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年少最無邪,往事云煙里

流浪是靈魂最好的安放:三毛傳 作者:徐丹


亂世里失了故鄉(xiāng)

三毛很少在她的文章里追憶她來到臺灣之前的童年時光,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回憶更是寥寥。彼時,她還是那么小的孩子,記不住故鄉(xiāng)的種種也可以理解,更何況,在未懂事之前,她已失了故鄉(xiāng)。

三毛祖籍河南,但陳氏一宗早在四百多年前就離井背鄉(xiāng),一路漂泊來到了浙江舟山安居,所以三毛才會在文章里寫自己是浙江人。三毛出生于重慶,因此重慶也算得上是三毛的半個故鄉(xiāng)。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九龍坡一隅給三毛一家?guī)砹税卜€(wěn)的生活。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和母親繆進蘭都是知識分子??娺M蘭在十九歲時遇見了陳嗣慶,二人不經(jīng)意的一個對視,就把對方的模樣互相刻在了心里,日日思念夜夜盼望,并不約而同地在心底發(fā)誓,非此人不嫁,非此人不娶。

就這樣,一年后,繆進蘭放棄了進入上海滬江大學(xué)新聞系繼續(xù)深造的機會,毅然嫁給了陳嗣慶,當起了陳家夫人。這樣的一個決定,想來,三毛的母親后來是沒有半點后悔的。因為她嫁給了一個沉穩(wěn)寬厚的男人,這個男人會賺錢養(yǎng)家,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對自己溫柔相待,對孩子們也是極盡父愛,這些都讓繆進蘭感到滿足。

天長地久的相守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的,這種普通的幸福,勝過大喜大悲。三毛在后來總算懂得:

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地來說,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蕓蕓眾生里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那間的喜悅,那么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了。

三毛沒有她母親那樣的好福氣。那樣平凡的幸福,于她而言,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當然,之后那些噩夢般的經(jīng)歷都是童年的三毛不曾預(yù)料過的事情。在她童年的期待里,未來要像五彩糖紙帶給她的驚喜一樣,不然的話,她會失望。

五彩糖紙是三毛小時候玩過的好東西。她那時候總是用寫完的練習(xí)簿去附近的商店換糖吃,吃完糖后再將糖果的包裝紙展開,平貼在玻璃窗上,或是壓在書頁里,不久便得到一張平平整整的糖紙。這讓三毛非常開心,所以她的練習(xí)簿總是寫得比別人快,那時,她的快樂也比別人多。

三毛原名陳平,其實她本不叫陳平,而是陳懋平。

“懋”是陳家家譜上屬于三毛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為她出生那年烽火連天,她的父親期望這個世界再沒有戰(zhàn)爭,于是在她的名字中寄予了“和平”的愿望。

但是“懋”字實在不好寫,三毛當時那么小,一定為自己名字中這個煩瑣的字而苦惱??墒牵龔膩聿皇悄欠N喜歡怨天尤人的女孩,總是有自己的主張。盤算了很久,三毛決定把這個討厭的“懋”字從自己的名字中去除,她固執(zhí)地將“陳懋平”寫成“陳平”。父親陳嗣慶十分了解自己女兒的個性,對她的做法采取了默許的態(tài)度。不僅如此,父親在給三毛的兩個弟弟取名字時,干脆都去除了“懋”字。

可見,三毛從小就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人,或者說,她是一個有些任性的小姑娘,但是絕對討人喜歡。她經(jīng)常惡作劇地將自己“陳”字的左邊部首寫到右邊,不為什么,只是覺得好玩,覺得這樣看著才舒服。

在重慶,三毛一家是和她大伯一家同住在一起的。

父親陳嗣慶和大伯陳漢清兄弟情深,兩家人同居一室,雖然不太寬敞,但也其樂融融。甚至,三毛從小就喚大伯母為“媽媽”,而稱自己的母親為“姆媽”,可見他們兩家是如何親近了。

因為戰(zhàn)亂的緣故,在重慶沒待多久,陳氏兄弟便決定舉家遷往南京。

如果說,三毛對重慶的記憶是縹緲無依的,那么對南京,這個曾給了她一段悠閑而舒適的童年生活的古城,她便總算是有了一些屬于自己的童年記憶。從重慶搬到南京,陳氏一大家人居住在“鼓樓頭條巷四號”的一幢大房子里。彼時,大伯父的幾個孩子已經(jīng)上學(xué),有的念中山大學(xué),有的念金陵中學(xué),連比三毛大三歲的姐姐陳田心也進了學(xué)校,獨獨只有三毛,因為還不到上幼稚園的年級,便只能跟著一位名叫蘭瑛的女傭在家里玩耍。蘭瑛本是逃荒而來,還帶著一個小男孩,三毛一家收留了她,也收留了那個叫馬蹄子的男孩。

白天哥哥姐姐們?nèi)ド蠈W(xué),三毛被蘭瑛帶到后院玩,這樣便無可避免地要和馬蹄子打交道。三毛對馬蹄子并無好感,更不喜歡和他在一塊玩,這也并非毫無來由,她曾在文章中寫到:

我本來是個愛玩的孩子,可是對這個一碰就哭的馬蹄子實在不投緣,他又長了個癩痢頭,我的母親不知用什么白粉給他擦著治,看上去更是好討厭,所以,只要蘭瑛一不看好我,我就從馬蹄子旁邊逃開去,把什么玩具都讓給他,他還哭。

這也許就叫童年,我們的記憶里總會有那么一個或者幾個不太喜歡的兒時伙伴,但是仔細想想,沒有他們的存在,童年或許就不叫童年了吧。因為,回憶童年的樂趣就在于,總有幾個死敵讓我們?nèi)缃裣肫饋矶紩薜醚腊W癢,然而還是會忍不住面帶笑意地回想自己和他們曾一起經(jīng)歷的一切,然后才發(fā)現(xiàn),所有厭惡都已云淡風(fēng)輕,只留下滿懷的思念,不禁感慨地問一句:“嘿!你,你們,現(xiàn)在還好嗎?”

不知道三毛對馬蹄子究竟懷著怎樣的心情,但是,當她提筆寫下這段與他相關(guān)的文字時,我想,她是懷念的,懷念的不只是那個時空里的人,還有那流逝了的過去。

在南京的大宅子里,除了三毛伯父及父親的書房之外,在二樓還有一間專門供孩子們讀書的小圖書館。伯父和父親都是讀書人,知道孩子除了玩樂,還應(yīng)有更高的娛樂追求。

在這間有著大窗的小圖書館里,在窗外梧桐樹的陪伴下,三毛讀了許多書籍,甚至比她的哥哥姐姐們讀得還多。三毛最開始走進這間圖書館,是為了避開馬蹄子,但后來,閱讀慢慢就變成了她的個人樂趣,旁人無法體會,也無人能與她分享。

三毛生平看的第一本書是沒有字的,時隔多年,她仍能清楚地記得它的名字——《三毛流浪記》。那一年,三毛剛好三歲。

后來,她又看了《三毛從軍記》。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張樂平。

三毛小小的年紀,便能看到書里面的深意。后來的她,也忍不住地感慨:小小的自己,竟也有那份好奇和關(guān)心。

緣分就是這么奇妙的東西,后來,“三毛”便成了陳平的筆名。

三毛的父親曾在文章里這樣回憶三毛:

老二就像夾心餅干,父母看見的總是上下那兩塊,夾在中間的其實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會蹦出來搗蛋,以求關(guān)愛。

三毛生在一個多子的家庭里,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因此總是會感到一種被忽視的委屈。

雖然父母都很疼愛三毛,但是這種心理障礙一直都在,所以三毛一直都很喜歡被人稱作“三小姐”。三小姐,三小姐,多好的稱呼!

