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修:從鄉(xiāng)間小路走來
當年王潔實和謝莉斯唱紅的《外婆的澎湖灣》讓人們知道了葉佳修,張明敏唱紅的《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也讓人知道了葉佳修不僅能寫小情調的作品,還能寫出“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這樣很有氣魄的歌曲。而他影響過的人,從李宗盛到周杰倫。
葉佳修這個名字對大陸樂壇來說,在80年代初期跟鄧麗君、劉文正一樣重要,但由于他寫的歌都是被別人唱,不是以歌手的身份出現,所以知道他的人不是很多。在批判流行歌曲是“靡靡之音”的年代,葉佳修的歌曲非常幸運地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接受,甚至被列入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所以也影響了那一代人。鄧小平當年訪美,卡特總統請鄉(xiāng)村歌手約翰·丹佛到白宮表演。葉佳修就是臺灣的約翰·丹佛。他的歌曲大都是歌唱大自然的美好、對生活充滿樂觀的主題,比如《鄉(xiāng)間的小路》《踏著夕陽歸去》《鄉(xiāng)居記趣》《小螞蟻》《小村的故事》《赤足走在田埂上》《山水寄情》《外婆的澎湖灣》。當年王潔實和謝莉斯唱紅的《外婆的澎湖灣》讓人們知道了葉佳修,張明敏唱紅的《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也讓人知道了葉佳修不僅能寫小情調的作品,還能寫出“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這樣很有氣魄的歌曲。而他影響過的人,從李宗盛到周杰倫。
在中國大學生音樂節(jié)前夕舉行的“三十年兩岸校園歌曲經典演唱會”上,葉佳修第一次站在北京的舞臺上,演唱了《鄉(xiāng)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等曲目,演唱會之前,記者電話采訪了葉佳修。
當問及從什么時候知道自己在大陸比較受歡迎時,葉佳修說:“80年代我去美國巡回演出,在街頭看到了我的專輯,但不是我唱的,也不是臺灣歌手唱的,而是哈爾濱的一個歌手唱的,有十幾個版本,這時我才知道自己在大陸很受歡迎,而且官方也不排斥我的作品。后來張明敏、費翔這樣在大陸比較受歡迎的歌手也都唱過我的歌。作為一個作者,作品不一定由我自己來唱,別人唱我很開心,我發(fā)現每個人唱的時候眼睛里流露出的眼神都不是我創(chuàng)作時的那個故事?!?/p>
葉佳修在臺灣的花蓮長大,這個地方風景優(yōu)美,父親是個公務員,外婆是典型的農民。他的很多作品都跟他小時候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屬于鄉(xiāng)村題材。上大學葉佳修才第一次離開農村,城市生活顯然沒有花蓮那樣豐富,他發(fā)現,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都對大自然有種向往,于是,葉佳修開始萌生寫歌的念頭。大學他學的是政治專業(yè),老師告訴他,學政治要學會一種服務意識,當時學校保送他去美國進修,但葉佳修更想去創(chuàng)作歌曲。面對比較乏味的都市生活,葉佳修想:“要是用三四分鐘的歌曲讓大家去鄉(xiāng)村走一趟,把接近大自然的快樂帶給大家,來一次鄉(xiāng)下休閑之旅多好?!?/p>
就這樣,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葉佳修開始寫歌。在此之前,葉佳修接觸到的流行音樂不太多,他回憶說:“上中學,學習壓力比較大,我們用學英語的借口,開始接觸西洋音樂,最后被西洋音樂征服了。畢業(yè)的時候,學校組織電影包場,我在電影里看到了貓王,讓我很震撼,過去我聽到的美國歌曲都是用歌來敘述,而貓王是用身體在敘述。我喜歡寫詩,但是歌曲有旋律,讓人能感到歌曲的抑揚頓挫,我想應該像貓王那樣吧?!钡且粡垖]嫺淖兞巳~佳修的想法,他買的第一張專輯是約翰·丹佛的,他發(fā)現,他和丹佛的生活背景非常相似,丹佛的歌曲是在描述他的家鄉(xiāng),雖然風景不是很美,但是歌寫得很美。于是葉佳修又一次受到震撼,“寫自己的生活也是藝術的表現,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從接觸約翰·丹佛后才確定”。
