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本書稿主要有正文、小序、譯文、異文、韻讀、注釋、章評、總説、詩説、經(jīng)説十項內容。今略説明如下:
正文:所用底本是阮元校刻的《十三經(jīng)注疏》本,在分章上,個別地方參考了朱熹的《詩集傳》。
小序:題下小序,是對詩篇內容的簡要概括,目的是幫助讀者把握詩旨,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
譯文:這是對詩篇的意譯,把分解註釋的內容通過譯文連貫起來,目的是幫助一般讀者對詩篇內容作整體性把握,不至於因爲語言障礙和詞語注釋割斷詩的氣脈。譯文力求緊扣文本,建立詩篇與譯文之間的對應關係,不做想當然性的發(fā)揮。
異文:在《詩經(jīng)》傳播過程中,曾出現(xiàn)過不同的傳詩系統(tǒng)與版本,這便造成了《詩經(jīng)》的異文,異文往往反映了各家對詩義的不同認識。近年先秦兩漢出土文獻不斷增多,其中涉及到《詩經(jīng)》的異文,反映了《詩經(jīng)》早期的傳播形態(tài)。故特立此一項,給讀者提供這方面的信息,以便理解文本參考。唐以後異文,原則上不予考慮。
韻讀:主要是幫助讀者了解《詩經(jīng)》的押韻情況。漢字古今讀音畢竟不完全相同,古押韻者今或不入韻,故需説明。這裏主要採用的是清儒江有誥及現(xiàn)代學者王力先生的研究成果。個別地方,則參有己見。
注釋:這一部分主要是幫助讀者理解詩篇的字詞。首行是簡要的解釋,主要是給一般讀者看的,使其在短時間內能夠讀通《詩經(jīng)》。而“按”字後面的文字,主要是提供給研究者的,故是純學術的,辨析正誤,考證流源,不厭其煩,務求一是。
章評:主要是對詩篇各章的藝術分析,目的是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詩作,領悟詩歌語言的靈動變化及詩趣、詩境等。
總説:這是在本書的結架中分量最重的一部分,主要是從“史”的角度對詩篇有關問題的考證、辨析,像詩篇産生的時代、作者、詩旨、詩中的疑點難點以及長期糾繞研究者的諸問題等,俱在此部分中作討論。
詩説:此部分是從“詩”的角度對詩篇作出的理解,關於詩的基本內容、情感表達、藝術表現(xiàn)等,俱在此部分進行討論。
經(jīng)説:此部分是從“思”的角度對詩篇觀念形態(tài)、價值取向等問題的探討。既要看到它在歷史上對於建構中國文化的意義,也要看到它在當下及未來的意義?!对娊?jīng)》的經(jīng)學意義百年來被大多研究者所忽略,故在此特意給予標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