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這城市得細細琢磨品味?!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北镜厝瞬恢#s@呼沒地方可玩。我有個朋友,總說有了錢,要去哪里旅游,又喜歡掰手指頭,賣弄自己已去過哪些省份,到過哪些城市。行萬里路是人生一大樂趣,不過樂趣有時候會簡單成一種應卯,仿佛上班報到,在考勤的小機器上用卡刷一下,對別人對自己便算是個交代。
世界太大,大得不可能什么地方都去??诖锏腻X畢竟有限,旅游越熱,費用也就越高。1986年汪曾祺先生來南京,我與父親陪他去尚未修繕的中華門城堡,站在最高處,汪半天不說話,最后感嘆地說:“真是好地方,到南京就玩這么一個地方,已經(jīng)足夠了。”我們以為他表示客氣,沒想到他接下來大夸特夸,說這城堡絲毫不比山海關遜色,不只是不遜色,甚至更好。周圍的游客無不受其影響,一個個都回過頭來,重新打量。人們對身邊的景物會熟視無睹,有時候非要高人提醒才行。我不想說中華門城堡比山海關更好,這種比較照例會引起爭議。不過,對于一個有歷史知識的人來說,登高望遠,有些感慨是免不了的?!俺羁淳┛谌姖?,痛說揚州十日圍。”山海關是國家的大門,中華門城堡是城市的屏障,一旦失守,便難逃傾城的厄運。清兵入關,敲響了漢人政權的喪鐘,日軍的坦克沖進中華門城堡,南京大屠殺的序幕也就拉開了。
我認識一位當年的老兵,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時,他的炮兵陣地就在這附近,他曾幾次去設在中華門城堡的指揮部,向孫元良匯報軍情。激戰(zhàn)前夕,一切顯得肅穆莊重,秋風蕭瑟、殘陽如血,中華門城堡巍然屹立。那時的孫元良很精神,少年氣盛,手里掌握著中央軍的一支嫡系部隊,是防守南京城最精銳的一個師。如今,年青一代很少知道孫元良,介紹他,最好的辦法是告訴別人他是臺灣影星秦漢的父親,就是那個總是和林青霞一起演愛情片的秦漢?;蛟S再過些時候,秦漢是誰,大家也不知道了。據(jù)說孫元良兵敗后躲到秦淮河邊的妓院中,在愛國娼妓的保護下才安然脫險,我無心為這種事做出考證,腦子里揮之不去的,是大戰(zhàn)爆發(fā)前的那道風景。有時候,撇開結果不談,只截取故事開始的某個片段,反而可以引發(fā)更多的想象。在我看來,一場惡戰(zhàn)前的短暫平靜,或許比血淋淋的激戰(zhàn)場面更扣人心弦。
中華門城堡在世界上能排名第幾不得而知,在中國位居老大應該沒什么問題。它的總面積達一萬五千多平方米,整個甕城筑有藏兵洞二十七個,最大的一個可以藏兵千人。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中華門城堡是戰(zhàn)事最激烈的地方,敵我雙方你來我去狂轟濫炸,尸堆成山血流成河。日軍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座已經(jīng)完全失去防御意義的甕城,垂死掙扎的時候,竟然表現(xiàn)出了那么旺盛的生命力。
2
如果說萬里長城擔負著保護國家的重任,號稱天下第一的南京古城墻,其作用便是捍衛(wèi)一座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城市也可以是一個國家的縮影。朱元璋自以為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城市,其中有山有水,有大片的良田,“東盡鐘山之麓,西阻石頭之固,南臨長干而秦淮貫其中,北依獅子、覆舟之山而控后湖”,就可以保自家江山千秋萬代的險,結果卻應了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的那句俗話。明太祖死了沒多久,他的四子朱棣便從北京跑來篡位,將大明的江山據(jù)為己有。
南京這座城市差不多逢戰(zhàn)必敗,虎踞龍盤幫不上忙,正如長城擋不住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鐵騎。詩人陸游曾力主南宋遷都南京,結果宋高宗以“修德行而不在擇險要之地”為托詞,硬是賴在“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不肯走。自古王業(yè)不偏安,宋高宗的想法一直被指責為投降路線,可是南宋在杭州建都的時間,比十朝之都的南京任何一個朝代都長,長得多。熟悉歷史的人常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三百年來同曉夢”,“一片降幡出石頭”,盡管有那么好的地形,都說金陵有王氣,為什么南京一而再被攻陷,接二連三出亡國皇帝?
