,斗柄云橫[238]。呀,今夜凄涼有四星[239],他不偢人待怎生!雖然是眼角傳情,咱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今夜甚睡到得我眼里呵!
【拙魯速】對著盞碧熒熒短檠燈[240],倚著扇冷清清舊幃屏。燈兒又不明,夢兒又不成;窗兒外淅零零的風兒透疏欞,忒楞楞的紙條兒鳴;枕頭兒上孤另,被窩兒里寂靜。你便是鐵石人,鐵石人也動情。
【幺篇】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寧。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云屏[241],夜闌人靜,海誓山盟——恁時節(jié)風流嘉慶,錦片也似前程[242];美滿恩情,咱兩個畫堂春自生。
【尾】一天好事從今定,一首詩分明照證。再不向青瑣闥夢兒中尋[243],則去那碧桃花樹兒下等[244]。(下)
注釋:
[234]發(fā)付:打發(fā),處理。關漢卿《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依著姨姨說,我且在客店中安下,看你怎么發(fā)付我?!?/p>
[235]蒼苔:臺階上長的青苔。
[236]卻才個:猶剛才。個,語助詞,無實義。
[237]廝徯幸:凌濛初曰:“徯幸,有僥幸意,有蹺蹊意,有可幾幸意,有無著落意,亦在可解不可解。王(王伯良)解為戲弄,非也。徯落乃是欺負作弄之解耳?!绷枵f近是,廝徯幸,言無緣、薄命,二人都無著落,悵惘失落。此是自怨自艾之語。
[238]斗柄云橫:表示夜深。斗謂北斗,即大熊星座的七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把它們連接起來很像古代舀酒用的斗,故稱北斗。其中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為斗柄,又叫斗杓。其他四星為斗身,又叫斗魁。由于星空流轉,斗柄所指的方位也不斷變化。在固定的季節(jié)月份里,可以從斗柄的方位測定時間的早晚。句本漢樂府《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p>
[239]四星:古代秤桿以二分半為一星,四星即“十分”(陳繼儒),乃極、甚之意。此言十分凄涼。
[240]短檠(qíng)燈:本指貧寒讀書人讀書照明的燈。韓愈《短燈檠歌》:“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那能眠?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高張照珠翠。吁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這里代指讀書之燈。檠,支撐燈盤的立柱,以柱之長短區(qū)分長檠與短檠。
[241]霧障云屏:云遮霧障。
[242]錦片也似前程:形容婚姻美好似錦如花。前程在元雜劇中多指婚姻,喬吉《李太白匹配金錢記》:“寄與他多情女艷嬌,你著他別尋一個前程倒好?!?/p>
[243]青瑣闥(tà):宮門,這里代指朝廷。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闥,宮中門。范云《古意贈王中書》:“攝官青瑣闥,遙望鳳凰池?!?/p>
[244]碧桃花樹兒下:元雜劇中男女幽會之地每稱花下,如碧桃花下、牡丹花下、海棠花下,蓋美其事兼美其地。
點評:
本折又稱“聯(lián)吟”、“酬韻”,由末扮張生主唱,向被贊為“絕世奇文、絕世妙文”(金圣嘆評文)。在生旦花陰酬韻之前,曲家先由紅娘妙手發(fā)端,向鶯鶯轉述去長老處問事的經(jīng)過:小梅香一改獨對張生時的冷漠正經(jīng),繪聲繪色地將張生的“傻角”行徑加以模擬,言態(tài)嬌憨,使紅娘形象在伶俐之外又添一抹風趣;鶯鶯聞其言而笑,又叮囑紅娘“休對夫人說”,既回扣前文老夫人治家嚴謹,又令人想到“臨去秋波那一轉”,生無限遐思;緊接一句“天色晚也,安排香案,咱花園內燒香去來”,結住前文,劈開新景,有披闥見千帆之妙。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部》以為:“編戲有如縫衣,其初則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湊成。剪碎易,湊成難,湊成之工全在針線緊密。一節(jié)偶疏,全篇破綻出矣。每編一折,必須前顧數(shù)折,后顧數(shù)折。顧前者顧其照映,顧后者便于埋伏。照顧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劇中有名之人、關涉之事與前此后此所說之話,節(jié)節(jié)俱要想到。寧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薄段鲙洝丰樉€之緊密,于此寥寥數(shù)白,可見一斑。