三小姐自小便與眾不同,似乎和她對文學(xué)的癡迷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

三四歲的年紀,當別人家的孩子只鐘情于玩泥巴、過家家的時候,三毛卻將家里的童話書翻了個遍,如《木偶奇遇記》《格林兄弟童話》《安徒生童話集》《愛的教育》《苦兒尋母記》《愛麗絲漫游仙境》等。

讀書讓小小的三毛比同齡的孩子早慧,同時也幫她打發(fā)掉了許多無聊孤寂的光陰。

在南京度過了幾年悠閑的童年時光,有一天,三毛還在假山堆上看桑樹上的野蠶。這時,父親回到家中,突然拿了一大沓金圓券給她玩。三毛只知道這是可以換馬頭牌冰棒的東西,不禁嚇了一跳,一看姐姐的手上也有一大沓,于是兩個孩子都高興得不得了。而另一邊,家中的老仆人卻在一旁偷偷抹眼淚。

三毛不知,父親馬上要帶著全家去臺灣逃難了。那一年,三毛五歲。

關(guān)于逃難的經(jīng)歷,三毛能記住的不多,只有母親在中興輪上吐得很厲害的畫面依然停留在她的腦海里。她記得,母親好似要死了一般地躺著,她想幫母親快快好起來,可是母親卻仍然不停地在嘔吐。

三毛心里害怕極了,雖然還不太懂事,可她仍然害怕失去母親,那個時候的她,已經(jīng)明白了母親對于她的意義。

從重慶到南京,從南京到臺灣,故鄉(xiāng)的記憶,于三毛而言,就像在天空上飄揚的風(fēng)箏,總是一次又一次被生生地扯斷了線,沒了聯(lián)系,失去了蹤影。

獨一無二的陳平

在成為三毛以前,三毛是以“陳平”的身份而存在和被認知的,彼時的陳平不僅是個頗有主見的姑娘,而且是個名副其實的“書女”。

三毛雖然年紀小,但是遷居臺灣后,母親繆進蘭還是說動了老師,將她和姐姐一起送進了國民學(xué)校讀書。那時候的三毛已經(jīng)會寫很多字了。

三毛剛進小學(xué)時,拼拼注音、念念國語日報,然后就可以讀故事書了,在她的童年里沒有不識字的記憶。

在三毛看來,初小的國語課本實在很簡單,新書一發(fā),她就歡天喜地地跑回家讓母親給她包好書皮,第一天大聲朗讀一遍,第二天就覺得不再新鮮了。

年少無忌的三毛竟然還跑去跟老師說,編書的人編得不深,簡直就是把小孩子當傻瓜。為此,她還被老師罵了一頓。

既然在書本上找不到新鮮感,三毛就把興趣放到了雜志上。

《學(xué)友》和《東方少年》這兩本雜志在那時給了三毛最大的快樂,三毛通過看雜志讀完了王爾德的童話,也知道了很多外國作家,但對他們的了解并不多。因為《學(xué)友》和《東方少年》是一個月才出一次,三毛覺得實在不夠看,就開始去翻二堂哥的書堆。

三毛沒有失望,在二堂哥的書堆里,她看到了許多以前沒有聽過的作家,魯迅、巴金、老舍、周作人、郁達夫、冰心,等等。那時候的三毛還小,并不知道這些寫作大家,但是卻被他們的文章深深吸引著。

記得三毛曾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魯迅的《風(fēng)箏》讓她很感動,文中的內(nèi)容她一直都記得。三毛看了那么多書,卻獨獨那么清楚地記得魯迅的文章給她帶來的感觸,在那么小的年紀便有了異于同齡孩子的領(lǐng)悟,著實要叫人另眼相看。

三毛的童年是和書本緊密聯(lián)系著的,她的童年回憶大都是自己讀書的日常。很少有孩子像她那般,沉浸在她自己的圖書王國中,編織著只屬于她自己的童話。

三毛一家當時住的地方叫朱厝侖,后來有了公共汽車,通車的第一天,全家人在大伯父的帶領(lǐng)下去坐了一次,還拍了一張照片留念。

公車的開通在無形中償了一個孩子的夙愿,就好像萬事萬物里都藏著一個機緣,而三毛就是那個被機緣寵壞了的孩子。

公車開通不久,建國北路就漸漸熱鬧起來,行行業(yè)業(yè)都在此開了市,這其中便有一家?guī)缀跤绊懥巳簧纳痰辍▏鴷辍?/p>

建國書店開業(yè)后,三毛便成了那里的??汀?/p>

然而一家人剛遷至臺灣,所有的金飾都被拿取兌換了金圓券,大人還沒有開始工作,兩房八個孩子都要穿衣、吃飯、念書,有的還生了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實在是很困難,于是,三毛在讀書上遇到了阻礙。

那時的三毛畢竟還年幼,她只知道自己需要看書,卻沒有察覺到父母的為難。一向很聽話的三毛,忽然間就成了個最不講理的孩子,她開始無休無止地纏住母親要錢。母親有時被她鬧得無可奈何,便給她一些錢,她便立馬跑去書店借書;有時候母親不在房內(nèi),三毛便去翻她的針線盒、舊皮包、外套口袋,只要翻出一毛錢來,就立刻拿去換書。

小孩子不是都會歡歡喜喜地拿著父母給的錢去買玩具和好吃的嗎?不,三毛偏不,因為她愛書!那些做過的蠢事和糊涂事,也都是因為書,只是因為書而已。

建國書店實在是個好書店,老板也著實是個好老板,他漸漸和經(jīng)常來借書的三毛熟悉了,就給三毛和她的姐姐推薦一些他覺得不錯的書。比如,由趙唐理先生翻譯的,蘿拉·英格斯所寫的一套故事書——《大森林的小屋》《梅溪河岸》《草原小屋》《農(nóng)場少年》《在銀湖岸》《快樂的金色年代》。這一系列的故事簡直讓這個愛書若狂的姑娘看瘋了。

看完了兒童書,三毛又開始向其他書籍發(fā)起進攻,《紅花俠》《三劍客》《基督山伯爵》《堂·吉訶德》《飄》《簡愛》《琥珀》《傲慢與偏見》《呼嘯山莊》《雷綺表姐》等經(jīng)典作品,讓她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或悲或喜,或哭或笑,或癡或狂。

三毛看長篇的記憶要追溯到她小學(xué)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本看的是《風(fēng)蕭蕭》,后來便是《紅樓夢》。

在讀《紅樓夢》以前,三毛看書很有些生吞活剝的意味,不管懂不懂文字里深藏的韻味,只要有故事可看,她就能繼續(xù)看下去。有時候看到喜歡的文章,讀完后心中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只是那時候的三毛還并不知道,那就是感動。

然而,《紅樓夢》不同。

三毛第一次看《紅樓夢》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她在《紅樓夢》里第一次找到了閱讀給她帶來的心靈激蕩和靈魂洗滌。她曾在文章里記錄了那個動人的時刻:

當我初念到寶玉失蹤,賈政泊舟在客地,當時,天下著茫茫的大雪,賈政寫家書,正想到寶玉,突然見到岸邊雪地上一個披猩猩大紅氅、光著頭、赤著腳的人向他倒身大拜下去,賈政連忙站起身來要回禮,再一看,那人雙手合十,面上似悲似喜,不正是寶玉嗎,這時候突然上來了一僧一道,挾著寶玉高歌而去——

“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逝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彼大荒!”

當我看完這一段時,我抬起頭來,愣愣地望著前方同學(xué)的背,我呆在那兒,忘了身在何處,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淚和感動所能形容,我癡癡地坐著、癡癡地聽著,好似老師在很遠的地方叫著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沒有回答她。

老師居然也沒有罵我,上來摸摸我的前額,問我:“是不是不舒服?”

