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那日夢中入一古室,高十余丈,滿壁皆書。逐一檢閱,見清刊本《隨園食單》,并有木刻雕版無數(shù)。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頁頁翻看。須臾夢醒。袁枚的詩文我不喜歡,一冊《隨園食單》倒是一翻再翻,其間有味,人間味,飲食味,更有一種好風(fēng)味。
人活一日,飲食三餐?!跺羞b游》中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游乎四海之外。神人能如此,飲食男女到底需要飲食,莊周也不例外,鼓腹而后游。老子說得明白: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
齊白石自稱詩第一,畫第四。我說自己廚藝第一,文章不過余事。是玩笑話,也能當(dāng)真。少年時(shí)即下廚,故鄉(xiāng)瓦房菜飯的香氣永遠(yuǎn)是追憶逝水年華的引子。庭前梨樹那一年豐收,葫蘆梨亮堂堂裝滿竹籮。棗樹年年開花年年結(jié)果,還有烏桕樹上的葡萄藤累累垂垂。
幾番番江湖夜雨,心里越發(fā)惦記桃李春風(fēng)下的那杯薄酒。南瓜白菜又清淡又清爽,文章倘或如此,那是境界。
此集所錄皆述食之作,或葷或素,雞鴨魚肉瓜果蔬菜,酸甜苦辣一言難盡。味道在舌尖,難與他人言。是為《不知味集》。
古詩十九首有言: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文章辛苦事,吃飯長精神,我得多吃一碗。
二〇一八年十月五日,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