張生既至寺中,近西廂而居,向和尚們打聽得小姐每夜花園內燒香,為解相思之苦,必欲前往“飽看一會”。“兩廊僧眾都睡著了,夜深人靜,月朗風清”,趁著夜色書生便悄離居所,潛向花園而去。張珙到達蒲郡是在“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法本為崔相國做法事之期定在二月十五,酬韻之夜當在十五之前不久,缺月漸盈之春夜?!盎ɑ\微月竹籠煙,百尺絲繩拂地懸”(元稹《雜憶詩》),天地盡皆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坝裼顭o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良辰美景正稱賞心樂事。“一更之后,萬籟無聲”,夜?jié)u深涼侵羅袖,初學偷香,君瑞不免戰(zhàn)戰(zhàn)兢兢,他“側著耳朵兒聽,躡著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想到將見鶯娘,又不免興奮忐忑;來至墻下之后,情緒更加激動,只“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本折【越調】【斗鵪鶉】套曲用“庚青”韻,【斗鵪鶉】【紫花兒序】兩支又多用疊字,音輕韻密如驟雨敲打梧桐,輔翼辭意令張生心境更彰一層。
即便知道鶯鶯拜月是在花園之內,張生還是期待近距離邂逅的可能:“若是回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則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蓖鯇嵏Α皩懸黄热诵约?,度刻如年,真乃手搦妙筆,心存妙境,身代妙人,天賜妙想”(金圣嘆評文),情、景、事渾成圓融,氣象獨絕。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鶯鶯、紅娘適時登場?!懊吐牭媒情T兒呀的一聲”,紅娘之開角門聲必不大,“‘猛聽得’者,不復聽中忽然聽得也。自初夜至此,專心靜聽,杳聽不得,因而心斷意決,反不復聽矣。則忽然‘呀’的聽得,謂之‘猛聽得’也”(金圣嘆評文)?!帮L過處花香細生”,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衣香淡淡微微隨風飄至。墻外的張生踮腳覘望,見小姐在月下花間愈發(fā)美麗:“看他容分一捻,體露半襟,亸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月殿嫦娥,微現(xiàn)蟾宮素影?!背跻姇r或因驚疑而記不真嬌模樣,再見時詳審其姿容更驚為天人。
月色朧明,銀漢無聲,清風徐徐,暗香浮動,那人似月中嫦娥,姍姍而至,又手拈香炷,輕聲禱祝。第三炷時鶯鶯不語,拜罷更長嘆數(shù)聲。斯時風定,香煙裊裊升騰,人氣羼之,小姐氤氳的情愁讓書生更加難控心猿,吟詩挑之:“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是墻外、墻內同見之景,“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是鶯鶯、張生共有之情。詩人更巧借嫦娥言志,拓開時空,增其一分典重,減其一分輕率。情景兩相激蕩之下,紅娘出語點明吟詩人身份,雙關戲謔,使得鶯鶯依韻和作之舉水到而渠成。“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抒寫鶯鶯久居深閨的寂寞與光陰虛擲的凄清情緒,“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則是推己及人并酬答原詩之問。戲曲或小說中所謂的好詩,不必皆是警句,要在本色當行。張生、鶯鶯的場合之作皆是五絕,言簡短而意深長,又妙在與劇情及角色身份、心理相稱?!靶市实淖怨畔市省?,因此聯(lián)句酬韻,鶯鶯、張生之間有了從外而內的更深層互賞,為兩人情事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君瑞正思趁熱打鐵撞出去與小姐相見,不想紅娘突然以“怕夫人嗔著”為名,喚鶯鶯歸去?!皬埳赃t,鶯鶯早疾。一邊尚在徘徊,一邊撇然已飏。寫一遲一疾之間,恰好驚鴻雪爪、有影無痕”(金圣嘆評文)。好事戛然而止,但鶯鶯下場前卻再次回顧,為后文留下新的懸念。崔、張二見,開闔得法,張弛有度,關目好極!
