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咸豐二年(1852年)

王韜日記(增訂本) 作者: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湯志鈞,陳正青 校


咸豐二年(1852年)

六月

朔日庚辰

邵梅岑、松泉昆仲來舍。

數(shù)日來天氣炎熇,旱魃為虐。姚明府下令斷屠,令百姓持齋禱雨。

是午讀《綠雪軒詞》。詞為元和廣文張?bào)惴逅?,甚屬清麗,允堪銷暑。

申刻林益扶、少云來舍。

夕陽欲下之際,至小東門訪吳雪山,登臺(tái)納涼,清譚片晷。復(fù)至四牌樓源源寓齋訪張?bào)惴?,得晤雷約軒,縱談詩古文詞,上下古今人物,娓娓忘倦。夜漏既下,同至茶寮啜茗,更深始別。

筱峰名鴻卓,一字偉甫,云間人,以明經(jīng)授元和教諭。約軒,名葆廉,華亭諸生。皆能詩。益扶,閩中孝廉,曾為縣令。

二日辛巳

至孫正齋室。復(fù)至江翼云師齋中,不值。

邵梅岑昆季來舍。

午后油然作云,隱隱有雷聲,似有雨意。既而云凈風(fēng)來,炎熇雖減,而膏澤不降,洵乎《小畜》之卦曰“亢陽已久,密云不雨”也。

晚時(shí)至五老峰茶寮啜茗,同啜者益扶老丈,以及孫子正齋、張子菊如、陳子少云。既夕小酌于益扶齋中。

正齋,名啟榘,鹿城諸生,能詩。

三日壬午

清晨至墨海館中校理秘文。

巳刻溽暑如蒸,揮汗不止。未刻有雨,稍起涼飆。

顧長卿來舍,診舍弟子卿病也。

四日癸未

晨李壬叔來舍。壬叔,名善蘭,海昌諸生,精天文,善算學(xué),能詩。

顧藹堂來舍。

五日甲申

是日熱甚。

夜同孫子正齋往訪筱峰,效康駢之劇談,啜茗小樓,更馀而散。

六日乙酉

壬叔來舍,以《鏡說》一篇相眎,詞甚簡(jiǎn)峭,頗似柳柳州筆意。

申刻有雨,甚屬滂沱,庶蘇民困。

晚間壬叔來舍,劇談竟晷。

七日丙戌

午后至邱兆三寓齋。

是日雷聲殷殷,欲雨不果。

薄暮往訪正齋,得晤顧子藹堂、徐子諮卿、姚子秋田,小酌于齋中,飲酒微醺,納涼閑話,戲效東坡說鬼,并及閨閫褻狎事,談甚洽,至更馀始別。

夏日薄暮,予偕壬叔散步城闉,見垂楊影里斜露雙扉,有一女子亭亭玉立,淡妝素抹,神韻不可一世。旁侍小婢,年齒稍長。見余至,即掩扉而入。板橋一曲,竹籬四圍,無從覓其蹤跡。于麂眼中窺之,只見羅裙窣地,隱約可辨而已。予戲效表圣《詩品》,口占四句,以紀(jì)其事,曰:“清飆颯至,晚蟬微鳴。美人一笑,小橋前橫。”壬叔聞之,亟稱其妙。

八日丁亥

薄暮往訪筱峰。同寓者有一老邑侯,亦云間人,耳重聽,語刺刺不休,所說無非功名之蹭蹬、宦海之浮沉而已。俗吏齷齪態(tài),殊屬可厭。鐘鳴漏盡,夜行不止,深堪憫焉。

談既不得意,遂與訪艷。至全翠堂間有一二校書,皆不足以當(dāng)一盼,所來者殊屬落莫,弗甚款洽。古人詩云:“欲與冰心通款曲,難將冷面博溫存。”讀之生慨。

余乃別筱峰而歸。其時(shí)雷電閃爍,勢(shì)欲下雨。涼意三分銷晚暑,電光一路送歸人。頓覺胸鬲間三斛塵氛渙然冰釋。

既歸,于燈下讀《東華錄》。

九日戊子 申刻有雨

既夕正齋來舍。

余嘗讀東坡詞,有“天涯何處無芳草”之句,輒為低徊久之。自至滬城,留心察訪,當(dāng)意者絕少,間有一二如寶兒者,則又豐韻有馀,豐腴不足,生平每以為恨。

蕩溝橋側(cè)有一姬,不知其姓氏。詢之鄰里,則曰鴛湖人也,歸于粵商。姿態(tài)妍麗,風(fēng)神蕩逸,所居茅屋三楹,外則圍以槿籬,雜植花卉,叢篁幽箐,六月生寒。予至墨海必過其室。一日,是姬晨起,探花于籬底,微見弓鞋半折,予不禁癡立良久。彼聞人聲,四顧流盼。余乃以團(tuán)扇障面而過,因微吟曰:“籬外團(tuán)扇白,籬內(nèi)弓鞋紅。弓鞋不霑土,團(tuán)扇可遮容。美人回盼若有意,摘花簪發(fā)何匆匆。一花落地待郎拾,愿郎持入懷袖中?!敝油饘D,固非無情,不知姻緣簿能為我如意珠否?

十日己丑 未杪微雨

數(shù)日讀施耐翁《水滸傳》,胸鬲頗爽。

十有一日庚寅

申杪雷約軒葆廉、李壬叔善蘭、陳循父來訪,同至茶寮登樓啜茗,劇談竟日。晉人好為清言,喜探玄理,謂有得意相忘處,恐亦不是過也。循父工鐵筆。槜李人同時(shí)來滬者,有少谷朱君,亦精篆刻,工書法,善畫梅,頗饒嫵媚態(tài),且諳醫(yī)理,贈(zèng)余一箑,字以箸書,極有古意。今至乍浦,不能復(fù)與握手,殊為耿耿。少谷,名鈞一,字次癯。循甫,名世模。

十有二日辛卯

午后至林益扶老丈齋中,將往也是園。途遇約軒、循父、張?jiān)剖浚勔∠籍嬍?。?fù)至許芝云舍。

薄暮同曹酉生至縣南寓齋訪錢蓮溪。蓮溪以有事被控,未得剖白,殊有戚容。余聞之竊為不平,籌畫良久,未獲良策,乃別而歸,已更馀矣。蓮溪,名文漪,婁縣諸生。

十有三日壬辰

薄暮至蓮溪寓齋,蓮溪沽燒春一卮,以破愁城。

是夕月色甚佳,予步月而歸。往訪藹堂,與謀蓮溪事。藹堂以為事久必釋,毋庸多慮。

途中多涼風(fēng),披襟當(dāng)之,頓消煩暑。遇顧子秋濤,立談片刻。秋濤,名秉圻,上海諸生。

十有四日癸巳

薄暮往晤正齋,小集茶寮,藹堂、長卿、子卿咸在,閑話良久。

頃之圓月已上,色甚皎潔。同正齋至大境往訪壬叔,與之劇談。壬叔徘徊月下,曰:“萬里無云,上下一色,如此良夜,何以消遣?”予曰:“有此明月,對(duì)此良友,絕無杯酒,其何以堪?”壬叔大笑,乃命小僮沽酒對(duì)酌,出詩文,與正齋閱之。大境閣甚高,窗欞四達(dá),清風(fēng)徐來,盡堪逭暑。壬叔是陳元龍一流人,允宜臥此百尺樓也。

十有五日甲午

薄暮往集茗寮,同孫子正齋、顧子藹堂、長卿、徐子子卿、錢子梅苑、張子秋槎,至姚子秋田齋中,置酒小飲,拈字飛觴,拇戰(zhàn)醉月,良朋雅集,其樂無以過也。

十有六日乙未

至益扶老丈舍。

午后倦甚,假寐于樓。壬叔來舍,家人辭以外出,遂至不遇。

既夕子卿、正齋來納涼,閑話片時(shí)即別。

十有七日丙申

薄暮小啜茗寮。

是夕正齋、少云設(shè)宴于酒樓,孟大為客,黃三為介,予亦在座。孟大不善飲,正齋為置醴酒。酒后同與訪艷,迄無所遇,興盡而返。

十有八日丁酉

未杪迅雷閃電,雨下如注。三茅閣西白楊一株,為雷火所毀,一犬?dāng)烙诤訛I。

薄暮茶寮啜茗,正齋、菊如、長卿皆在。菊如為言,鹿城邑宰征役煩苛,賦稅繁重,室如懸磬,民不聊生,甚于毒蛇猛虎,慷慨激昂,幾至淚下。正齋亦為田所累,因迫于征租,遁于滬上,嘗有詩贈(zèng)予曰:“不是催逋人太急,仲宣何事獨(dú)登樓?”其感喟也深矣。聞鞠如言,亦為扼腕欷歔者久之。

十有九日戊戌

午后邵梅岑自南匯返,至舍訪余,因遇微雨,留坐竟晷。

張鞠如來。

仲夏中澣同海昌李君壬叔詣寶兒室。

寶兒淡妝素抹,挽慵來髻,不施脂粉,自覺嫵媚異常,見余至,驚喜殊甚,雙眥熒然,盈盈欲涕,一兒趺坐于榻,視余而笑。

寶兒私謂予曰:“自郎別后,妾靡日不思,屢遣董嫗藉達(dá)微波,而郎君門深似海,無由得達(dá)。繼我家老仆遇郎于途,其時(shí)郎與數(shù)友偕行,又難啟齒。妾每晨臨鏡理妝,輒為泫然,自恨命薄,不得復(fù)與郎相見,吐妾衷曲。妾家盎無馀粟,桁無懸衣,惟郎君是賴。郎君獨(dú)不憐妾乎?妾與郎君緣雖淺,情實(shí)深。妾非飛茵墮溷之流也,愿偕郎君堅(jiān)曩盟,踐宿約,永矢白頭,郎君其勿棄妾也?!?/p>

余聞其言,為之潸然,執(zhí)其手曰:“余何忍負(fù)卿?”

