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1
[先秦]
《詩(shī)經(jīng)》
伐木丁丁2,鳥鳴嚶嚶3。
出自幽谷4,遷于喬木5。
嚶其鳴矣6,求其友聲7。
相彼鳥矣,猶求友聲8;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9?
神之聽之,終和且平10。
伐木許許11,釃酒有藇12,
既有肥羜13,以速諸父14。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15!
於粲灑掃16,陳饋八簋17。
即有肥牡18,以速諸舅19。
寧適不來,微我有咎20。
伐木于阪21,釃酒有衍22。
籩豆有踐23,兄弟無遠(yuǎn)24。
民之失德25,乾糇以愆。
有酒湑我,無酒酤我26。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27。
迨我暇矣,飲此湑矣28。
注釋
1 《伐木》是《詩(shī)經(jīng)·小雅》中的一篇宴親友的樂歌。全詩(shī)分三章,第一章以鳥鳴求友說明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第二章寫主人殷勤地備酒肴、打掃好衛(wèi)生,等候嘉賓的到來。第三章寫宴會(huì)上的醉飽歌舞之樂,并約定后會(huì)之期。詩(shī)中用“伐木”“鳥鳴”等比興,使這首小雅中的詩(shī)篇頗具民歌風(fēng)味。
2 丁丁(zhēng):伐木聲。
3 嚶嚶:鳥鳴聲。
4 出自幽谷:此句言鳥從深谷飛出。幽:深的意思。
5 遷于喬木:此句言鳥飛到高處,尋求伴侶。遷:上升。喬:高。
6 嚶其鳴矣:嚶本為鳥鳴聲,此處代指鳥。
7 友聲:此鳥之伴侶,用其同聲相應(yīng)之意。
8 “相彼鳥矣”二句:相:看。彼:那個(gè),作指示代詞用。這二句說:看看那鳴叫的鳥啊,它們還尋求伴侶。
9 “矧伊人矣”二句:矧(shěn):況且。伊:那個(gè),作指示代詞。這二句說:何況人呢?怎能不交朋友?
10 “神之”二句:言人們友愛相處,神靈聽到也會(huì)給人以和平之福。
11 許許(hǔ):削木皮之聲。
12 釃酒有藇:釃(shāi),以竹筐漉酒,去其酒糟。 藇(xù),指酒味甘美。此句說漉過的酒很美味。
13 羜(zhù):五個(gè)月的羔羊。
14 以速諸父:以此邀請(qǐng)本族的各位長(zhǎng)輩。
15 “寧適”二句:適:猶言湊巧。微:無。顧:照顧周到。二句說:寧使他適巧有事不來,而不要使我因照顧不周而失禮。
16 於粲灑掃:於(wū):嘆詞。粲:鮮明的樣子。此句言:??!屋子打掃得多么干凈漂亮呀!
17 陳饋八簋:陳:陳列。饋:本指為人進(jìn)食,此指菜肴。簋:古代祭祀時(shí)盛黍稷的器皿,多內(nèi)方外圓。八簋,言其盛多。
18 牡:指雄性的羔羊。
19 諸舅:指異性長(zhǎng)輩。
20 咎:過錯(cuò)。
21 阪:山坡。
22 釃酒有衍:衍:繁多。此句說釃過的酒非常多。
23 籩(biān):竹制的盛食物的器皿;豆:木制的盛食物的器皿;都是供宴享或祭祀時(shí)所用。踐:陳列。此句言宴席上陳列著許多籩豆。
24 兄弟:指同輩親友。無遠(yuǎn):不要同我疏遠(yuǎn)見外。
25 “民之失德”二句:失德:失于朋友之誼。干糇(hóu):本指干糧,此指粗薄的食品。愆:過失。二句說:人們往往因在飲食細(xì)故上犯了過錯(cuò),以致失去了朋友之誼。
26 “有酒湑我”二句:湑(xǔ):漉酒使清;我:語末助詞。酤:買酒或賣酒都叫酤,此指買酒。二句是說:有酒就漉著喝,無酒就去買來喝。
27 “坎坎鼓我”二句:坎坎:擊鼓聲。蹲蹲:跳舞的樣子。二句是說:擊起鼓來吧,跳起舞來吧。
28 “迨我暇矣”二句:迨:同待。暇:空閑時(shí)。湑:清酒。二句是說:等我們有閑暇的時(shí)候,再來此飲酒。二句為再約后會(huì)之詞。
│延伸閱讀│
木瓜
[先秦]《詩(shī)經(jīng)》
投我以木瓜,報(bào)之以瓊琚。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bào)之以瓊玖。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