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禮記》
昔者仲尼與于蠟賓,〔曾經(jīng),孔子參加年終祭祀,并做祭禮儐相(贊禮)。仲尼,孔子的字。與,參加。蠟,蠟祭。蠟同“臘”〕事畢,〔祭禮結(jié)束〕出游于觀之上,〔到宗廟外面樓臺上休息游覽。觀,宗廟門外兩旁高的建筑〕喟然而嘆。〔不覺發(fā)出嘆息。喟(kuì)〕仲尼之嘆,蓋嘆魯也。〔大概是感嘆魯國現(xiàn)狀吧〕言偃在側(cè)曰:〔言偃在旁邊問道。言偃,孔子弟子〕“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大道秉行的時代(此指原始社會)。大道,社會準(zhǔn)則〕與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明君主當(dāng)政(禹、湯、文王、武王)〕丘未之逮也,〔我都沒趕得上。丘,孔子名。逮,來得及〕而有志焉。〔可我心里很向往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選賢與能,〔推舉德才兼?zhèn)涞娜斯芾韲摇?/span>講信修睦。〔人們講信用,和諧相處〕故人不獨親其親,〔所以,人們不只孝敬自己的親人,也愛別人的親人〕不獨子其子,〔不只養(yǎng)育自己子女,也關(guān)愛別人家子女〕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成年人能發(fā)揮才干為社會效力〕幼有所長,〔兒童得到撫育成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矜(guān)同“鰥”。廢,殘〕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分,職分(工作)〕女有歸。〔女人各有夫家。歸,出嫁〕貨惡其棄于地也,〔財物,厭惡它被丟在地上、造成浪費。貨,財物〕不必藏于己;〔但人們也不將其藏進自家以私用〕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人的力量,擔(dān)心它沒有從自己身上完全使出來〕不必為己。〔卻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私事〕是故謀閉而不興,〔所以,邪惡的思想被遏制而不易興生。謀,壞心思。閉,受阻塞〕盜竊亂賊而不作,〔亂,造反。賊,害人。作,興起〕故外戶而不閉,〔因而戶不閉門。外戶,宅門〕是謂大同。〔這就是令人向往的大同社會〕
“今大道既隱,〔如今大道已消逝不見。隱,沒〕天下為家。〔天下成為私家的了〕各親其親,〔各自贍養(yǎng)自身父母〕各子其子,〔各家撫養(yǎng)自己孩子〕貨力為己。〔財物、人力皆為私家所擁有〕大人世及以為禮,〔天子諸侯世襲成為名正言順的禮法。世及,世襲〕城郭溝池以為固。〔修筑城墻壕溝以加強守衛(wèi)。溝池,護城河〕禮義以為紀(jì),〔以禮制作為綱紀(jì)〕以正君臣,〔用來調(diào)整君臣關(guān)系〕以篤父子,〔使父子、宗族情感深厚。篤,深厚〕以睦兄弟,〔使兄弟和睦〕以和夫婦,〔使夫妻和諧〕以設(shè)制度,〔以禮義的準(zhǔn)則來確立各項制度〕以立田里,〔田里,指土地戶籍制度。里,住宅,住處〕以賢勇知,〔來激勵有勇有謀的能人。賢,尊重。知同“智”〕以功為己。〔讓他們?yōu)樽约航ü?chuàng)業(yè)〕故謀用是作,〔所以各種陰謀詭計由此興生。用,由。是,此。作,興起〕而兵由此起。〔因而戰(zhàn)亂由此興起。兵,戰(zhàn)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和周公〕由此其選也。〔因此成為用禮法治國的英杰。選,選中的杰出人物〕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jǐn)于禮者也。〔沒有不謹(jǐn)行禮制的〕以著其義,〔他們用禮來彰顯正義的事。著,顯露〕以考其信,〔用禮來成全他們講信用的事??迹扇?,成就〕著有過,〔揭露人們過錯。著,揭露〕刑仁講讓,〔樹立仁愛、禮讓的典范。刑,法,成為法則〕示民有常。〔向百姓顯示禮法常規(guī)〕如有不由此者,〔此,指禮法〕在埶者去,〔埶(shì)同“勢”,權(quán)勢。去,罷黜〕眾以為殃,〔人們也認(rèn)為不循禮法是禍害〕是謂小康。”〔這稱之為小康社會〕
品讀
大同,指的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圖景:天下為公,各人、各家、各國彼此平等,互相親和,不分你我,共同守望相助,沒有矛盾、是非與紛爭。孔子這里宣揚的“大同”世界,實際上是以遠祖的原始共產(chǎn)主義社會為模型的。所謂的“小康”,實際描述的是私有制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情形。從理論上講,原始社會肯定落后于奴隸、封建社會。但“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肯定會出現(xiàn),那便是更高級經(jīng)濟、社會形態(tài)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和世間一切事物一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也是呈螺旋式地前進,私有制社會總歸要轉(zhuǎn)向公有制社會。所以,孔子此言“大同”,看似在沉湎,實際可以說是在預(yù)示,或者說召示。
本文選自《禮記·禮運》篇,題目是后加的。
妙語警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