時(shí)將薄暮,余辭而出,寶兒以纖手?jǐn)y余,送至唐梯,囑余復(fù)至,意依依若不忍舍者。余撫慰再三,乃始褰帷而入。

壬叔笑曰:“予從壁上觀,猶代君魂銷,況身歷其境者?!睂殐浩浯煌樯钫咭?/p>

二十日己亥

壬叔屢欲訪寶兒,輒以事阻。是日聳余再四,遂與偕往。

寶兒著白羅襦,曳黑紗裈,拖絆屜,籠銀釧,雙腕如雪,見予至,喜甚不能語,為瀹嘉茗,情話絮絮。

壬叔微笑視寶兒,目不轉(zhuǎn)睫。寶兒微覺,含羞俯首,拈余帶曰:“此非新人之所贈(zèng)耶?”余曰:“青樓蕩婦,非我思存,所不敢忘者,惟卿而已。”壬叔亦代為解曰:“此言良是,非口頭語也?!?/p>

頃之,寶兒以纖手雪藕更以銀刀剖瓜,色赤若琥珀,味甘若醍醐,汁涼若冰雪,食之溽暑頓消。

寶兒不日將為出谷之鸎,已于三牌樓側(cè)新購數(shù)楹,頗為寬敞。設(shè)余不至,則遷喬之消息末由而通。寶兒與余,其或尚有宿緣也耶!

復(fù)同壬叔至源源寓齋,尋筱峰劇談,吳桐君亦來合并。擬訪約軒,以微雨未果。既夕筱峰留飯,特沽佳肴二簋,頗堪下箸。筱峰最好客,年五十,精神不少衰,高談雄辯,徹夜忘倦。江左流風(fēng),其猶未泯與!

二十一日庚子

壬叔來舍。

蓮溪之少君來,年十七,美秀而文,與伊同至縣南寓齋。時(shí)蓮溪在寓旬有三日矣。當(dāng)事者極力周旋,奈夷官剔嬲不已,故事猶未白。蓮溪泣謂予曰:“倚閭之母,淚眼已枯。執(zhí)炊之妻,柔腸欲裂。羈縻旅館,如坐針氈。足下有心人,能為余白不韙之冤而拔諸火坑乎?”余曰:“當(dāng)為君圖之,恐急則生變?!?/p>

歸時(shí)過益扶老丈舍,即以此事詢之,益扶亦別無籌畫。

正齋饋余以西瓜,曰:“閣下是長卿再生,消渴之疾素慣,況乎溽暑逼人哉!茲饋西瓜一枚,當(dāng)酒闌燈炧時(shí),擘而食之,洵堪涼沁詩脾?!庇鄲燮溲灶H有風(fēng)趣。

二十二日辛丑

薄暮至正齋舍,納涼閑話。

二十三日壬寅

午后邵梅岑、許芝云來舍,同至茶寮啜茗。

回至荷廳,得遇澹人,乃易盞更啜,盧仝七碗之量,無以加焉。

薄暮至大境閣赴壬叔宴,同席錢石葉、胡小橋、春帆煉師,以及筱峰、約軒、循甫,異饌佳肴,臚列幾案。壬叔飲興甚豪,欲作酒國之王。春帆煉師已頹然醉矣。是日立秋,筱峰為作《賀新涼》一闕,以紀(jì)其事。壬叔于夢(mèng)中得句云:“落花湖畔曾經(jīng)過,經(jīng)過何人問落花?”筱峰謂,筆意蕭颯,似有鬼氣。

二十四日癸卯

午后同王星堂、鄒理渠至荷廳啜茗,澹人亦來合并。沈松云自天津返,亦在茶寮,相見歡然,得與話舊。同詣潘枕書齋中讀畫。

林益扶老丈來舍。

二十五日甲辰

午后至林益扶齋中,同至望月軒啜茗,談米鹽瑣屑事,竟晷始別。

薄暮至正齋舍,同往東門訪吳雪山,時(shí)已上燈矣。雪山性甚孝,父病劇,割股以進(jìn)。其交友,亦以誠愨。雖不讀書,而恂恂儒雅,有古人風(fēng)焉。

是夕同訪筱峰,吳桐翁尚未言,旋亦來劇談。始知桐翁籍本西泠,曾作廣??h尉,嘗鐫一圖章,云“錢塘江上三間屋,鄧尉山中九品官”,蓋亦風(fēng)雅自喜者也。

頃之約軒亦至,翦燈閑話,互舉故事,以作談柄,更馀始別。

二十六日乙巳 大風(fēng)

午后壬叔來舍,欲與余至西園啜茗,余以將雨不果。

夕過正齋舍,遇酉生、賓谷、秋田,茗寮小啜。

二十七日丙午

大風(fēng)折林刮地,茅屋為摧。墨海鄰于曠野,林木怒號(hào),亂蟬聲咽,聽之頓有張季鷹莼鱸之感。

午后至雪山齋中,絮談片晷,同往松云家中。松云方閉戶獨(dú)坐,以償畫債。余與雪山折屐同來,為覓詩,逋既至,瀹茗清話,展冊(cè)讀畫,覺筆墨之間,頗有神韻,是瓣香于南田翁者。松云自牛莊回,攜得佳釀,開甕細(xì)酌,其味頗烈。歸已更馀。

途中又與朱葵圃、周景堂立談片時(shí)。

松云好畫諳曲,所居有偎鶴山房,甚精潔,好客不倦,藏畫頗多,異日將遍閱之。

二十八日丁未 風(fēng)止,微雨竟日

二十九日戊申

薄暮至正齋舍閑話。

七月

朔己酉

過正翁寓齋。午后正齋來舍。

時(shí)潘氏有喪事,饋予蔬品二簋,即留飯焉。

飯罷與諮卿舍弟同至茶寮啜茗。途間遇枕書,把臂登樓,沽酒轟飲,已微醺矣。復(fù)與訪艷,絕無佳者。歸已更馀。

枕書,婁東人,善作艷體詩,不亞《香奩》、《疑雨集》也。

二日庚戌

既夕安徽殷蓉峰來,清坐劇譚,攜《隨園詩話》五帙還余。其友汪君能畫,有范叔之寒,托予謀安研所,余未有以應(yīng)也。蓉峰,新安諸生。

三日辛亥

午后邵梅岑、許芝云來,同至茶寮啜茗。途遇蓉峰,清談良久而別。復(fù)與邵、許二君小飲酒樓。

薄暮往訪雪山,攜詩稿一卷以歸。

四日壬子

至林氏齋中訪益扶老丈,不值。

既夕正齋來舍,翦燈小坐,縱談一切。澹人亦來合并。辯論肆起,所說半雜夷事。

五日癸丑

至林氏小舍,適益扶老丈有事外出,又不獲遇。

散步至大境閣訪壬叔,不值。見壁上新粘雷約軒詞一闋,筆甚豪放,是銅琶鐵笛之聲,非牙板檀槽之曲也。

歸時(shí)路過少云寓齋,乃往閑話。益扶知余在,亦來合并。鞠如獨(dú)出議論,疊疊數(shù)百言,殊少簡(jiǎn)潔,令人聽之欲倦。

六日甲寅

午后讀《前漢書》。

薄暮正齋來舍,與之散步城闉,至大境閣訪壬叔。壬叔于前夕夢(mèng)閣下有人吟詩,諦聽之,僅得二句,曰:“幾處樓臺(tái)春寂寂,滿天星斗夜沉沉?!庇X筆下殊有陰森之氣,閣中殆有詩鬼耶?

