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少年有志不言苦
一
管仲在周桓王二十年(前700)進入齊僖公的視線。這年,管仲三十歲。史載管仲與齊僖公有“三仕三見逐于君”的遭遇,可見伯樂識馬何其難,千里馬遇伯樂又談何易。管仲真正與召忽一起做齊僖公次子糾的老師,是他三十而立后的第三年。
三十歲之前的管仲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底層生活的閱歷使管仲增長了不盡的智慧與才能,以及經(jīng)驗。有人說,而立之前的一切失敗都是而立之后成功的母親。這方面,管仲最有發(fā)言權(quán)!
從蔡國都城出來的管仲,不敢回家,被國君判刑并宣布終身不能入仕的讀書人,鄉(xiāng)人是瞧不起的。他既不能在城外過夜,也不能在城里堂而皇之地逛大街,他要東躲西藏地回避熟人與楚使的耳目,更要防止大戶強行抓他去充作奴隸或賣掉。這樣一直躲到八月,舉國進行蔡宣侯的國葬,宣布對服刑人員的大赦,管仲這才敢悄悄回到家。
家里也不能待,鼻子比狗還尖的楚使在暗處張著一對狼眼窺探著他。敢于弒兄當(dāng)上國君的熊通,深知鐵精是他稱霸的左膀右臂,千方百計想得到它。年輕時的管仲對這一點認識不透,后來,他做了齊桓公的相國,在阻止楚武王熊通與楚文王熊貲窺視中原的過程中,意識到了鐵精的重要性,憑借自己的智慧與才能,即便戰(zhàn)火燃至家鄉(xiāng),最終還是沒讓楚熊之足踏入。管仲活著,楚人始終沒能揭開陽乾山里有鐵精的秘密。這是后話。
母子倆商量后,母親出面拜托經(jīng)常到泗州做生意的鄰居管才,讓兒子做伙計,隨管才外出經(jīng)商。
管才與管仲同宗一族,論起來,管才要喊管仲爺爺。管才先是不愿意帶這么一個書呆子出門,嫌累贅。但聽說只管飯不要工錢,再看看管仲很機靈,便答應(yīng)了。出門前與管母立下字據(jù),聲明萬一遇上天災(zāi)人禍,管仲生死與他無關(guān)。
管才的生意,就是將家鄉(xiāng)的藥材與山貨運到地處水網(wǎng)地帶、富饒無比的泗州城里換回貝錢或者咸魚干、日用百貨什么的……
管仲隨管才跑了幾趟,漸漸摸清了生意經(jīng)里的奧妙,學(xué)會了如何與生意對手在衣袖里摸手指頭?;丶視r,管仲讓母親在家也搞一些藥材與山貨,再次出門時,管仲告訴管才,母親平時收了一些山貨,想帶出去換些家里需要的日用品。管才不同意,管母找到管才說情,管才勉強答應(yīng)了。到了地頭,出貨時,管才壓著不讓管仲出手。管仲只好一旁忍著,一位熟悉的老客戶見管仲悶悶不樂,便問原因,管仲私下把這事告訴了他。老客戶看了管仲帶來的私貨,成色好,主動出高出管才貨的價收下。管才知道后心里窩了氣,借機尋事為難管仲。管仲問他,你與我母親的定約上,沒有不準(zhǔn)夾帶私貨這一條嘛!現(xiàn)在,你答應(yīng)了我母親,又不讓我出手,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其實,我們賺的都是辛苦錢。你看那個收山貨的貨棧,你一斤山菇三個貝錢,他出手就是十個貝錢!這是什么利益??!
管才一怔:你怎么知道的?
管仲笑笑:你只管你的貨,別處的事你聽了多少?其實,你可以把你的貨交給我來出手,我保證你的貨款不少,貨怎么出手,你不必問。你如果愿意,我們不妨做一回。
管才不相信地搖搖頭:你才幾歲?毛還沒長就能啦!
管仲:這與年齡不相干。你若愿意,我們就合伙干。你不愿意,我也要單干了。反正你對我也不信任了,強擰在一起也不香。
管才突然感覺到這個十五歲的孩子不再是自己身邊的使喚,而是對手了。
俗話說,同行必妒。在商言商也有一句現(xiàn)成的話,那就是袖子里的事——單摸。那個時候的商人談生意不像今天這樣坐下來,圍一桌,三五個人,或者七八個十幾位,從早到晚地談判。那個時候談生意的方法一直延續(xù)了幾千年,江浙一帶至今還在使用。那就是把手伸到對方的袖子里,用手指的握摸來決定價格。
管才認為這孩子跟自己還不到一年時間就敢于單挑獨立,往后一定不是個省油的燈,要不了幾年,從山里通外的商路還不全給他霸了?不成,先要給他一點下馬威!
