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找故事
擁抱其中的艱辛與混亂。
每一位作家,在希望自己的故事取得成功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故事。
如果一個故事還沒有找到最高、最佳的自我,作家就匆匆將其定為“終稿”,那么,某些東西就可能沒有被充分利用,這或許就決定了一個故事的成敗。
有時,故事從一開始就迷失了方向,沒有絲毫的成功機會。如果作家無法將一個很簡單的想法變成其他的東西,那他就不可能將其轉(zhuǎn)變?yōu)橐粋€強有力的故事。如果作家如同理解陰謀論一樣來理解故事,本身無法把故事對自己的吸引力恰到好處地翻譯和詮釋出來,那其他人自然也無法清晰而熱情地接受這個故事。
故事這種尋找與發(fā)現(xiàn)的使命有很多種形式,從頭腦風暴、試飛到構思策劃、列出提綱,再到正式起草(實際上是邊寫邊找)?!皩ふ摇笔枪适麻_發(fā)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部分——本質(zhì)上,它就是故事的開發(fā)過程,但是表達為“尋找”。有些人認為它是想當然的,而有些人則完全忽略它。我們在故事創(chuàng)作中做出的選擇不全是最佳的選擇,隨著你對這些創(chuàng)造性決策的執(zhí)行落地,它們將決定你的故事未來的道路有多寬廣,會產(chǎn)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選好了,則一路通暢;選不好,或者方向轉(zhuǎn)錯,或者對某個故事節(jié)拍沒有做出最佳的選擇,你將深受其害,錯誤的轉(zhuǎn)向會將你引向危險的懸崖邊緣。
這也是一些手稿被拒絕出版的原因。
無論你將如何著手,在你成功地找到故事之前,你必須要了解故事中的利害關系是什么,無論是出于你的直覺還是源于你的學習。對于草稿中的故事點就是如此,這也是你的整個敘事策略發(fā)展的關鍵一步。
尤其是敘事策略。
任何事情都利害攸關。不論你選擇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過程,所有寫作過程都致力于同樣的東西,而最終的結果則完全取決于作者對故事力學的運用。
尋找故事就是在你給出的敘述序列的語境中,對普遍適用的故事力學的本質(zhì)進行探索和運用,而故事力學指的是能給讀者帶來感知與反應的力量。通過了解哪些要素需要在敘事中發(fā)揮作用、在何處發(fā)揮作用,你可以將這些力量最優(yōu)化,從而最大化地展現(xiàn)故事的內(nèi)在價值和影響,正如廚師選擇合適的食材、外科醫(yī)生選擇合適的手術刀一樣。要成功開啟故事探索之旅,你不能僅僅滿足于故事要素與故事時刻;通過提升潛在的故事力學,故事要素和故事時刻可以變得更加有效、更有力量。
正如某些體育運動,你跑得越快,擊打的力度越大、位置越精確,換句話說,運動力學越好,你就玩得越好。這并沒有否認或者低估某些運動技巧和當下的直覺判斷,但是也不能否認,說最佳力學沒有將直覺感知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如果是你我準確地擊中高爾夫球,我們可能是9號鐵桿打短4桿洞;如果是一名專業(yè)選手準確擊中,結果很可能是小鳥球。原因就是力學:最優(yōu)杠桿作用和準確度被應用到高爾夫球桿的桿頭速度。對于無心的觀察者而言,兩種揮桿或許看起來都一樣,但事實卻全然不是,因其內(nèi)在的力學原理完全不同。
在體育運動和故事寫作中,讓專業(yè)人士從眾多優(yōu)秀人士中脫穎而出的正是力學。
成功的作者所要做的,恰恰就是將故事力學最優(yōu)化。這并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但可以說,其好處是可以將故事力學的力量不斷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尤其是對戲劇張力和人物共鳴(讀者對故事主人公的支持程度)會產(chǎn)生強大的推動力。偉大的作家會緊緊抓住這些要素。即使他們聲稱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即使他們說自己就是坐下來動筆寫,一稿接著一稿,但事實上,他們利用的仍然是故事力學。對很多作家而言,打草稿就是他們的寫作過程,他們尋找故事的模式因為他們的直覺和對故事的感覺而變得更加強有力,有時這種直覺和感覺被人們稱為“天賦”。
理解了尋找故事的深度與本質(zhì),并不意味著你的故事就可以順利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但是巧妙地運用故事力學,或者說故事技巧,也許可以幫你做到。
好消息是,我們不需要猜謎,這也不是盲點,甚至不需要依賴天賦。知道尋找什么、在哪里落地,了解了故事力學的特定本質(zhì),了解用于審查創(chuàng)意選擇的標準,就是邁向其他人所謂的“天賦”的一大步,包括評論家在內(nèi)。
天賦和運氣很像。有了技巧,并且不斷堅持,那就排好隊等著它的到來吧。因為,技巧往往會把你帶到需要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故事力學。
想法并不能被稱為故事