卻才個悄悄相問、低低回應,一霎時佩環(huán)已歸,獨留墻外孑影;上一刻還在火山之巔,下一分已墮冰海之淵。“忽聽、一聲、猛驚”,“六聲三韻”,自然流暢,為后世激賞?!皳湄葚菟搌B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宿鳥飛故而花弄影,花梢顫于是紅滿徑,張生被振翅聲警醒,悵然若失,備覺凄清。被小姐撇下的不是“碧澄澄蒼苔露冷”,不是“明皎皎花篩月影”,而是君瑞的一腔熱忱、滿心志誠?!叭碎g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花鳥風月本無情,斗柄云橫亦無心,曰愁曰恨皆是以我觀物、融情入景。張生經(jīng)此一見,相思更甚昨日,歸來后又是一夜難眠。初見夜不寐或疑小姐心意未明,再見后心意已暗通,君瑞“怨不能,恨不成”卻更加“坐不安,睡不寧”。四顧無聊,更覺寂靜;枕上孤另,愈念錦片兒前程?!咀爵斔佟康热蠕佅乱黄羁啵S即掀翻而成躊躇滿志之快文,龍王掉尾不過如此。
生、鶯花陰聯(lián)吟,“生情布景,別出異樣花樣”(金圣嘆評文):其境美,“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其情深,“若是回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其事通,“一字字訴衷情”,“一天好事從今定,一首詩分明照證”。曲辭熔鑄上,亦是情興逸宕、鬼斧神工:既以“悄悄冥冥”、“潛潛等等”、“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等重疊字活畫出張生一路上的忐忑、激動;又用“撲剌剌”、“忒楞楞”、“顫巍巍”、“亂紛紛”、“碧澄澄”、“冷清清”等鑲疊字渲染出良多聲情;更有“忽聽、一聲、猛驚”這樣六聲三韻、頓挫紆回的奇詞。家常語一經(jīng)點染便成奇崛,《西廂記》千古絕唱,洵非虛譽!

早是那臉兒上撲堆著可憎,那堪那心兒里埋沒著聰明。他把那新詩和得忒應聲,一字字訴衷情,堪聽。
第四折
(潔引聰上云)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245],眾僧動法器者[246]!請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來,先請張生拈香,怕夫人問呵,則說道貧僧親者。(末上云)今日二月十五日,和尚請拈香,須索走一遭。
【雙調】【新水令】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罩。香煙云蓋結[247],諷咒海波潮[248]。幡影飄飖[249],諸檀越盡來到[250]。
【駐馬聽】法鼓金鐸[251],二月春雷響殿角;鐘聲佛號[252],半天風雨灑松梢。侯門不許老僧敲[253],紗窗外定有紅娘報[254]。害相思的饞眼腦[255],見他時須看個十分飽。
注釋:
[245]開啟:僧人開始做法事。
[246]動法器:即動響器,奏樂。法器,佛教、道教做法事時所用的鼓、磬、金鐘、鐃、鈸、木魚等響器。
[247]香煙云蓋結:焚香產生的煙霧在上方的空中聚集成蓋狀的云。《賢愚經(jīng)》卷六:“香煙如意,乘虛往至世尊頂上,相結合聚,作一煙蓋?!?/p>
[248]諷咒:念誦佛經(jīng)。海波潮:喻誦經(jīng)之聲。
[249]幡:梵文意譯,為旌旗的總稱,有各種顏色,有的繪有獅、龍等圖像,是用來供養(yǎng)和裝飾佛菩薩像的?!堕L阿含經(jīng)》:“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羅童子舉床四角,擎持幡蓋,燒香散花,伎樂供養(yǎng)。”
[250]檀越:佛教徒稱向寺院施舍財物、飲食的世俗信徒為檀越,也稱施主。檀,布施。越,謂有布施功德的人可超越貧窮海,來世免受貧窮。
[251]法鼓金鐸:鼓與鐸都是佛教法器。法堂設二鼓,東北角者稱法鼓,西北角者稱茶鼓。鐸為金屬制成的菱形樂器,有柄及鈴舌,搖動發(fā)聲。這里用為動詞,意思是擊鼓搖鐸。
[252]佛號:佛的名號,此用作動詞,呼佛名號。
[253]侯門: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一·襄陽杰》云,崔郊姑姑的一個婢女與崔郊相戀,婢女被賣于連帥,郊為詩曰:“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后以侯門指顯貴之家。
[254]紗窗:指鶯鶯居室。
[255]饞眼腦:猶言貪看的眼睛。眼腦,眼。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為甚么干支剌吐著舌頭,呆不騰瞪著個眼腦?”