管才決定使陰招。
再次出山時,管仲果然提出了單干。從山里出去的貨都是先運到潁邑,從那里分別散開去四面八方。每家運出去的貨都差不多,全靠裝貨的皮袋子來辨別,如果是相同的袋子,各家就在上面押上各家的記號。管才與管仲在潁邑換了條船去淮夷。雖然是兩家貨,因為各自都打了記號,堆在一起不會弄錯。很快管仲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八件貨少了一件,仔細查看后跑到管才那里去了。管仲貨物皮袋的封口,是母親的針線活兒,他再熟悉不過了。找到那袋貨細看,記號被涂抹成管才的了。他問旁邊人是怎么回事,旁邊人紛紛說,看到管才涂抹的,不知他為什么涂抹。管仲去找管才沒找著,便自己先改過來。開船時,管才才醉醺醺地上船來,上了船倒下就睡,怎么推也不醒。到第二天下午,管才醒了,船也到了淮夷碼頭。管仲喊住管才要問話,管才匆匆說:我先去客棧一下馬上就回來。
管仲無奈,只好由他去。船靠岸,貨運到客棧,管仲把管才的貨放一邊,自己的貨放一邊。一切都安排好,便去請以前聯(lián)系好的店家來看貨。那家派了個姓鮑的伙計來看貨。兩人剛剛進客棧,就見管才把管仲的貨搞亂了,把那袋管仲改過記號的貨放中間,問大家誰干的。
是我的東西。管仲上前說。
好哇!管才叫著,對旁邊兩位官差說,你們聽到了吧,他說是他的。
兩位官差上前就抓管仲。
管仲分辯:你憑什么抓我?官差說:他報案說你偷了他的東西,有事去衙門說。不由分說拉了管仲就走。隨管仲來的姓鮑的伙計喊道:大白天有這樣的事??!你們問也不問?伙計們,攔下,請老爺?shù)竭@里來升堂問案!
官差怒道:胡扯淡!
管仲:這是周天下。周天子有深入民間判案的先例,可以請求邑官到現(xiàn)場判斷!接著,管仲朝北一拜道:
《周頌》有曰: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不錯!你說得很對。人群后面出來一位官員,他對著管才問:剛才是你去報官的?他偷了你的貨,這是你的證據(jù)?
管才知道來人正是邑官,趕緊行大禮。
邑官看看管仲:你還是個孩子嘛,就會做這等事?家風(fēng)不興,庶子難教也!
管仲不亢不卑道:不忙下車伊始。
聽到這話,邑官倒要另眼相看這個半大孩子:此話怎講?
管仲:老爺能到現(xiàn)場斷案,說明老爺清明,有“甘棠遺愛”之風(fēng)。
邑官笑道:小小年紀,文章不少,看來,家教有點歪了啊!好吧,老爺我來聽你說說,那個“甘棠遺愛”之風(fēng)怎么回事?
管仲:召公奭在自己的封地,喜歡事必躬親,長年深入基層,宣揚中央朝政的仁德,切實解決民眾的危困。有年夏天他到民間去,那是個十分炎熱的暑天。地方官員勸不住他,便要求基層民眾騰出房屋,以供召公奭斷案、辦公與休息,并提出由專人燒茶備飯、侍候起居。在一邊的召公奭聽著,沒等官員把話說完就制止說:不勞一身而勞民眾,這不是我們先君文王的做法啊。鄉(xiāng)親們,請你們不要聽他的。說著,走到路邊一棵甘棠樹下站住,對鄉(xiāng)親說,勞駕您向四下親朋好友遞個信,告訴他們我姬奭來替他們排憂解難了,有什么委屈冤情,快快來找我!說完,他就在甘棠樹下開始受理民事、聽訟決獄,審案一直到月亮高掛。他無法回去了,只好就地搭了個草棚安營,一連好多天,讓民眾深受感動。在召公奭的封地內(nèi),民無冤獄,經(jīng)濟繁榮。召公奭離開后,民眾十分懷念他,飯后茶余議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那棵甘棠樹。他們說,召公奭這樣的好官太少啦。他不僅到我們中間,還委屈著在樹下辦公。辦完了公,也不吃我們的東西,也不喝我們的茶水。如果天下的官員都像他這樣,天下真的就太好了??!
