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楹聯(lián)的發(fā)展、繁榮和鼎盛

楹聯(lián)知識手冊 作者:季世昌,朱凈之 著


第二節(jié) 楹聯(lián)的發(fā)展、繁榮和鼎盛

一、宋元楹聯(lián)的發(fā)展

楹聯(lián)自唐代問世后,至宋代便漸漸流行起來,首先是在上流社會的士大夫中流行,慢慢地向社會下層滲透,被民間所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楹聯(lián)的內(nèi)容、種類、形式和應用范圍等都有了發(fā)展。

宋代的春聯(lián)叫春貼子,寫春聯(lián)叫題桃符。如張邦基的《墨莊漫錄》中記述蘇東坡在黃州時,除夕之前訪問王文甫,見王正在制桃符,于是戲書一聯(lián)于桃符上曰:

門大要容千騎入;
堂深不覺百男歡。

宋代王應麟的《困學紀聞》亦記載宋代樓鑰書桃符聯(lián)云:

門前莫約頻來客;
座上同觀未見書。

又據(jù)記載,宋仁宗趙禎在御閣看到春貼子后,很高興,便命翰林寫春貼子,在立春日剪貼于宮門旁,并命名為春端貼子。

宋代前期的春聯(lián)大多是題在桃木板上的,即所謂“題桃符”,而不是寫在紙上的。王安石的《人日》詩云: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大體反映了這一情況。但是,這一時期的春聯(lián)和桃符存在著交叉并存的現(xiàn)象,即民間有的人家是在桃符板上題對聯(lián)懸掛的,就是春聯(lián);有的人家則仍舊掛舊時的門神桃符,并不寫聯(lián)語。也就是說,這一時期對聯(lián)還未完全取代桃符的地位。例如,南宋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說:“歲時有祓除不祥之具,而元旦尤多,如桃板、葦索、磔雞之類是也?!眳亲阅痢秹袅讳洝肪砹f,“十二月盡,俗云‘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本C而言之,宋代的春聯(lián)和桃符并行了一段時期,由于聯(lián)語新鮮有生命力,便日益推廣普及開來。

宋代不僅出現(xiàn)了春聯(lián),又出現(xiàn)了名勝古跡聯(lián)、挽聯(lián)、壽聯(lián)、書齋聯(lián)、燈聯(lián)等,而且還出現(xiàn)了以紙代桃的對聯(lián)新形式。例如:

據(jù)《楹聯(lián)叢話》記載,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年)龍華寺僧人契盈陪吳越王錢俶游碧波亭,適逢黃浦江潮水初滿,舟楫如云。錢俶感懷地對契盈說:“吳越去京師三千里,誰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便即興寫了一副題亭柱的勝跡聯(lián):

三千里外一條水;
十二時中兩度潮。

北宋熙寧八年(一〇七五年),大臣韓琦病故,宰相王安石寫了《忠獻韓公挽詞》,其中兩句今人視為挽聯(lián):

木稼曾聞達官怕;
山頹今見哲人萎。

孫奕《示兒篇》記載,黃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日,吳叔經(jīng)為作壽聯(lián)曰:

天邊將滿一輪月;
世上還鐘百歲人。

北宋宰相呂蒙正,早年生活十分困苦,有一年除夕,他寫了一副隱義巧聯(lián),反映了他當時缺衣(音同“一”)少食(音同“十”)無“東西”的窘境: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批:南北。

又如南宋朱熹題廣信南嚴寺讀書處聯(lián)曰:

一竅有泉通地脈;
四時無雨滴天漿。

朱熹題滄州精舍聯(lián):

佩韋遵考訓;
晦木謹師傳。

這又是書齋聯(lián)。朱熹之父性急,因取古人佩韋之意,號“韋齋”???,父親。朱熹之師為朱熹取字曰“元晦”,謂“木晦于根,春榮華敷;人晦于身,神明內(nèi)腴”?!盎弈尽奔粗高@兩句話。

南宋權臣賈似道鎮(zhèn)淮揚時,上元張燈,客有摘句題燈門者,云:

天下三分明月夜;
揚州十里小紅樓。

這又是燈門聯(lián)。唐代詩人徐凝《憶揚州》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边@副對聯(lián)罵賈似道是“無賴”,弄得天下三分二分亡。

對聯(lián)開始應用于文學作品,也在宋代。宋代話本小說常插入對聯(lián)。如《碾玉觀音》中的:

平生不做皺眉事,
世上應無切齒人。

宋代楹聯(lián)創(chuàng)作成就較大的有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晏殊、李清照等,他們都有對聯(lián)作品傳世。

蘇軾是北宋的聯(lián)語高手,流傳他所作的楹聯(lián)不少。例如:蘇軾貶任海南儋州途中,為廣州真武廟題了一聯(lián):

逞披發(fā)仗劍威風,仙佛焉耳矣;
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云乎哉。

又如蘇軾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幾遭遠謫,為此,他曾經(jīng)作過一副懷悲感憤的對聯(lián):

七年遠謫,不意自全;
萬里生還,適為天幸。

在民間還流傳了許多蘇軾關于對聯(lián)的趣聞軼事。例如有一次蘇軾游覽浙江莫干山,到山寺里去休息。廟中主事老僧見來人衣冠平常,便冷淡地對來客說:“坐!”又對童子說了聲“茶!”交談中,老僧見來客談吐不凡,便把客人引進廂房,客氣地說:“請坐!”又叫童子“敬茶!”當老和尚得知來客是蘇學士時,忙把他讓到客廳,打躬作揖地說:“請上坐!”急呼童子“敬香茶!”蘇軾辭別時,老僧請他留下墨跡以作紀念,蘇軾揮毫立就一聯(lián):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蘇軾作聯(lián),極尚機巧,妙趣橫生。世傳他與人屬對的聯(lián)句尤為后人稱道。如:

三光日月星;(遼使出句)
四詩風雅頌。(蘇對句)
四德元亨利。(蘇的又一對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黃庭堅出句)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長。(蘇對句)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高僧佛印出句)
風中綠竹,風翻綠竹竹翻風。(蘇對句)

朱熹是南宋的對聯(lián)大師。《朱子全集》卷后專門附有他作的楹聯(lián)。其中有的是頌揚儒家理學的讀書生活的,如:

水云長日神仙府;
禾黍豐年富貴家。

(贈人聯(lián))

東墻倒,西墻倒,窺見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聞車馬之音。

(贈漳州一士子聯(lián))

十二峰送青排闥,自天寶以飛來;
五百年逃墨歸儒,跨開元之頂上。

(題漳州天寶鎮(zhèn)開元寺后山頂書舍聯(lián))

還有一些詠景聯(lián)寫得清新可喜,一些題贈聯(lián)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詠景聯(lián))

學成君子,如麟鳳之為祥,而龍虎之為變;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為澤,而雷霆之為威。

(題松溪縣學明倫堂聯(lián))