我默默地搖搖頭,看著她,恍惚地對她笑了一笑。那一剎那間,我頓然領(lǐng)悟,什么叫做“境界”,我終于懂了。

文學(xué)的美,終其一生,將是我追求的目標了。

《紅樓夢》對三毛的意義,就像老師對剛?cè)雽W(xué)的新生一般,是啟蒙的引導(dǎo),是她踏入文學(xué)領(lǐng)域的第一步階梯。

彼時,三毛還沒想到,沒想到此后的自己將會在未來的某個階段像極了林黛玉,卻又在另一個人生的轉(zhuǎn)折里,對王熙鳳贊嘆不已。

哪一本書里沒有自己的影子,哪一個故事里會沒有對應(yīng)的心情呢?有的,都有的,三毛就是在這些書里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找到了自己的坐標。

又過了一年,三毛小學(xué)畢業(yè)了,許多同學(xué)都在最后的大合唱里流下了舍不得的眼淚。但在三毛這里,沒有惋惜,只有等不及的自由。

老師將升學(xué)的志愿單一一發(fā)下來,三毛卻冷淡地拒絕了。她的人生規(guī)劃里沒有繼續(xù)上學(xué)這一項。老師以為是她膽怯,瞪大眼睛,責怪她的氣餒。

而三毛哪里是沒有信心,她只是不要這一套罷了。

三毛要的是自由飛翔,可是沒有人關(guān)心她的理想,她在這一刻才察覺到自己的人生是被綁架了的,無法自主的,像被精心喂養(yǎng)的小鳥,除了繼續(xù)待在籠中,別無選擇。

那一天晚上,父親一筆一畫,在空白的志愿單上慎重地替三毛填下了未來。而三毛,卻在仰躺在被窩里,任由淚水塞滿了兩只耳朵。

做小孩子,有時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要怎么過自己的一生,大人自然地問都不問你一聲。

后來,三毛在自己的文章里,如是說。

我不相信別的孩子在三毛那樣的年紀也能有這樣的感悟,我偏執(zhí)地以為,只有她可以,只有她才能夠。不因為任何別的理由,只是堅信,那么多書頁撫摸過她稚嫩的指尖,必然也會留下“潤物細無聲”的痕跡,賦予三毛這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孩驚人的天分,也給了她一顆比常人敏感得多的赤子之心。

在等待升學(xué)的漫長暑假里,三毛不讓自己去想任何關(guān)于放榜的事情。她得到了一本《大戲考》,厚厚的書頁,泛黃的質(zhì)感,讓三毛把它捧在手心里,欣喜若狂。

當時的三毛,對任何事都不上心,獨獨對那些被大人稱之為“閑書”的寶貝珍愛有加。

十一歲的三毛,在她的世界里,除了自己,就是書,她是一個跟生活脫了節(jié)的小孩,沒有什么童年的伙伴,也沒有和其他小孩子共同的興趣。

對三毛而言,這并非什么遺憾,反倒是一種成全。一心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她也確實忙得沒有時間去玩。我想,多年后的三毛,一定會回過頭來,感謝那個曾經(jīng)如此特立獨行的自己。

沒有少年的陳平,就不會有后來的三毛。

怎么考取省中的,三毛也不清楚,反正就是考上了。

進了中學(xué),所學(xué)的科目也增多了,因為要照顧成績,三毛便把沉溺在“閑書”里的那顆心稍稍地往回拉了拉。她渴求新的知識,就像她愛那些逐次展開的小說情節(jié)一樣,可是中學(xué)老師總有本事將一門三毛憧憬萬分的科目講得毫無生意,死氣沉沉。

她渴望知道那些知識背后的動人故事,然而她的那些老師們,卻從來沒有講過那些故事。

學(xué)不好那些課程,三毛有她的理由。

一個孩子的申辯,我們要相信,那是樸素的,也是真實的。

好不容易熬到暑假,三毛丟下書包,又開始往租書的地方跑。

因為搬家的緣故,建國書店畢竟是隔得遠了,但在離家不遠的長春路上,三毛總能從那些參差不齊的書店里尋到自己想要的書。

愛書如命,嗜書成癡,多年的閱讀經(jīng)歷,逐漸讓年少的三毛對滿櫥的書籍有了自己的眼力。

也是在那個夏天,父親搬出一只大樟木箱,想將里面的東西拿出來曬曬,在一大堆舊衣服下面,三毛發(fā)現(xiàn)了塵封多年的寶藏,那是父母都早已忘了的書籍。

三毛像發(fā)現(xiàn)了寶貝似的將它們一一拾出來,竟是一套又一套的中國通俗小說。

《水滸傳》《儒林外史》《今古奇觀》等,每一本都是古典文學(xué)的精粹。彼時的三毛雖然年紀尚小,但算起讀書的閱歷來,也是有些年月了。她盯著這些用白棉線裝訂著的、泛黃的、優(yōu)美細膩的薄竹紙,看出了神,那是她第一次感覺到一本書的外在形式美。

平時,三毛總覺得書不夠看,于是看完自己身邊能看的書就跑去書店租借。然而,在發(fā)現(xiàn)了父親箱底那一大堆小說之后,三毛的內(nèi)心開始掙扎。

因為早在暑假一開始,三毛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書看,又害怕書店里那些俄國作家的小說被別人借走,于是便傾盡了所有的零花錢,將《復(fù)活》《罪與罰》《死魂靈》《戰(zhàn)爭與和平》《卡拉馬佐夫兄弟》《獵人日記》《安娜·卡列尼娜》這些大部頭的書都留在了手邊。

如此多的“俄國”小說再加上那些才發(fā)現(xiàn)的中國小說,讓一向喜歡“多多益善”的三毛為難了,畢竟她的暑假只有那么短??粗敲炊嗟暮脮幌伦訑[在自己的面前,三毛心里特別著急,著急要把它們一一讀完。

我那一個夏天,做了一只將頭埋在書里的鴕鳥。如果問我當時快不快樂,我也說不出來,我根本已失去了自己,與書本融成一體了,哪里還知道個人的冷暖。

即使變成一只與世隔絕的鴕鳥,三毛還是沒能在一個暑假之內(nèi)將所有的書都看完。

初二那年,三毛連上學(xué)、放學(xué)路上搭乘公交的空閑時間也不放過,她站在司機后邊的欄桿旁,閱讀了很多自己喜愛的書籍。后來,在大伯父的書架上,三毛又找到了《孽?;ā贰读鎵?jīng)》《閱微草堂筆記》《人間詞話》,將這些看完后,又去租芥川龍之介的短篇來看。

三毛后來自己總結(jié),有書便是好看。

她把讀書看成是世界上最好玩的事,那時的她,還從來沒想過將來有一天,自己的夢想會跟讀書這件事靠得這么近。以后要如何謀生,于她而言,還是一件遠得很的事,就像她自己后來在文章里所說的那般:

我從來沒有妄想在書本里求功名,以至于看起書來,更是如魚得水,“游于藝”是最高的境界,在那兒,我的確得到了想象不出的愉快時光,至于頓悟和啟示,那都是混在念書的歡樂里一起來的,沒有絲毫強求。

然而,她日后的那一番領(lǐng)悟和不凡,卻早已向世人證明,那些堆起來的書籍造就了一個怎樣的三毛。

時光荏苒,流年翩躚,有些夢想,有些執(zhí)念,早就在花開花落間埋下了伏筆,留下了懸念。

年少往事成追憶

有沒有一段時光,停留在回憶隧道的深處,當我們回頭看時,滿是留戀,甚至能清晰記得那時的一點一滴?

我想是有的吧,這樣的回憶,每個人總該有一些的。

無論是溫暖甜蜜,或是沉郁悲涼,它們總是屬于我們的。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回憶仿佛就是這樣的心情,一點點悵惘,一點點傷感,還有一點點眷戀。

三毛一直說自己畫不好素描,事實也的確如此。

然而,她對于美術(shù)的熱情,卻沒有因此有絲毫的減退。

三毛一生熱愛美術(shù),要說起淵源,還要追溯到她的小學(xué)時期。

那時候,每到九月中旬,便會有南部的軍隊北上,來到臺北參加十月十日的閱兵典禮。軍人太多,一時沒有足夠的地方安頓,于是便會借用一部分小學(xué)教室來作為他們的臨時居所。小孩子對什么事都感到新奇,這些官兵的來臨,一下子讓他們平靜的校園生活變得熱鬧起來。

那時三毛也常常夾在一群好奇的孩子中間,在下課時圍在老兵的身邊,看他們逗小孩兒,聽他們講槍林彈雨、血肉橫飛的戰(zhàn)爭故事,偶爾也會驚呆地看到他們在操場大樹上綁一條哀鳴的土狗進行活剝。

那時候,三毛很喜歡玩單杠,每天早晨一到學(xué)校,就去搶有限的幾根單杠玩。她的膽子很大,常常倒吊在單杠上大幅度地晃,直到流出鼻血才肯下來,然后用腳擦擦沙土地,很有成就感地將血跡涂掉。

那天早上,三毛仍然是倒掛在單杠上直到鼻子流血。

她跳下來擦鼻血時,被一個偶然經(jīng)過的軍官看見了,清晨的校園很安靜,士兵們都蹲在角落里低頭吃早餐。那個軍官看見三毛正用袖子擦臉上殘留的血跡,就勸告三毛不要再這樣倒掛了,并將三毛帶到大禮堂后面的一個房間,讓她用毛巾擦一下臉。擦完臉后,三毛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因為她看見了一副素描畫,有報紙那么大,掛在對面的三夾板墻上。