太多的作家試圖將他們的想法寫出來,猶如一個人試圖把葡萄汁擠進杯子里釀酒。我們知道,用這種方法釀酒,即使你選用的是奧地利的禮鐸(Riedel)水晶杯,也無法釀出真正的葡萄酒來。某些作家以一個故事的種子開始,并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把故事種子變成草稿的基礎。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作家僅僅滿足于這個故事,并沒有去考慮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沒有從最初的想法中發(fā)現(xiàn)一個更加引人入勝的立意,也沒有一個上下文的標準來幫助他們判斷自己的決策恰當與否。這些作家沒能將他們的想法提升為更好的立意,從而去推開一扇精彩的故事大門。一個絕妙的立意就是一個更強大的想法,一個面部的毛發(fā)與肌肉都健全的完整的身體;一個絕妙的立意就是將想法提升為一個引人入勝的戲劇故事的平臺。要做到這一點,有很多種方法。
假定將一段愛情故事設定在昏暗的未來社會中,如何?這想法當然不錯。繼續(xù)將這一想法設定在一場死亡競賽的舞臺上,為了報復幾十年前的政治暴動,如何?這樣自然更好。(如果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熟悉,你將會喜歡本書第24章)。
僅僅孵化出一個故事的想法,還不是有效的故事探索的關鍵。如果你從一個未經(jīng)充分發(fā)育的想法開始動筆,你不一定會落在創(chuàng)意選項上,即那些能提供最佳故事力學的故事點、轉(zhuǎn)折點、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語境和潛臺詞。如果你真的是從這個層面開始,而沒有圍繞一個由強大的立意擴展而成的整體,那就如同一大塊歌帝梵巧克力落在松軟的酸奶蛋卷上。
當你從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想法提升為一個更強大、更加引人入勝的立意,并且利用故事力學的力量作為創(chuàng)意選擇的標準時,實際上,你已經(jīng)開始在構建故事的敘述力量與細微差別了,甚至可以說,這在你動筆打草稿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如果你直接打草稿寫作,那就是當你寫作時,用這種強大的立意作為語境。
創(chuàng)作之旅漫長而復雜,并且在不斷演變,想法僅僅是旅程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不是很出色,且沒有最優(yōu)化,那么,整個故事創(chuàng)作將陷入麻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故事被削弱了,如諺語所說,豬耳朵做不出絲錢袋,盡管豬耳朵很漂亮,但是難以做成精品。正如一個人計劃成為一名外科醫(yī)生,但卻決定從社區(qū)學院畢業(yè)后,直接進入就業(yè)市場——成為外科醫(yī)生的想法固然很偉大、很崇高,但是跳過醫(yī)學學位,直接跑去加納實踐的策略是有問題的,而且后果很可能是致命的。
簡單的類比,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但是,看一看善意的作家經(jīng)常會怎么做,你自然會感到震驚。這些作家從平庸甚至更糟糕的想法開始,加上“這真的很重要”的語調(diào)和陰謀策劃,再加上堅實的技術……然后他們會疑惑,為什么這個故事被退回來了,隨之附上的則是一封正式的退稿信。
跌落懸崖,只有一步之遙;而有時,這一步則是漫漫旅程的第一步。
最終,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想法
故事由四個重要部分組成:立意、人物、主題和故事結構(敘述順序),每一個部分都有其單獨的、重要的敘述語境與敘述任務。如果隨意打亂語境的順序,將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這些特定的語境不僅僅來自于想法本身,它們是否有力完全取決于作者運用的故事力學是否有效,最終也要通過作者運用的故事力學的有效性來對其進行判斷。
故事通過敘述場景展開,場景則由段落和句子組成(即寫作風格)。場景是故事力學在紙面上的具體呈現(xiàn),無論是直接呈現(xiàn)還是以聰明的掩飾方法去呈現(xiàn),都是從意圖提升到執(zhí)行的過程。如果一幕場景奏效的話,歸因于應用的故事力學較為恰當;而如果一幕場景拖沓繁冗,無助于故事展開,那么故事力學的效果則大打折扣。
從起點出發(fā),從想法產(chǎn)生這個階段開始,我們便以一種比較有意義的方式與故事力學見面了。
事實上,故事力學不僅驅(qū)動故事中的場景展開,在故事創(chuàng)作的初期,它還在最高的層面上,鍛造著整個故事的格局,驅(qū)動著整個故事的內(nèi)在潛力。對有些人來說,這猶如在玩泡泡龍的游戲——不是所有的想法和念頭都足夠成熟、足以支撐起一個穩(wěn)健的故事,同樣,也不是所有偉大的故事都來源于一個最初便引人入勝的想法。好的故事總是在兩種極端間跳舞,立意負責奏響音樂,而故事力學則決定了音樂的音量與音高。
挖掘沖突的內(nèi)在潛力
