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灰色的童年
林肯的媽媽南施·漢克斯是被她的舅媽和舅舅撫養(yǎng)大的。她很有可能從來都沒有受過教育,因為她在簽署文件時都是用畫押來代替簽字。
南施的家在茂密的森林深處,她很少有機會認識朋友。二十二歲那年,她和整個肯塔基州最粗俗的托馬斯·林肯結(jié)了婚。托馬斯·林肯是個沒有教養(yǎng)的人,靠接零活和打獵維持生活,住在森林深處的人們都稱他為“流浪漢”。
湯姆·林肯是一個一事無成的人,成天東游西蕩,只有在饑餓的時候,他才會隨便找份吃飯的工作。他做過的工作有修路、伐木、打獵、種地、蓋房子,等等。據(jù)說政府曾經(jīng)三次雇用他做監(jiān)獄看守,端著獵槍看管犯人,每小時給他六美分的工錢。
他從來就沒有金錢概念。他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nóng)場里居住了十四年,每年十美元的土地租金,他卻付不起。他太窮了,以至于他的妻子買不起線,只好用野荊棘縫補衣服,而他花錢卻沒有一點計劃,在肯塔基州伊麗莎白城一家商店賒賬買了一條絲綢腰帶。沒過多久,在一次拍賣會上,他又買了一把劍,花了三美元。他窮得叮當響,卻總是買些沒有必要的東西,這讓他的妻子非常絕望。
他們結(jié)婚后不久,被人叫作湯姆的托馬斯搬到了城里去住,打算做木工活掙錢維持生活。他接了一份建造磨坊的活,但是他的技術(shù)太差了,鋸出的木頭不是歪歪扭扭,就是尺寸不合適,雇主拒絕支付他的工錢,為此他們還打了三次官司。從小在森林里長大的湯姆立刻發(fā)覺自己只能在森林里發(fā)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和妻子一起回到森林附近一個貧瘠的農(nóng)場。他們在那里居住下來,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在距離伊麗莎白城不遠的地方有一片寬闊的土地,那里一棵樹也沒有。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在那里居住,他們一把火燒掉了以前生長在那里的所有樹木,只留下青草在陽光下繁衍遍地,他們養(yǎng)的美洲野牛在草地上快樂地吃食和玩耍。
1808年12月,湯姆買下了這片土地里的一塊農(nóng)田,價格是每英畝六十六美分。農(nóng)田中有一座獵人搭建的簡陋小屋,屋子四周長著很多野生山楂樹,半英里以外是諾林溪向南的支流。在那里,每到春天就開滿了山茱萸花。到了夏天,老鷹在天空緩緩地盤旋,茂盛的青草隨風輕輕搖擺,好像綠色的海洋,一望無際。因為那里居住的人很少,所以,一到冬天,那里就變成了整個肯塔基州最沒有生氣的地方之一。
1809年的冬季,亞伯拉罕·林肯在那座獵人搭建的小屋子里出生了。那天是周日,剛出生的他躺在鋪著玉米皮的木床上,屋子外面是銀白色的冰雪天地。當時是在2月,凜冽的寒風把雪花從木屋的縫隙吹進屋子里,雪花飄落到林肯和媽媽蓋著的熊皮上。從那之后,又過了九年,林肯的媽媽南施終于因艱難的生活,生病去世了,她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五歲。她這一輩子沒有過任何享受,也從來沒有得到過幸福,不管她走到哪兒,總是有人在背后罵她是私生子。遺憾的是,她生前沒有能力看到未來——百姓在她生下亞伯拉罕·林肯的地方用大理石修建了一座圣堂,以表示對她的感謝。
