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兩大東方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約2500年前產(chǎn)生的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文學形象,名為“哈奴曼”。他神通廣大、力大無比、性格威嚴,其形象不僅深深扎根于本國民眾心中,還流傳到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在風俗習慣、社會文化及思想領域產(chǎn)生著影響,其覆蓋面幾乎達到半個地球。另一個東方大國——中國的代表性神猴“孫悟空”,隨著16世紀70年代產(chǎn)生的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而“出生”。他法術多端、神奇莫測、智慧超群。兩部著作成型歷史源遠流長,在流傳的過程中經(jīng)過不同文化地區(qū)和不同民族的許多“雕琢”,積淀了東方國家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和民間文化元素。泰國位于中南半島西南部,介于印度半島與中國之間,這種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其地處南亞文化圈和東亞文化圈的交匯處,長期以來受到兩大東方文化古國的交叉影響,吸收了較多的印、中兩國文學藝術傳統(tǒng)。印、中神猴故事亦以民間口頭方式流傳到泰國,并深受泰國百姓的喜愛和推崇。
在早期造船技術還不發(fā)達的時代,中印文化交流主要通過途經(jīng)中國西北及中亞地區(qū)的陸上絲綢之路進行,玄奘取經(jīng)即是一例。后來隨著造船業(yè)、航海業(yè)的發(fā)展,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qū)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泰國即位于海上交流的交通要沖和十字路口,在印、中兩個文化中心的交流過程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隨著經(jīng)濟交流的日益繁榮和發(fā)展,原本在印度和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哈奴曼和孫悟空的故事也隨著印度人和華人移民進入泰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读_摩衍那》和《西游記》與宗教密切相關。泰國擁有的特殊的宗教文化環(huán)境為哈奴曼和孫悟空故事在泰國的流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起源于印度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發(fā)展成為泰國國教;中國及漢字文化圈的大乘佛教也隨著龐大華人社會的存在而在泰國發(fā)揮著持久的影響力。泰國是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允許不同文化在這里生存與發(fā)展,這也為這些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提供了有利條件。
之所以從泰國的角度探討和研究哈奴曼與孫悟空,這與筆者的文化立場有關。泰國特殊的地理和文化條件為兩國神猴故事的流傳和變異提供了肥沃土壤。首先,作為《羅摩衍那》在泰國的變種《拉瑪堅》,泰國人無論是從文本還是從社會方面都接觸良多,對其在泰國文化中的地位有切身體會,因此作為向國外傳播泰國文化這一重要因素,筆者自覺有義務和責任。其次,有關《西游記》在泰國的流傳情況和泰國民間信仰中的孫悟空的研究在中國和泰國一直比較欠缺,作為一個長期研究神猴孫悟空故事在泰國流傳情況的泰國人,筆者自1994年以來在收集與研究《西游記》泰譯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這部文學作品在泰國社會中的影響比較熟悉。因此,從筆者的本土文化立場出發(fā)來研究這個課題更為合適,而且對于從中國的角度研究中、印神猴關系這一課題,也可以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筆者在本書中將這兩部分加以擴展和深入,加入了多方面的材料,希望能為中、泰廣大研究者提供參考。
《羅摩衍那》、《拉瑪堅》和《西游記》分別是印度、泰國和中國重要的文學作品,有許多專家以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視角加以探討,因而可供參考的材料相當豐富廣泛。中泰兩國研究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或印度研究中國名著《西游記》的資料都相當豐富,“中、印兩國神猴故事”和“印、泰兩國神猴故事”的比較研究都有專家探索過。不過,由于中國研究泰國文學作品《拉瑪堅》的學者并不多,相關參考資料非常有限,而且僅有的少量文獻也往往是從中國學者的研究角度出發(fā)的。迄今為止,對“中、泰兩國神猴故事”以及“中、印、泰三國神猴故事”的綜合比較研究還不多見,泰國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往往把目光僅僅放在《三國演義》上。所以無論查詢泰國或中國有關介紹“中國文學在泰國流傳”的研究成果,《西游記》似乎一向是被學者或讀者忽略的作品。而且,以往的研究也都稍嫌籠統(tǒng),沒有對文本進行較為詳細的對照比較。如此大范圍的細讀比較是困難的,但細比為揭示出三國神猴之間特殊的傳承關系提供了可能性,從而可以較為清晰地顯現(xiàn)出一個文學形象在多國之間相互影響的軌跡,以及不同文化間的對比吸收和改造的復雜面貌。