(末見潔科)(潔云)先生先拈香,恐夫人問呵,則說是老僧的親。(末拈香科)
【沉醉東風】惟愿存在的人間壽高,亡化的天上逍遙。為曾祖父先靈[256],禮佛法僧三寶[257]。焚名香暗中禱告:則愿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啰,早成就了幽期密約。
(夫人引旦上云)長老請拈香,小姐,咱走一遭。(末做見科)(覷聰云)為你志誠呵,神仙下降也。(聰云)這生卻早兩遭兒也。(末唱)
【雁兒落】我則道這玉天仙離了碧霄,元來是可意種來清醮[258]。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259]。
【得勝令】恰便似檀口點櫻桃[260],粉鼻兒倚瓊瑤[261]。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妖嬈[262],滿面兒撲堆著俏;苗條,一團兒衠是嬌[263]。
注釋:
[256]曾祖父:此指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先靈:道家稱祖先為先靈,謂先輩之靈魂。此指亡靈。
[257]禮:此謂參拜。三寶:《釋氏要覽》云:“三寶,謂佛、法、僧也。”佛寶,指一切佛;法寶,即佛教教義;僧寶,即依佛法修業(yè)宣揚佛法的僧眾。
[258]可意種:稱心如意人,心愛之人。清醮(jiào):本指道士為消災求福而設壇祭禱的法事活動。其法為清身潔體而筑壇設供,書表章以禱神靈,故稱清醮。這里指僧人超度亡靈的法事活動。
[259]傾國傾城貌:《詩經(jīng)·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闭?,智也;城,國也;傾,傾敗。詩刺周幽王寵愛褒姒,為使其笑,乃舉烽火戲諸侯,終致國亡。此言美女可以覆滅國家。又,《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蠂@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贝搜约讶嗣烂部墒?jié)M城滿國的人為之傾倒。后以“傾國傾城”代指絕色女子。
[260]檀口:檀為淺絳色,常用以形容嘴唇紅艷。張祜《黃蜀葵花》:“無奈美人閑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p>
[261]瓊瑤:美玉?!对娊?jīng)·衛(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贝酥^鼻如美玉琢成。
[262]妖嬈(ráo):面龐艷冶美麗。
[263]一團兒衠是嬌:猶言無處不嬌好。
(潔云)貧僧一句話,夫人行敢道么?老僧有個敝親,是個飽學的秀才,父母亡后,無可相報。對我說,央及帶一分齋,追薦父母。貧僧一時應允了,恐夫人見責。(夫人云)長老的親,便是我的親,請來廝見咱。(末拜夫人科)(眾僧見旦發(fā)科[264])
【喬牌兒】大師年紀老,法座上也凝眺;舉名的班首真呆[265],覷著法聰頭做金磬敲[266]。
【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267],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稔色人兒[268],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時節(jié)淚眼偷瞧。
【折桂令】著小生迷留沒亂[269],心癢難撓。哭聲兒似鶯囀喬林,淚珠兒似露滴花梢。大師也難學,把一個發(fā)慈悲的臉兒來朦著。擊磬的頭陀懊惱[270],添香的行者心焦[271]。燭影風搖,香靄云飄,貪看鶯鶯,燭滅香消。