師師庶僚,居安宅而立正位;
濟濟多士,由義路而入禮門。

(題建寧府學明倫堂聯(lián))

總的說來,宋代楹聯(lián)處于發(fā)展時期,應用范圍逐步擴展和下移,制作和欣賞楹聯(lián)已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這正如宋代詩人趙庚夫在《除夕即事詩》中所說:“桃符詩句好,恐動往來人?!逼湫问街路f,內(nèi)容之精練,藝術之巧妙,博得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和采用。

元代延續(xù)的時間不長,文治較為遜色,楹聯(lián)創(chuàng)作沒有什么進展,史籍記述亦寥寥。元代楹聯(lián)作家首推書法家趙孟。據(jù)清代梁章鉅《楹聯(lián)叢話》所述,明代戴冠《濯纓亭筆記》云:“元世祖初聞趙子昂之名,即召見之。子昂豐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異之,以為非人臣之相。使脫冠,見其頭尖銳,乃曰:‘不過一俊書生耳?!烀鼤钌洗郝?lián)。子昂題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ù寺?lián)為集唐代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句聯(lián))又命書應門春聯(lián),題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p>

趙孟其他名聯(lián)有:

龍澗風回,萬壑松濤連海氣;
鷲峰云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題杭州西湖靈隱寺)

云霧潤蒸華不注;
波濤聲震大明湖。

(題山東趵突泉濼源堂?!叭A不注”,山名)

春風閬苑三千客;
明月?lián)P州第一樓。

(題揚州迎月樓聯(lián),此聯(lián)見清代褚人獲《堅瓠集》)

梵宮敕建宋代,推甫里禪林第一;
羅漢塑源惠子,為江南佛家無雙。

(題江蘇吳縣甪直鎮(zhèn)保圣寺)

“甫里”,指甪直鎮(zhèn)。唐代文學家陸龜蒙,曾在甪直居住,自號甫里先生,甪直至今尚有陸龜蒙墓,故以甫里代稱甪直鎮(zhèn)?!盎葑印?,指唐代雕塑家楊惠子。保圣寺內(nèi)的羅漢系楊惠子所塑。相傳楊惠子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學畫,學成后,楊羞于名列吳后,棄畫改塑,遂名列第一。唐時有“道子畫,惠子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諺。

元代其他楹聯(lián)作家也留下了少量作品。據(jù)元代楊元誠《山居新話》記載,他自題寓所一聯(lián)曰:

光依東壁圖書府;
心在西湖山水間。

宋元兩代,由于楹聯(lián)尚處于成長時期,創(chuàng)作和應用都不普遍,所以,總的成就不算大,思想內(nèi)容不夠深廣,藝術上所達到的水平還不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盛行起來的詞和曲兩種文學形式,都為明清兩代楹聯(lián)的繁榮和鼎盛準備了良好的文化條件。

二、明代楹聯(lián)的繁榮

明代楹聯(lián)創(chuàng)作走向繁榮的道路,跟朱元璋大力倡導和創(chuàng)作實踐極有關系。朱元璋雖然出身微賤,行伍大半生,但卻非常喜愛題聯(lián)屬對,留下許多妙聯(lián)佳話。

朱元璋在戎馬倥傯、爭奪天下的時候,就喜歡與人出聯(lián)索對,既用以試才逗趣,又寓托宏大志愿。例如,相傳朱元璋舉事前,冒雪外出,在雪地里遇見一位叫葛恩的人,遂問道:“天寒地凍,外來何事?”葛恩答道:“窮百姓鶉衣百結,不知何以御寒,放心不下,特地出來看看。”朱見他關心民間疾苦,是個同道中人,想結為知交,但不知他腹中文才如何,便口出一聯(lián),要葛恩應對:

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氷;

葛恩聽了,是個拆字對,“水”加一點成“冰(氷)”。低頭略思,把心中之愿作成一聯(lián);

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作主。

朱一聽,“王”字出頭為“主”,寓有要當“人主”之意,心中大悅,遂相邀共舉大事。

又如,據(jù)《解人頤》一書中說,朱元璋在率兵包圍集慶的路上,遇見一個十歲的小孩看守馬驛,小孩那手執(zhí)鋼鞭的樣子甚是可愛,不由信口笑題道:

十歲孩童當馬驛;

那孩子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咬著指頭,眨眨眼睛,望著朱對道:

萬年天子坐龍庭。

朱元璋大喜。

再如,在攻打姑蘇城時,朱元璋就“吞吳”二字,出了個寓志于諧的拆字聯(lián),要軍師劉基續(xù)對下一聯(lián):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

劉基按出聯(lián)之旨構思,用“人王”二字勉對下一聯(lián):

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朱元璋對楹聯(lián)發(fā)展的突出功績是推動春聯(lián)的普及。“春聯(lián)”這個名稱,就是朱元璋提出來的。據(jù)清人陳尚古的《簪云樓雜說》記載:“春聯(lián)之設,自明孝陵昉也。時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lián)一副。太祖親微行出觀,以為笑樂。偶見一家獨無之,詢知為閹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為大書曰:‘雙手辟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豆P徑去。嗣太祖復出,不見懸掛,因問故。答云:‘知是御書,高懸中堂,燃香祝圣,為獻歲之瑞?!娲笙玻l銀三十兩,俾遷業(yè)焉。”

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楹聯(lián)就以春聯(lián)的形式普及起來,上行下效,蔚然成風。每逢除夕,家家戶戶都貼春聯(lián)。這樣就形成了我國的一種風俗。至此,楹聯(lián)和桃符門神最后完成了歷史的分化。

從明初起,春聯(lián)采用紅紙寫。為什么用紅紙寫春聯(lián),其原因有二:其一,相傳上古有一種叫“年”的兇獸,專門在寒冬特別是除夕出來為害吃人,但這種獸卻怕光,怕響,尤其怕紅的顏色,而舊時的桃符板恰恰也是暗紅色,因此,用紅紙是為了驅(qū)邪避害;其二,是紅顏色本身帶有喜慶色彩,用于春聯(lián)可增加新年的喜慶氣氛。

朱元璋不僅推廣了春聯(lián),而且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著名的名勝聯(lián)、題贈聯(lián)、諧趣聯(lián)。名勝聯(lián)如: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水近山皆有情。

(題莫愁湖聯(lián))

世事如棋,一著爭來千古業(yè);
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

(題勝棋樓聯(lián))

佳水、佳山、佳風、佳月,千秋佳地;
癡色、癡聲、癡情、癡夢,幾輩癡人。

(題秦淮河聯(lián))

朱元璋首開帝王賜聯(lián)之風。《列朝詩集》和《金陵瑣記》記載了一些朱元璋題賜臣屬的贈聯(lián)。例如:

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
逮茲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題賜中山王徐達)

國朝謀略無雙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題賜翰林學士陶安聯(lián))