筆者認識到,要在這一研究領域有所突破,首先要在資料和信息方面有新的拓展,因而考察收集了《羅摩衍那》在泰國和中國的流傳版本、印度的哈奴曼形象與信仰狀況、《拉瑪堅》在泰國流傳的文本與口頭版本、《拉瑪堅》在泰國的社會影響狀況、《西游記》在泰國的各種譯本及卡通版本、在泰國流傳的《西游記》影視作品、各地齊天大圣崇拜狀況等材料。為了開辟一個研究三國神猴的新視角,并能得到最新的資料和信息,筆者選擇了民間文學田野作業(yè)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并采用了比較文學的影響研究和平行比較研究的方法對所得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同時還進行問卷調查?,F(xiàn)將所收集和調查的資料按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第一,以筆者1992~1995年撰寫的碩士論文《〈西游記〉在泰國的研究》作為本書參考和收集資料的出發(fā)點,從現(xiàn)已收集到的《西游記》各種泰文譯本、卡通版本,筆者碩士論文第四章“《西游記》中‘齊天大圣’在泰國的流傳情形”及所調查過的臺灣地區(qū)和泰國的“孫悟空崇拜情形”入手,再重新收集并深入調查研究。通過造訪泰國全國重要文庫(圖書館)、出版中國文獻的出版社,以及訪問季羨林和卡汝那·谷沙拉塞等中國和泰國學者取得相關資料。對于《西游記》在泰國流傳的方式不僅注重文本流傳,還考慮其他方面的流傳,如影視媒體的傳播等,其中以采訪專門引進中國內地和香港節(jié)目的泰國電視臺第三頻道有關負責人為主。
第二,泰國神猴來源于印度神猴,除了從《羅摩衍那》在泰國和中國的流傳版本著手研究外,為了更深入了解神猴的產(chǎn)生地及其對原產(chǎn)國社會文化的影響,筆者專門于2002年3月10~20日到印度神猴哈奴曼流傳較為廣泛的古城——瓦拉那西采訪及收集資料。筆者認為,只有通過實地考察,體會和了解當?shù)仫L土人情和民間信仰的狀態(tài),才能真正了解神猴信仰的淵源所自和流變情況。
第三,《西游記》在泰國流傳的方式比較特殊。從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孫悟空崇拜”是獨立的,與《西游記》故事的流傳并沒有很大關系??紤]到上述情況,筆者不得不另辟蹊徑,從流傳路線和方法入手進行更加詳細的調查。這部分資料所花的調查和收集時間稍長,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
(1)1993~1995年,主要調查的地區(qū)是臺灣地區(qū)和泰國中、南部的合艾及也拉府地區(qū)。
(2)2001~2003年,主要調查的地區(qū)是泰國中、東北部以及南部的普吉島地區(qū)。
(3)2003年底主要調查的地區(qū)是中國大陸,其中選擇福州、泉州和廈門為重點。對于“孫悟空崇拜”的調查,選擇中國南方作為調查區(qū)域的原因是:首先,中國南方是信仰孫悟空的中心地帶,也是孫悟空崇拜流傳較廣泛的地區(qū);其次,無論臺灣地區(qū)還是東南亞地區(qū)祭祀孫悟空活動的主要來源都與南方的福建和廣東有關;最后,許多研究孫悟空崇拜的學者都認為福建地區(qū)是比較重要的線索,同時有可能是該活動的源頭。
第四,2012~2016年,再次通過田野調查方式并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獲取最近十幾年來《西游記》文本及齊天大圣崇拜流傳進展的信息。
本書從民間流傳和文本流傳兩個方面入手,以兩個神猴在泰國社會文化中的影響為線索,以相互交流的現(xiàn)狀為重點,對印度哈奴曼、泰國哈奴曼以及“中國哈奴曼”——孫悟空三者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找到他們形象演變的軌跡。全文將泰國神猴故事和《拉瑪堅》文本作為比較研究的中心,按照神猴形象在泰國形成和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探討。
第一章,研究印度哈奴曼在泰國的流傳。哈奴曼在原產(chǎn)國印度被供奉為神,與文學作品《羅摩衍那》聯(lián)系緊密。而《羅摩衍那》在泰國的流傳過程中已逐漸演變?yōu)樘┦健读_摩衍那》——《拉瑪堅》,哈奴曼早已脫胎為泰國本土文學作品《拉瑪堅》中的同名神猴“哈奴曼”,在泰國社會中取得了脫離文本的獨立地位,已融入泰國的社會文化中,更為大眾化,更有普遍性,脫去了“神衣”,其對泰國社會文化的影響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本章主要探討與介紹《拉瑪堅》或“哈奴曼故事”在泰國流傳的起源、流傳的方式與版本以及其影響的各個方面,同時分析哈奴曼形象在泰國的傳播方式。
第二章,集中探討“孫悟空故事”或“中國神猴——行者”在泰國的流傳。孫悟空在中國也被供奉為神,與《西游記》聯(lián)系緊密,在泰國社會中同樣取得了脫離文本的獨立地位。由于中國神猴來得較晚,所以在泰國的表現(xiàn)和影響與“哈奴曼”大為不同,成為泰國民眾崇拜的“行者爺”,繼續(xù)享受著神位祭祀。該章按流傳或傳播的主要路線依序介紹。第一條線路是早期華人帶來的“齊天大圣”或者“大圣爺”的崇拜,泰國民間不但不予排斥,還將之融入泰國當?shù)氐膫鹘y(tǒng)信仰之中,進而奉為“大圣佛祖”,更成為泰國百姓所熟悉的“行者爺”(Zhaopo Hengjie)。其在泰國流傳的第二條路線是有文獻記載的《西游記》泰譯本的各個版本——《西游》(Sai-You),其中連環(huán)畫《西游》最受歡迎。最后,影視媒體的傳播也帶來了很大影響,使泰國百姓能夠直觀地見到他們喜愛的中國猴王形象。