七日乙卯

薄暮正齋、少云、舍弟諮卿同至三牌樓,登樓飲酒,醬鴨醯雞,殊有風(fēng)味。正齋曰:“貧逃酒國真無奈?!庇鄬?duì)曰:“愁寄書城亦復(fù)佳?!逼鋾r(shí)炎官雖去,殘暑未銷。飲后復(fù)至茗春樓啜茗。正齋去約藹堂,不值。是夕薄醉,與正齋縱談人物。余于申江諸子少所許可,正齋獨(dú)不謂然,其言諤諤,余折其角,詞鋒安肯少挫也。

八日丙辰

午后正齋招余小酌,余與舍弟偕往,同席秋田、酉生、同邑顏君。余真老饕,見招必赴。靈芬詩云“肥肉大酒便結(jié)社”,讀之莞然。

是午有陣雨,雨后天殊涼爽。

酉刻徐子卿招余小集九間樓,正齋、諮卿與余持燈踐約,藹堂、梅苑亦至。座中不相識(shí)者吳大、鄭五。吳大將至吳門,故特設(shè)此筵以餞之。是夕座中諸人俱能歌,為弄絲竹以侑酒,唱教頭一劇,情致畢肖,備極詼諧,急管繁弦,庶幾破此愁城乎!

九日丁巳

往訪壬叔,不值。夜飯后再往大境,與壬叔劇談。壬叔之友周石薌書來勸其應(yīng)試,言及粵西人來談跳梁小寇事,深可扼腕。吾輩白面書生,馬惟戀棧,蠹只鉆書,酒酣耳熱之馀,徒呼負(fù)負(fù),南顧堪虞,西泠無恙,人生行樂,正在此時(shí)。其言頗有奇氣,惜乎余囿于局隅,不能與之抵掌快論也。

十日戊午

申刻往翼云師齋中,饋以脩金三枚。申江多扶乩者,有公事則詢乩仙以剖決是否,亦間有詩詞偈語,以為贈(zèng)答。翼云師出乩仙詩示余。詩不甚佳,疑弗類仙,殆好異者為之乎?

至西園晤正齋,與祁翰蓀閑話片晷別去。

十一日己未

詣翼云師齋中,攜圖章一柜歸。

十有二日庚申

薄暮至正齋舍,與長卿、藹堂茶寮小啜。后同藹堂至兆三寓齋,與其似雪汀閑話片時(shí)。

十有三日辛酉

日長無事,讀《李義山集》。

偶至西園散步,得晤華卿,欣然把臂,至其寓齋,閑話竟晷。華卿姓韓,與余同里。

十有四日壬戌

是日祀先。

午后至翼云師室。翼云有微恙解館。

既夕以酒券取淳醪一石,薄具祭肉祀品數(shù)簋,招諸友小飲于西窗,期而不至者藹堂、梅苑,不速自來者杏圃一人。蠻燭已剪,賓朋未集,乃折簡(jiǎn)招壬叔至,以破寂寞。壬叔將至西泠,即借此筵以為祖餞。是夕正齋辯論鋒起,壬叔、長卿與之力爭(zhēng),余亦抵掌和之。旁人見之盡詫為癡,而此中人不自覺也。

十有五日癸亥

清晨甫里人陳大來舍,絮談里中近況,與之同詣西園,登凝輝閣啜茗。是日有神會(huì),士女焚香者不可勝數(shù)。妓家多著赭衣,曳桎梏,雜于會(huì)中,謂償夙愿,以消災(zāi)譴。

遇雪山于廟。

午后至益扶丈室,同至縣南訪蓮溪于寓齋,劇談良久而別。

十有六日甲子

至益扶丈室,同往西園,啜茗于畫舫軒。

是日往大境,壬叔已解經(jīng)去矣。

十有七日乙丑

益扶丈來舍,以《文選》六帙相眎。余在滬瀆無書可讀,就彼借閱,稍理舊業(yè),亦消閑之一計(jì)也。

十有八日丙寅

薄暮同子卿、正齋啜茗畫舫。

十有九日

既夕至正齋舍,清談片刻,借得《古今文考》卷。

是日丁卯,晴。

二十日戊辰

讀《蘇長公集》。

二十一日己巳

二十二日庚午

晨至畫舫軒同諮卿舍弟啜茗,正齋、子卿亦來合并,謔浪笑傲,縱談一切,大有淳于曼倩之風(fēng)。

午后益扶老丈偕其長女鳳齡來舍,同里陳大來,正齋亦來,劇談良久。

至縣南訪蓮溪,得晤曹梅生。蓮溪為沽燒春一卮,對(duì)談小飲。蓮溪望救路窮,阿堵告匱,勢(shì)岌岌乎難以度下,懇余籌畫,予未有以應(yīng)也。

歸經(jīng)西園,至文元齋,欲購《惲帖》二卷,而索價(jià)甚昂,亦姑置之。

遇子卿、吳三于茶寮,同至酒肆,約飲二斗,已覺微酣,歸來已更深矣。

宵闌酒醒,胸鬲間殊覺煩悶,轉(zhuǎn)輾不能成寐。自后必當(dāng)戒酒,即飲亦必以少為貴,不敢如長鯨之吸百川也。

二十三日辛未

薄暮至益扶丈舍。益扶為市醬脯醯鴨二簋,沽酒一壺,留余夜飯。余為招正齋至,小飲談詩,剪燈共話,殊可樂也。

二十四日壬申

日暮正齋來舍,立談良久。長卿亦來,數(shù)言即別去。

客去點(diǎn)燈,跂腳翻書,亦屬樂境,味淡者長非熱中人所能領(lǐng)會(huì)。

二十五日癸酉

長卿來舍,同至墨海。

午后陳靜山至,同詣西園散步。時(shí)已夕陽,因登酒樓小酌。樓側(cè)有一垂髫女子,頗靜婉,從隙中窺之,不覺神移。是日飲甚少,猶未及醺。

二十六日甲戌

蓮溪少君來舍。

午后陳大靜山至,同往菊如寓齋。靜山欲謀下榻所,不得隙地,殊費(fèi)籌畫也。

余胸鬲間悶甚,頓覺墳起,行動(dòng)皆作隱痛,左臂忽腫,屈伸不利,不識(shí)何疾也。

既夕正齋來舍,與余往訪益扶,清談片刻,即復(fù)別去。兼晤少云。

二十七日乙亥

清晨蓮溪少君偕其戚張若愚來舍。若愚,名日升,金山學(xué)諸生,人頗恂雅。

靜山至。午后至縣南。澹人以洋四枚貸于蓮溪。時(shí)蓮溪事已可了矣,因乏青蚨,難超黑獄。余與孔方兄久有絕交書,聞言徒呼負(fù)負(fù)而已。

詣西園,遇陶君星沅、陳子春林于茶寮,因共啜茗,劇談往事。靜山俟余于荷廳,余與之立談數(shù)語。

長卿至余舍診病,未值。

既夕余挑燈訪正齋,兼晤秋田,談良久始別。

二十八日丙子

清晨張若愚來舍,長卿亦來,診余疾也。

午后登群玉樓,同益扶丈、菊如啜茗,間談時(shí)事。

二十九日丁丑

靜山來,飯后同往啜茗,兼晤景堂、陳五。

復(fù)同丹成、徐大至近仙處談相,盤桓良久,始共別去。

晦日戊寅 微雨廉纖,乍停乍止

午后星田來舍,絮話家常。

薄暮同訪正齋,不值。歸時(shí)遇正齋于途,立談良久。

余僻處于茲,與世少合,齷齪茍且之流,日接于目,胸鬲間殊屬憤懣,人情世故久已了了,行將入山為僧,脫此利名枷鎖,不與此輩俗物為伍也。

八月

朔日己卯 微雨

是日至館,無事。

二日庚辰

檐雨傾注,庭中立變?yōu)榍?/p>

薄暮正齋來舍。

三日辛巳 雨甚大

長卿來舍,診余疾也。

四日壬午 雨稍止

星田來舍。

五日癸未

午后至正齋室中,同訪益扶,至畫舫齋啜茗,途遇祁翰蓀。

夜,長卿來舍,同詣?wù)S室,診其如夫人疾也。

復(fù)至如景園啜茗,劇談竟晷。

是日可稱茗戰(zhàn)。

六日甲申

清晨正齋來舍,同往廟西啖面,諮卿舍弟亦預(yù)焉。還至畫舫齋啜茗。

午后雪山來舍,同往啜茗。張少梅亦來合并。于群玉樓晤顧長卿,即別。

七日乙酉

午后往正齋舍閑話。

李子蓮、曹梅生來舍,同至畫舫齋啜茗,近仙、星田亦來合并。

八日丙戌

午后至正齋舍,清話移時(shí)。

九日丁亥

十日戊子

正齋來舍,同至畫舫齋啜茗。復(fù)往廟中觀劇。

至益扶齋中,不值。

晤張菊如,立談片晷。

星田來舍。

薄暮微雨。

十一日己丑

數(shù)日館中不校秘書,殊覺閑暇。午后稍涉文史,然頗有倦意。

正齋、長卿來舍,同至荷廳啜茗,澹人亦來合并,劇談軍國大事。正齋頗嫻于本朝掌故。

復(fù)至四牌樓聽黼山、子卿倡《化沉香》一出,極淋漓盡致。途遇陶星源。余于音律一道頗不能解,間從雪山學(xué)之,未明其旨。至于抑揚(yáng)宛轉(zhuǎn)之間,殊乖音節(jié),不識(shí)何故也。