諧趣聯(lián)大都是和屬僚、文士乃至百姓聯(lián)句,例如:

一彎西子臂; (微服出訪的朱元璋出句)
七竅比干心。(賣藕農(nóng)民對句)

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微行的朱元璋出句)
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重慶府書生對句)

小村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微行的朱元璋出句)
大明國一統(tǒng)萬方,不分南北。(店主對句)

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朱元璋與劉基對弈時出句)
雷為戰(zhàn)鼓電為旗,風云際會。(劉基對句)

枕耽典籍,與許多圣賢并頭;
扇寫江山,有一統(tǒng)乾坤在手。

(朱元璋見陶安以書作枕戲題聯(lián))

朱元璋所作的對聯(lián),有的氣勢磅礴,想象豐富;有的清雋雅麗,富有詩情;有的含義深遠,論古策今,使人讀后感到才情不俗,格律工嚴,誠大手筆。據(jù)傳朱元璋對楹聯(lián)的意境要求很嚴。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卷九記載,有一次朱元璋和四子朱棣、長孫朱允炆觀看賽馬,他觸景生情,便出了個上聯(lián)叫朱棣和朱允炆續(xù)對:

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允炆不懂得意境,對了個“雨打羊毛一片氈”的下聯(lián),雖然字數(shù)、詞類都相對,但意境粗俗,給人以混濁、頹喪的感覺。朱元璋聽后,心中甚為不快,覺得大明皇朝國勢剛興,續(xù)出此句很不吉利,便回頭屬意朱棣對。朱棣對的下聯(lián)是:

日照龍鱗萬點金。

朱元璋一聽,覺得這個對句意境新奇,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才轉憂為喜,但又為長孫的平庸而嘆息。他曾對人說:“長孫無才,只怕王位難保。”果然,朱允炆后來登基不久,就被朱棣推翻。

明代以后楹聯(lián)走向繁榮鼎盛,除了朱元璋推崇和提倡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明代起,科舉制度以八股文取士,一般知識分子為了寫好八股文,就對駢儷對偶細心研磨,務求精進,這就促進了人們作聯(lián)的興趣和技巧的提高,并使聯(lián)語從律詩格律中突破出來。

到明代中葉,楹聯(lián)進一步發(fā)展并盛行起來。楹聯(lián)以春聯(lián)的形式在全社會普及并成熟以后,由于文人學士們的賞識和樂于運用而迅速擴大了應用范圍。從前賀婚祝壽、吊死問生、送行接風、贈言答情,多用短文或詩詞,現(xiàn)在逐漸改用時髦的對聯(lián)了,乃至廳堂書齋、名勝古跡、各行各業(yè)、社會交際、政治斗爭、戲謔逗趣等,都使用對聯(lián)形式。楹聯(lián)變成了雅麗的裝飾品,變成了高雅的交際手段,變成了雅俗共賞的文藝形式。

在楹聯(lián)創(chuàng)作活躍、繁榮的局面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出色的楹聯(lián)作家,其中以解縉、徐渭、楊升庵、祝允明等人成就最高。

解縉,洪武年間進士,小時人稱“神童”。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引用的那副對聯(lián),就是解縉戲贈一位輕薄秀才的: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民間流傳的有關解縉屬對的故事很多。還在學童時期,他就擅長對對子。有一天解縉摘來一朵花,擺在學堂座位上玩,忽見老師進來,嚇得連忙把花塞在袖子里。老師即興吟一上聯(lián):

小子暗藏春色;

解縉怕老師責怪,恭恭敬敬地續(xù)對承認:

大人明察秋毫。

又如,有一位官員遇見少年解縉,問他父母的職業(yè)。解縉用聯(lián)語答道:

嚴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轉乾坤。

官員初聽不解,仔細一想,原來是一副謎聯(lián)。父親每日挑水,母親一年到頭推磨,說明他家是開豆腐坊的。

解縉成年后,有一年寫春聯(lián),他看自家對面是曹尚書府的一園翠竹,就在大門上貼出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看了,認為這是諷刺曹家有竹無書,不是書香門第,很是氣惱,立即命家人把竹子砍了。解縉見此,便在原聯(lián)后面續(xù)添兩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更加氣惱,叫家人把竹樁連根刨掉。解縉又在對聯(lián)后續(xù)加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奈,只好忍氣作罷。后來得知解縉才學出眾,便請他來府一會,但又故意不開正門,讓解縉從小門進。解縉為此神色不悅,曹尚書趁機用聯(lián)句取笑他:

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反手一擊,對道:

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指著門前的石獅子又出一聯(lián):

石獅子頭頂焚香爐,幾時得下?

解縉脫口對出下聯(lián):

泥判官手執(zhí)生死簿,何日勾銷?

進到中堂,墻上掛著“劉海戲金蟾”的畫,桌上擺著一副象棋,曹尚書便指畫出了一聯(lián):

地不掃,錢不撒,蟾不鳴,笑飽畫中劉海;

解縉目視棋盤,頃刻對出下聯(lián):

車無輪,馬無腳,炮無煙,悶煞陣內(nèi)將軍。

曹尚書接著以棋盤為題,又出一奇句: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略思片刻,對道:

地作琵琶路作弦,那個能彈?

入席后曹尚書見解縉穿著一件綠袍子,便出一聯(lián)相戲:

出水蛙兒穿綠襖,美目盼兮;

解縉一時未得對句,忽見端上來一道燒紅蝦的菜,觀曹尚書穿著紅袍,聯(lián)想到曹尚書送往迎來總是點頭哈腰的樣子,喜得一個妙句:

落湯蝦子著紅袍,鞠躬如也。

經(jīng)過一番聯(lián)句斗智和宴間敘話,曹尚書見解縉才華橫溢,對他十分器重,當場將女兒許配給他。

徐渭,字文長,明代書畫家和文學家。在繪畫上,他反對擬古,注重寫意,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青藤畫派”的始祖,對后來的畫家陳洪綬、鄭板橋、趙叔、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都有很深影響。徐渭對文學藝術方面的貢獻,還表現(xiàn)在他親手撰寫過許多佳聯(lián)巧對,墨跡流傳至今。《徐渭集》中記載有他題寫楹聯(lián)的事跡。如《青藤書屋八景圖記》中的一段說:

予卜居山陰縣治南觀巷西里,即幼年讀書處也。手植青藤一本于天池之傍,顏其居曰“青藤書屋”,自號“青藤道士”,題曰“漱藤阿”。藤下天池方十尺,通泉,深不可測,水旱不涸,若有神異,額曰“天漢分源”。池北橫一平橋,下承以方柱,予書“砥柱中流”。橋上覆以亭,左右石柱聯(lián)曰:“一池金玉如如化,滿眼青黃色色真?!弊笥爷B石若巖洞,題曰:“自在巖”。筑一書樓,可望臥龍、香爐諸峰,予題有“未必玄關別名教,須知書戶孕江山”之句,遂名其樓曰“孕山舫”?!?/p>

