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九 論求情者

培根人生論 蒙田隨筆集 帕斯卡思想錄:西方三大哲理散文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陳潔,薛詠 編譯


四十九 論求情者

許多不良的事件及計劃都要有承擔(dān)者,所以私人的求情的確會使公益腐化。許多很好的事情是由存有壞心的人承擔(dān)的,我說的壞心不光是指心地敗壞,也包括心眼狡猾,就是那些口頭表示愿意承擔(dān)而心中并沒有承擔(dān)意思的人。

有些人答應(yīng)了替人辦某種求情的事,心里卻并沒有切實去替人辦事的意思;但是一旦他們看見這種事情因為別人的力量而有希望成功的時候,他們就極想得到那求情者的感謝,要使那人相信他們真替他辦過事,或者得到一部分的報酬,或者至少在這件事情還沒決定的時候利用那求情者的希望。

有些人接受人家的求情,專為可以借此阻撓另一個人,或者借此為由可以揚(yáng)某人之惡,待這些事情做成之后,他們再也不關(guān)心原來所請所托之事的成敗了。一般而言,這些人之所以答應(yīng)替別人辦某項求情之事,不過是利用別人的事以為自己的事做一種過渡的橋梁。甚至還有些人答應(yīng)替人辦事,而滿心要這事不成,為的是這么一來可以取悅于那人的仇敵或競爭者。

毫無疑問,在每種求情之中總不免有是有非。如果是為爭訟的求情,其中必有曲直之別;如果是圖升遷,其中必有才與不才之別。假如一個人因為受了感情的驅(qū)使而在訴訟之中偏向不直的一方,那么他最好利用他的影響為兩者和解,而不要把事做到盡頭。假如一個人因為受了感情的驅(qū)使而在仕途中偏向那較為不才的一方,那么他最好不要為了要提拔這不才的一方,遂造作惡言,毀損那較為有才而值得升遷的人。

遇到自己不很懂得的求情之事,最好去請教一位忠實而有見識的朋友,這個朋友可以告訴你究竟這種求情之事到底是做得做不得的,但是這種顧問須要審慎選擇,否則是要受騙的。有所求情的人受了遲延和欺騙必深惡痛恨,因此,如果在初次來請求的時候就明白告訴他說你不愿意辦這件事,又如果替他辦事,在事情進(jìn)行的時候把實情告訴他而不加粉飾或夸張,在事情成了以后除應(yīng)得的報酬以外不再需索,這樣的舉動現(xiàn)在竟不止是正當(dāng)?shù)亩沂呛芸筛屑さ牧恕?/p>

在請求恩遇之中,原先來請求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而關(guān)于這人對我們信任的事,卻不可不留意。假若這人告訴了我們一種消息,這種消息除了他我們是無法從別的途徑得到的,那么我們就不可白白地利用人家的消息,而應(yīng)當(dāng)給他一定回報,并且要給予他自由行事的余地,讓他設(shè)法走別的門路去爭取他所求的事情。不知他人所求事情的價值的人是不明智的,就跟不知誰應(yīng)該得到那所求的事情一樣都是不好的。

在求情之中做事機(jī)密是成功的一個要訣。因為自行聲張說某項求情進(jìn)行得如何如何順利,雖可以使某些傍邊的求情者的銳氣得以挫傷,但是也會刺激并引起另外一些求情者。求情要把握合適的時機(jī),那才是主要的。所謂合適的時機(jī),就是不但是要合乎你所希望的請托者,而且要能使你自己免去他人從中破壞阻撓的危險。在選擇替自己辦求情之事的人的時候,頂好選用那最適宜于那種事的人而不要倚仗那最有大力量的人,選用那專辦某種事的人而不要用那些包攬一切的人。如果一個人初次的求情被拒絕了,而他既不沮喪也不憤懣,那么他下次再有所請的時候其所得的補(bǔ)償將與初次所請的一樣的好?!八堄饬?,為的是所獲可以適量”是一條好規(guī)則,假如一個人是得寵的,最好漸漸地提高自己的請求,因為假如一個人初次來向我們有所請求,我們也許會拒絕他的。但是,假如他已經(jīng)從我們身上得過許多好處,那么以后我們就不大愿意拒絕他,恐怕既失這個人的好感與擁護(hù),又抹殺舊日對他的好處。通常以為向一位大人物求一封薦書,是最容易不過的請求。然而,假如寫這封信的理由是不正當(dāng)?shù)?,則于寫信的人的名譽(yù)也很有妨礙。再沒有比如今這些替人奔走、包攬求情的人更為惡劣的了,因為他們只是一種妨害公務(wù)的毒藥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