十有二日庚寅

午后同星堂啜茗,細(xì)雨溟蒙。

至正齋舍閑話。

長卿、雪山來舍。至群玉樓,同長卿劇談。

十有三日辛卯

正齋來舍,菊如亦來,劇談竟晷。

午后陳少云來。

余逋負(fù)甚多,時(shí)近中秋,索者紛至,即欲筑九成臺(tái)逃債,亦不可得,真為悶絕。前日正齋贈(zèng)余詩云:“珍重今時(shí)留息壤,也應(yīng)早蓄買山錢?!鄙w勸余省穡而用之,為他時(shí)退步。其識(shí)見與莘圃略同。莘圃,余之內(nèi)兄,吳縣諸生,名引傳,績學(xué)能詩,別已二年,相思不見,酒闌燈灺,時(shí)念及之。

十有四日壬辰 晨雨甚大

是日至館,歸已晚矣。就食于村店,市脯惡蔬,不堪下箸。

十有五日癸巳 中秋令節(jié),天放嫩晴

午后至正齋舍。正齋俗事冗雜,不克細(xì)談。同諮卿舍弟至西園,啜茗于品泉軒。董錦翰與余晤談,董曉庵、唐蕓閣、張?jiān)剖烤銇砗喜?,暢論良久始別。

薄暮往正齋室。正齋摒擋家事,見余至,傾身障簏,其鄙不啻王夷甫也。余始意約正齋踏月閑游,見其如是,遂怏怏而散。

歸來窗底翻書,篝燈夜讀,致有佳趣。微步庭中,見月色如水,不忍負(fù)此良宵,因信足所至,獨(dú)行踽踽,豪情逸興,自謂不減髯蘇當(dāng)日也。世間名利之徒,營營擾擾,焉能解此樂乎?

廟中得遇益扶丈,以及少云、吳大,同詣景園小啜,間談時(shí)事。少云識(shí)淺論鄙,不足與言。嗟乎!天下之大,盡如此輩,我豈有愜志之日哉?人生不能快意,無異居于枯冢。古人種白楊于門前,非無見也。

董曉庵工篆刻,唐蕓閣善丹青,張?jiān)剖繒O佳,皆僦居廟中,以筆墨為生涯者。

是日玉峰、蔡湘濱、徐杏林訪余,不值。

十有六日甲午

午后蔡湘濱、徐杏林來舍,正齋亦來,同至綠蔭軒啜茗。湘濱,昆之諸生。

蒿目時(shí)艱,見今之方面多不以民瘼為念。粵西小寇,名曰朱楷,改元明命,勢(shì)益猖獗不可制。督撫諸大臣紛紛思去,欲報(bào)病休致者不一而足。無事之日則浚民膏以自奉,及乎事變猝來,倉皇失措?;麻壹扔?,則解職旋里,以與妻孥共樂,受國厚恩,置諸度外。夫國家設(shè)官,本為患難之秋資捍衛(wèi)備籌畫也,而今朝廷之上,盡如若輩,社稷何所倚,民人何以為生哉!

湘濱與余論及時(shí)事,輒為欷歔欲絕,喟然嘆曰:“事不可為矣,惟有隱居以終老耳。”余亦厭棄世故,欲為名僧。家益貧,憤世嫉俗愈甚,終日於邑,惟涉書史,否則逐屠沽輩,詼諧談笑,縱酒自晦,其實(shí)皆非余之所樂。余狂士也。才而狂,安得不貧?貧而才,安得不死?生斯世也,為斯人也,名利場(chǎng)中,非我側(cè)足地矣。

日來閱《可信錄》,見當(dāng)世顯宦,其祖宗必孳孳為善,積德累仁,何其子孫既顯之后,皆貪黷無厭,削國貧民?爵秩愈崇,行事愈齷齪,然猶寵榮沒世,富厚綿于數(shù)代。吾意天既報(bào)施善人,何不即報(bào)之于及身,或報(bào)之于子孫之賢者!

又有貧士未遇之先,拒奔女,完節(jié)婦,廉隅自勵(lì)。及乎既仕,荼毒孤寡,陷害忠良,靡有底止。夫天既因其不淫,而報(bào)以高爵,何不見其奸慝而陰殛之耶?豈其不淫之微善,天必報(bào)施,而誣良戮忠,乃理數(shù)所使然耶?其理真不可解矣,吾安得叩九閽而問之!

余嘗與正齋言,臣下氣節(jié)之頹靡,本朝為甚?;噬蠈议_言路,且圣祖立制,凡誅戮諫臣者,不得入太廟,而舉朝之臣,無一敢直言極諫者,即有所敷奏,皆諛詞滿紙,浮廓不中窾要,于國計(jì)民生毫無裨補(bǔ)。急其所緩,后其所先,黑白倒置,是非混淆,天下之吏員皆奉行故事,上下相蒙,茍安旦夕,求其興利除弊,安可得乎?余當(dāng)酒酣耳熱之際,輒欲擊碎唾壺,為之痛哭流涕也。

十有七日乙未

至正齋舍,聚首清談。知蔡湘濱已解經(jīng)去矣,如黃鵠翔于千仞,令人渺然莫接。

數(shù)日天氣朗霽,真春秋多佳日也。薄暮以杖頭錢百文,招正齋轟飲酒樓,藉消酒渴,舍弟諮卿亦從游焉。徐子卿、姚秋田亦相繼至協(xié)盛酒家,無佳釀,味殊薄劣,諸人頗不盡興,又顧至他。舍弟沽肴饌數(shù)品,差解老饕,三爵之后,微覺醺矣。因步月而歸,庾公興復(fù)不淺也。

余于城北僦屋數(shù)椽,與澹人偕居。近日澹人將至香港,下逐客之令,不免謀容郲之所,以免露處。困厄之中,何所不有,思之凄絕。

醉歸之后,更送正齋至家,縱談一切,亦不知其所說何話也。

十有八日丙申

午后至正齋舍,同往畫舫軒啜茗。又至東門訪雪山,閑話竟晷。

既別,經(jīng)天主堂觀劇,為《掃秦》一出,極佳。我佛點(diǎn)化奸雄,令其氣短。又觀《劈棺》一出,神情畢肖,覺千載之下猶如生也。

十有九日丁酉

正齋極喜彭甘亭詩,謂其工于運(yùn)典故。其詩格律雖細(xì)而短于言情,絕少流利之作。一夕閑步月下,誦其《詠弘光錢》詩云:“慘淡秦淮月,當(dāng)頭歲幾更。一年新天子,兩字小朝廷?!鳖H為沉著?!犊嘤辍吩娫疲骸胺e陰似作水云響,落葉疑聞風(fēng)雨聲。”殊覺陰岑可喜。

前日楊近仙將返吳門,至舍辭余。余感其意誠,送至百步外,珍重而別,期以臘底重復(fù)相見。近仙精風(fēng)鑒,持齋斷酒已三十馀年矣,年老而精神矍鑠,為人誠至悱惻,亦有足取者。

午后至正齋舍閑話。正齋亦來余舍,同登群玉樓啜茗,痛詆吏胥之狡獪,積弊相陳,不能廓清。上海邑中倚衙署為生者,不下萬馀人,民庶何由不???為政者汰冗務(wù)簡(jiǎn),則民困可蘇矣。古之官吏,俸足養(yǎng)廉,自奉儉約,故多清正之名。今則不然,糈薄而用奢,勢(shì)不得不取償于民,橫征暴斂,屯民之膏,侵漁國帑,上虛下匱,有由然也。張?bào)惴逶唬骸熬⒛?,本以理民事,事茍有益于民,則雖受利亦無害也。若外博廉介之名,而不為民理事,雖日飲一杯水,亦何取乎?”其言頗近于理。

二十日戊戌

侯家浜有一女子臨窗刺繡,湘簾不卷。從簾際窺之,其容絕佳,不知何姓也。前壬叔謂予曰,西關(guān)外箍桶匠生一女,年才十五,麗絕人寰,猶未字人。天生美材,何不擇地耶?由此推之,名才之淪落者,亦復(fù)不少。

午后至正齋舍,同往廟中觀劇。

復(fù)至東關(guān)訪雪山,不值。

過陳少云寓齋,與菊如閑話竟晷。益扶丈偕其友林會(huì)庵亦來合并。會(huì)庵,上海諸生,與先君子有舊,年已六旬馀矣。同至畫舫啜茗,清言娓娓,至昏黑始返。

二十一日己亥

午后至長生庫中,以布衣質(zhì)錢,立俟良久,足為之疲。

歸時(shí)途遇子卿、秋田,拉至酒肆小飲,余為沽肴饌。正齋亦驀然而至。余引滿三大觥,已覺微醉。

余此中恬淡自適,雖處窘迫,亦復(fù)怡怡如也。故即酒爐雜坐,與若輩歡呼,別覺翛然意遠(yuǎn)。詩人窮而后工之說,其理頗長。使余生長富家,則此性靈必日為聲色貨利所汩,欲求如今日之胸襟,不可得矣。