其中所記“青藤書屋”的題額和題聯(lián),皆出自徐渭之手筆。

徐渭的其他楹聯(lián)作品亦頗多佳構。有不少是圍繞治學讀書生活的,如:

舊業(yè)尚存三徑草;
小窗獨對半床書。

以菜作齏雖曰易,
磨針從杵豈非難。

日午憑欄,看幾點落花,聽數(shù)聲啼鳥;
夜深緩步,待半簾明月,來一榻清風。

(以上題書齋聯(lián))

水隔笙簧,白日鳥啼花竹里;
庭圍錦繡,青春人在畫圖中。

(題張氏書室聯(lián))

好(hǎo)讀書,不好(hào)讀書;
(hào)讀書,不好(hǎo)讀書。

(題臥室聯(lián))

從徐渭題寫的對聯(lián)中可以看出他的為人和處世態(tài)度。例如:

無求不著看人面;
有酒可以留客談。

(家居聯(lián))

世間無一事不可求,無一事不可舍,閑打混亦是快樂;
人情有萬樣當如此,有萬樣當如彼,要稱心便難灑脫。

(以上贈人聯(lián))

徐渭其他一些題寫戲臺、寺廟等的楹聯(lián)也都貼切生動,例如:

畫棟倚青霄,繼往開來,瞬息竟成千古事;
雕梁揮彩毫,修文藝武,片時頓覺百般新。

四美具,二難并,人正好逢場作戲;
千金多,一刻少,天何不轉夜為日?

(以上題戲臺聯(lián))

思親淚落吳江冷;
望帝魂歸蜀道難。

(題蕪湖靈澤夫人祠聯(lián))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
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

(題杭州鳳凰山城隍廟聯(lián))

明代其他重要楹聯(lián)作家也多有作品傳世。例如:

楊慎題昆明華亭寺的楹聯(lián):

一水抱城西,煙靄有無,拄杖僧歸蒼茫外;
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祝允明題揚州凝翠軒聯(lián):

四面有山皆入畫;
一年無日不看花。

李東陽題山東曲阜孔府的對聯(lián):

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偕天不老,文章禮樂圣人家。

張居正題故宮文華殿的楹聯(lián):

四海升平,翠帷雍容探六籍;
萬機清暇,瑤編披閱惜三余。

王守仁題杭州于謙祠的楹聯(lián):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

左光斗的自題述懷聯(lián):

風云三尺劍;
花鳥一床書。

顧憲成題東林書院的對聯(lián):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史可法自題的述懷聯(lián):

斗酒縱觀廿一史;
爐香靜對十三經(jīng)。

這些傳世的名聯(lián)佳對,窺一斑而知全豹,大體上可以反映明代楹聯(lián)創(chuàng)作的盛況和所達到的新水平。

三、清代楹聯(lián)的鼎盛

楹聯(lián)發(fā)展到清代進入了極盛時期,楹聯(lián)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一個黃金時代。如果說,每一個時代或朝代都有它的文學代表形式,如先秦散文、漢賦、六朝駢體文、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那么,清代文學上的代表作,除小說外,就是楹聯(lián)。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愛重文學,喜歡吟詩作對,提倡并親自撰寫楹聯(lián)。據(jù)《日下尊聞錄》記載,清宮內(nèi)外一切皇帝游幸的地方,幾乎處處都有楹聯(lián)。當時紫禁城內(nèi)宮門楹聯(lián)就有一百二十多副。由于帝王的愛好和推動,我們這個素稱“詩國”的民族,在宋明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上,終于把楹聯(lián)推上了最高潮,成為盛行全國、風靡官民的世風時尚。滿族人富察敦崇在乾隆二十三年印行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了京城“春聯(lián)”和“門神”的情況,其“春聯(lián)”條中說:“春聯(lián)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lián),以圖潤筆。祭灶之后,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或用朱箋,或用紅紙,惟內(nèi)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非宗室者不得擅用?!逼洹伴T神”條中說:“門神皆甲胄執(zhí)戈,懸弧佩劍,或謂為神荼、郁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也,但謂之門神可矣?!庇纱丝梢?,宋、明時代曾經(jīng)在桃木板上相互擠斗的對聯(lián)和門神,到明末清初都被擠出了桃板,桃木板兒被廢棄不用了。春聯(lián)空前興盛而門神卻趨于冷落。

清代楹聯(lián)的鼎盛,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應用范圍的擴大和普及。從皇帝的宮殿到監(jiān)獄的牢門,從官署衙門到文人書齋,從富人的廳堂到窮家的茅舍,從賀婚祝壽到吊喪悼亡,以至廟宇亭榭、名勝古跡、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無處不見長短不一、情趣各異的對聯(lián)。二是楹聯(lián)種類的多樣化和爭奇斗勝。除流行最廣的春聯(lián)外,各類喜聯(lián)、壽聯(lián)、挽聯(lián)、名勝聯(lián)、行業(yè)聯(lián)、裝飾聯(lián)、應制聯(lián)、交際聯(lián)、集聯(lián)、課聯(lián)和文藝作品聯(lián)等都在社會上廣泛流行起來。三是楹聯(lián)的內(nèi)容廣泛深刻,寫景狀物,抒情言志,述史記事,宣傳鼓動,哲理格言,歌頌評贊,批判諷刺,斗智弄巧,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內(nèi)容都在楹聯(lián)中得到了反映。同時,還出現(xiàn)了許多歌頌祖國、謳歌進步、謳歌勞動、反抗和鞭撻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等的重要社會內(nèi)容。四是楹聯(lián)的形式豐富多樣,不拘一格,它突破了五七言為主的格律詩的句式,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形式,有詩句也有散句,有短聯(lián),也有長聯(lián),非常靈活自由。五是楹聯(lián)的藝術性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特別是這一時期崛起的名勝古跡聯(lián),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其中相當多的楹聯(lián)都是藝術珍品,具有不朽的美學價值。人們漫行中華大地,神州八方,哪里有名山大川,勝跡佳境,佛殿書院,名祠仙窟,畫閣芳園,哪里就有名家高手制作的楹聯(lián)。這些楹聯(lián),猶如一串串閃光耀彩的藝術明珠,與祖國的秀麗風光相映生輝,把美麗的河山裝飾得更加典雅壯麗,美不勝收。六是涌現(xiàn)了一大批楹聯(lián)大師,創(chuàng)作了難以數(shù)計的楹聯(lián)作品。楹聯(lián)大師如康熙、乾隆、紀曉嵐、鄭板橋、梁章鉅、彭元瑞、何紹基、鄧石如、翁方綱、林則徐、彭玉麟、鐘云舫等,真如唐代詩人那樣群星燦爛。

康熙和乾隆是清初的兩位極負盛名的楹聯(lián)家。這個時期,政治安定,經(jīng)濟恢復,國勢承平,史稱“康乾盛世”??登壑匾曃闹?,本身也擅長詩詞書法,喜好游覽名勝,每到一處,往往題辭書聯(lián),留下了許多對聯(lián)作品。