畫有光影,是一張小女孩的臉,煥發(fā)著一種如同天使般說不出的美。

看到那幅畫,三毛整個人都呆住了,就像她自己在文章里寫的那樣:

我盯住那張畫,吃了一驚,內(nèi)心就如初見殺狗時所生出的那種激蕩,澎湃出一片汪洋大海。殺活狗和一張靜態(tài)畫是如此不同,可是沒有別樣的形容可以取代了。

那是一場驚嚇,比狗的哀鳴還要嚇人,是一聲輕微低沉的西藏長號角由遠處云端中飄過來,飄進了孩子的心。那一霎間,透過一張畫,看見了什么叫美的真諦。

那樣專注癡迷的三毛沒有嚇到自己,卻把那個好心的軍官給嚇到了。

從軍官的房間里走出來以后,三毛便像著迷了一般,完全被那幅畫吸住了心神。

那天以后,三毛每天上課都巴望著下課的搖鈴聲,鈴聲一響,她便沖出教室向操場對面的禮堂跑去。軍官的房間在禮堂的后面,三毛自然是不敢擅自進去,然而窗戶是開著的。透過窗戶,就可以看到那幅畫,看著看著,面對那張在畫上微微笑著的童顏,三毛竟覺得仿佛從心里生出了一種纏綿和情愛。

三毛偶爾也會拉著同學(xué)去看,那么多人都圍在軍官的窗戶外面看過那幅畫,他們也覺得那幅畫的確好看,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像三毛那般,用全部的身心和靈魂來欣賞那幅畫。

到最后,其他的同學(xué)過了好奇勁,一個一個走開,只有三毛,一天要跑上七八次去和那張神秘的人臉約會。

那樣一種從孩子的心里生出來的熱愛,我相信,就是最真的了。

三毛后來沒有如愿以償?shù)爻蔀橐幻嫾?,然而對藝術(shù)敏銳的鑒賞力卻讓她成了一個更打動人心的作家,這不能不說是她在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種收獲。

三毛一生都在看《紅樓夢》,她的很多文章都提到過《紅樓夢》,要知道,在三毛第一次看《紅樓夢》時,她就為寶玉和父親的最后一別而感動落淚。

就在同一年,為了畫中的一個小女孩,三毛再一次落淚了。那是一個美好的黃昏,三毛站在窗口,看著在夕陽明滅的光影里微笑著的女孩的臉,帶著一種安靜的心情,戚戚然地落下了眼淚。

那一年,三毛十一歲半。

《紅樓夢》算是三毛文學(xué)道路上真正的啟蒙,讀過《紅樓夢》以后,她才明白那些內(nèi)心糾纏不清、五味雜陳的情愫就是感動。

無獨有偶,那個畫中的女孩,也同樣讓對畫畫有著偏執(zhí)愛好的三毛第一次產(chǎn)生了這樣的感動,如癡如狂,如夢如幻。

后來,軍官隨部隊一起回南方,那幅畫也被卷起,一起帶走了。

三毛并沒有為此難過,因為那副讓她產(chǎn)生了對美的最初認知的畫,已經(jīng)深入她的心靈,滲進她的骨髓,永遠也不會被忘記了。

三毛在自己的文章里一再表示,因為自己的眼高手低,使她的藝術(shù)家美夢一再破滅,但正是這份挫敗感才讓她訴諸文字,以尋求發(fā)泄和安慰,從而寫出了“秋天的落葉如同舞倦了的蝴蝶”這樣的句子。

也因為這樣的句子,在作文簿上她總能得個滿堂紅彩,還有老師“有寫作潛能,當好自為之”的鼓勵話語。然而,這些都不能讓三毛滿足,三毛自己曾這樣說:

實在熱愛的仍是畫,只因不能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于萬一,才被逼去寫作文的。這件事,愛畫的心事,使得我雖然沒有再熱心去上美術(shù)課,卻注意起畫冊來。

三毛看的第一本畫冊是從她的二堂哥懋良那里得來的,一大冊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畫作,里面收錄的都是畢加索生平最得意的作品。

展開畫冊,第一次看見畢加索的畫,三毛便呆住了。她這么感慨:

看見畢加索的畫,驚為天人。噯!就是這樣的,就是我想看的一種生命,在他的桃紅時期、藍調(diào)時期、立體畫、變調(diào)畫,甚而后期的陶藝里看出了一個又一個我心深處的生命之力和美。

就是這種欣賞,讓年少的三毛在心里生出了一個愿望:將來長大了,她要去做畢加索的另外一個女人。

愿望越強烈,等待就顯得越漫長。

三毛在這樣的等待里分外焦急,她怕他不能等,也擔心自己長不大。

三毛這一生,由畫冊移情到畫家身上,只專情地對待過畢加索。

她喜歡長相英俊的男子,而畢加索恰恰就是那樣一個迷人的男子。

他愛女人,這點更令三毛欣賞。

畢加索畫中的女人都是美到極致的,個個深刻,那是因為畢加索看穿了她們的骨肉,才有的那種表達。

那時候,三毛覺得,自己的美,是只有藝術(shù)家才懂得的那一種美,又或許是,只有畢加索才能畫出的某種神韻的美。

那時候的三毛,古靈精怪,鮮眉亮眼,美得那么特別。

三毛說,因為急著長大,讓她失落了今生無法再重新拾回的少女時代,雖說那是十分可惜的事,但倒也沒有真的后悔過。

可事實上,三毛哪里曾失掉過她的少女時代呢?

想想她少年時代的往事,至今仍讓人覺得那個叫陳平的小姑娘似乎還存在著一般。她仿佛就在世間的某一個角落,歡喜著她的歡喜,悲傷著她的悲傷。

相信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是五顏六色的,調(diào)皮的故事自然也不會少。在三毛的往事里,除了讀書和畫畫,那個偷媽媽五塊錢的膽小鬼,我想,也是讓人記憶深刻的。

小孩子總是容易缺錢,他們有太多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可供他們隨意支配的金錢來滿足這些奢望。于是,總有一些孩子會忍不住去翻父母的口袋或皮包,甚至?xí)テ鸶改笩o意間放在桌上的零錢掉頭就跑。

如果父母沒有考慮過給孩子一點零花錢,孩子就容易在背地里動心思使壞。

三毛也使過壞,那是在她小學(xué)三年級的時候。

三毛此前從來沒有過零花錢,就連過年時親戚們給的壓歲錢,也只是在枕頭下放一夜,第二天便乖乖地交還給了父母。

在三毛的家里,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只有她的大弟偏不。

他總是在過年的那三天里跟鄰居的孩子去打撲克牌賭博,賭贏了下半年便總有錢花,賭輸了似乎也沒有什么損失,不用面臨責罰,因為父母從不去追究那筆壓歲錢的去向。

于是,大弟小小的年紀,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錢,這讓作為姐姐的三毛總是欣羨不已。

終于有一天,三毛走進母親的房間,看見五斗柜上放著的五塊錢,心動了。

當時的五塊錢在三毛的眼里不只是錢而已,它可以等于許許多多的彩色橡皮筋,許許多多《紅樓夢》里小姐丫鬟們的畫片,還有許許多多可以貼滿一扇大玻璃窗的糖紙。小孩子的心思總是那么簡單,快樂來得也更為容易。

對著那張紅紅的五塊錢紙幣,三毛心跳加速、呼吸緊張,但等她從母親房里跑出來的時候,那五塊錢已經(jīng)乖乖地躺在她的口袋里了。

但三毛卻沒有得到任何臆想中的滿足和快樂,她揣著那五塊錢,不敢回房間,不敢去買想要的東西,也不敢跟任何人講話,只是一個人靜靜地蹲在院子里玩泥巴。

吃飯的時候,三毛聽見母親嘟囔著錢不見了,心里更加緊張,做賊心虛的她臉唰的一下就紅了。到了晚上,三毛也不敢睡覺,因為睡覺前母親會幫她脫衣服,而錢就放在她長褲的口袋里。三毛苦惱著不睡覺,渾身開始發(fā)燙,母親以為三毛是身體不舒服,急著要帶她去看醫(yī)生,但三毛心里知道不是這樣的。