(潔云)風滅燈也。(末云)小生點燈燒香。(旦與紅云)那生忙了一夜。
【錦上花】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扭捏著身子兒百般做作,來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紅云)我猜那生——
黃昏這一回,白日那一覺,窗兒外那會鑊鐸[272]。到晚來向書幃里比及睡著,千萬聲長吁捱不到曉。
注釋:
[264]發(fā)科:戲曲術語,指做出各種逗笑的情態(tài),以動觀眾。
[265]舉名:做佛事時的呼令。班首:頭領,此指主持法事的和尚。呆(láo):元時方言口語,猶言癡呆懵懂。
[266]金磬(qìng):此謂金屬制成用于佛教儀式的響器。
[267]村:粗俗,無知,“雅”的反義詞?!独m(xù)演繁露》:“古無‘村’名,今之‘村’,即古之鄙野也。凡地在國中、邑中,則名之為‘都’。都,美也,言其人物衣制皆雅麗也。凡言美者曰都,曰‘子都’、‘都人士’、‘車騎甚都’是也。及在郊外,則名之為‘野’為‘鄙’,言其樸拙無文也……隋世已有‘村’名。唐令:在田野者為村,別置村正一人,則村之為義著矣。故世之鄙陋者,人因以‘村’名之?!鼻危捍酥嘎斆髁胬?。
[268]稔(rěn)色人兒:指鶯鶯。稔色,言美得豐足。稔,谷熟。
[269]迷留沒亂:即沒撩沒亂,言十分撩亂,心神不定。關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空教我乞留乞良,迷留沒亂,放聲啼哭。”
[270]頭陀:梵語,意為抖擻、淘汰、滌除煩惱之意,是佛教倡修的苦行,故稱苦行僧為頭陀。這里泛指僧人。
[271]行者:《釋氏要覽》:“經(jīng)中多呼修行人為行者。”這里泛指僧人。
[272]鑊鐸(huò duó):宋元方言,喧鬧之意。王曄《桃花女破法嫁周公》:“則見亂交加不知是那個,則聽的沸滾滾熱鬧鑊鐸?!?img alt="f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11/07/19290633515592.jpg" />
(末云)那小姐好生顧盼小子!
【碧玉簫】情引眉梢,心緒你知道;愁種心苗,情思我猜著。暢懊惱[273],響鐺鐺云板敲[274],行者又嚎,沙彌又哨[275],恁須不奪人之好[276]。
(潔與眾僧發(fā)科)(動法器了)(潔搖鈴跪宣疏了[277],燒紙科)(潔云)天明了也,請夫人小姐回宅。(末云)再做一會也好,那里發(fā)付小生也呵!
【鴛鴦煞】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278]。勞攘了一宵[279],月兒沉,鐘兒響,雞兒叫。唱道是玉人歸去得疾[280],好事收拾得早。道場畢諸人散了,酩子里各歸家[281],葫蘆提鬧到曉[282]。(并下)
【絡絲娘煞尾】[283]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284],少不得翦草除根大小。
題目 老夫人閉春院 崔鶯鶯燒夜香
正名[285] 小紅娘傳好事 張君瑞鬧道場
西廂記五劇第一本終
注釋:
[273]暢:程度副詞,甚、很、極之意。
[274]云板:佛教中鑄成云狀的法器,也作擊以報時之用。
[275]沙彌:本指剛出家、初受戒的僧人,俗稱小和尚。哨:與上文“嚎”互文,叫也。
[276]恁須不奪人之好:毛西河曰:“法事了則速鶯之去,故曰‘奪人之好’,與白中‘再做一會也好’相應。”恁,您。
[277]宣疏:僧道做法事時,演說佛法、宣讀祝告文字叫宣疏。
[278]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爭似,怎如;無情,指僧眾,僧眾既鬧嚷于前,使張生“暢懊惱”,佛事畢又促鶯回宅,故云。