康熙的楹聯(lián)佳品如:

波光先得月;
山秀自生云。

(題蘇州仰蘇樓聯(lián))

松聲竹韻清琴榻;
云氣嵐光潤筆床。

(題蘇州行宮聯(lián))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宏敷五典,無輕民,事惟艱。

(題故宮乾清宮)

四鎮(zhèn)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挽鄭成功聯(lián))

乾隆的楹聯(lián)佳品如: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毫素。

(題故宮三希堂)

績奠九州垂萬世;
統(tǒng)承二帝首三王。

(題山東禹登山大禹廟)

雁塔影標霄漢表;
鯨鐘聲渡石泉間。

(題蘇州虎丘寺)

勝賞寄云巖,萬家總輸奇秀;
清陰留竹柏,四時不改蔥蘢。

(題中南海靜谷)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題北京孔子廟大成殿)

古今并入含茹,萬象滄溟探大本;
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洪瀾。

(題沈陽故宮文溯閣)

生全孝,死全忠,拼此身報答君親,忍辱含憤志士仁人今感泣;

朝在潮,夕在汐,憑浩氣流行江海,御災捍患吳山越水古英靈。

(題浙江吳山伍子胥廟)

紀昀,字曉嵐,清代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他不僅是國學大師,而且是對聯(lián)圣手。他作聯(lián)極尚工巧,妙聯(lián)佳構,出人一籌。請看他題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楹聯(lián):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jié),塞上稱觴。

這是曾受到乾隆稱贊的一副巧聯(lián)。八十君王:指松樹。八十,即“木”字分拆,木中之君王,松也。十八公,亦為“松”字分拆。介壽:祝壽。九重天子:指康熙、乾隆等來山莊避暑的清代皇帝。上聯(lián)將“八十”與“十八”字序顛倒,突現(xiàn)一個“松”字,從而寫出了風物的特色;下聯(lián)將“九重”與“重九”字序顛倒,襯托渲染了帝王避暑生活的特點。兼之上聯(lián)聯(lián)尾擬人和下聯(lián)聯(lián)尾描寫相對仗,讀聯(lián)思物,如聞“萬壑松風”傳酒令,如見山莊天子宴飲景。盡管反映的是帝王生活的一角,但藝術上堪稱佳構。

再看紀昀的幾副妙聯(lián):

有錢難買命;
無藥可醫(yī)貧。

(題財神和藥王合廟神龕)

不明才主棄;
多故病人疏。

(改孟浩然《歲暮歸南山》“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詩句成聯(lián),以嘲某庸醫(yī))

繡閣團同望月;
香閨靜好對彈琴。

(賀天津太守牛稔文子完婚聯(lián),巧用“牛郎織女”和“對牛彈琴”兩個典故)

紀昀與人聯(lián)句更見其妙,請看:

太極兩儀生四象;(邀宴,主人為紀遲到而出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紀雙關對句)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清代乾隆年間,時人因工部失火,大司空金簡奉旨修建事出句,內(nèi)嵌“金、木、水、火、土”)
北人南相,中書君什么東西。(紀曉嵐借一位任中書官的同鄉(xiāng)之事對句,內(nèi)嵌“東、西、南、北、中”)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乾隆巧出析字句以試問)
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紀昀對以謝恩告假)
池中蓮苞攥紅拳,打誰?(乾隆游江南即景出句)
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紀即景對句)

林則徐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政治家,而且對歷史和文學都有很高的修養(yǎng),平生所題寫的對聯(lián)很多,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求通民情;
愿聞己過。

(題江蘇廉訪使任所大堂)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題家中堂室)

朗月照人如鑒臨水;
時雨潤物自葉流根。

(自題格言聯(lián))

攀桂天高,憶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煎茶地勝,看五千文字,個中誰是謫仙才?

(題福州貢院)

儒術豈虛談,水利書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經(jīng)師偏晚達,專家論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題嘉定歸震川先生祠)

小隊出郊坰,愿七萃功成,甲洗銀河長不用;
偏師成堡壘,看百蠻氣懾,煙消珠海尚余清。

(題為禁煙練兵而建的演武廳)

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聞異類亦欽偉節(jié),歸魂相送面如生。

(挽關天培)

鐘云舫是清代擅撰長聯(lián)的大家。在清代楹聯(lián)越寫越長的趨勢中,他所寫的許多長聯(lián),代表了這一時期長聯(lián)創(chuàng)作的成就和水平。

鐘云舫,四川江津人,生活于同治、光緒年間,一生坎坷。曾因文字切中時弊,揭發(fā)貪官污吏而入獄。今存鐘云舫所撰超長聯(lián)三副,一副是題成都望江樓公園崇麗閣的楹聯(lián),一副是六十自壽聯(lián),另一副是題他的家鄉(xiāng)江津縣臨江城樓聯(lián),后兩副將在本書“超長聯(lián)”部分論述。茲錄望江樓公園的一聯(lián):

幾層樓獨撐東面峰,統(tǒng)近水遙山,供張畫譜:聚蔥嶺雪,散白河煙,烘丹景霞,染青衣霧。時而詩人吊古,時而猛士籌邊。最可憐花蕊飄零,早埋了春閨寶鏡;枇杷寂寞,空留著綠野香墳。對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總貪迷醉夢鄉(xiāng)中。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

千年事屢換西川局,盡鴻篇巨制,裝演英雄:躍岡上龍,殞坡前鳳,臥關下虎,鳴井底蛙。忽然鐵馬金戈,忽然銀笙玉笛。倒不如長歌短賦,拋撒些幽恨閑愁;曲檻回廊,消受得清風好雨。嗟予蹙蹙,四海無歸。跳死猢猻,終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樓俯首:看、看、看,哪一塊云,是我的天!