第三章,從外部的影響研究進行內部的文本細讀。通過對《羅摩衍那》、《西游記》及《拉瑪堅》三個神猴故事文本的比較分析,從故事內容對照、故事框架比較、故事情節(jié)分析等方面,進行一一對應的列比,著力于細致的整理和統(tǒng)計,總結其異同,通過考察三國文本的演變過程,從而更好地說明神猴故事之間的關系。
第四章,泰、印、中神猴形象的平行比較。探討了各個神猴形象之間的異同之處,分別從神猴的身份、神猴的外形和習性、神猴的品德和性格、神猴的稟賦和本領等方面,對三國神猴形象進行平行比較。
第五章,在上述外部和內部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三國神猴在泰國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從兩個矛盾的顯現(xiàn)進行考察,其一是印、中神猴在泰國社會流傳后角色和地位出現(xiàn)的反差;其二是三國神猴故事文本的交叉與獨立顯示出的復雜源流關系。
在比較研究中有一些問題必須先做說明。
首先,盡管一般讀者都認為孫悟空是中國的“猴王”,同樣,印度、泰國哈奴曼也應該是印、泰兩國的猴王,但通過考察印、泰兩國的文本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位猴主人公的身份并非“猴王”,一位是猴國積私緊陀的猴王須羯哩婆的大臣,另一位是阿優(yōu)塔雅城的王子拉瑪?shù)氖勘?。所以本書將《羅摩衍那》中的人物“哈奴曼”稱為“印度神猴”(或印度哈奴曼),將《拉瑪堅》中的“哈奴曼”稱為“泰國神猴”(或泰國哈奴曼),另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或行者稱為“中國神猴”,將三個國家的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猴”統(tǒng)稱為三個神猴。
其次,《拉瑪堅》與《西游記》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一些中國學者認為《拉瑪堅》來源于《西游記》,可是某些泰國學者卻認為《西游記》故事是對《拉瑪堅》故事的再講述。同時,泰國民眾對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哈奴曼”和“孫悟空”的關系的認識也含混不清,比如有些泰國人稱“孫悟空”為“中國哈奴曼”,而泰國華人則叫“哈奴曼”為“泰國孫悟空”。筆者發(fā)現(xiàn)原本獨立的兩個人物——哈奴曼和孫悟空,以及兩個獨立的文本——《拉瑪堅》和《西游記》,它們之間的關系似乎并不像以往認為得那么單純,屬于兩個單獨的故事,兩部名著和兩個神猴之間其實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為了厘清這些復雜的關系,筆者選擇繼續(xù)深入研究《西游記》文本,并以對應的泰國名著——《拉瑪堅》作為比較的對象,揉進《拉瑪堅》口頭流傳的一些版本元素。同時由于研究這兩本中、泰文學作品的關系牽涉第三國的文本——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所以筆者決定將這三部作品作為本書研究探索的范圍。當然主要的研究對象還是三個國家的神猴故事。
最后,書中涉及眾多譯名。《羅摩衍那》中的人名和地名采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984年出版的季羨林譯本中的名稱。關于《拉瑪堅》及各種泰國民間和宮廷版本中的泰文專有名詞,以往中國文獻在翻譯時,不是音譯,就是意譯。當發(fā)現(xiàn)許多泰文專有名詞無法意譯時,譯者只好用音譯方式??墒窃谟弥形囊糇g時,有時無法找到與原文對應的最貼切的音,使泰國讀者閱讀譯文時常常很難馬上聯(lián)想到原文。為了方便中泰兩國讀者,本書在涉及比較重要的部分,如書名、人名、某些特殊的地名,或經(jīng)典性的詩句時,依據(jù)一般文獻中較為通行和普遍流傳的譯法譯出,同時根據(jù)泰文發(fā)音做了修正,并附上泰文原文。另外,由于一些泰文的專有名詞已經(jīng)在中國和海外普遍流傳,廣泛使用,如“拉瑪堅”“拉瑪”等詞,筆者仍按照原來的譯法。
由于時間和篇幅有限,本書可能無法得出非常成熟的結論,但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對照工作相信也是有意義的,希望能夠對這一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有所推動。此外,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書中錯訛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 參見王麗娜《〈西游記〉在國外》,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西游記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鄭明娳:《西游記探源》,文開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81。書中介紹了《西游記》在國外的許多版本,除了日本和西方國家的各種各樣的版本以外,東亞與東南亞國家的版本,尚有韓國、馬來西亞以及越南版等,但缺少泰譯版本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