有些“想法”更適合產(chǎn)生沖突,有些則不然。如果你的故事沒有沖突,那么,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故事。比如,一個關于自己暑假的故事,這個想法沒有內(nèi)在的戲劇性,本身不存在沖突,因此,它并不是一個立意。你必須要豐富它,使之成為一個真正的立意。這正是你應該做的,也是讓故事取得成功所必須做的。比如,可以在一個關于暑假的故事里,讓你的主人公被一群瘋狂的意大利游客綁架,他們向她的雇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索取贖金……現(xiàn)在,這就是一個立意,充滿了潛在的戲劇性、張力和利害關系,預示著一段可怕的替代性體驗。再讓這些游客中的某人與你的主人公墜入愛河,也許是克格勃的特工,這樣你又有了一個次要情節(jié)?;蛘撸瑢⒛愕闹魅斯O定為一個超級右派的參議員女兒,是個同性戀,為了讓她脫離鋼管舞者的生活,參議員為她找了一份工作,突然之間,你的主題就產(chǎn)生了。
這是一個美麗的、充滿誘惑的陷阱,很多關于“尋找自我”、“尋找意義”的想法常常是從這種缺乏戲劇性、自然的片段式的源頭開始寫起的,而沒有注意到潛在的、不斷展開的戲劇張力,能使一個想法提升為一個立意。人物驅(qū)動的素材固然很好,但是驅(qū)動人物的應該是充滿沖突、戲劇性和利害關系的東西,而這來自于情節(jié),情節(jié)則完全由故事力學所驅(qū)動。
這就是我們在尋找的細微差別
通過尋找故事來創(chuàng)作偉大的故事,即尋找故事力學,就是要避免追尋那些有些薄弱的想法,努力去發(fā)現(xiàn)豐富的立意、豐滿的人物、主題和旅程,將其從最初的想法中衍生、升華,并最終穩(wěn)穩(wěn)地占據(jù)核心位置。每一個這樣的結果,都是作者做出的選擇,將選擇變?yōu)楣适聞?chuàng)意選項,可以被探索、審查、檢驗,從而使之最優(yōu)化。
坦白地說,我親身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
我的第三本小說《巨蛇之舞》(Serpent’s Dance)以一個棒球故事開始,講述的是主人公曾經(jīng)有一個機會,卻沒有抓住,等他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后,發(fā)現(xiàn)自我,悟出了失敗的根源,重新回到了球場上。這個故事比我的朋友邁克·里奇創(chuàng)作的電影《心靈投手》(Rookie)要早很多,邁克因這部電影備受贊譽。我將這個想法告訴了企鵝出版社的編輯,但編輯對它并不感冒,他說:“棒球故事可不行。”(后來的事實證明,他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我們沒有放棄這個想法,而是努力去完善它、豐富它、改變它,不斷去設想“如果……將會怎樣?”這個問題。最后,這個故事里壓根就沒有了棒球,主人公變成了女人,故事中的麥高芬是一個軟件騙局,涉及一家病毒防護軟件公司的核心機密,該公司聲稱其產(chǎn)品可以保護用戶不受病毒攻擊,但實際上,病毒就是他們制造和傳播的。
我們不停地尋找,不斷地審查、舍棄,最后發(fā)現(xiàn)一個思路,于是,一個新的、更好的故事隨之誕生。如果我不經(jīng)審查就動筆寫這個棒球故事,結果會怎樣?很難說。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我和我的編輯從最初的想法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這部小說很成功,最終成為一個更加豐富、更具關聯(lián)性的立意。有件事還要提一下,這部小說今年重印了。
我們只身一人站在懸崖邊緣,唯有我們的想法為伴。當我們很喜歡自己的想法時,我們很難意識到,或許在別人眼里,它們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蛟S你會說,拜托,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但是別人卻未必這么認為。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工具將想法努力提升為立意,并將其塑造成一個故事,我們需要一些標準來幫助我們尋找故事、做出正確的決策。
這些標準是存在的。
存在的形式正是故事力學。
- 小鳥球(birdie),高爾夫球術語,指的是比標準桿少用一桿完成此洞?!緯_注均為譯者注,不再一一說明。
- 歌帝梵(Godiva),比利時皇室御用的巧克力品牌,被稱為“最貴氣的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勞斯萊斯”。
- 豬耳朵做不出絲錢袋(you can 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英諺語,指粗料難制成精品。
- 麥高芬(McGuffin),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多角色爭奪的東西,而關于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諸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fā)展,即可算是麥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