南京出了太多的后主,吳后主孫皓抬著棺材去西晉軍門前報到,陳后主摟著愛妃跳井,李后主“揮淚對宮娥”。人有時候難免迷信,抗戰(zhàn)勝利,一些國民黨元老力主遷都北京,理由是南京位居東南,民風太萎靡,在此地發(fā)號施令,不足以威震天下。南京這座城市有著太多的亡國陰影,宋濂在《閱江樓記》為明太祖歌功頌德,開篇說:
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jù)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于茲,始足以當之。
宋濂的意思是說,自從有了朱元璋,南京的亡國氣息已不復存在。但是充滿智慧的明太祖,遠不是那種拍拍馬屁就頭暈的皇帝,在晚年的《祀灶文》中,他哀嘆自己曾想遷都,可惜人已經(jīng)老了,力不從心,只好作罷。他意識到南京作為一國之都的種種不合適,雖然在建造這座城市上大動干戈,可是朱元璋知道遠離動輒刀光劍影的中原,潛伏著很大的危機。是明成祖完成了他父親的心愿,通常的說法,朱棣是封在北京的燕王,他從北京過來,隨手就把大明的江山帶到北京去了。事實卻是,明成祖在南京做了十八年的皇帝,這時候,二萬二千多卷的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已編出來,而三寶太監(jiān)鄭和也七下西洋,朱棣的地位已經(jīng)十分穩(wěn)固。遷都顯然不是出于個人的小算盤,在治國方面,朱棣要比其父更出色,為此他被譽為永樂大帝,另一位可以齊名的則是清朝的康熙大帝。
明成祖遷都是明朝維持近三百年江山很重要的一步棋,以管理一個大一統(tǒng)的國家而言,南京確實不如北京,這就好比美國的首都只適合華盛頓特區(qū),不適合作為金融中心的紐約,不適合有好萊塢的洛杉磯。過去只強調(diào)定都北京,有利于防止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侵,其實,遠離東南萎靡的民風,同樣是一個朝廷穩(wěn)定的法寶。康有為在戊戌變法中,力主遷都上海,理由是北京實在太保守和腐朽,“旗人環(huán)擁,舊黨彌塞,下至市儈吏胥,中則瑣例繁札,種種皆亡國之具”,“非遷都避之無易種新邑,不能維新也”,以為光緒皇帝只要帶些人,逃到上海去,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是一個非常天真的想法,卻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修德行而不在擇險要之地”。北京并沒有什么天險可守,與南京一樣,這座古老的城市一旦被圍,它的悲劇命運便不可逆轉。作為國都,一道堅固的城墻保不了任何險,堡壘通常都從內(nèi)部攻破。
“地勢不須說天塹,共和戰(zhàn)勝在民情?!备某瘬Q代是一種歷史必然,亡國有外因,更重要的還是內(nèi)因。
3
說到南京免不了懷古,唐詩、宋詞、元曲中,可以找到一大堆關于這個城市的感嘆。歷史上的南京和亡國分不開。亡國時總想到繁華,繁華時便忘了亡國?!吧膛恢鰢?,隔江猶唱后庭花”,這是活生生的寫照。辛亥革命前夕,一位年輕的南國詩人周實,在讀了《桃花扇》之后,情緒激烈地寫了一首詩:
千年勾欄僅見之,樓頭慷慨卻奩時。
中原萬里無生氣,俠骨剛腸剩女兒。
寫完這首詩不久,周實因為策劃起義而被殺,年僅二十七歲。南京的繁華似乎總和秦淮河的醉生夢死連在一起,“俠骨剛腸剩女兒”可以看作是個讓步句,否則,國家真慘到這份兒上,亡了也罷。事實上,南京的歷史上,不僅出亡國皇帝,出秦淮八艷,也出舍生忘死取義成仁的豪杰?!翱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仁人義士的存在,為軟綿綿的南京增添了幾分剛烈和亮麗。
出中華門城堡不遠,是著名的雨花臺,一千四百多年前,相傳云光法師在此講經(jīng)說法,感動佛祖,頃刻間落花為雨,雨花臺因此得名。提到雨花臺,就不能不想到方孝孺。想當年,燕王朱棣靖難起兵,朝廷討伐詔檄,均出自當時最負文名的方孝孺之手,燕王攻入南京后,不計前嫌,命方起草詔書,說:“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p>