那個時候,在那些蠻荒地區(qū)流通的紙幣價格波動很大,所以,當?shù)氐娜藗冇秘i、鹿、火腿、威士忌、樹貍毛皮、熊皮和農(nóng)產(chǎn)品作為媒介進行交易。有時候,教徒把威士忌當作報酬送給牧師。1816年,亞伯拉罕七歲了,到了秋天,父親湯姆用他的農(nóng)場換了四百加侖威士忌,帶著全家搬到了印第安納州的荒蕪林場,離他們最近的是一個捕熊的獵人。那里的植物長得很密集,如果想通過,必須用刀砍一條路出來。在這個后來被丹尼斯·漢克斯稱為“叢林禮贊”的地方,亞伯拉罕·林肯將要度過他人生當中的十四年。
林肯一家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雪已經(jīng)開始下了,湯姆趕忙搭了個三面的帳篷,就是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棚屋。帳篷里面沒有地板和門窗,只有三面墻壁,第四面大大敞開著,屋頂是用圓木和灌木搭的,寒風吹打著雪花和冰碴灌進帳篷里。這樣簡陋的屋子,印第安納州的農(nóng)民甚至都不愿意用它在冬天來養(yǎng)牲口。然而,在1816年到1817年的漫漫冬季里,湯姆一家卻一直居住在這樣的屋子里面,這個冬天顯得那么寒冷,那么難熬。
南施和她的孩子們在帳篷中鋪著樹葉和熊皮的角落里縮成一團,像小狗一樣依偎在一起,他們沒有水果蔬菜,沒有牛奶雞蛋,連土豆都吃不上,只能吃些湯姆獵到的動物和外面樹上掉下來的堅果。
托馬斯·林肯養(yǎng)過幾頭豬,然而附近饑餓的野熊覓食到這里,把豬抓住,全都活活吃掉了。
就在這個地方,亞伯拉罕·林肯居住了很多年,過著貧窮艱苦的生活,他后來解放的那些黑奴都不曾過得如此窮苦。
在這個地方,人們幾乎從來都沒聽說過“牙醫(yī)”這個職業(yè),離他們最近的醫(yī)生住在三十五英里以外,所以,牙疼的時候,南施就讓湯姆幫她把胡桃木釘?shù)募忭斣趬难郎厦妫檬^使勁敲打釘子頭,把牙敲掉。當?shù)仄渌耐鼗恼咭捕际怯眠@樣的方法。
美國中西部的拓荒者們在拓荒的開始,就被一種名為“牛乳癥”的怪病折磨著。牲口如果染上這種病就沒有了任何存活的可能,有的時候,一些地區(qū)的人會相繼感染這種病,然后一個個病死。一百年以來,這種病的起源一直是個謎,醫(yī)生也不知如何解決。一直到20世紀初期,科學家們才找到這種怪病出現(xiàn)的原因——動物吃了一種白蛇草,中毒發(fā)病,動物的奶汁因此含有毒素,人喝了動物奶汁以后也染上了這種病。在長滿樹的峽谷和牧場,這種白蛇草遍布在每個角落,直到現(xiàn)在,它還在威脅著一些生命。伊利諾伊州農(nóng)業(yè)部門每年都要在法院門口張貼布告,要求農(nóng)民根除這種可怕的植物,否則,他們的生命都會因此受到威脅。
1818年的秋季,“牛乳癥”傳播到了印第安納州的鹿角山谷,很多人染上了疾病身亡,離林肯家最近的獵人鄰居的妻子也染上了這種病,沒過幾天就死了。在她生病期間,林肯的母親南施照顧過她。不久,南施發(fā)現(xiàn)自己也染上了這種病,她的頭暈暈的,肚子絞痛,吐得停不下來,她被人背回家,在破爛的樹葉和熊皮上躺下。南施感覺身體內(nèi)好像有火在燃燒著,她不停地口渴,要求喝水,可是手腳卻涼得像冰塊。
湯姆是個非常迷信的人,在南施生病后的轉(zhuǎn)天夜里,他聽到有一只狗在他們屋子外面哭了很長時間,他知道,這是不好的征兆。于是,湯姆堅信南施活不了多久了,他放棄了所有希望。
南施臨死前,被病痛折磨得抬不起頭,沒有一點力氣說話,她吃力地抬起手,叫亞伯拉罕姐弟倆到她的床邊來。他們都乖乖地走過來守在媽媽旁邊。她告訴姐弟倆,在未來的日子里,要友好相處,互相幫助,記住她平時教給他們的道理,要對上帝懷有敬畏。
南施說完了她的遺言,就發(fā)不出聲音了,身體也漸漸失去了知覺,昏睡了過去。她睡了七天,在第七天去世了。那一天,是1818年10月5日。