偷了東西以后的那種煩惱,在小孩子這里似乎最是煎熬。最終,三毛還是將錢偷偷地放回了母親的房間,那一刻,所有的顧慮和不安都伴隨著長長舒出的那口氣煙消云散。

三毛在回憶里單獨寫了偷錢的故事。我想,于她而言,不管這件事意味著什么,都是忘不掉的回憶。但通過此事,我們卻可以看到三毛彼時的純真和善良。

三毛上小學(xué)時,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又冷淡倔強。

有一天上學(xué)的時候,三毛一個人走在路上,她明明沒有穿紅衣服,卻被一只從半路竄出來的瘋水牛給追進了學(xué)校。三毛好不容易逃進了教室,那只瘋牛還在操場上翻蹄子踢土。老師和同學(xué)都很驚慌,小學(xué)的朝會也因此取消了。

偏偏不巧的是,那天輪到三毛值日,她需要拎著空水壺去學(xué)校廚房的大灶上裝開水,然后提回教室供同學(xué)們飲用。去廚房就意味著要經(jīng)過操場,經(jīng)過操場就意味著要遇到瘋牛,和三毛一起值日的另一個同學(xué)甚至為此嚇得哭了起來。

三毛不想被記名,就一個人拎著空水壺走出教室,她不敢看牛,只是低著頭一路拼命地往通向廚房的長廊跑去。然而,回來的路上,三毛提著灌滿開水的壺根本無法快跑,看著遠處的牛,又想到風(fēng)紀股長看不到她的人要記名字交給老師算賬,就蹲在走廊邊哭了起來。

這時,還在學(xué)校駐軍的士兵們清晨出操回來了,看見操場上瘋瘋癲癲的水牛,根本不當一回事,數(shù)百個人輕輕松松地就讓威風(fēng)凜凜的瘋牛落荒而逃了。

三毛看見牛被趕跑了,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后提起身邊的大水壺踉踉蹌蹌地往教室走去。然而就在這時,三毛聽到了除自己輕輕的腳步聲外的另一種聲音,是“咻咻咻”的喘息聲,她清晰地聽到這種聲音在自己的身后響起,然后離自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三毛以為是瘋?;貋砹?,頓時人一慌,腿也軟了,她丟了水壺,往地上一蹲,雙手將頭抱了起來等著最壞的結(jié)果來臨。

三毛蹲在那兒,“咻咻咻”的聲音還在響,接著她感覺被人輕輕地碰了一下,慢慢抬起頭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瘋牛,而是一位身穿草綠色軍裝、雙眼突出的士兵。他是個炊事兵,也是個可憐的啞巴,由于沒有念過書,自我介紹時把“炊”寫成了“吹”,于是三毛后來一直都叫他“吹兵”。

“吹兵”第一次看見三毛,就如救世主一樣將她從驚嚇惶恐的處境中解救了出來,他拎起了那個被三毛丟在一旁的熱水壺,并將瘦小的她一路安全護送到了教室。

分別的時候,“吹兵”想要握手,三毛就同他握手,他高興地上下?lián)u晃著手臂,似乎要將三毛整個人搖得跳起來。就這樣,三毛在小學(xué)四年級的時候,結(jié)交了這位令她終生難忘的好友。

三毛只要一有空就教“吹兵”識字,而在三毛值日的時候,“吹兵”就會幫她提水。

每天早晨到校,三毛都要跑去跟“吹兵”打個招呼,放學(xué)回家也是如此。

日子一天天過去,三毛的出現(xiàn),似乎成了“吹兵”單調(diào)生活里的日常和必須,他真誠地對待著小小的三毛,把她看成是自己的女兒,也把她當作是最好的朋友,他把自己所有的關(guān)心和寵溺都集中在了三毛的身上。

早晨一看見三毛進校門,“吹兵”就趕緊跑過去搶過她的書包自己背起來,然后一直將三毛送到教室門口,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吹兵”沒有錢,但他總是會想方設(shè)法地給三毛送禮物,他非常用心地制作了一個綠色芭蕉葉的墊板送給三毛,三毛將它鋪在課桌上作點綴。

三毛會將在美勞課上得來的一顆話梅作為禮物送給“吹兵”,放學(xué)后還經(jīng)常找“吹兵”一起玩蹺蹺板。后來有一天,“吹兵”神秘兮兮地喚三毛過去,將握緊的拳頭一打開,三毛看見他掌心里面躺著一枚金戒指。三毛當時那么小,還是第一次看見金子,嚇得立即失了主張,只把雙手背在身后,死命地搖著頭不肯接受?!按当笨慈@個樣子,就蹲下來在地上比畫著解釋,說不久要分別了,他想把這個戒指留給她作紀念。

后來三毛還是跑掉了,但她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跑開后,“吹兵”在她身后獨自一人落寞的樣子。

老師注意到三毛和“吹兵”的關(guān)系,以為“吹兵”對三毛有不軌的意圖,就將三毛叫到辦公室去教育,并警告她以后不準和“吹兵”來往。

三毛當時年紀小,禁不住老師的威嚇,也只得點頭同意。之后看到“吹兵”,三毛果然躲得遠遠的,連招呼也不打了?!按当焙懿唤?,總是躲在教室外面等三毛,有時還會站在窗戶外面眼巴巴地望著三毛,但三毛都假裝看不見。

有一天三毛去廚房提水,又碰到了“吹兵”,“吹兵”還是照樣接過水壺替她拎著,三毛沒有拒絕,只是默默地走在他身邊。快到教室的時候,“吹兵”蹲下來用手指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三毛知道他要問什么,只是急著在地上回:“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吹兵”不懂,三毛也不知怎么回答,只是拼命搖頭說:“不是我?!?/p>

最后,三毛跑掉了,只剩下“吹兵”一個人站在那里,就像上一次那樣,只有淡淡的光暈襯著他落寞孤單的影子。

后來,部隊要走了,學(xué)生們在教室內(nèi)跟著風(fēng)琴唱歌歡送他們。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三毛唱著歌,眼光卻一直溜出窗外拼命地找人,她知道,“吹兵”也在即將離開的隊伍之中。

三毛沒有在操場上的人群中找到“吹兵”的身影,卻突然在教室門口看到了他。三毛覺得又驚又喜,這一次,她不顧老師的反對,搶先一步跑到了教室的外面,“吹兵”也跟著跑了過來。

三毛看到“吹兵”手里捧了一個大紙包,他遞過來,她也就收下了。

他將她的雙手緊緊握住,咿咿呀呀地跟她說著話,她聽不清,可是三毛知道“吹兵”是在跟她道別。她所有的情緒都在那一刻哽在了喉嚨里,呆呆地站在那兒,看著“吹兵”在面前端端立正、認認真真地給她敬了一個舉手禮,三毛來不及說任何話,來不及做任何動作,“吹兵”就轉(zhuǎn)身走掉了。

“吹兵”走了,快步地走了。走的時候好像有那么重的悲傷壓在肩上,低著頭大步大步地走。

他給三毛的那一大包牛肉干,連同寫著他的通信地址的紙包上都被老師沒收了。

之后三毛經(jīng)過操場的時候,看見一只土狗正在吃從紙包里掉出來的牛肉干,而站在一旁的老師臉上掛著平靜又慈祥的笑容。

這一段往事,三毛一直無法忘懷,也無法釋然。

她覺得自己辜負了“吹兵”的疼愛,也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那么善良的他。

她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這段往事的時候說:

那是今生第一次負人的開始,而這件傷人的事情,積壓在內(nèi)心一生,每每想起,總是難以釋然,深責自己當時的懦弱,而且悲不自禁。

那么善良的“吹兵”,那么善良的三毛,很多人都羨慕不來這樣的緣分,而他們竟能在這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成為彼此曾有過的最真心的陪伴,如父女,也如知己,應(yīng)該也是值得了,滿足了。

為什么還要感到負罪,覺得虧欠呢?

