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
最早聽到的表揚之一就是干凈,如同另一個詞,聽話。干凈比聽話要用得多?!斑@孩子收拾得真干凈?!薄斑@孩子真愛干凈?!倍颊f你干凈,夸的卻不是同一個人。也許,我們最初對漢語中的微妙差別,就從這不同的干凈里找到。
讀董橋文章,說:“人和文都一樣,要干凈,像屠格涅夫,像初戀。”這句話也說出了董橋文章的風格,干凈。放給另一位,一提筆,就來個人品與文品,然后人品如何,文品如何,一致又如何,不一致又如何,如孫二娘的裹腳又長又臭,也就干凈不了。
愛干凈的文人,一張稿紙也是干干凈凈??匆郧翱婆e的狀元卷,千言長文,字跡清秀,沒有點滴黑污。嘆曰,真干凈。這個干凈里包含的是學問,是功底?,F(xiàn)在用電腦打出的文章,也是字跡整齊,字黑紙白。有人說,真干凈。這個干凈,說的就是機器好,與文章無關(guān)。
干凈的打印文章,作者方便,編輯方便,最后讀者也方便。只是從此沒有了手稿。手稿對于大作家,是個寶貝,可以拍賣,還能收藏。只是為了留下手稿,不用電腦,也對不起這個科技時代。沒有手稿也一樣會有好文章,而且圖書館里也干凈得多,一排排光碟,一塵不染,聞不到舊紙堆里的霉味。沒味了,好還是不好?
干凈的另一類是文字干凈,又叫罵人不帶臟字,好的雜文就該有這水平。有的文章,從頭到尾都是引文,上至孔圣人,下至本單位的現(xiàn)任首長,一堆古今中外的唾沫星子,就是沒有文章作者的點滴見解,這也是干凈的一種。別小看臟字,臟字有時比不臟的字值錢。比方說,干凈的字從文章中刪去了,刪就刪了,不留痕跡。不干凈的字刪去了,常是讓人打上幾個□□,表示這里曾有臟字來過。就好像名勝古跡上刻“××一游”。
還有另一類文字,今天少多了,也難見一回,那是“運動”中的匯報和小報告材料?,F(xiàn)在讀一些當過右派和各種分子之人所寫的回憶文章,說到自己的冤枉和半生蹉跎,不少都是由某些人的小報告和匯報信引起。這些小報告和匯報信,文字大多干凈,且愛從偉大而崇高理論出發(fā),因此還有光芒。這種干凈,如同殺人不見血。殺人不見血的事,也算做得干凈,不留痕跡。讀回憶文字,處處可見被害者的不平,好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讀到那些運動中“口誅筆伐”沖鋒者的懺悔文章,可見自欺欺人的干凈,也是一塊發(fā)霉良心的遮丑布。前幾天,有位先生正大口大口地吐出“道德……原則……”這些干凈字眼,坐在我身邊的一位,低聲說:“別信他的,那年就是他帶著造反派抄了我的家!”啊,以為干凈的文字也可以當水,沖干凈不潔的手,洗干凈不潔的嘴臉,那么,良心呢?
“人和文都一樣,要干凈,像屠格涅夫,像初戀。”真這樣,這個世界也就跟著會干凈多了。
199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