湯姆在妻子兩個已經(jīng)合上的眼皮上各放了一枚硬幣,他覺得這樣能夠讓她瞑目。他又到森林里去砍樹,把砍來的木頭切割成歪歪扭扭的木板,做成簡陋的棺材,將自己命運悲慘的妻子放了進去。
兩年前,他用雪橇把全家人拉到了這個地方,現(xiàn)在,他又用雪橇,把亡妻的尸體拉到更深的林子里,簡單地埋葬了,沒有進行任何儀式。
亞伯拉罕·林肯的母親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我們無法知道她的相貌和性格。在她短暫的生命里,大部分時間是在荒涼偏僻的密林深處生活的,很少有人能見到她,所以她幾乎沒有給人留下什么印象。林肯去世后不久,有個專門撰寫傳記的作家去尋找那些極少數(shù)曾經(jīng)見過南施并且還健在的人進行訪問。那個時候,距離她去世已經(jīng)有五十多年了,人們對她的記憶就像夢中的黑白電影,就連她的長相,都有很多種說法。有的人說她矮胖而且健壯,有的人說她很瘦??;有的人說她的眼睛是黑色的,有的人說是淺棕色的,還有的人非常確定地說是藍綠色的。她有個名叫丹尼斯·漢克斯的表哥,曾經(jīng)和她生活在一起十五年,一開始,他說她的頭發(fā)是淡色的,后來,他再次回憶,又改說是黑色的了。
她去世后的六十年里,人們沒有為她豎立一塊碑,直到現(xiàn)在我們才知道她墳墓的大概位置——在她的舅舅和舅媽的墳墓旁邊,但是我們不知道她的墳墓是三座中的哪一座。
南施死前不久,湯姆剛剛蓋了一個新的小木屋,這個木屋有了四面墻,但是依舊沒有地板和門窗,他只能在門口掛一塊骯臟的熊皮,這樣弄得滿屋子都是臭味,沒有一點亮光。大部分時間,湯姆都在密林里打獵,亞伯拉罕姐弟倆就在家里自己照顧自己。姐姐負責做飯,看管爐火,到一英里外的小溪去挑水。他們沒有餐具,就用手直接抓著食物吃。因為挑水太遠了,又沒有肥皂能夠用來洗手,所以他們的手總是臟兮兮的。南施活著的時候,自制過一些肥皂,可是她做的那些肥皂很快就用完了,姐弟倆又不知道怎么做,湯姆又懶得做,所以,他們的生活顯得越發(fā)骯臟了。
在漫漫寒冬里,他們從來都不洗澡,穿著臟衣服。床上鋪著的樹葉和熊皮破爛骯臟,他們的小屋子照不進陽光,只能用爐火或者油燈照亮。
想要知道沒有女人操持的林肯家是什么狀況,只要查看那個時候關(guān)于屯墾區(qū)情況的文字記載,就能夠想象得出來:滿屋子的臭味,到處都是跳蚤和蟑螂。
過了一年,湯姆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沒有女人操持的生活,他決心再找個老婆,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十三年前,湯姆曾經(jīng)在肯塔基州向一個名叫莎拉·布希的女子求婚,但是她沒有同意,和哈丁郡的一個監(jiān)獄看守結(jié)了婚。后來那個看守死掉了,給她留下了三個小孩和一大筆債務。湯姆覺得,這個時候再向她求婚會很順利。于是,他跳到小溪里洗澡,用沙子搓掉手上和臉上的污垢,在腰間掛上寶劍,穿過茂密的森林,回到了肯塔基州。他先到伊麗莎白城去買了條絲質(zhì)褲子,然后換上新褲子,哼著小曲找莎拉·布希去了。
那時,剛好到了1819年,在那一年,全世界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接連不斷地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新鮮事,所有的人都在聊著這些改變。那一年,一艘輪船橫跨了大西洋,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