二十二日庚子

翼云師以《大悲陀羅像咒》一冊(cè)贈(zèng)余,鐫刻極精,詮注極細(xì)。余小病初愈,頗欲逃禪,焚香蚤起,幾凈窗明,閉門自懺,瑯瑯誦經(jīng),亦屬樂事也。正齋如夫人性慧佞佛,向余索是經(jīng),余即舉以饋之。正齋亦以煮鴨一柈為報(bào)。

清晨途遇益扶,立談片晷。

午后同益扶丈至西關(guān)訪宋大。宋大新徙,居室雖小,殊覺幽雅。自北至西,往返數(shù)里,深街僻巷,幽致泠然。

夜至正齋舍,剪燈絮話,以杯酒酌余。酒味殊烈,不減京江之制。

二十三日乙丑

至益扶舍,不值。

薄暮約藹堂、子卿、長卿、梅苑、秋田、正齋,小飲于酒樓,舍弟亦預(yù)焉。持螯大嚼,不殊畢吏部之風(fēng)流也。

二十四日丙寅

午后無事,往廟中觀劇,《跌雪》一出,聲情凄惻,令人墮淚。

至正齋舍。晤藹堂于茶寮,同至酒肆小飲。途遇玉峰、顏大,拉之偕往,飲至三爵,已覺薄醉,歸時(shí)已上燈矣。檢書欲讀,睡思雜然。甚矣,酒之亂性也。

二十五日丁卯

甫里人來,接得莘圃一札。余里中詩人,自術(shù)民師而外,推莘圃為巨擘。

余一日早起,偶見壁上有《白桃花》詩一絕,字亦蒼古,閱之,乃里中潘子升所作,詩云:“憶去瑤臺(tái)縞袂分,燕支妝罷孰超群。卻看露井枝橫月,修到梅花尚有君?!蔽镀湓~,兼有懷舊之意。

二十六日戊辰

午后至東關(guān)訪雪山,與朱葵圃、費(fèi)獻(xiàn)廷酒爐小飲,歸已夕陽在山矣。

上燈后至正齋舍。余數(shù)日青蚨飛盡,爨火將虛,正齋貸余以二洋,稍救燃眉。余初意,至此蓋欲稍蘇涸轍耳,而今困迫又若此,不知窮鬼何年送去也。

二十七日己巳

晨與正齋、顏大往林老家中,同益扶、少云至綠蔭軒啜茗,抵掌而談。甌茗既啜,益扶特邀余輩至舍,是日其女鳳齡生日,治面相款。菊如亦來合并。顏大先歸。

午后至廟觀劇,得晤枕書,拉至茶寮小啜。繼而舍弟諮卿、沈子小良亦至,徘徊久之,乃始別去。

黃昏時(shí)邀正齋薄酌于酒樓,劇談閨房瑣屑事,聽者神為之移。

歸于燈下讀秘書一冊(cè)。

二十八日庚午

木樨已香,天氣殊暖。夜來電影微閃,檐溜滴瀝。余將遷居,乏于資斧,頗為煩悶,欹枕不寐,聽此雨聲,益覺愁緒坌集也。

是夕夢(mèng)讀古詩數(shù)十章,頗似選體。見說部中有《鸚媒》一則,詞甚瑰異。曰某女子蓄一鸚鵡,性慧能言,朝夕飼以佳果。一日飛去,至數(shù)里外士人家,止其簾上謂之曰,某家女子思汝久矣,約以后日俟于河濱,特命致意,毋失信焉。既而飛歸,告女亦如所云云。明日女子出游,果遇士人于橋,邂逅相悅,遂成夫婦,故曰《鸚媒》。余愛其意,夢(mèng)中細(xì)讀數(shù)過,及醒猶能默誦。

二十九日辛未

薄暮偕長卿啜茗。

正齋之四姬將歸,正齋為之購澡豆、面藥閨中諸品,余亦同往,歸已昏黑矣。

夜飯后至益扶丈舍,并晤菊如。益扶詢余宗牒。余謂,我家世代單傳,至明已不可考,在他處又無別支,所謂衰宗也。衰宗欲盛,必當(dāng)修德。余生平福澤已為輕薄孽所削盡,欲德之修,不其難哉。先君子辛苦立門戶,至余而一敗涂地,思之益淚下也。

三更時(shí)雨。

九月

朔日壬申

西風(fēng)已起,天氣驟寒,急雨終朝,重陽節(jié)近矣。

薄暮至正齋舍。藹堂、子卿、長卿、舍弟芷卿俱在茗寮小啜,頓覺寒意逼人,因至酒樓轟飲,黃昏時(shí)始散。

二日癸酉

是日余遷居于北城外,小樓數(shù)楹,頗繞幽致。其地僻靜,人跡罕至,盡堪讀書。

是夕益扶丈、正齋、少云咸來送余,長卿饋余洋一枚。困厄之中得此二三朋儔扶持之,慰藉之,亦足以消愁破寂也。

三日甲戌

午后至益扶齋中,劇談良久。

歸至正齋舍。正齋四姬之父,年八十七矣,手足便利,耳目聰明,猶如五十許人,真壽征也。

是夕得一夢(mèng)甚奇。夢(mèng)至一所,屋宇甚廣,西廡半就毀圮。眾捕一虎至,毛色純青,四足俱被束縛,既閉以柙,稍解其索,飼以羊豕,虎即以爪攫取。余畏而走,登屋而觀之,自覺身輕如葉,履屋如平地。忽見虎若人立,頓變?yōu)閭ツ凶?。余喜甚,與之同游,謂之曰:“今天下人而虎者多矣,虎而人者則未之見也。”頃之,一人從小橋而至,神情洶洶,將摧辱余。予急避之,猶詈不已,意將報(bào)之,而力不能,歸以告虎?;⒋笈?,長嘯一聲,仍變?yōu)榛?,出門而去。予亟出追之,但見月暗星稀,天黑如也。

四日乙亥

薄暮過益扶舍,復(fù)至北城茶寮,俟子卿不至。歸時(shí)晤長卿、雪汀于酒肆,舍弟芷卿亦在,效康駢之劇談,作劉伶之痛飲,引滿三爵,已覺微醺,適可而止,其中自有至樂也。

五日壬子

天氣朗霽,曉起櫛發(fā),兀坐小窗下,展閱稗史。

忽景堂折簡(jiǎn)招余,乃至凝輝閣上,煮茗細(xì)啜。景堂縷述同人演劇情事,謂將制新曲以娛聽聞。頃之,子卿徐子、舍弟芷卿俱至。

有王大者與余初識(shí)面,意甚殷勤,邀余至五云樓小酌,賭酒拇戰(zhàn),飲興頗豪。

復(fù)往群玉登樓啜茗,雪山亦來合并。

景堂、王大先別去,余偕雪山至葛仙翁祠觀劇。

復(fù)往北城外天后宮,見藹堂、子卿偕眾羽士焚香禮斗,曹翁為壇主,留余小飲。

繼與雪山迂道過松云舍。松云藏?zé)簶O佳,以菽乳瓜蔬數(shù)品下酒,三人對(duì)飲,情話娓娓,歸已更馀。

六日癸丑

益扶丈來舍。

薄暮至正齋舍,晤藹堂于茶寮。

是日雪山來。

七日甲寅

午后往葛仙翁祠中觀劇,啜茗食餅,樂自有馀。

復(fù)至畫舫齋得晤子卿,同至酒壚沽飲,正齋亦來。

繼過正齋舍,留余夜飯,所煮蟹羹,風(fēng)味殊美。

八日乙卯

益扶丈來。

是日余理書籍,陳于幾案間,頗覺楚楚。

九日丙辰

是日重陽令節(jié),天氣晴朗,余與正齋、少云、芷卿舍弟醵錢飲酒,持螯為樂,姚秋田亦來合并,翦燈劇飲,談笑詼諧,此樂何極乎!滬人多不好事,藝鞠者絕少,即讀書子弟,亦皆俗氛滿面,求其澹然遠(yuǎn)俗者,未之見也。

十日丁巳

數(shù)夕月色甚佳,照幾榻如水,靜坐對(duì)之,萬念皆寂。

十有一日戊午

薄暮往訪益扶,不值,步月而歸。西風(fēng)吹面,頓覺寒意侵人。

十有二日己未

飯后往訪正齋,與之啜茗,途遇澹人,同至荷廳,劇談一切,后各別去。

獨(dú)至酒樓,得晤嚴(yán)大、費(fèi)二,置酒小飲。

薄暮至正齋舍。正齋特市豕脯,留余夜飯。

上燈后同至桂香庵,庵中有尼與僧淫媟事,為人所執(zhí),故特至彼一詢奇聞。

復(fù)與顏大閑話,歸已更馀。

十有三日庚申

晨至正齋舍,同詣宴晉升齋中。

薄暮同長卿、正齋至城北茶寮啜茗。頃之子卿、秋田亦來合并,群往酒壚轟飲,飲興甚豪,為罄五爵。

長卿渴甚,特拉正齋與余小啜精廬,縱談世事。正齋勸余習(xí)刑名,長卿勸余學(xué)醫(yī),余皆笑諾之。

十有四日辛酉

薄暮過王家酒肆,長卿招余小飲,正齋、舍弟芷卿俱在。市中有牛脯,舍弟為沽二簋,余素弗食,不能下箸。頃之子卿、藹堂咸來合并,縱飲十馀觥,始覺微酣。數(shù)日以來游于酒國,萬斛閑愁頓覺消釋矣。