三毛,她一直做得那么好。

相信多年后回憶起來,“吹兵”仍然記得的應(yīng)該是她那天真的粲然一笑,是她教他識字時認真的模樣,而不是她無從選擇時被迫表現(xiàn)出來的疏離和冷淡。

他無法說話,可是我相信,他能讀懂她的悲傷和無奈,正如她懂得他對她的疼愛一般。

那時的三毛年紀尚小,卻過早地懂得了人生百態(tài),長成了那么重情重義的一個女子,在風(fēng)土里飛揚,在塵世里自顧自地美麗著。

懵懂情事也美麗

三毛在小學(xué)六年級時有七個十分要好的同學(xué)。因為好到不知怎么表明心跡,七個小女生就跑到校園的一棵樹下去結(jié)拜,手指互相勾了七下,又報了各自的生辰,義結(jié)金蘭的儀式就這么完成了。

結(jié)拜只是一種形式,但在三毛她們看來卻是神圣非常的,從此,七個姐妹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加深刻了。

為了上學(xué)能夠一起走,她們特意繞路,一家一家地去喊人,直到把那個人喊出來為止。中午吃飯時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大方地將飯盒打開,交換各家媽媽做的菜。那時課業(yè)較重,午飯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鐘的時間,甚至聊天、講閑話都必須快速地搶著講,但那段時光卻讓三毛覺得無比快樂。

許多年少時的往事,回憶起來總是在神采飛揚的同時又不禁要深深地感慨。在三毛那么多忘不了的往事里,一定少不了那場七姐妹集體赴會的故事。

三毛上小學(xué)的時候,學(xué)校實行男女分班制。班級的分界儼然構(gòu)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將男生和女生分隔在兩個不同的國度里,男生有男生的城池,女生有女生的疆域。

然而,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群體,卻在有意無意間形成了藕斷絲連的某種聯(lián)系,伴隨著一種微妙的刺激,令人歡喜。

雖然很少在一起相處,但是對于女生班的每個女生,男生們都是心中有數(shù)的。同樣,對于男生班的每一個男生,女生們也會在心里默默比較。

那時候,大多數(shù)的女生都已情竇初開,她們心中都有一個暗自喜歡的男生,但卻總是找不到機會和理由靠近。

單相思不好成全,但集體的相思卻總有人幫著排遣。

三毛所在的姐妹團可謂是人才濟濟,其中有一個膽大的姐妹竟獨自跑進男生堆里去跟他們搭訕,還悄悄地跟他們約好了見面的地點。

約會的時間是在第二天男生故意過來找茬的間隙中確定的。在雙方看似蠻狠的對罵中,男生扔粉筆頭時連帶著一個小布袋一起扔過來,女生一邊假裝回罵一邊撿起布袋,打開袋子,里面藏著一張小紙條,寫著:就在今天,池塘約會。

三毛硬著頭皮答應(yīng)跟著姐妹們?nèi)ゼs會,一下課,幾個人就背起書包朝學(xué)校附近的那個小池塘狂奔而去。但她們跑到那里后卻發(fā)現(xiàn)小池塘靜悄悄的,除了四周茂盛的含羞草外,一個男生的影子也沒有。但后來,等了很久,那些男生也沒有如約趕來,只剩下三毛和她的姐妹們對著夕陽半山的晚景兀自感傷。

失約事件后,七個姐妹都感覺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她們并沒有跑去質(zhì)問男生們?yōu)槭裁礇]赴約,也不再裝腔作勢地去罵人。

畢業(yè)期限的迫近,讓一切都消沉下來,顯得靜悄悄的。

也許是離別在即,讓人開始想要珍惜。

畢業(yè)典禮來臨,隔壁班的男生又開始給她們傳話,約她們星期日去“第一劇場”看電影。雖然曾經(jīng)被莫名其妙地折煞驕傲,但那些自尊在離別前卻無法再逞強,更何況,在自己喜歡的人面前,女生是沒有驕傲可言的。

這一次,三毛一定要去。

畢業(yè)前的心愿,也許只有這一個,最能貼近她彼時的心境吧。

七個姐妹中,只有一個缺席,其余的都如期赴約。

周日那天,六個女生,一律白衣黑裙,穿著學(xué)校的制服,在電影院附近的電線桿下和那群男生見了面。男生們見了女生,表現(xiàn)得都很靦腆,不再趾高氣揚,雙方默默地互看一眼,然后由男生在前面帶路,女生則極有默契地在后面跟著。

進了電影院,男生坐一排,女生坐一排。雖然沒坐在一起,但三毛的心還是拼命地亂跳,電影里的情節(jié)一點也沒記住。

散場后,女生走在前邊,決定去圓環(huán)吃一碗仙草冰,男生沒有參與,而是站在一根電線桿下遠遠地等著。女生吃完東西后,與男生坐同一輛電車回來,卻分坐在前后兩個車廂,雙方?jīng)]有說話,只是遠遠地望著。下車了以后,彼此也沒有說再見,只是又互相看了一眼,各自在人群中搜尋著自己心儀的那個人,想要用眼神道一聲別。

這一別,或許就是永不再見。

那一場拼了命也要去的約會,就在男生和男生喊再見、女生跟女生揮手告別的黃昏里,淡淡地過去了。

三毛懂得,其他人也懂得,那些男生和男生的再見、女生和女生的揮手,實則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再見、他和她的道別而已。

那時候,三毛喜歡一個叫“匪兵甲”的人,她是在學(xué)校排演話劇的時候與他相遇的,但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交談過一句話。

愛文學(xué)的人,總是比別人多情,天生的觸感也總是比一般人細膩。三毛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在未亭亭玉立之前就已開了心智,動了情思,偷偷地將一個少年的身影刻在了心里。

那個少年當然不叫匪兵甲,之所以這么稱呼他,是因為三毛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們的相遇,是一個偶然,就像許多愛情發(fā)生的那樣,是意料之外的緣分。

三毛就讀的小學(xué),每一個學(xué)期開始,必然要舉行一場校際的同樂會,由全校各班級選出同學(xué)來參與歌舞、話劇和雙簧等形式眾多的節(jié)目演出。

那時的三毛并不出眾,長相平平,在人群中似乎是個可有可無的影子。而她的姐姐則不同,從小學(xué)一年級就開始當班長,功課好,人緣好,模樣好,一向是學(xué)校里的風(fēng)云人物。

那一年的同樂會,默默無聞的三毛沒有被分到任何角色,而出眾的姐姐則被老師選出來排練話劇《吳鳳傳》,女扮男裝飾演主角吳鳳。

看到姐姐能夠扮演吳鳳這樣重要的劇中人物,三毛在心里羨慕得要命,其實她也很喜歡演戲,只是沒有人叫她去演。懷著這樣渴慕的心情,三毛每天中午吃完午餐,就跑到學(xué)校的大禮堂去看彩排,看姐姐飾演的吳鳳在舞臺上是如何舍生取義的。

當時,除了《吳鳳傳》之外,學(xué)校同時也在排演另一出話劇——《牛伯伯打游擊》。三毛每次看完《吳鳳傳》,就又接著看《牛伯伯打游擊》的排演,雖然彩排的時候劇情不是很連貫,但她依然看得高興。

看了幾天,指導(dǎo)老師突然覺得戲中的牛伯伯打土匪打得太容易了,劇情沒有高潮和激戰(zhàn),于是就臨時改編了劇本。因為要增加兩個匪兵人物,三毛就被老師臨時叫上來扮演匪兵乙,而匪兵甲就是后來她喜歡上的那個男孩。

三毛在后來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那個匪兵甲的容貌已經(jīng)不再清晰了,只記得他頂著一個凸凸凹凹的大光頭,顯然是仔仔細細被剃頭刀刮得光亮的頭顱。布幔后面的他,總是有一圈淡青色的微光在頂上時隱時現(xiàn)。

匪兵甲和匪兵乙的任務(wù)是蹲在黑色布幔后的一條長板凳上躲著,當牛伯伯東張西望地經(jīng)過布幔而來的時候,他們便各自拿著一支掃把柄充當長槍跳出來,一齊大喊一聲:“站住,哪里去?”