這副超長聯(lián)是鐘云舫寫于獄中的感憤之作。

此聯(lián)上聯(lián)由望江樓的近景寫到遠景:蔥嶺的白雪,白河的煙雨,丹景山的紅霞,青衣江的輕霧。這些山河景色之美,吸引著往古的文人墨客和守邊將士。然而,令人悲憐的是,花蕊夫人、才女薛濤,這些風流艷麗,都早被歷史埋沒,空留香墳了。這怎不令作者感嘆人生無可把握,猶如莊周夢蝶呢。下聯(lián)回溯四川的歷史,細數(shù)諸葛亮、龐統(tǒng)、董宣、公孫述等英雄的業(yè)績。但是,這些英雄業(yè)績也都在歷史的亂、治交替中銷聲匿跡了。這倒還不如文人騷客那樣歌賦寄情,陶然山水。想到自己的慘痛遭遇,“終落在乾坤套里”,已是悔恨莫及了,有哪一塊云是我頭上的天呢?全聯(lián)憤世憫人,一瀉如注,如泣如訴,哀怨感人。

鐘云舫不僅在長聯(lián)創(chuàng)作中獨得魁首,而且短聯(lián),特別是春聯(lián)也寫得風骨高雅,不落俗套。其中有嘲弄“神仙”、“圣賢”的,有抨擊時政官場的,有刺富憫貧的,有陳情訴冤的。這里選錄幾聯(lián):

神仙何必講道德;
圣賢究不免迂酸。

吏治牧羊夸猛虎;
軍家捕鼠養(yǎng)饞貓。

還有不少對聯(lián)表現(xiàn)了舊社會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清苦生活和一身傲骨。如:

謀生夢好雞常破;
索債人多犬不閑。

滿腔子都是惻隱;
一肚皮不合時宜。

幾根窮骨頭撐起氣運;
兩個大眼孔看倒乾坤。

過苦年,苦年過,過年苦,苦過年,年來年去今變古;
讀好書,好書讀,讀書好,好讀書,書田書舍子而孫。

俠烈一層,剛傲一層,愚拙一層,屈指世間誰似我?
功名相厄,銀錢相厄,疾病相厄,傷心命運不如人。

在清代各類楹聯(lián)競相爭奇斗艷的盛況之中,名勝古跡聯(lián)取得的成就最為輝煌。遍布全國的許多膾炙人口的勝跡名聯(lián),大多出自清代人之手。其構思之老練,行文之典雅,技法之高超,意境之深沉,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不勝枚舉的名跡佳聯(lián)中,我們選錄彭玉麟的幾副作品,庶可代表一般。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陽人,曾任曾國藩幕僚,參與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后官至兵部尚書。他一生題寫過不少勝跡聯(lián),酣暢淋漓地贊美了祖國的壯麗河山,值得我們借鑒。例如:

勝地足流傳,直博得一代芳名,千秋艷說;
賞心多樂事,且看此半湖秋水,十頃荷花。

(題南京莫愁湖)

我本楚狂人,五岳尋仙不辭遠;
地猶鄒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

(題山東泰山萬仙樓集句聯(lián))

憑欄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
把酒對瓊樓玉宇,莫辜負天心月到,水面風來。

(題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心遠天地寬,把酒憑欄,聽玉笛梅花,此時落否?
我辭江漢去,推窗寄慨,問仙人黃鶴,何日歸來?

(題武漢黃鶴樓)

百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只有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題廣州越秀山鎮(zhèn)海樓)

鐘阜割秀,清溪分源,咫尺接層城,嘆禁苑全虛,尚留此寺;
謝傅棋枰,荊公第宅,去來皆幻跡,問孤墩終古,究屬何人?

(題南京半山寺)

戰(zhàn)艦列千軍,想當年小喬夫婿,破浪乘風,多少雄姿英發(fā)。今我戈船來系楫,吊古憑欄,嘆幾許事業(yè)興亡,只贏得殘灰劫火;

湖天開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鶩,無非活潑生機。誰家鐵笛暗飛聲,悲歌擊筑,把那些滄桑感慨,暫付與芳草斜陽。

(題江西永修縣吳城望湖亭聯(lián))

清代楹聯(lián)之所以能出現(xiàn)全盛局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燦爛輝煌的楹聯(lián)藝術時代,除了當時社會所提供的許多現(xiàn)實的有利條件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一時期的聯(lián)壇作家敢于大膽地突破楹聯(lián)格律的種種傳統(tǒng),善于從當時已經(jīng)成熟的其他文學形式中吸取營養(yǎng),借各種文學的體式、句式、技法、風格、修辭為我所用,諸如詩的精練蘊藉,賦的鋪陳夸張,詞的中調(diào)長調(diào),曲的急促爽勁,散文的自由瀟灑,小說的描寫對話,經(jīng)文的節(jié)短韻長等,一切可取的文學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技巧,楹聯(lián)幾乎都兼收并蓄,熔鑄創(chuàng)新。

有的楹聯(lián)像賦。例如:

當年多士登樓,追陪雅集。溯漁洋修禊,賓谷題襟,招來濟濟英髦,翰墨壯江山之色??堄胥^芳草,綠蘸歌衫,金帶名花,香霏硯席,揚華藻,至今傳宏獎風流。賢使君提倡騷壇,誰堪梅閣聯(lián)詩,蕪城續(xù)賦?

此日有人騎鶴,爛漫閑游。悵文選樓空,蕃厘館圮,閱盡茫茫浩劫,園林剩瓦礫之場。只橋畔吹簫,二分月古,灣頭打槳,十里春深,補柳栽桑,漸次復升平景象。大都會搜尋勝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評泉。

(清代道光進士何栻題揚州題襟館)

有的楹聯(lián)像散文。例如;

出門一瞧,數(shù)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歸臺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奪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濟南千佛山北極臺聯(lián))

又如:

侍金鑾,謫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窮通。但隨遇而安,說什么仙,說什么狂,說什么文章聲價。上下數(shù)千年,只有楚屈原,漢曼倩,晉陶淵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磯,俯長江,這眼前更覺天地空闊。試憑欄遠眺,不可無詩,不可無酒,不可無奇談快論。流連四五日,豈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煙雨,都收來百尺樓頭。

(黃琴士題安徽采石磯太白樓)

有的楹聯(lián)像經(jīng)文。例如:

一屋一椽,一粥一飯,檀越膏脂,行人血汗,爾戒不持,爾事不辦,可懼,可憂,可嗟,可嘆;

一時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幻影非堅,凡心未盡,圣果未圓,可驚,可怕,可悲,可憐。

(鎮(zhèn)江金山寺齋堂聯(lián))

清代楹聯(lián)受宋詞、元曲的影響特別大。由于借鑒和吸收了詞、曲的體式、格調(diào)和手法,楹聯(lián)的容量、形式、風格和表現(xiàn)技巧都發(fā)展得更加豐富多彩。這里,我們概略地做些探討。

清代著名的戲曲理論家、文學家和楹聯(lián)作家李調(diào)元在《雨村曲話》中引《弦索辨訛》中說:“三百篇后變而為詩,詩變?yōu)樵~,詞變而為曲。詩盛于唐,詞盛于宋,曲盛于元之北。北曲不諧于南而始有南曲。南曲則大備于明?!保ā吨袊诺鋺蚯撝伞返诎藘缘谄唔?,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戲曲出版社一九六〇年版)在中國詩歌史上,古風、格律詩、詞、曲都有歷史淵源關系,既有縱向的繼承和發(fā)展,又有橫向的借鑒和吸收。因此有人說,詞是詩之余,曲是詞之余。而楹聯(lián),作為詩歌家族中的一員,它從孕育、誕生以至發(fā)展、繁盛,也先后從各種文學形式,特別是詩、詞、曲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