十有五日壬戌

薄暮過正齋舍,閑話后同正齋、舍弟子卿至協(xié)盛酒樓小飲。連日杖頭屢空,因借酒兵十萬破此愁城也。

是夕得一夢(mèng),甚覺不祥。夢(mèng)一古鏡,形制甚鉅,忽然中破,余乃掘地成穴,瘞之土中。其穴臨水,流泉湯湯,穴為所淹,余遂驚寤。嗟乎!夢(mèng)蘅已死,破鏡不能重圓。一棺淺土,露蝕風(fēng)欺,弱魄又何以安耶?何日傭書事畢,擇高原而安葬焉。碎玉零珠,自當(dāng)加意護(hù)惜之耳。

十有六日癸亥

薄暮與丹成、嚴(yán)大小飲酒樓。繼而玉塘、達(dá)高皆至,暢飲數(shù)觥,頓覺微醺。

復(fù)至茗寮小啜。玉塘饋余以茶葉。

十有七日甲子

雪山來,不值。

薄暮至正齋舍,即別。

是日得莘圃書壹函,勸余屏綺語而歸禪旨。然余作《花國劇談》一書,大旨亦無詭于正,以文人之筆墨,為名妓下針砭,浮云在空,明月滿地,一片虛無,反屬幻境,但法秀見之,不免詆呵耳。莘圃書中極道嚴(yán)桂生遺棄塵俗,修身養(yǎng)性,為不可及。桂生,余舊友也,數(shù)年不見,造詣乃如此耶!余邇來頗思逃禪,而海陬僻壤,絕無名僧,可與究禪宗之圭旨,二三朋儔,皆附腥慕膻之流耳,更不可與言,還山讀書之約,徒成虛語,引領(lǐng)西望,無枝可棲,將來此志能終成乎?付之浩嘆而已。

十有八日乙丑

薄暮偕舍弟至城北茶寮。

往訪正齋,同詣酒樓劇飲。

是夕正齋購得稻蟹,留余夜飯。持螯置酒,剪燈清話,其樂何如也!

十有九日丙寅

午飯后往城中觀劇,諸伶皆擅絕技,每一登場(chǎng),滿座傾倒。廟內(nèi)有賢主人,瀹清茗,進(jìn)寒具,使余憑闌而觀之,殊覺心暢神怡也。

復(fù)詣東關(guān),往訪雪山,清談娓娓。雪山特沽旨酒,相對(duì)共飲,出絹素一幅,倩余題詩。上畫墨梅一枝,是松云所寫,殊有清致。

是日月媖姊氏從吳淞寄書于余。余與姊氏久不相見矣,今得此書,可抵萬金也。余在于茲,親懿間隔,厄窮日甚,困頓無聊,欲思自拔于泥涂,卒不可得。先君子在時(shí),不乏密友,迄今門戶衰遲,有同任昉欲求如劉秘書,其人未易遇耳。每念及此,輒為墮淚。

二十日丁卯

薄暮至正齋舍,并晤其舅郁子安。正齋之繼夫人從鹿城來,攜巨螯一簍,于是沽酒治具,招諸友小飲焉。同坐者長卿、秋田、少云、子安及余,暨主人而六??|姜潑醋,風(fēng)味殊佳,非故鄉(xiāng)不能有此品也。

二十一日戊辰 是日天陰

余所作之事,無不可以告人。每有所作,輒筆于書,法司馬溫公之意也。

康甫家足自給,課徒之暇,盡可流覽諸史,涉獵百家,以文章名世,而所造僅若此,其資稟可知。

桂生與余交時(shí),騖名利,厭貧賤,絕無翛然遠(yuǎn)俗之心,今何變之甚速耶?不知莘圃亦嘗微窺其人,與之深談否?

弢叔游幕華亭,偕其友來墨海,與余一見,眉間精悍之色亦少減矣。茸城張?bào)惴?,雷約軒亟稱其詩文,以為當(dāng)今不可多得。弢叔之才已為人折服,若此橫覽四海,嘆才難矣,能勿憮然?

余今年五月后,始涉文史,裒集舊作,暇則吟詠風(fēng)月,陶冶性情,與正齋諸友瀹茗清談,沽酒劇飲,可謂樂矣,而其貧較舊歲更甚,豈真詩能窮人耶?

莘圃好直言,時(shí)以書來規(guī)余過失,古有諍友,可無愧焉。

余功名之心久已如死灰,不能復(fù)燃,且為文縱恣負(fù)奇氣,欲以此俯就有司繩尺而掇青紫亦難矣。今天下方有事,安用此經(jīng)生為哉!

壬叔精天文,與弢叔為友,性亦倜儻,惜名士氣太重,其提綾文刺曳裾侯門者乎!

余在茲日愈貧困,布衾莫贖,爨火將虛,待屆明年,決計(jì)歸里第,還家之后,無田可耕,恐作留侯之辟谷耳。嗟乎!天之厄余,不至于此極不止也。

余所娶泠泠乃閩人女子也,是女為林君撫養(yǎng),非其所生。余后日旋歸,必當(dāng)別擇佳偶,蘆簾紙閣,著個(gè)孟光,亦屬文人佳話。

汪君俊明,乙巳年與余同時(shí)入泮,今茲翩然而上,恍有云泥之隔?!巴瑢W(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弊x少陵詩,不覺感慨系之。

薄暮詣城北茶寮。偕正齋、秋田、芝卿、舍弟芷卿,同往酒壚小飲,燈灺更闌始別去。

二十二日己巳

微雨溟蒙,西風(fēng)料峭,秋氣深矣。嫩寒初厲,急欲裝綿,而青蚨飛盡,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乎?

二十三日庚午

薄暮啜茗茶寮,與正齋、長卿同往酒壚轟飲。頃之施大亦來。長卿縱談一切,飲興甚豪。余已頹然醉矣。

二十四日辛未

暮偕秋田飲酒,杏圃亦來合并。頃之嚴(yán)大、戎二、張八等群來縱飲,一罄數(shù)觴。后至城北復(fù)飲。微雨初止,街衢泥濘,不覺納履踵決焉,于是同湘山踉蹌而歸。

二十五日壬申

是夕秋田購得稻蟹,醵錢小酌,同席有二徐、子卿、正齋,少云亦在座。對(duì)菊持螯,真屬樂事。

二十六日癸酉

是日午后途遇沈松云,同至東關(guān),往訪雪山,清談良久而別。

薄暮益扶丈見招,同席正齋、菊如、少云,置酒小飲,更馀始散。

二十七日甲戌

與二徐子卿黃壚沽飲,三爵而止。

歸時(shí)至吳氏小舍詢澹人之疾,吳氏特留飯焉。

二十八日乙亥

薄暮同正齋、長卿酒壚小飲,因與劇談,得罄衷曲。長卿精醫(yī)理,勸余學(xué)之:“予不能作良相以濟(jì)世,深愿為良醫(yī)以濟(jì)人?!逼澛勊寡?,??制溆兄径创伞?/p>

二十九日丙子

薄暮茶寮小啜,得晤丹成、達(dá)高,同往酒壚轟飲,已薄醉矣。

三十日丁丑

薄暮長卿沽旨酒,煮佳肴,招余小集,正齋、芷卿同往,集于城西草堂,并晤其姊丈鐘君星槎,酒酣出《秋樹讀書圖》命題。時(shí)已宵闌,微雨未止。藹堂在座,撥琵琶以侑酒,長卿亦唱《板橋道情》以和之。竊自喜曰,滬城之秀萃于一席矣。夜深始別。

十月

朔日戊寅

連日病酒,頗覺頭痛,靜坐不出。

山意沖寒,梅花欲放,苦無驛丈折寄一枝也。

二日己卯

薄暮與長卿、正齋飲于酒樓,間為北里之游。

三日庚辰

賦閑無事,午后與正齋攜其長公子觀劇,神志暇豫,頗覺自適。

既夕宴于徐品山家。品山遷于新舍,賓友如云,酒如澠,肉如坻,頗有田家景象。

四日辛巳

薄暮長卿、藹堂、正齋小集茶寮,同至酒樓劇飲。

旋至正齋舍閑話。秋田沽酒,正齋市肴,因而再酌。藹堂與正齋縱談世故,長卿竊為不然,詞辯鋒起,余特唯唯而已。嗚呼!正齋之言宜于涉世,長卿之言宜于持躬,揆之于理,皆失其平。余之絕人逃世,非無故也。