扮演匪兵,三毛覺得很難堪,本不是十分情愿,但與匪兵甲一起排演的分秒,卻是她心甘情愿沉溺的時光,伴隨著神秘又朦朧的喜悅。

在這一刻,三毛希望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直到她能在他的目光里看見自己的影子。

那個時候,學(xué)校對男女生的交往管控得非常嚴格,甚至禁止男生和女生講話。如果哪個男生對女生稍微友愛一些,或者只是簡單地笑一笑,第二天上學(xué)的途中,就會在墻上看到被人舉報的言辭,類似于“某年某班某某人愛女生,不要臉”的幼稚鬼話。

或許是囿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三毛和匪兵甲在整個排演的過程中始終沒有說過話,哪怕一句。

他們只是每天一起蹲著,從一默數(shù)到十七,等牛伯伯的步子正好踩到跟前,他們便一起拉開大黑布叫喊著蹦出去。

就是這點微妙的默契,讓三毛喜歡上了他,朦朦朧朧,又不知不覺。

同樂會很快過去了,一切又照常如往。

只有三毛知道不一樣了,至少她自己已經(jīng)不一樣了,少女的心事是沉迷的夢境。

夢醒了,三毛卻還在夢里。

演完了那出戲,隔壁班的男生就開始傳播流言蜚語,一下課就成群結(jié)隊地跑到三毛她們班的教室門前來胡鬧,取笑匪兵乙愛上了牛伯伯。

上學(xué)途中也能看到有人在墻上寫了亂七八糟的標語,說牛伯伯和匪兵乙正在戀愛。被人誤解,讓三毛覺得很難過,更讓她傷心的是,這種難過竟然是跟匪兵甲不相關(guān)的。

考試成績不合格,老師喝問緣由,三毛講不上來,挨了打。她撩起裙角偷偷地擦眼淚,竹鞭子打腿明明不怎么痛,但三毛卻很想因此傷心一番,為匪兵甲,也為她自己。

只有在學(xué)校朝會的時候,三毛才能趁機在人群中不動聲色地望一眼那個匪兵甲。

他的頭比別人光亮,也比別人大,三毛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他。

日子在指尖悄悄地劃過,朝會的時候,那樣云淡風(fēng)輕的一眼,看似是三毛的不經(jīng)意,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淡淡的一掠里包含著怎樣的情緒。

國旗在歌聲里冉冉升起的時候,匪兵甲也總是轉(zhuǎn)過頭漠漠然地看她一眼。三毛一直固執(zhí)地相信,那雙眼神里的冷淡,是另有信息的。

有一次,三毛中午吃完飯,坐在教室的窗口看同學(xué)。

忽然,她看見匪兵甲和牛伯伯正在操場上打架,匪兵甲被壓在泥巴地上,牛伯伯則騎在他身上打他。

三毛清楚地記得,那是雨后初晴的一個春日,明媚的光影晃動著,牛伯伯挖了一塊濕泥巴啪的一下就糊到了匪兵甲的鼻子和嘴巴上,而匪兵甲卻無力抵抗。

看著這一幕,三毛心里難過得要死,指甲深深地摳在窗框上,都快把木頭刮下來了。

經(jīng)過這件事,三毛第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感情。

因為這份感情,三毛變得虔誠,向所有的信徒那樣,在那段長長的暗戀時光里,每夜都在黑暗中哀求神靈,希望有一日長大能夠做那人的妻子。哀哀地求,堅定地求,并表示絕對不后悔。

少女的心思總是這么純明、直接和熱烈。

天長地久的期許,只為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暗戀。希望越是渺茫,憧憬就越是強烈,對愛情的期待尤其如此。

小學(xué)畢業(yè)的時候,三毛以為她和匪兵甲的愛情也會有個結(jié)果。

畢業(yè)典禮結(jié)束后,三毛在回家的路上拼命地狂跑,甩掉了想要同行的女生,一口氣跑到每天要走的田埂上去。但當三毛站在田埂上喘著氣張望的時候,發(fā)現(xiàn)除了陽光下一閃一閃的水波之外,并沒有預(yù)想中在那兒等待她的那個人。

三毛還記得,與匪兵甲第一次真正有信息的目光對接就是在這里開始的。

那是一個放學(xué)后的傍晚,三毛沿著田埂小路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來了一群男生,是她的死敵。雙方在狹窄的泥巴道上僵持不下,男生中有人開始嬉皮笑臉地拿牛伯伯和匪兵乙打趣。

三毛氣不過,沖上去就跟站在前面的男生開打,一大群男生隨后擁上來,三毛在錯亂的人群中看到了匪兵甲的臉,還有他的眼神,一雙幾乎是受著極大苦痛而又驚惶的眼神。

眼神對接的一瞬間,三毛的心,就尖銳而甜蜜地痛了起來。

隨后,她主動停止了和男生的廝打,撿起掉到水田里的書包,從那群男生邊上默默低下頭側(cè)身而過,在男生一陣“不要臉,不要臉”起哄的喊叫聲中跑開了。

三毛的退讓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匪兵甲。那樣的一個眼神讓她相信他是懂她的,就像她那么固執(zhí)地要赴那場田埂之約一樣,她愿意相信,他也是愛著她的。

但那只是三毛的希望而已,至少,匪兵甲最后沒有來。

后來,三毛上了初中,國旗依然按時升起,而在夜間,三毛仍要祈禱后才能安然入睡,就連哀求都是和以前一模一樣的,每天每夜,反反復(fù)復(fù),但有時說著說著竟會忘了詞,這時她的心里就會泛起一陣悲哀。

悲哀的不是思念,而是自己的漸漸淡忘。就像三毛自己所說的:

刻骨的思念,即使再回頭,也看不見什么了。

只是在后來翻畢業(yè)紀念冊時,在泛黃的相簿里還是不由自主地找到了匪兵甲,那時的他、那樣的目光仍會讓她不由得一驚。

所謂的忘記其實也并沒有那么徹底,畢竟每一場暗戀都有一個回不來的青春。

那么青澀而遙遠的愛戀,在三毛這里,說起來都是綿長而溫暖的回憶。她記得,也將一輩子記得。

她曾說,讀書和戀愛是她人生中的兩件大事,那么多的書本堆起來的傳奇,那么真的愛情疊起來的回憶,都是她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沉寂的校外時光

她原本不該走進這一段時光暗流里的,那時的三毛,還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她年少,自尊,有自己的驕傲,然而小小的她卻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不受那些傷害。她選擇沉默,連逃避都是另一種方式的自我救贖。

我相信那些泛黃的書頁教會三毛的,不只是情深,還有隱忍,或者是其他更多更多的東西。

每一個害怕上學(xué)的孩子就像過早衰敗的花朵一樣,蔫蔫的,毫無生氣。三毛一直抗拒上學(xué),她不是不愛讀書,只是厭煩那些可怕的人和事。

上了初中以后,三毛每天都有背不完的書,算不完的練習(xí),做不完的作業(yè),她厭倦了,害怕了。老師嚴厲的面孔,揮動的教鞭,飛濺的唾沫,就像是一場噩夢,每天都在她的腦海里盤旋,讓她提心吊膽而又憂心忡忡。

做孩子的好處有很多,做孩子的壞處也有不少,然而,悲哀的是,做不做孩子并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事情。

每天面對著老師的口紅和絲襪,總使我對于成長這件事充滿了巨大的渴望和悲傷,長大,在那種等于是囚禁苦役的童年里代表了以后不必再受打而且永遠告別書本和學(xué)校的一種安全,長大是自由的象征,長大是一種光芒,一種極大的幸福和解脫,長大是一切的答案,長大是所有的詮釋。

然而,那時候的三毛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長大還是距離她很遙遠的事情。

每天清晨,三毛總是不想起床。被慈愛的母親叫醒后,三毛總是覺得很無奈,因為她不得不面對同樣的另一天。

作為一個學(xué)生,并且是一個勤奮的學(xué)生,三毛深知成績的重要性。

幾次月考下來,她的成績都不怎么理想,有幾門科目甚至是不及格的。雖然對學(xué)習(xí)有著天生的抗拒心理,但為了不讓父母傷心,三毛還是硬著頭皮在努力。她暗暗敦促自己要積極配合每一位老師,凡是書就背,凡是課就聽,就連密密麻麻的數(shù)學(xué)題,她都一道一道地硬背了下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三次小考下來,她的數(shù)學(xué)都得了滿分。

對于三毛在成績上的突飛猛進,數(shù)學(xué)老師顯然是抱著很大的懷疑態(tài)度。她高高揚起那張一百分的試卷,用凌厲的眼光逼視著三毛,希望三毛說出她想要的那個答案。

可三毛偏不,她在老師懷疑的目光里倔強地抬起頭,說:“作弊,在我的品格上來說,是不可能,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p>

數(shù)學(xué)老師被氣得不行,冷冷地笑了一下,就憤然離開了。再上課時,老師叫全班同學(xué)做練習(xí)題,卻單獨發(fā)給三毛一張試卷,給了她幾個以前聽也沒聽過的方程式叫她去做??粗惓D吧脑囶},三毛絞盡腦汁也做不出來。