楹聯(lián)從宋詞中吸收營養(yǎng)而得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詞,原是和燕樂相配的一種歌詞,又稱“曲子詞”。燕樂者,宴樂也,是一種從印度、中亞細亞經(jīng)新疆、甘肅傳入中原的以琵琶為主要樂器的新興樂曲,隋、唐時代盛行并被用到宴會上。作為一種文學形式而興起的宋詞,根據(jù)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或根據(jù)段數(shù)分為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詞運用的是長短句,不像格律詩,每句字數(shù)必須相同。詞的對仗,也不像格律詩那樣有明確的規(guī)定,而是因詞調(diào)而異,既可平仄相對,也可平聲對平聲,仄聲對仄聲,不像格律詩平仄必須相對,而且宋人填詞還有突破定格的現(xiàn)象。同時,詞的容量較大,寫景抒情、述史詠懷,酣暢淋漓,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詞的這些特點和優(yōu)點,逐漸地被楹聯(lián)家們引入自己的楹聯(lián)創(chuàng)作中,使楹聯(lián)的形式和內(nèi)容有了很大的突破。其表現(xiàn)主要為三個方面:

第一,借鑒詞的體式而創(chuàng)造出長聯(lián)和超長聯(lián)。詞中的雙調(diào)是最常見的形式,通常是上、下闋的字數(shù)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大致相對仗,這種雙調(diào)就為長聯(lián)的產(chǎn)生提供了啟示。而詞的長調(diào)(慢詞)則可看成是超長聯(lián)的引發(fā)者。清聯(lián)中有些長聯(lián),儼若一曲雙調(diào),其上、下聯(lián)與詞的上、下闋,形式相近,字數(shù)、句式也大體相同。例如:

試看他春如醉,秋如醒,合四時間變幻景光。盡消凝晴姿雨態(tài),夕靄朝暉,雪映霞酣,星初日午。安排著詩酒琴歌,話南渡當年,過去漫牽無限感;

恰好這山為迎,水為送,買一篷兒拓開懷抱。遍探尋邃館岑臺,回樓古剎,名泉秀石,寵柳妍花。狎玩些煙波魚鳥,算西湖此日,到來俱是有情人。

(熊香海題杭州西湖問花舫)

又如:

數(shù)千年勝跡,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岫,鸚鵡芳洲;黃鵠漁磯,晴川杰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江山,幾人淘盡?望漢口斜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云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僅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李聯(lián)芳題武漢黃鶴樓)

第二,吸收詞的同字可以對偶的方法,突破異字相對的限制,形成可用同字相對的寬式作聯(lián)技法。例如: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采桑子》)

頗有幾文錢,你求,他求,給誰是好;

不作半點事,朝拜,夕拜,教我為難。

(某財神廟聯(lián))

第三,活用詞的對偶句腳平仄對仗極為自由的特點,對聯(lián)的某些句腳不拘上仄下平的定格,有時可以平對平、仄對仄或出句平而對句仄。

詞的例子:

左牽黃,右擎蒼。

(蘇軾《江城子》,句腳平對平)

波似染,山如削。

(柳永《滿江紅》,句腳仄對仄)

柳絲長,春雨細。

(溫庭筠《更漏子》,句腳仄對平)

楹聯(lián)的例子:

與我公別幾許時,忽警電飛來,忍不攜二十年刎頸交,同赴泉臺,漫贏將去楚孤臣,簫聲嗚咽;

近至尊剛十余日,被群陰構死,甘永拋四百兆為奴種,長埋地獄,只留得扶桑三杰,劍氣摩空。

(唐才常挽譚嗣同。句腳平對平)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出來,千里重若意,永言黃鶴,志士心未已。

(拼字巧聯(lián)。句腳仄對仄)

洞庭湖,八百里,波滾滾,浪濤濤,大宗師從何而來?

巫山峽,十二峰,云靄靄,霧騰騰,本主考從天而降。

(李調(diào)元對某官。句腳仄對平)

曲對清代楹聯(lián)的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曲是產(chǎn)生于宋,興盛于元,流行于明、清的一種韻文,其體式和詞相近。王國維稱曲是“中國最自然的文學”。這是因為曲最早發(fā)源于民間,就其風格而言,典雅與通俗共兼,莊重與諧趣并存。在行文造語方面,較多運用口語、俚語、成語等;在用字技巧上,比起詩詞來也多見復字、疊字和襯字;從格律上看,用韻和平仄相當寬,形式更自由。由于可用襯字,同一曲調(diào)的字數(shù)伸縮性很大,有的曲調(diào)甚至字句不拘,可以增損,還允許個別的根本不講平仄的“自由句”??傮w來說,曲較詩、詞自由靈活。

作為格律詩形式之一的曲,雖然較為自由,但也是講對仗的。曲對仗的主要形式有:

其一,兩句對,亦稱“合璧對”,最常見。例如:張可久的[南呂·一枝花]《湖上歸》:“長天落彩霞,遠水涵秋鏡;花如人面紅,山似佛頭青?!庇秩鐝埧删玫模垭p調(diào)·折桂令]《贈歌者秀英》:“傾國傾城越西子梨梨棗棗,行云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p>

其二,三句對,亦稱鼎足對或“三槍”。如[正宮]《三煞》:“漲一竿春水,帶一抹寒煙,棹一只漁船”;[南呂]《感皇恩》:“一簾風,三月雨,五更寒。”

其三,扇面對,如第四句對第六句,第五句對第七句。例如:[正宮]《三煞》中的第三句到第六句:“新婦磯頭,鷗鷺鄉(xiāng)中,女兒浦口,鸚鵡洲邊?!?/p>

其四,四句對,亦稱聯(lián)璧對。如[大石調(diào)]《玉翼蟬煞》:“云黯黯,水迢迢,風凜凜,雪飄飄?!?/p>

其五,聯(lián)珠對,即一首曲中對仗的句子占壓倒多數(shù),只有少數(shù)不對。如[大石調(diào)]《玉翼蟬煞》全曲二十九句,不對仗的僅五句,其余二十四句分別對仗。

其六,兩韻對,即出句尾字和對句尾字同一韻部。例如“春花明彩袖,春酒滿金甌”,不但兩個“春”字同字相對,“袖”與“甌”又同屬曲韻十六部“尤侯”。

其七,首尾相對,亦稱鸞鳳和鳴對。如楊朝英“小令”[正宮]《叨叨令》(嘆世)首句作“想他腰金衣紫青云路”,末句作“那里也龍韜虎略擎天柱”。

其八,重疊對,即第一、二、三句對第四、五、六句。例如:《北詞廣正譜》所引[越調(diào)]《鬼三臺》前六句的曲文是:“兩家局安營地,施謀智,似挑軍對壘;等破綻,用心機,色兒似飛沙走石?!?/p>

曲的對仗的特點主要是:

