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亞龍灣和博鰲
海南島中間高四周低,像一個倒扣的大鐵鍋,越接近海岸,地勢越平緩,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海南無處不在的濱海沙灘。不過,由于歷史原因以及開發(fā)程度的差異,來海南的游客大都會選擇天涯海角和三亞亞龍灣作為聽風觀濤、賞星看月的地方。
下午6點的天涯海角,還有不少游人,更多的是攬客的生意人。這些人多是婦女和孩子,他們每人手里搖晃著一個玻璃絲袋子,里面裝著各式各樣的貝殼。沙灘很細很軟,斜陽夕照,褐色的沙灘泛著金色的光芒。遠處海天一色,云層低垂,好像要融入海水里。清風微瀾,白色的浪花百無聊賴地一遍遍漫上沙灘,又漸漸退去,留下一道道淺淺的水印。
我們坐快艇去天涯海角,本來安排兩個人一組,總?cè)藬?shù)偏偏是單數(shù),我就一個人獨往了。船工駕著快艇風一樣飛過去,約3分鐘,到了“天涯海角”。船工手指陸地一方,在沙灘、椰樹和海水的背景之中,孤立著幾塊怪石。石頭很有形,但也說不出有什么特別的。石頭上有紅字,據(jù)說就是“天涯海角”——因為我近視,只是隱約看見紅色的斑點,“天涯”還是“海角”都不真切。
我們的船就這么打了一晃,便兜回來了。原以為天涯清靜孤寂,海角荒蠻原始,不曾想也那么大眾化,和菜市場一樣。何處是天涯呢?地球是圓的,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都是天涯,或者說,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像天涯一樣幽遠,只要容納著他所關心、喜歡的人??梢哉f,“天涯海角”不在天涯,不在海角,只在人心。
回到岸上,光腳在沙灘上行走,沙子從腳趾之間流出來,暖暖的,偶爾也有雜質(zhì)劃一下腳底,多是煙頭,表示這里是有人煙的。剛走了幾步,有一位中年婦女攔住了我,說不能再往前走了。原來,沙灘是被幾個人承包的,每個承包者的管界約有四五十米??腿耸鞘芟拗频模荒茉谀骋粋€承包者的沙灘上散步、觀望以及購物,活動范圍極小,倒不負“天涯海角”的名聲。
沒人去過天堂,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樣子,但這并不妨礙人們把亞龍灣看作人間天堂。不過,亞龍灣的“榜樣”是夏威夷,好像夏威夷是最初的天堂,亞龍灣是天堂的后繼者一樣——有關亞龍灣的文字都這么寫:“亞龍灣的海灘綿延8.8千米,是夏威夷海灘長度的3倍?!毖哉Z之間頗為自豪。
去亞龍灣的路上,風景也不錯。道路兩邊的景色更接近自然,沒有房屋,也看不到工業(yè)化的跡象。綠葉繁盛,鮮花點點,除了整齊的樹木灑在路上的斑駁陰影,四周充滿了永恒的綠色。公路穿行在綠色的走廊里,白色的分隔線很醒目,一會兒隨著山勢彎曲,一會兒在平緩的丘陵上伸展。路不寬,約有七八米,雙向只能通過兩輛汽車,路基和兩邊的地面保持水平,并沒有高速公路居高臨下的氣勢。這樣的設計,雖然不是“大手筆”,卻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路是環(huán)境的一部分,人也因為這種適宜的尺度而與景觀融為一體,反觀很多高速公路,劈山開道,越谷架橋,惶惶然如從天降,卻完全破壞了風景的原始風貌,成為永遠難以修復的致命傷。
亞龍灣是一個海水清澈、波浪不興的避風港,北、東、西三面環(huán)山,正南是廣闊的中國南海。風格各異的賓館酒店,依山而立,在椰林盡綠的半山上,若隱若現(xiàn);半月形的山勢,環(huán)抱著平緩的沙灘。赤腳踩著銀色的沙灘,涼風陣陣,浪花翻卷,白云淡淡,晴空幽幽,除去人聲的喧鬧和海浪的拍打,所有的景物都沉浸在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睡意中。
起伏錯落的山脈像兩只張開的臂膀,從左右兩岸向南盡力伸展,將要形成合圍之勢,卻在最南端留下一個狹窄的缺口。兩山對峙,驚濤拍岸,中國南海洶涌的海水和海風,越過這一狹長的通道匯入亞龍灣,在群峰的震懾之下,頓時平靜了下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山色;一半是波光瀲滟,一半是青色綿延,海天一色,山水纏綿,這就是亞龍灣,一座得天獨厚的濱海莊園——山是護衛(wèi)著迷人湖水的莊嚴屏障,海是城堡中波瀾不驚的藍色池塘。
最讓人流連的依然是岸邊的沙灘,“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而所有人都愛海邊的沙灘。三三兩兩的游客走在沙灘上,海浪涌上來,滑過赤裸的雙腳,又慢慢退去。海水清澈,來去無痕,飛卷的浪花打濕了女孩子的長裙,展露出女性青春曼妙的身軀,這是海灘上的另一種風情。小孩子們早玩兒瘋了,一會兒在水里,一會兒在沙里,身上的水珠分不清是海水還是汗水,反正都是咸的。這個時候,陽光熱辣辣的,并不適合游玩,可是,我們時間倉促,只有一個小時,也只好滿足于“到此一游了”。據(jù)說,亞龍灣最美的時候是日落而月上之時,海風絮語,五彩斑斕的時刻,那一種境界只能意會了。
如果說亞龍灣之美是山景與海水相映,那么,博鰲之秀則在于三江與海水的對唱——江水曲折,一帶而過,三江匯流于此,遭遇浩瀚、澎湃的海水阻擊,在不到10平方千米的范圍內(nèi),形成了東嶼、沙坡和鴛鴦三個小島。東嶼島面積最大,有178萬平方米,著名的博鰲亞洲論壇就召開在這個島上。江水環(huán)繞,三島鼎立,一幅傳說中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象。
江河入海口的島嶼是河水遇到潮水頂托,流速下降,河流攜帶的泥沙沉積形成的,上海的崇明島就是這樣。和長江比起來,萬泉河小得多,正因為如此,萬泉河與南海交匯之處的自然生態(tài)完美地展現(xiàn)了江海交鋒的景觀,江海交流,方顯滄桑本色,三江三島,彼此依偎,正是遠古時期天色昏黃、大地初創(chuàng)的微縮模型。
分隔萬泉河與南海的是一條長約8.5千米的玉帶灘,從地圖上看,玉帶灘是一個南北細長的三角形,和比基尼一樣。實際的地形,是中間高、兩邊低,坡度也很陡。內(nèi)側(cè)是萬泉河與沙美內(nèi)海,湖光山色;外側(cè)是中國南海,煙波浩渺,海天一色。玉帶灘就在萬泉河和南海不眠不朽的交戰(zhàn)中,大浪淘沙,堆成一個半島。半島一邊是大陸,另一邊是萬泉河入海口。入??趯挷怀^100米,要是漲潮,玉帶灘的大部分被海水淹沒,江海幾乎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