顯然,這個結(jié)果在老師的預(yù)料之中。

在全班同學(xué)面前,老師拿著蘸滿了墨汁的毛筆在三毛的眼眶周圍畫了兩個大黑圈,并笑吟吟地說:“你愛吃鴨蛋,老師給你兩個大鴨蛋。”

三毛立正地站在老師畫在地上的粉筆圈里,任由濃黑的墨汁流下來,順著她緊緊抿住的嘴唇,滲到她的嘴巴里。

但數(shù)學(xué)老師好像還不滿足,又叫三毛帶著大花臉到大樓的走廊上來回走了一圈。樓道上,同學(xué)們的驚叫聲和哄笑聲,三毛聽得特別清晰,就像是冬天呼嘯而過的刺骨寒風(fēng),只那么一瞬,就將她刮得遍體鱗傷。

但即便是在這么難堪的時刻,三毛都沒有讓自己哭出來。

這段時間,三毛時常在想:但愿自己死去。死亡對她來說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詞,活下去反而成了一種負擔。于三毛而言,繁重的學(xué)業(yè)負擔已經(jīng)成了她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在學(xué)校吃完午餐后,三毛有時候會一個人跑到角落的一棵大樹邊上去坐著,坐在樹蔭下,一個人發(fā)呆,靜靜地為自己目前的處境悲傷一會兒。有時,她也會一個人趴在凸出來的樹根上哀哀地哭,想到兩年前在這里吊死的校工,她又會想到死亡。沒有人來安慰她,只有風(fēng)沙沙地吹過,她對自己說:要忍耐,媽媽會送衣料給老師,就如其他帶禮物來看老師的家長一樣,一定要忍耐,不可以吊死,如果可以忍到二十歲,就一定有力量抵抗令人驚慌無比的老師和學(xué)校了。

但是對三毛來說,二十歲是那么遙遠的事,是那么漫長的等待。

現(xiàn)實太難熬,難熬到三毛看不到自己二十歲的未來。

她在自己的作文里寫道:

我猜我是活不到穿絲襪的年紀就要死了……我走不到那個二十歲……

沒有人注意到,此時的三毛已經(jīng)不一樣了,她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配合老師積極背書了。

有一天,我站在“總統(tǒng)府”廣場的對面,望著學(xué)校米黃色的平頂,我一再地想,一再地問自己,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為什么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喜愛的東西?我在這兒到底是在忍耐什么?這么想著想著,人已走到校門口,我看一下校門,心里嘆著:“這個地方不是我的,走吧!”

這一走,三毛就再也不回頭了。

三毛背著書包,去了六張犁公墓。

至于為何去公墓,三毛有自己的理由,她認為跟死人做伴是最安全的事,在三毛眼里,死人都是很溫柔的人。除了六張犁公墓,陳濟棠先生的墓園和陽明山公墓,還有市殯儀館附近一塊沒有名字的墳場,都是三毛常去的地方。

一般人都是不怎么喜歡墳?zāi)沟?,三毛卻顯得特立獨行,墳場安靜,至少能夠讓她安下心來在這里看書。三毛用自己省下來的飯錢去書店買書,一本接著一本地買,就像慢慢積累的財富一般。

能夠看自己想看而又真正愛看的書,于三毛而言,這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幸福時光。

在那么冷清而又顯得有些陰森的墳場,一個清清瘦瘦的女孩,獨自一人躲在那里,一本書,一個故事,看得入迷,竟?jié)u漸地忘了自己的憂傷。

要是有人看見這樣一個女孩孤單單地坐在墳場中,抱著一本書,頭也不抬,不知道是會在心里為她生生地疼一下,抑或是感到陰森恐怖,馬上掉頭走開。

三毛的孤單總是屬于她一個人的,似乎沒有人能體會這個十幾歲小姑娘的心事。

幸好還有書,有書陪伴是那么幸福的事。只有在這一點上,三毛還是幸運的。

后來,三毛逃學(xué)的事還是被學(xué)校發(fā)現(xiàn),校方寫信通知了家長。

三毛的父母在了解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后,都沒有責備她,這讓三毛感到些許的寬慰。之后她休學(xué)了一年,再一次開學(xué)時,父母鼓勵她繼續(xù)去上學(xué),然而,三毛再也做不到了。

父親知道逼迫無效,只得同意三毛繼續(xù)在家休學(xué),同時也承擔起教育三毛的重任。當時三毛的姐姐已經(jīng)去了臺北師范學(xué)音樂,因為是在學(xué)校住讀,所以三毛在家便能一個人獨占臥室。

休學(xué)在家,因為終于沒有了學(xué)習(xí)的壓力,三毛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她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一個漂亮的竹制書架放在自己的房間里,將父親買回來讓她讀的幾十本書籍放在書架上,來來回回,不知疲倦。

每天黃昏時分,父親便和三毛坐在藤椅上,面前攤著《古文觀止》,總是父親先細細地給她講解,然后三毛再將它們背誦下來。

在夕陽淺淺的光暈里,三毛靠著父親,認真地聽,認真地背,竟然輕輕松松地就完成了學(xué)習(xí)任務(wù)。英文方面,三毛的父親也會給她買各種小說看,先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集,后來是《小婦人》《小男兒》這些故事書。三毛的母親也會給她買一些英文的漫畫故事書,像《李伯大夢》《愛麗絲漫游仙境》《灰姑娘》等,這些三毛早已用中文看過的書,又用英文看了又看。這樣,三毛的英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雖說是休學(xué)在家,可是三毛一點也沒閑著,甚至比其他上學(xué)的孩子更勤奮。

只不過相對而言,三毛要幸福一些,因為她能為之努力的都是她喜歡做的事情。沒有令人壓抑的嚴格管制,也沒有學(xué)業(yè)的壓力,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三毛不知道,其實有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她。

那是一段壞時光,也是一段好時光。

每一次上街,三毛總要設(shè)法央求母親給她一些錢去買書,久而久之,書架上的書便漸漸多了,僅僅一年后,書架上就再也容不下任何一本多余的書了。

父親看到女兒如此愛看書,也樂于支持,就又不聲不響地給三毛定做了一個書櫥。新的書櫥很是美麗,狹長輕巧,上下一共有五層,門是玻璃材質(zhì)的。

三毛很喜歡父親送給她的書櫥,更樂意用一本本心愛的書將有些空虛的書櫥一點點填滿。因為愛書成癡,三毛越來越瘋狂,臺灣的書不夠買,就到香港去買,香港也不能滿足她時就去日本買,后來竟連這個新書櫥都不夠用了。

于是,在她的房間里,桌上桌下、床邊、衣櫥,甚至地板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那些隨處可見的書幾乎充斥在三毛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也悄悄充實了她那段低沉孤寂的休學(xué)時光。

后來,三毛在自己的文章里這么說:

望著書架上又在逐漸加多的書籍,一絲甜蜜和些微悵然交雜地流過我的全身,而今我仍是愛書,可是也懂得愛我平凡的生活,是多少年的書本,才化為今日這份領(lǐng)悟的寧靜。我的心里,悄悄地有聲音在對我說:“這就是了!這就是一切了。”

剛休學(xué)的時候,三毛也曾被母親送進一所美國學(xué)校,學(xué)習(xí)插花、鋼琴和國畫。

在這期間,她有幸跟隨名家黃君璧和邵幼軒兩位老師學(xué)畫山水花鳥,后來三毛對畫畫一直情有獨鐘,與這兩位大師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在長達三年的休學(xué)時光里,陳父陳母也多次為三毛請過家庭教師,苦口婆心地勸導(dǎo)三毛要正經(jīng)學(xué)習(xí),不要荒廢學(xué)業(yè)。然而,經(jīng)歷了那場被老師羞辱的噩夢以后,三毛的自尊已經(jīng)被踐踏得所剩無幾,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卑、惶惑、不安和不明就里的憤怒。

休學(xué)期間,三毛的情緒一直不怎么穩(wěn)定,有時脾氣上來,甚至?xí)邮执蜃约旱男〉艿軅儭4蠖鄷r候,她都是一個人待著,連吃飯也不和家人一起,因為三毛怕他們看她的眼神,也怕自己會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她躲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只有書與她為伴。

她知道,家人都愛她,只是不懂她。

如果沒有一個懂她的人愿意來拉她一把,縱使要沉入地獄,萬劫不復(fù),我想,三毛也是要不管不顧的吧。

所幸的是,顧福生出現(xiàn)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