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被譽為“孤篇橫絕”的是哪首詩?
當初唐詩家在聲律、風骨、詩歌題材等方面為即將到來的盛唐氣象抱薪添火之時,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以一首詩境玲瓏透徹的《春江花月夜》,一舉確立了他在唐代詩壇的坐標。王闿運《論唐詩諸家源流》稱它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洞航ㄔ乱埂肥且詷犯f題寫成的長篇七言歌行,全詩緊扣題目,三十六句圍繞“春”、“江”、“花”、“月”、“夜”展開,通過對一夜之間“月出”、“月升”、“月斜”、“月落”的細致描繪,抒發(fā)了對人生匆匆的感慨。這是一首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的佳作。詩人開首即說: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起筆八句,詩人將“春”、“江”、“月”、“花”等景物一一鋪開,形諸筆端,描繪了一幅春江生明月、明月照花林的月夜江上美景,看似煙波浩渺,實則純凈無垠。接下來又說: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面對這一望無垠的江面上升起的一輪孤月,詩人敏感的思緒突然躍向了對同樣無限的生命的思考,思索的結(jié)果就是:一切皆歸塵土,惟有時空永恒;光陰如東流之水,一去不再復返?!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與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后詩人又寫道: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年華轉(zhuǎn)瞬即逝,青春一去不返,人生短暫悲傷,扁舟之上的游子和閣樓之上的思婦,唯有對著一江春水、一輪明月訴說著心中離別的憂傷。前四句總寫,從“可憐”一句以下八句寫思婦對游子之思:連月光都看我孤單,久久不愿離去而要形影不離地與我作伴;遠方的愛人啊,我想趕走這該死的月光,奈何又加深了對你的思念;明月同時照在咱倆心坎,何時又能聽君一言?欲隨月光將你照耀,可是你讓我如何飛過這無垠的江面?最后八句筆鋒一轉(zhuǎn),轉(zhuǎn)寫游子思歸,寫得極其傷感:昨夜夢見花已凋落,春已過半,身居異鄉(xiāng)的我卻遲遲沒有回家。奔流不息的江水看來也要將春天帶走,江面上倒映的明月也已經(jīng)向西傾斜,直到海霧將它吞沒。南來北往的游子啊,又有幾人乘著這輪明月回到了家?而我只有將無盡的思念交與殘月,任她灑滿江邊的樹林。詩人最后通過“花已落”、“水東流”、“春欲去”、“月西斜”、“夜將明”呼應了開頭,一開一合之間也升華了文題。而一句“落月?lián)u情滿江樹”更是余音不絕,讓人回味無窮。
在藝術(shù)形式上,這首詩情、景、理融于一體,景美、情真、理透徹;韻律節(jié)奏頗具特色,猶如一首夢幻的夜曲;色彩以淡為主,但不乏絢爛多姿,好似一副淡雅的水墨;意境蒼遠但不缺晶瑩剔透;巧用典故以及頂真手法,注重細節(jié)描寫。除了被譽為“孤篇橫絕”外,聞一多在《唐詩雜論·宮體詩的救贖》中還贊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