邑官:我不是來了嗎?
管仲毫不留情地說:要老爺斷案后才知道有沒有“甘棠遺愛”之風(fēng)。接著,又補上一句,剛才我也說了,在召公奭的封地內(nèi),民無冤獄,經(jīng)濟繁榮。
邑官:那好?,F(xiàn)在,你倆站兩邊。管才,你說是你的,有什么證據(jù)?
管才說了他做的印記。
邑官看看管仲。
管仲說:如果我說了袋里的東西,他說他也是這樣的,你怎么斷?
邑官覺得管仲有點胡攪蠻纏,想喝斥他,轉(zhuǎn)而一想,道:那你先讓他說,他說了,你說的也一樣,就是你的啦?
管仲樂道:在下正是這樣想的,老爺有什么好方法斷呢?
邑官惱道:老爺斷案,要你教嗎?
管仲趕緊退一步,站到與管才相反的一邊。那姓鮑的伙計靠近他悄悄地說:你真能干,我叫鮑叔牙,人稱我鮑叔,此地過去百里不到的鮑墟村即是我家。我們拉拉手,做好朋友,你有什么事,我一定幫助你……
邑官讓管才與管仲各自把袋里的貨物位置畫出來。管仲不忙著畫,只管與鮑叔牙聊天。管才卻急得額頭冒汗。邑官問管仲為什么不畫?管仲說:他畫他的,我畫我的,你喊時間到,我交卷就成!管那么多,是老爺?shù)娘L(fēng)格嗎?
邑官被嗆住了,一惱,喝道:好!現(xiàn)在就交卷。拿來。
只見管仲從袖袋里抽出畫好的貨物圖交上來。管才手里卻還是空的,見管仲拿了出來,趕緊狡辯道:貨物是伙計裝的,我沒看。
邑官把管仲的給他看:你說是這樣的嗎?
鮑叔牙上前攔道:焉能如此?
管才推開鮑叔牙,對邑官連連喊:是的,正是!
邑官看看管仲,只見他手里又拿了一份貨物位置圖上來,喝他站住。
管仲沒理睬,走到邑官面前說:青天大老爺,當(dāng)今的召公奭,誠承“甘棠遺愛”之風(fēng),前來斷案,我等敬仰,敬仰!說著,拿出一份剛才快速畫好的圖遞上:老爺,那圖上的貨物位置是管才的了?那么,你問問他,這圖上的也是他的?
你玩什么鬼?邑官惱道,我還沒見過你這樣的孩子。你說吧!你想干什么?
管仲笑笑,沒對邑官說話,而是走到管才面前站住,很久不說話,兩眼緊緊地盯著他看??吹霉懿艤喩砻l(fā)豎立,連連朝邑官喊:你看他,你看他……
邑官讓手下的公差拉開管仲。管仲不理睬,心平氣和地說:不用你們拉我,他還怕我一個孩子嗎?他難道連打架也打不過我?
管才:我不與孩子打架。
管仲哈哈笑起來,笑得大家都莫名其妙。笑罷,管仲朝邑官行禮畢,轉(zhuǎn)身對管才說,就剛才這一小會兒,我好好地想了想我們之間發(fā)生的事。細想想,我沒有什么對不起你的啊,你為什么要把我的貨袋改寫成你的?你大可不必這樣做。你想要那袋貨,與我說一下,我難道會不給你嗎?我再一想,你也不是想害我。你若想害我,什么時候都可以與人串通把我當(dāng)奴隸賣掉??!落了錢財,又干凈??赡銢]那么做。思來想去,只有一點,你還是我們周姬后人,說是管叔的后人,說是周穆王的后人,都可以,不失周天子一脈的風(fēng)范!我敬佩你……說著,行禮。
眾人都怔怔地站著,邑官也不知道管仲到底想搞什么。
旁觀者議論起來,紛紛說這孩子不簡單,知書識禮,年紀不大,成理的話兒,一套一套!