其一,有工對也有寬對,但寬對更普遍,還出現(xiàn)了似對非對即在“對與不對”之間的句子。

其二,句中自為對的現(xiàn)象較常見。如《鐵拐李》第二折第五曲:“你嫁個知心可意新家長,那里發(fā)付那有母無爺小業(yè)冤?!庇秩纭段嗤┯辍返谒恼鄣谑骸氨敬?span >閑散心追歡取樂,倒惹的感舊恨天荒地老?!?/p>

其三,錯綜成對或倒字(詞)為對。如《碧桃花》第一折第七曲:“可正是月明千里故人來,慚愧你東風一夜傳芳訊?!薄皞鞣加崱钡篂椤胺加崅鳌闭门c上句“故人來”相對。又如《趙氏孤兒》第一折第八曲:“可不道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卞e綜回環(huán)成對。

其四,以俗語入對的現(xiàn)象很普遍。如《望江亭》第一折第七曲:“一會兒甜言熱趲,一會兒惡叉白賴?!庇秩纭冻悄狭返谝徽鄣诎饲骸靶加^為頭樹,彭澤莊第一株。”“為頭”作為口語,跟“第一”字面不對而意義恰對。

曲,既有格律可守,又有很大的自由馳騁的余地,因而容量較大,表現(xiàn)力較強。作者既可用“聯(lián)套”形式長篇敘事,又可用“小令”來抒情;既可使用典雅的詞語,又可把一切方言、俚詞、外來語容納進去,使格律形式和自由表達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收到靈巧有趣、雅俗共賞的效果。曲的這些特點,給楹聯(lián)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大的啟示和借鑒。清代楹聯(lián)正是吸收了曲的新特點、新營養(yǎng),才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

茲舉一曲五聯(lián)實例比較說明:

關漢卿《黃鐘煞》: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恁子弟每誰叫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我玩的是梁園月,飲的是東京酒,賞的是洛陽花,攀的是章臺柳。我也會吟詩,會篆籀,會彈絲,會品竹;我也會唱鷓鴣,舞垂手;會打圍、會蹴踘,會圍棋,會雙陸。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賜與我這幾般兒歹癥候,尚兀自不肯休?!?/p>

某君中舉后自嘲聯(lián):

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欠不得,雖有近戚遠親,誰肯雪中送炭?

僥幸今朝科舉,一二三場內(nèi),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jīng)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千李萬,都來錦上添花。

批判時政聯(lián):

什么天主教,稱天父天兄,絕人倫,滅天理,光天化日,鬧得天昏,趕多咱天討天誅,天才有眼;

這些地方官,似地賊地寇,掘地寶,剜地藏,勝地名區(qū),變成地獄,又搭上地租地稅,地也無皮。

上海嘉定花神廟許太眉聯(lián):

海棠開后,燕子來時,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風,爾且慢到;

碧澥傾春,黃金買夜,寒食清明都過了。杜鵑道:不如歸去;流鶯說:少住為佳。

杭州西湖中山公園聯(lián):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北京圓明園戲臺楹聯(lián):

堯舜生,湯武凈,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支耍手,其余拜將封侯,不過搖旗吶喊稱奴婢;

四書白,六經(jīng)引,諸子百家雜說也。杜甫李白會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緣街乞食鬧蓮花。

清代楹聯(lián)在鼎盛繁富的另一面,則有點“濫”。這種“濫”之弊,在挽聯(lián)和應制聯(lián)中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據(jù)梁章鉅《楹聯(lián)叢話》和吳恭亨《對聯(lián)話》所記載,清季帝后藩臣、富紳名流遇有喪事往往挽聯(lián)如云,呈耀筆墨。如清隆裕太后之喪,京師開追悼會,有挽聯(lián)數(shù)百副。其中雖不乏佳作,但也有許多屬應酬之作,思想藝術都不可取。

清代的應制聯(lián)更是盛行一時,凡遇皇家典慶,皆命臣屬進御對聯(lián)。這些應制聯(lián),無不是鋪鴻藻,申夸景鑠,歌揚皇德,鼓吹升平??滴?、乾隆兩朝曾兩次編輯“萬壽盛典”文冊,收編進御楹聯(lián)。例如康熙五十二年六十歲生日時,京城自大內(nèi)出西直門直達西苑,皆建立牌樓壇宇,每座上都有楹聯(lián),皆出自當時的名公碩彥之手。例如:

文德武功,兼帝王而大備;
心宗性學,貫圣智以純?nèi)?/p>

沸地笙鏞,丹鳳和鳴占景運;
彌天煙靄,青鸞翔舞識禎符。

十雨五風,處處康衢歌帝力;
千秋萬歲,年年華渚耀神光。

日之升,月之恒,萬年延寶祚;
天所覆,地所載,億祀奠金甌。

敷天長戴仁天,知后天之不老;
大地同游樂地,真應地以無疆。

又如乾隆五十五年八十歲壽典,華祝嵩呼之盛,呈獻楹聯(lián)之多,更是史所未聞。諸如:

皇建福極;
位在德元。

堯齡增瑞甲;
軒紀葉長庚。

五福堂同五代;
八旬時念八征。

人如夏諺歌游豫;
地是春臺樂嗥熙。

福由天縱超千圣;
年越古稀又十春。

文武神圣在明明德;
位祿名壽得全全昌。

七曜燦珠囊,榮鏡宇宙;
萬年綿寶箓,合撰升恒。

久道、久照、久成、久征不息;
貞觀、貞明、貞一,貞下起元。

旸雨協(xié)豐,占征念九疇之八;
京垓增泰,策呼聞萬壽者三。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shù)合天,五數(shù)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彩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風縹緲奏丹墀。

又,清紫禁城中,各門、宮、殿、屏、榻、扇,皆有應制春聯(lián),每年臘月下旬懸掛,次年正月下旬撤去。這些春聯(lián),系乾隆年間敕命儒臣分手撰擬,典麗堂皇,藻繪粉飾,所以不得改易。其中有需要換新的,只換新絹,聯(lián)語仍用原文。例如:

麟定螽詵,葉二南于彤管;
星軒月殿,配一德于丹宸。

(坤寧宮聯(lián))

日麗丹山,云繞旌旗輝鳳羽;
祥開紫禁,人從閶闔覲龍光。

(太和門聯(lián))

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環(huán)紫極;
皇圖千祀永,堯天舜日啟青陽。

(乾清門聯(lián))

輝駢寶券晉云閶,推策純常集嘏;
慶衍瑤籌贏澥屋,闡珍舄奕流禔。

(寧壽宮斂禧門聯(lián))

優(yōu)游茀祿咸宜,寶箓日增侔岱華;
昌熾壽耆彌固,瑤躔春茂式璣衡。

(養(yǎng)性殿聯(lián))

皇圖盛際陽春,觀蒼駕,日升久照;
帝座高臨北極,慶紫垣,星拱端居。

(皇極殿聯(lián))

這些應制聯(lián),如同封建帝王制度一樣腐朽,自然也隨著封建帝制的埋葬而同時被歷史淘汰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