五日壬午

暮同長卿泥飲與酒舍,正齋亦來。散步林坰,送至城邊而別。

六日癸未

天寒晷短,杜門不出,終日鈔胥。所得青錢,藉以換酒,亦一樂也。

七日甲申

室近郊野,狂風(fēng)亂吼,夜坐聽之,殊有懷鄉(xiāng)之感也。

暮偕壬叔飲酒。夕飯于林氏。

八日乙酉

既夕往訪正齋,得晤藹堂,煮酒閑話,飽飯而歸。

九日丙戌

暮與舍弟芷卿、顧子長卿薄沽村醪,聊以御冷。復(fù)往正齋舍。

十日丁亥

微雨無聊,翻書兀坐。

徐君子卿折簡(jiǎn)來招余,同正齋、秋田、少云、舍弟芷卿偕往。是夕特設(shè)二席,肴核頗豐。有數(shù)友素不相識(shí),酒量殊豪,皆屬大戶。余亦所飲無算,狂花病葉,幾不自禁。甚矣,不為酒困之難也。

十有一日戊子

午后往東關(guān)訪雪山閑話,旋至林氏小舍候益扶丈。益扶特留夜飯,時(shí)少云亦在。林女鳳齡于歸有日,因?yàn)橹饟跻磺醒伞?/p>

十有二日己丑

薄暮偕壬叔小飲酒樓。歸至正齋舍,同詣林氏,益扶特為沽酒市肴,留余夜飯。少云亦在。

十有三日庚寅

午后壬叔偕余至酒樓泥飲,長卿、秋田、舍弟芷卿、陳子壽亭皆來合并。長卿善談,輒與壬叔抵梧。余恐其攘臂,罄數(shù)觴遽別。

繼經(jīng)廟西見梅苑在肆縱飲,起拉余坐飲。

后共往青樓,房老為供片岕。余于此中久已絕跡,一見即別,不復(fù)縈懷。

復(fù)至城北再酌,已不勝酒力矣。

十有四日辛卯

是日林女鳳齡于歸,余往賀之。嬌客顧君蕙卿習(xí)醫(yī),亦醇謹(jǐn)子弟也,余與同席。冰人朱梧崗喜談吐納之術(shù),云絕欲已八年矣,頗有所得。夜間趺坐不寐,殊覺靜妙。是說余未信之。世人妄冀成仙,求成內(nèi)丹,徒自苦耳。

十有五日壬辰

薄暮同舍弟芷卿至正齋舍,正齋特翦佳蔬煮面,豕脯醇醪,備極豐旨。是夕盡歡而散。

十有六日癸巳

嚴(yán)風(fēng)料峭,就日鈔書,殊覺手冷。數(shù)日無錢,悉以敝衣典庫,其苦誰相諒也。

十有七日甲午 微雨溟蒙,至午即止

午后壬叔以周石薌來,邀余小飲。既至寓齋,不值,沽飲酒壚以俟之。繼而石薌同岳壽門俱來,一揖之后,翩然就坐,飲興甚豪。因詣醉月樓,佳肴羅列,借以侑酒。余與石薌拇戰(zhàn)輒勝,而石薌已醉矣。

十有八日乙未 是日風(fēng)甚大

十有九日丙申 晨有大霧,至午始散

二十日丁酉

薄暮雪汀來舍,與長卿同至酒舍小飲。

往北關(guān)唁廷培之喪,送其槥至四明會(huì)館。廷培姓費(fèi),在墨海為最久。

二十一日戊戌

天氣殊寒,墐戶不出。

二十二日己亥

雪汀來舍。

薄暮至正齋館中。

二十三日庚子

數(shù)日茹蔬,頗思佳味,因市羊羔,以解老饕。

二十四日辛丑

正齋來舍,同至畫舫啜茗。復(fù)詣六露軒小飲,芷卿舍弟亦偕往焉。途遇潘枕書、魚玉佳,拉往綠波廊啜茗。枕書出詩馀以相眎。繼而石薌、壬叔、壽亭亦來合并。復(fù)至酒壚轟飲。

后枕書、壬叔與余共游教坊,絕無粲者。其貌則牛鬼蛇神,其心則魑魅罔兩,余見之廢然而返。

二十五日壬寅

同壬叔往訪正齋。

二十六日癸卯

午后與壬叔、壽亭同往四美軒啜茗,茶再瀹,即往酒樓小飲。

繼至壬叔寓齋,飲予以橘酒,筍脯蔬品,風(fēng)味殊佳。

酒后復(fù)至角端聽徐淑卿說書,容媚音清,殊可取焉。

二十七日甲辰

天氣殊暖,敝裘亦覺其溫矣。

二十八日乙巳

薄暮正齋來舍,留一餐而別。

二十九日丙午

靜坐小窗,看書排悶。

十一月

朔丁未

日有食之,既。

二日戊申

午后往訪正齋,并晤長卿,同至四美軒啜茗。

復(fù)至壬叔寓齋,瀹茗劇談,黃昏始別。

三日己酉

薄暮至益扶舍。

后獨(dú)往酒樓,得遇嚴(yán)六、張八,遂與飲酒,別已更馀矣。

四日庚戌

午后往澹人齋中。將出北關(guān),得晤戎子,遂與登樓劇飲,已薄醉矣。

五日辛亥

薄暮同萃亭飲酒。

六日壬子

是夕地動(dòng),屋宇皆震。

七日癸丑

八日甲寅

午后同壬叔至天主堂觀劇。

九日乙卯

萃亭來,同至西園登樓啜茗。

繼至東關(guān)訪雪山,至暮而歸。

十日丙辰

掩關(guān)卻掃,潛心典籍,時(shí)作《海陬嘉話》,將蕆事矣。

十有一日丁未

十有二日戊午

周石薌來,午后同往豫園,登探香第一樓啜茗。

十有三日己未

午后同石薌、壬叔往畫舫軒啜茗,并晤雪山。后登酒樓劇飲。

十有四日庚申

十有五日辛酉

午后同石薌啜茗。

薄暮芝卿、杏村、正齋、梅苑、少云、秋濤、秋田,并舍弟芷卿,小飲于酒樓。

醉后同正齋、梅苑訪艷勾欄,遍覽數(shù)家而返。

十有六日壬戌

午后同正齋至廟中觀劇。

十有七日癸亥

十有八日甲子

十有九日乙丑

二十日丙寅

二十一日丁卯

既夕至澹人齋中。

二十二日戊辰

至敬業(yè)書院,與枕書晤談。至綠波廊啜茗,兼晤宋小坡、石薌、壬叔,并石薌令似熙伯。同至浙紹公所觀劇,至暮而散。

二十三日庚午

飯后至正齋室,同往觀劇。

二十四日己巳

二十五日辛未

午后與石薌偕往西園,啜茗于探香第一樓。后遇施大,同飲于酒壚,三爵始罄,而石薌已醉。

復(fù)至寓齋小坐,石薌攘臂以起,縱談時(shí)事,不殊杜牧、郇模,雖在草野,亦抱愚衷也。

是日壬叔特市羊羔蔬簋,留余飯焉。歸已更馀。萃亭因攜燈相送,至墨海始別去,甚可感也。

二十六日壬申

午后偕熙伯啜茗豫園,石薌亦來合并。茶罷后同詣酒樓小飲,頃之壬叔亦至,復(fù)以蔬肴留余夜飯。

二十七日癸酉

午后同春霖至源源寓齋往訪壬叔,不值,飲于黃壚。途遇萃庭,告余將歸,拉至茗寮,閑談竟晷。

歸途遇雨,衣履沾濡。想當(dāng)日郭林宗折巾一角,其風(fēng)度從容,殊不可及也。

二十八日甲戌

既夕至正齋館中閑話。正齋患目疾,倩余寫家報(bào)二函。歸時(shí)風(fēng)甚大,燈為所滅,曠野昏黑,獨(dú)行踽踽,殊覺恇怯也。

二十九日乙亥

十二月

朔日丙子

飯后往正齋寓室,同至探香樓啜茗,途遇萃亭,亦來合并。

正齋因目痛先歸,予偕萃亭觀劇。游人叢雜,苦不得前。

返至源源寓齋,見石薌獨(dú)坐寫字。

繼至酒樓轟飲。邱兆三、董錦翰亦來,座中互有辯論。后至兆三寓齋,石薌已醉。復(fù)過酒家,又罄三爵,石薌已玉山頹倒,不能行矣。予為扶之翼之,推之挽之,始得至舍。石薌高唱大江東,聲情激烈,同舍之人皆為驚愕。