之前的生活積累,讓葉佳修很自然地通過“約翰·丹佛方式”把作品寫出來。那時候,臺灣還沒有興起民歌運動,葉佳修只是憑著他最樸素的“學政治要從服務角度出發(fā)”的想法去給大家寫歌,沒有想過出唱片或者成名。直到大四,民歌運動才興起,“唱自己的歌”是民歌運動的口號,這讓葉佳修大學四年寫的歌曲跟民歌運動不謀而合,開始有唱片公司找葉佳修了。
談到當年的臺灣音樂背景,葉佳修說:“當時臺灣歌壇大量翻唱日本歌曲,歌手與創(chuàng)作是分開的,主題都是成人的情愛,年輕人和大眾的審美不在一個層次上,我們想聽屬于自己的歌,希望唱自己的生活,需要某種聲音出現,因事而出,就有了民歌運動。我所處的那個時代,校園和社會不同,進大學不容易,只有10%的人才能進大學。校園文化也比較活躍、強烈,能形成自己的文化,我們都自視甚高,在文化層面要求多一點,平時用的文字、詞匯跟社會都不一樣。那時候社會上流行的歌曲在我們看來表達都不精致,沒有文化層次?!?/p>
其實,大陸高校在80年代也曾朦朦朧朧出現過校園音樂現象,但這種校園文化并不強烈,這很大程度上和中小學音樂教育不足有關,加之以前大陸并沒有流行音樂,校園文化并沒有從音樂這個角度全面體現出來,因而沒有臺灣校園那種比較強烈的要唱自己的歌、把校園與社會區(qū)分開的意識。而且,大陸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的,高校文化積累的時間并不長,隨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轉折,高校文化這個看似高高在上實則免疫力極差的文化被徹底打碎了,后來的校園民謠也不過是80年代末校園音樂的一個尾音,雖然這最后的音符奏得比較響亮,但于事無補。隨著高校的擴招,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校園音樂再也聚不起那個魂了。
談到臺灣校園音樂的現狀,葉佳修說:“臺灣現在也是這樣,大學入學率89%。但是臺灣有自己的解決方式,他們會有自己的作品,會有一個小眾范圍。而且我們有自己的通道,金韻獎、大專民謠比賽可以讓大學生自由展現自己,讓同樣類型的作品集中在校園歌曲的區(qū)塊里面。我們很重視臺灣的小眾文化,我們有系列傳承演唱會,每個學校都有很多資源,如果這個活動繼續(xù)延伸,會出現第二波,要形成自己的市場才行。這類活動從來就沒斷過?!?/p>
大陸并沒有這樣的傳統,不管是過去的青年歌手大獎賽還是現在泛濫的選秀節(jié)目,都沒有把大學生當成主角,無法為校園文化提供一個展示平臺。當大學生找不到自己的平臺時,就把自己淹沒在別的平臺中。如今的校園音樂,已經喪失了本該屬于校園的純粹,而與校園之外的環(huán)境相比,大學生倒認為這樣沒有落后于潮流,其實是隨波逐流。
這次大學生音樂節(jié)貌似給大學生搭建了一個音樂平臺,但校園音樂的文化氛圍不是靠一個商業(yè)性的音樂節(jié)就能開發(fā)出來的,它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形成,而且這種純商業(yè)活動是否具有持續(xù)性也是個問題。
葉佳修說:“學生比較特別,有彈性,思想自由,但是可能沒有把這些寫出來,如果有場運動,就能讓他們寫出來。并不是每個人都像我當年那樣,沒有目的和運動就寫出來了?!?/p>
由于現在學生在創(chuàng)作上過于與商業(yè)接軌,都帶有很明顯的目的性,為自己歌唱的心態(tài)在慢慢消失,很難再聽到真正打動人的作品。葉佳修說:“我并不反對供需條件的存在,刺激大家的創(chuàng)作動機,可是很多作品不見得發(fā)自內心,也不容易讓聽眾產生共鳴,創(chuàng)作更不能缺少自己經歷過、沉淀過的東西?!比~佳修有一個愿望,他說:“如果將來有機會來大陸,我希望能指導一下年輕人的創(chuàng)作,能在大陸各大高校演出,在演出前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跟大學生座談、上課。我這方面的經驗比較多,能提供給年輕人非常好?!?/p>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