管仲直起身體,對北三禮,然后面對邑官三鞠躬,又對眾人一一施禮,最后面對管才再次直身拂衣,理了理飄到額前的亂發(fā),向前一步,朗朗有聲道:諸位先生,這位是我的師傅,在族里,他只是我的孫子輩。管仲家遭不幸,貧寒一人也罷,恰有老母在家要奉養(yǎng),故隨他屈膝而謀一碗飯。萬萬沒想到,我們之間會發(fā)生這樣的事!邑官斷案公明,很快會判明是非。但我不忍讓我這位師傅受辱?。∷质俏业男≥?,我作為長輩,該不該說幾句???
眾人七嘴八舌喊叫起來——
好小子,利嘴!
將來是個才!
快,快,教訓(xùn)教訓(xùn)他啊!
管仲上前對管才慢條斯理地說:你不就是覺得我礙你事嗎?你何必用那么下等的小人手段呢?但我不計較你。因為我知道,小人是不能得罪的,只有團結(jié)好小人,小人不壞事,主人的大事才能成功!所以,我讓著你。我告訴你,這里兩張圖,畫的都是袋里貨物的位置。你只能拿走一張。拿對了,算你走運。拿錯了,那就看老爺怎么待你啦!如果他請你去上席就座,我不反對!若要你坐牢,我只能回去替你報信,幫你奉養(yǎng)二老!
管才這時兩腿顫了,他萬萬沒想到小小年紀的管仲有如此心計,只好服輸。
邑官見狀,惱道:小小孩子,是何方妖孽?敢把大人欺負到如此地步!
管仲一把抓住管才,大聲道:告訴他我是何人,你應(yīng)不應(yīng)該喊我一聲“爺爺”?
邑官氣得怔住了,問身邊人:這孩子是那大人的“爺爺”?
眾人七嘴八舌道:剛才就說了,那大人沒聲響,沒聲響當(dāng)然是真的……
鮑叔牙上前:那是輩分。剛才說得那么響,老爺應(yīng)該明白,這輩分很正常的呀。
邑官把管才喊住:本官為你做主,這孩子何方妖孽,他的貨物充公。這袋貨就給你了,算是給你的獎賞!
管才連連推說不要,灰溜溜地跑了。
管仲追上去拉住他說:你拿了吧!你想要這貨,就拿走吧!我家天生窮透了屋頂,靠一袋山貨補不了那破屋頂!管才連連后悔地跺著腳:你、你、你……我是要你的一袋山貨嗎?你、你、你、你說了,你說了……唉!
邑官與公差也過來了。
管仲面朝著管才說話,那話句句都是說給邑官聽的:前朝伊尹曾言,“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1/16/22205034947151.png" />太甲不遵守商湯王履生前定下的大政方針,上臺后做事不民主,暴虐臣民,私生活毫無德賢可言,造成親離眾叛。伊尹作《伊訓(xùn)》《肆命》《徂后》告誡太甲,民心不可欺,民情不可違!
邑官聽著,漸漸雙眉緊鎖,心里在想:前番自己說這孩子缺少家教,看來是自己枉讀圣賢書,少年才俊就在面前,卻不識?。〔?!我一堂堂邑官,焉能在大街上對一毛頭孩子行對賢之禮,當(dāng)斥責(zé)方是……正當(dāng)他思慮再三,無所適從時,就見管仲對管才大聲說:我年少,往后的路又長又亮,焉能被這一袋山貨擋住!你們統(tǒng)統(tǒng)都拿去吧!說完,轉(zhuǎn)身而去。
大街上這一撥子人見管仲突然離開,誰都不明白他晾下大家是什么意思。
鮑叔牙氣喘吁吁追上管仲,拉住他關(guān)切地問:你的貨不要了?
管仲又氣又惱道:沒見過這樣的昏官!貨是小,人品是大!我寧可餓死,也不受辱而生。
鮑叔牙點點頭:我看你這水平,還是去做官吧。
管仲嘆道:我才多大啊!再說……
鮑叔牙鼓動他:有志不在年高嘛!
管仲垂下腦袋。
鮑叔牙撫著他的肩,搖著,問他:你怎么啦?
管仲抬起頭,臉上盡是淚水。鮑叔牙更慌了,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管仲在心里一遍遍地苦苦喊叫:老蔡侯??!你臨終遺言,讓我終身不入仕,你害苦了我??!
你到底出了什么事?鮑叔牙問。
管仲心境平靜下來,對鮑叔牙說了平生第一句假話:我想我娘了。
見《呂氏春秋卷三·季春紀·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