遂往勾欄訪艷,歸已二更,萃亭送至墨海始別。

二日丁丑

午后同壬叔往正齋館中,不值。

三日戊寅

薄暮至浙紹公所觀劇。繼與石薌、壬叔酒壚小飲,飲既薄醉,即至館中啖飯,石薌飲興甚豪。同往平康,著意尋春,迄無佳者。

歸途遇雨,石徑甚滑,殊覺窘于跬步也。

四日己卯

雨夜往正齋館中。

是日賊攻陷武昌。

五日庚辰

是日北風(fēng)凜烈,寒氣蕭森,特沽旨酒,與壬叔、石薌夜飲,聊以御冷。

六日辛巳

午后正齋特具墨沈招石薌書楹帖,余因與石香同往,得飲醴酒,惜止半罌,殊失所望。既歸,石薌復(fù)解杖頭錢,偕予往酒家縱飲。頃之壬叔亦來,盡興而返。

七日壬午

薄暮同石薌、壬叔黃壚痛飲。天寒風(fēng)急,雪花亂舞,殊可觀也。飲后同登圣會(huì)堂,躋其絕頂,江天空闊,帆檣在目,真覺一覽為豪矣。

初八日癸未

微雪,街衢泥濘,殊不可行。

午后著屐至城中,往訪正齋。聞昨夕四牌樓被災(zāi),焚毀廬舍五十馀椽,因往觀焉。

至源源寓齋,同壬叔劇談。石薌避火于水仙宮,猶未歸也。頃之石薌至,即詣黃壚買醉。出城時(shí)已昏黑矣。

九日甲申 快雪已晴,檐溜猶滴

靜讀《黃庭》一卷,閉戶不出,殊可樂也。

十日乙酉

市得蛤蜊甚佳,因沽村醪,與壬叔、石香小飲。

十有一日丙戌

雪山來舍,同至世公酒舍,縱譚情事。酒味殊佳,為罄三爵。

復(fù)登圣會(huì)堂憑眺。

過壬叔寓齋時(shí),石薌沽酒自娛,余亦共飲。

夜飯后同至勾欄訪艷,歸來已更馀矣。

十有二日丁亥

十有三日戊子

裳卿來舍,至四牌樓訪壬叔,約軒、小坡出《乞詩圖》與余閱之。頃之蔣劍人亦至,共詣黃壚轟飲。座中聯(lián)句多不成篇:“著屐踏殘雪,買醉黃公壚。相逢酒賢圣,載賡詩唐虞。時(shí)清束高閣,吾輩猶江湖。歲暮歸未得,痛哭聊狂呼?!甭?lián)至此,興盡不能再屬,乃往蔬館中啖飯。

劍人欲嗜片岕,即至勾欄院中。劍人出院,將輿上玻璃擊碎,壬叔在后,為人所執(zhí),一夕不歸,消息杳然。余同石香至縣署見藹堂,托其切究。

是夕宿于寓齋,徹夜不寐。

十四日己丑

晨晤小坡。

午后至源源寓齋,石香猶未歸,靜俟良久,讀《約軒詩草》。

繼同石薌出北關(guān),知壬叔已在余舍,羊裘已去,席帽亦無,形容殊狼狽也。余心為惻然。嗟呼!壬叔遘此無妄之災(zāi),實(shí)所不料,歡樂未終,憂患及之?;貞浨跋χ?lián)詩擊節(jié),飲酒高歌,適成禍藪矣。

是夕陳循父、卜筠亭亦來。

十有五日庚寅

至正齋舍吃飯。

既夕同秋濤、芝卿、少云、秋田、梅苑、藹堂,并舍弟芷卿,往館中小飲,遞瑤觴以飛花,翦銀燭而聽雨,猜枚限字,其樂臻極。歸已二更。

是日石香來舍。

十有六日辛卯

微雨溟濛,短窗兀坐,情懷殊覺恅愺也。

十有七日壬辰

午后至石香寓齋,劇談竟晷。讀潛夫《梅花詩》百首。與石薌論及壬叔之事,知子箴明府已為之料理矣。

是夕壬叔宿于余舍。

十有八日癸巳

約軒來舍。

十有九日甲午

石香、荺亭來舍,偶談即去。

是日嚴(yán)寒,酤酒與壬叔對(duì)飲。風(fēng)甚大,酒力不能上面也。

夜深翦燭論及兵亂事,為之憮然。

二十日乙未

午后閑步至廟,得晤舒塘、鞠如,茗寮小啜。繼至酒壚買醉。

復(fù)詣源源寓齋往訪約軒。石香以鐵壺沽酒,留余小飲。約軒于市上購得鐵壺一柄,制甚古雅,因倩梅伯作圖,劍人作詩,自號(hào)鐵壺外史。嗟乎!士相得則益彰,物因人而見重。當(dāng)其棄置市廛,誰加拂拭?自約軒物色之而聲價(jià)頓增,光華遂著,其遇不遇何如哉!

二十一日丙申

石香、荺亭來舍。

午后至源源寓齋,同石香、雪山至松云室。石香將歸,缺于資斧,欲以古晝?nèi)髦T松云,而松云不欲售也。

既歸,石香置酒共酌,約軒亦來合并。

二十二日丁酉

約軒來舍。飲以乳酪一壺,謂風(fēng)味殊佳,不減醍醐灌頂也。同至依綠軒啜茗,小坡、枕書亦來合并。依綠軒本名綠波廊,既圮,后人重葺。小坡為之易今名,殊不雅馴。

二十三日戊戌

薄暮至雪山舍。

是夕四牌樓火,烈焰騰空,火勢(shì)甚猛,頃刻間延燒數(shù)百馀椽,陸文裕宅幾為灰燼。滬之火災(zāi),數(shù)年來未有如此之甚者也。余同梅苑、馥山登杏雨樓而觀之,歷歷皆見。噫!一片繁華之土,頓為瓦礫,可嘆哉!

二十四日己亥

午后同循甫至舒塘齋中。復(fù)過益扶丈舍,即別。繼往正齋家中吃飯。

二十五日庚子

午后至舒塘齋中,繼往酒樓與諸友轟飲。歸時(shí)復(fù)偕戎大飲于城北黃壚。

術(shù)民夫子抱喪明之痛,作《淚海集》一帙,特寄來索予誄詞,并征海上名流題詠,研農(nóng)、劍人皆有詩。予以歲事將闌,百端叢集,苦無詩思,乃作札以復(fù)之曰:

海上鴻歸,惠我手書,并得《淚海集》一卷。臨風(fēng)雒誦,亦不自知淚之何從也。嗚呼!蟫叔竟死耶!

始而淞水人來,偶言及此,猶以為傳聞之誤,今則識(shí)讖兇詞自夫子而至矣。嶄然頭角,天促其齡,不知夫子何以自解。

歲事將闌,百端叢集,欲作一詩以哭蟫叔,而鮫眼已枯,欲哭而不成聲,故欲作而猶未果也。除歲之夕,當(dāng)?shù)蔷懦膳_(tái)上,東望欷歔,煙波浩淼,棖觸于心,可為蟫叔一大哭。淚竭詩成,而賓亦從此返矣。

夫蟫叔以早慧而殤,賓亦以小有才至于此極,有同悲焉。然蟫叔雖死,或可重生,與夫子再結(jié)父子緣,如橫山故事,未可知也。即或不然,夫子刊此集傳世,使天下之人共傷蟫叔聰俊而卒,則蟫叔亦可不死。若賓則先君即世,臺(tái)芳又殞,作客三年,親懿間隔,老母弱弟,棲棲海濱,正不知何時(shí)可歸,是更不逮蟫叔遠(yuǎn)矣。

況者夫子學(xué)道有成,樂善不倦,必非無子者。雛鳳雖夭,石麟再降,亦意中事耳。卜之于天,即卜之于夫子,曷敢以無稽之詞強(qiáng)為慰藉哉!捉筆匆匆,紙盡而止。

二十六日辛丑

是日母氏同舍弟返棹吳門。

午后至雪山舍,還至林家。

二十七日壬寅

午后同枕書、劍人茶寮啜茗。繼至源源寓齋往訪研農(nóng)。

二十八日癸卯

是日將一切逋負(fù)略為摒擋,除夕九成臺(tái)上可以毋庸逃債矣。

二十九日甲辰

晨同少云啜茗,飽啖饅頭。

夜至林氏吃飯。

是日至東關(guān)往訪雪山。

夜得一夢(mèng)甚奇,夢(mèng)余將往白門應(yīng)試,祈簽于神,以卜中否,乃掣得大吉之簽,末句云:“能掉旱蓮船,可以已世亂?!庇嗖唤馄湟?。忽神起謂予曰:“汝此行必獲雋,后當(dāng)為宰蒞巖邑,臨戰(zhàn)事而死于難?!庇嗨鞈萑欢?。

晦日乙巳

午刻至林氏齋中吃飯。

后同益扶老丈、少云至探香樓啜茗。

晚至城北孫家吃夜飯,少云亦在。正齋第二妾巧姬烹飪殊佳,嘗鼎一臠,可以知其味矣。

  1. 原稿作“咸豐二年歲次壬子”,前有題為“茗薌寮日記”,亦名“瀹唱雜記”,后署“蘅花山人志”。
  2. 原稿前有題為“瀛壖雜記”,署“蘅花館主志”。前又有款署曰“蘅花館日志,二冊(cè),咸豐辛丑三月下澣,后附《粵西雜記》,王子九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