方披麻戴孝,擲筆于地,且哭且罵,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p>
朱棣惱羞成怒地說:“此吾家事,與你何干?”又威脅如果不從,要滅方的九族,方大義凜然,說即使滅十族亦無妨。朱棣于是將方氏家人綁來,當著方孝孺的面,一個接一個砍頭,滅九族之后,為了湊滿“十”,竟駭人聽聞地“夷師友一族”,共殺了八百七十余人。
方孝孺之死,雖然出于不貳臣的忠君思想,雖然牽累太多無辜性命,但這種以生命維護信念的精神必須肯定。應該指責的是明成祖朱棣的殘暴,是非不容混淆,黑白不能顛倒。這就好比日軍攻入南京以后,已經(jīng)放棄抵抗的中國軍隊被屠殺,就此不去譴責日軍的暴行,反過來怪罪中國軍隊不拼命。根據(jù)結果去假設過程往往會失之偏頗。方孝孺為文化人爭了一口氣,他的遺骸被埋在了雨花臺,人們在那里建了一座祠堂紀念他。“青山有幸埋忠骨”,其實早在方孝孺之前,雨花臺還埋葬過北宋的溧陽縣知府楊邦義——金兵攻下南京,建康留守杜充投降,楊寧死不屈,大罵金帥完顏宗弼,于雨花臺下被剖心而死。
風花雪月只是南京的一個側面,槳聲燈影也僅僅是個表象,人們不該忘記的是它的血腥。東南萎靡的民風,是勝利者的殘暴造成的。這個城市的醉生夢死,既是亡國的原因,也是亡國的結果。“一國亡來一國亡,六朝興廢太匆忙?!编嵃鍢蛟伳暇?,很傷感地寫了這么兩句。每一次城池失守都意味著一場大災難,隋軍攻入南京城,隋文帝采取的最極端措施,是將這個美麗的城市夷為平地。南京的平民百姓對屠城這樣的字眼,一定不會陌生,且記憶猶新,過去一百多年里,太平天國來,太平天國滅亡,二次革命時辮帥張勛的復辟,日軍侵入南京后的大屠殺,無論改朝換代,還是異族入侵,都讓南京人心驚肉跳噩夢纏身。
越是用血寫成的歷史,越容易讓人記憶深刻。彼得堡和莫斯科郊外的名人公墓,是俄羅斯人的驕傲。名人公墓有時候是最有說服力的說明書,導游會喋喋不休地告訴你,普希金埋在那兒,陀思妥耶夫斯基埋在那兒,還有柴可夫斯基也埋在那兒。把玩南京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和名人的墓分不開,在東郊,有明孝陵,有中山陵,有鄧演達墓、廖仲愷墓、譚延闿墓,在南郊,除了以上提到的方孝孺墓和楊邦義墓,還有鄭和墓、劉智墓、浡泥國王墓。
南京的名人墓密切聯(lián)系著城市興亡這個主題,帶給人們的不只是驕傲,還有感傷和思索。
4
南京是一本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閱讀這個城市,就是在回憶中國的歷史。南京的每一處古跡,均帶有濃厚的人文色彩,憑吊任何一個遺址,都意味著與沉重的歷史對話。以風景論,南京有山有水,足以和國內(nèi)任何一個城市媲美,然而這座城市的長處,在于它的歷史,在于它獨特的人文。
沒有一個城市能像南京那樣清晰地展現(xiàn)近現(xiàn)代史的輪廓和框架。位于東郊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和南郊的雨花臺革命烈士陵園,顯然代表著國共兩個對立的陣營。兩處公墓的規(guī)模之大,建筑之宏偉,在國內(nèi)也是絕無僅有?!岸缺M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辈还茉趺凑f,南京這個城市是寬容的,它珍惜歷史留下的每一個細節(jié),保護歷史留下的每一處遺產(chǎn)。走在南京的大街上,仿佛走在歷史濃密的樹蔭下,到處都是故事,到處都是遺跡。歷史留給南京的遺產(chǎn)實在太豐厚。溫故而知新,懷舊是人本能的一部分,無論生活是否稱心,環(huán)境是否如意,人們總是免不了談論過去,免不了回首遙望歷史,不妨用我曾寫過的一段話來做文章結尾:
中國古老的都市,也并不就只有南京這一座,但是真正像南京城那樣歷經(jīng)滄桑,發(fā)生過那樣強烈的變化,那樣值得后人懷舊的城市卻不多。想明白也好,想不明白也好,南京人沒辦法回避懷舊的情結。對于一個文化人來說,南京這個城市,是一扇我們回首歷史的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