[279]勞攘:辛苦勞碌。李好古《張生煮?!罚骸耙坏乩锸芗灏?,遍寰宇空勞攘,兀的不慌殺了海內龍王?!?/p>
[280]唱道是:真是,正是。用“唱道”二字是【鴛鴦煞】曲子的定格,第五句必以此二字開頭。
[281]酩(mǐng)子里:也作“瞑子里”、“冥子里”,宋元俗語,有暗地里、昏暗糊涂、忽然、無端等意。
[282]葫蘆提:宋元俗語,猶今言糊涂。鄭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三下里葫蘆提,把我來傒幸殺?!?/p>
[283]【絡絲娘煞尾】:《西廂記》五本,前四本結束時,因情節(jié)未完,在套曲之外都用【絡絲娘煞尾】二句,承上啟下,第五本末劇情已完便不復用。
[284]閉月羞花:女子容貌之美能使花月羞愧。李白《西施》:“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顏?!?/p>
[285]題目正名:元雜劇有二或四句對文,用來概括該本戲的內容,叫題目正名。一般取其末句作劇的全名,取末句中能代表戲之內容的幾個字作劇的簡名。題目與正名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所以有的只標“正名”,有的則標“題目正名”。題目正名的位置,有的放在劇的開頭,有的放在劇的末尾,多則四句,少則二句。演出開場時用以向觀眾介紹劇情,如今之報幕。
點評:
本折又稱“齋壇鬧會”、“鬧齋”。在張生的熱盼中,二月十五終于到來。做法事、結良緣湊合一處,場面變溫情、悵惘為熱鬧、詼諧,第一本“張君瑞鬧道場雜劇”迎來了高潮。法事開始之前法本對張生叮囑,側面點襯了相國家儀禮之謹嚴,也令觀眾對鶯鶯的出場有了更多期待。
此折仍由張生主唱,【新水令】一曲如高屋建瓴,在觀眾眼前傾倒出此時此地之景貌:一輪圓月籠天罩地,高懸在巍峨的禪院上空,氣象森嚴;碧琉璃瓦上瑞靄盤罥,為大片清冷著上慈悲安祥;再向下則是香煙如云團凝而不散,僧侶誦經(jīng),其聲似海潮沖撞人的耳膜,在信眾心中蕩起漣漪——眼、耳、鼻、舌、身、意,均被包裹在這佛國的光輝里。忽地幡影飄飖,是幡動?是風動?是心動?難辨分明。諸檀越盡來到否?老夫人、鶯鶯、紅娘三人尚且未到。斯三人未到,實亦只意中那一人未到耳?!安栌性疲骸畼芬贿^冀北,而其野無馬?!庵咴唬骸菬o馬也,無良馬也?!裨啤T檀越盡到’,無一人到也;非無一人到也,非此一人到也。妙筆?!保ń鹗@評文)
“法鼓金鐸,二月春雷響殿角;鐘聲佛號,半天風雨灑松梢”,似信口道出,卻自俳自偶。用駢儷寫景語,畫出佛事開建、君瑞等鶯不至時內心的焦躁,語言簡明練達、形神俱佳,細咂來越覺馀韻不絕,“一片焰光撲人,好似煙花,煙花還有凋落,此卻不凋落”(王世貞、李贄評文)。張生如熱鍋上的螞蟻,不自覺魂靈又飛至鶯鶯身邊,仿佛看到法本來到老夫人院門外相請、紅娘代為通報、眾人動身、鶯鶯將至……想到這次終于可以近距離大飽眼福,不免愈發(fā)興奮、忐忑。長老請附齋的張生先行拈香,再次囑咐“恐夫人問呵,則說是老僧的親”,這也讓張生更加緊張,在焚香替先人祈福的同時暗中替自己禱告:“則愿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啰,早成就了幽期密約?!奔t娘、夫人、犬兒,次序顛倒、人畜不分,令人啼笑皆非,不覺間亦隨“傻角”心焦。
