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 陰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边@句古話,勸吾國人寶貴時間,與西洋人所謂“時間即金錢”的意思差不多。但寶貴(上兩字作動詞用)時間,也有個限制,也有一定的分寸;否則反而消耗,或鬧笑話。請閱下面所述的故事:
希臘有個寓言家叫做伊索(Aesop,約公元前五六〇年間人)的,我想諸君都知道他的大名。他多才多智,不過他是一個奴仆。他是希臘大族的家僮。我們幼時攻習西文時,幾幾乎人人都讀過他的著作。
有一天,他看見他的主人一邊解小便,一邊繼續(xù)前進——小解與走路同時舉行。他張了又張,望了又望,有些不懂。他自言自語道:“呀!什么?又走路,又小便?為什么?走路時還要小便?小便時還要走路?喔!我知道了!他要節(jié)省時間,他存心節(jié)省時間?!?/p>
現(xiàn)在我問:“伊索的主人,究竟省了時間沒有?”
我自己作答道:“沒有,沒有,完全沒有?!?/p>
我說“沒有”的理由如下:小便帶同走路,非獨走路要慢,即小便亦慢,兩者皆慢而合并的時間,等于兩者分辦而趕辦的時間。諸君以為然否?
我幼時也有那種類似的癖好——不是走路時小便。我在早晨吃粥的時候,喜歡一邊看書一邊進食。我把書擺在右首,我捧碗持筷,先看幾行書,再吃幾口粥,或者先吃幾口粥,再看幾行書。我看不到三頁書,粥已經(jīng)冷了,先母見了罵我,兄妹見了笑我。但是當時我自己很得意,我自以為吃粥時看書,吃粥的時間可以省了。其實,吃粥時看書,吃粥的時間必須延長。因看書而延長的吃粥時間,何不在吃粥之后,爽爽快快拿來看書呢?
寶貴時間,就是惜陰,固然重要,但是走路時不必兼解小便,吃粥時不必兼閱書本。便歸便,路歸路——不是耗費光陰;書歸書,吃歸吃——也不是耗費光陰。應當做事的時候不做事,應當辦公的時候不辦公,而偷辦私事——這是耗費時間。閱眾倘然有“公私”不分者,延宕遲疑者,請注意下面的歪詩: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p>
古人說話真明達,
今世誰能不仰欽?
原載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三日《新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