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皇十七事》

書書書 作者:周越然


《明皇十七事》

(一)引言

《明皇十七事》,一名《次柳氏舊聞》,唐李德裕撰,明嘉靖中顧元慶校刻四十家《文房小說》之一也。顧氏所刻書中,多唐宋人說部(如《楊太真外傳》《梅妃傳》《趙飛燕外傳》《高力士外傳》等),其據(jù)宋版重刊者,則于卷末注明。例如,《古今注》(四十種之一)下卷八葉后半有“長(zhǎng)洲顧氏家藏宋本校行”十字是也。

《文房小說》,雕刻固精,惟傳世極稀。清乾嘉時(shí)書富如吳縣黃蕘圃(丕烈),亦未見全帙。其跋《開元天寶遺事》(亦四十種之一)云:“顧氏文房小說本,……在(明)汲古閣毛氏時(shí)已珍之?!驳帽M有顧刻之四十種耶?以明刻而罕秘如是,宜毛氏之珍藏于前,而余亦寶愛于后也?!苯裆虅?wù)印書館有影印本。吾人破費(fèi)儲(chǔ)券數(shù)十元,可以盡獲古人所力求而不得之秘寶矣。

余家藏之《明皇十七事》,鈔本也,非獨(dú)文字與顧本間有出入,即全書條數(shù)亦與之不合。余家藏本有王芑孫(鐵夫)手跋,又有黃蕘圃手跋并校字。茲將本書之行格、藏印等,一一開列如后:

(二)行格與藏印

余家所藏《明皇十七事》,系青芝山堂(其姓氏見下面王跋)烏絲欄鈔本,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四宇,左右雙欄。有“惕甫借觀”“惕甫經(jīng)眼”“王鐵夫閱過”“竹泉珍秘圖籍”“諛聞齋”“漚波舫”“小綠天經(jīng)藏”等印記。卷首有王芑孫及黃丕烈手跋,又有黃氏校字三葉半有馀,約一百四五十則。今舉十馀例,以見黃氏校勘之精焉:

“惕甫借觀”印

“小綠天經(jīng)藏”印

(三)校字舉例

以下各例,任意所舉者也?!俺尽敝更S校黃跋本,“顧本”指文房小說本(見右圖)。黃氏云:

《明皇十七事》,一名“次柳氏舊聞”,見顧氏文房小說。今據(jù)顧氏本,校此青芝山堂本。

舉例如下:

(一)抄本一葉二行“李德裕編次”——顧本一葉二行無“次”字。

(二)抄本一葉四行“試為言之”——顧本作“試為我言之”。

(三)抄本二葉十行“因告其詳”——顧本二葉十三行無“因”字。

(四)抄本三葉二行“人君之度”——顧本三葉九行作“人君之大度”。

(五)抄本三葉二、三行“信任”——顧本三葉十行作“任人”。

(六)抄本四葉十七行“頃之視其齒”——顧本五葉十六行作“頃之取鏡視其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