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佛特色&中國城購物

愿生命從容:哈佛訪學三 作者:焦小婷


哈佛特色&中國城購物

哈佛的周五一般都沒有什么重要的講座和訪談。必須對哈佛的這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點贊,每天各門類的知識講座、訪談或座談,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而且絕大多數(shù)向公眾開放。時間從早8點到晚7點,幾乎每個整點都可能有。不管是教職員工還是學生,是游人還是乞丐,是小鳥還是松鼠,偶爾從某一教室或大廳經(jīng)過,只要愿意,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進去免費聽取一場高級別的專業(yè)講座。且中午的講座一般都免費提供自助便當,水果、飲料、甜食一樣也不少。通常情況下是先吃飯再聽講,也可以邊吃飯邊聽講,當然還可以埋頭吃而不聽講。錯過飯點的講座一般也都會備有小點心、咖啡、牛奶或純凈水,以吸引更多的聽眾。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家大業(yè)大,這小菜一碟沒人在乎。所以在哈佛聽講座,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是:主講人滔滔不絕,聽講人不停地咀嚼東西。

前一個月寧愿聽完講座再去外面買漢堡,也不好意思吃人家的免費午餐??傆X得能夠免費聽取高規(guī)格的講座已經(jīng)賺了不少,再吃人家的午餐有點說不過去。近一個月來習慣了很多,只要是和國內(nèi)的朋友一起去有個伴,聽講座時也會吃點人家備好的餐點,但心理滿是尷尬和不自然,做不到外國人那樣的心安理得。他們的臉上明顯寫著“我可是犧牲自己的寶貴時間來給你捧場的,哪兒有不管飯的道理”,潛意識中寄人籬下的文化心理決定了我很難做到理直氣壯。

午飯后和南京的芹一起去了波士頓中心的中國城。要問中國城的特點,除了熟悉的中國味道,便是大家公認的臟亂差。門面房的門口凌亂擁擠,地縫里隨處可見煙頭,超市里地面骯臟,讓人不愿也不忍拍照。怎么“橘生淮北還是橘”“入鄉(xiāng)竟然不隨俗”“一方水土不養(yǎng)一方人”呢?是幾千年的農(nóng)業(yè)文明,讓我們?nèi)A人在集體無意識中養(yǎng)成了適應任何低劣環(huán)境的能力,還是我們懂得知足,把物質(zhì)上的滿足視作生命的滿足,把生活等同于生存?這是又一個關(guān)涉歷史、經(jīng)濟、文化、心理、習俗、民族性等諸多方面的復雜問題。

不過欣喜的是,在中國超市買了一些久違了的中國貨:海天老抽醬油、鎮(zhèn)江陳醋、四川的麻婆豆腐佐料等,最重要的是,還買回了8個饅頭和一小捆韭菜!昨天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朋友分享的關(guān)于韭菜餃子的文章,心里很是癢癢。這次可不能像2006年在英國時的那樣,在倫敦的中國超市看到折合人民幣87元錢的半斤韭菜,咽咽口水,把手縮了回去?;貒蟮肽盍撕脦啄?,也后悔了好幾年。既恨自己嘴饞,又恨自己摳門。今天碰到便宜的了,夠吃一頓飯的4兩韭菜,標價2.99美元,不到20元人民幣,果斷出手!

經(jīng)常和訪學的朋友談起關(guān)于在國外購物的話題。大家一致的感受是來到這里,生活的層次飛流直下幾千尺,從中國的中產(chǎn)一族一下子落到這里的底層,連買捆韭菜都得看看價錢,掂量掂量。不是因為國家給的美元不夠花,也不是國內(nèi)的人民幣不能花,而是潛意識中總有一種擔心超支的不安全感。明白我們在國外的生活來自國家政府的慷慨資助,也明白既是施舍,就不會有盈余,所以不像在國內(nèi),只管花錢購物,既不用考慮當月會花光,也不用擔心下個月會不夠用,因而少了那種花自己掙來的錢時的那種自信和心安。即使已經(jīng)不在乎給任何價位乘以6的轉(zhuǎn)化價格,卻也在心里養(yǎng)成了乘以6的習慣和比較。于是打的時會斤斤計較,也習慣了AA制的清楚省事。好奇怪!我們是怎樣這么快就學會了美國人的精打細算?

周五的晚上總有點難熬,好在文字是儲蓄一切人類情感的最好居所。如果和自己為伴,既可以站在高處考量人生,縱橫思想,也可以縮在角落里感懷山水,談論風月。又一個周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