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
楚俗不理居,居人盡茅舍。茅苫竹梁棟,茅疏竹仍罅
。邊緣堤岸斜,詰屈檐楹亞
?;h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駕
。南風五月盛,時雨不來下。竹蠹茅亦干,迎風自焚灺
。防虞集鄰里,巡警勞晝夜。遺燼一星然,連延禍相嫁。號呼憐谷帛,奔走伐桑柘。舊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前日洪州牧
,韋大夫丹。念此常嗟訝。牧民未及久,郡邑紛如化
。峻邸儼相望,飛甍遠相跨
。旗亭紅粉泥,佛廟青鴛瓦
。斯事才未終,斯人久云謝
。有客自洪來,洪民至今藉。惜其心太亟,作役無容暇
。臺觀亦已多,工徒稍冤咤
。我欲他郡長,三時務(wù)耕稼。農(nóng)收次邑居,先室后臺榭。啟閉既及期
,公私亦相借。度材無強略
,庀役有定價
。不使及僭差
,粗得御寒夏?;鹬潦怅愢?sup>
,人安極嵩華
。誰能繼此名?名流襲蘭麝
。五袴有前聞
,斯言我非詐。
- 此詩是作者元和九年(814)在江陵聞客言有感而作。
- 不理居:不治房產(chǎn)。茅舍:茅草做的房屋。
- 茅苫:用茅草做成的片帶狀遮蔽物,所謂茅屋多用此為之。疏:稀疏。罅:開裂。
- 詰(jié潔)屈:不直貌。亞:低。
- 不蔽肩:言籬巴低矮。不容駕:言道路狹窄。
- 蠹:蛀蟲蛀蝕。焚灺(xiè謝):焚燒。
- 洪州:唐代屬江南西道,治所豫章(今江西南昌)。韋大夫丹:韋丹,字文明,京兆萬年人。元和二年二月拜洪州觀察使,整頓民風,頗著政聲。《新唐書》本傳:“始,民不知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則戛而焚。丹召工教為陶,聚材于場,度其費為值,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fù)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li>
- 紛如化:言韋丹治績?!缎绿茣繁緜饔涰f丹政績云:“置南北市,為營以舍軍,……為衢南北夾兩營,東西七里。以廢倉為新廄,馬息不死。筑堤捍江,長十二里,竇以疏漲。凡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萬二千頃?!?/li>
- 峻?。焊呶荨ow甍:飛檐。
- 旗亭:酒樓。青鴛瓦:黑色屋瓦,瓦一俯一仰,故稱青鴛瓦。
- “斯事”二句:謂此事尚未大功告成,此人已經(jīng)早逝。杜牧《唐故江西觀察使武陽公韋公遺愛碑》:“臣嘗守土江西,目睹觀察使韋丹有大功德被于八州,……元和五年薨,年五十八?!?/li>
- 亟:急迫。無容暇:沒有閑暇。
- 冤咤(zhà炸):因不滿而抱怨。
- 啟閉:古稱立春、立夏為啟,立秋、立冬為閉。《左傳·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為備故也?!焙笠嘤靡苑褐腹?jié)氣。
- 強略:強取。
- 庀(pǐ匹)役:雇傭工匠。
- 僭差(jiàn chà漸詫):僭越失度?!稌ず榉丁贰叭擞脗?cè)頗僻,民用僭忒”,孔傳:“在位不管敦平,則下民僭差?!?/li>
- “火至”句:《左傳·昭公十八年》載,宋衛(wèi)陳鄭大火。陳鄭大火是因天災(zāi)所造成;洪州民居火災(zāi)全因人為,二者不同。
- “人安”句:猶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所謂“風雨不動安如山”。嵩,中岳嵩山。華,西岳華山。
- 蘭麝:蘭草與麝香,比喻人德行之美。
- 五袴:東漢廉叔度治蜀郡,解禁便民,郡民作歌稱頌,詞中有“平生無襦今五袴”之句。事見《后漢書·廉范傳》。后因用以稱美地方官有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