許是佛祖有靈,“為你志誠呵,神仙下降也”。萬千期盼里,“可意種”如仙如幻飄飄然步入眼簾。“多愁多病身”對“傾國傾城貌”,自然工整?!独罘蛉烁琛吩唬骸氨狈接屑讶耍^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薄拔摇敝岸喑疃嗖 ?,皆為“你”之“傾國傾城”;“你”既“傾國傾城”,“我”又何辭“多愁多病”!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爸潦嵌鴱埳讶婜L鶯矣。然而春院乃瞥見也,瞥見則未成乎其為見也。墻角乃遙見也,遙見則亦未成乎其為見也。夫兩見而皆未成乎其為見,然則至是而張生為始見鶯鶯矣。是故作者于此,其用筆皆必致慎焉。其瞥見之文,則曰‘盡人調戲’,‘將花笑拈’、‘兜率院’、‘離恨天’、‘這里遇神仙’,都作天女三昧‘忽然一現(xiàn)’之辭。其遙見之文,則曰‘遮遮掩掩,小腳難行,行近前來’,‘我甫能見娉婷’,真是‘百媚生’,都作前殿夫人‘是耶、何遲’之辭。若至是則始親見矣、快見矣、飽見矣、竟一日夜見矣,故其文曰‘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妖嬈,滿面兒撲堆著俏,苗條,一團兒衠是嬌’,方作清水觀魚數(shù)麟數(shù)鬣之辭?!保ń鹗@評文)三番相見,總算得以將鶯娘近睹細觀,由口至鼻,從面到腰,如此“妖嬈”、“苗條”,“一團兒衠是嬌”,張生為之,縱死何辭!
而因佳人之美迷留沒亂者又何止一張生,滿寺僧眾,俱為傾倒:“老的小的,村的俏的”,“貪看鶯鶯”,“沒顛沒倒”。大師、班首、頭陀、沙彌個個癡迷,更襯托出鶯鶯的極致姣麗。莊重嚴肅的齋壇建醮,因眾僧貪看鶯鶯,勝似元宵。漢樂府《艷歌羅敷行》有詩句云:“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北菊壑娚代L鶯與樂府之眾人觀羅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情人眼中是西施,固然美矣;然在人人眼中皆是西施,方是至美。曲家又忽從張生看鶯鶯換筆,轉寫張生看眾人看鶯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卞之琳《斷章》),視角多重嵌套,意態(tài)橫生。當局者迷,旁觀者也未必清,精描豪染,總為鶯鶯。文字至此,真如龍?zhí)⑴P也!
張生忙里忙外,分外殷勤,點燈燒香,不失其序,更顯得與眾不同,不僅引起了紅娘的注意,更成功贏得了小姐的“好生顧盼”?!扒橐忌遥木w你知道;愁種心苗,情思我猜著”,一寺喧囂里,你我眼中心上卻只有你我,你我二人既已惺惺相惜,便欲此情此景只此你我相共,故而惱恨周圍無關吵鬧真真多馀?!镜脛倭睢恐痢颈逃窈崱繑?shù)曲,提來放去,不顯贅馀——因其是“一中多,多中一”;故能于“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亦沒有不散的法事?!皠谌亮艘幌?,“道場畢諸人散了”,有情的二人不免嘆惱。糊里糊涂各自歸家,多情人到底是未曾盡興,心意難平。第四折緊扣第一本“張君瑞鬧道場”之題名,令生、鶯之情借齋會之機萌根蘗芽、更上一層,場面上則是先熱后冷,末尾馀韻不絕,愈覺雋永。【鴛鴦煞】之后,【絡絲娘煞尾】乃是雙結,《西廂記》每本的最后一折往往雙“煞”挽住,以為前后兩本之間情節(jié)的過渡。“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翦草除根大小”——隱約透出的不安情緒,已替第二本《崔鶯鶯夜聽琴雜劇》的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埋下了先兆。金圣嘆曰:“結亦極壯浪。我曾細算此篇,最難是壯浪?!保ā兜诹抛訒鲙洝罚┦@真是讀書種子!

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蘼晝核弃L囀喬林,淚珠兒似露滴花梢。大師也難學,把一個發(fā)慈悲的臉兒來朦著。擊磬的頭陀懊惱,添香的行者心焦。燭影風搖,香靄云飄,貪看鶯鶯,燭滅香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