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例

秋瑾集 徐自華集 作者:郭延禮,郭蓁 編


編例

一、本集據(jù)二十世紀所出版的秋瑾詩文遺集和保存下來的秋瑾詩詞、文、彈詞、書信等手稿編輯而成。秋瑾詩文流傳下來的本子按出版時間先后主要有:王芷馥編《秋瑾詩詞》(1907年刊,簡稱芷馥本)、龔寶銓編《秋女士遺稿》(1910年刊,簡稱龔本)、長沙秋女烈士追悼會印行《秋女烈士遺稿》(1912年刊,簡稱長沙本)、王燦芝編《秋瑾女俠遺集》(1929年刊,簡稱燦芝本)、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秋瑾集》(1960年7月版、1962年9月版、上海古籍1979年9月版、1991年9月版,均簡稱中華上編本)、《秋瑾史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以及郭長海、郭君兮輯?!肚镨娢募罚?013年6月浙江古籍出版社版)。另外,尚有雜志《白話》(1904)、《女子世界》(1905)、《中國女報》(1907)、《小說林》(1907)、《神州女報》(1907)、《江蘇革命博物館月刊》(1930),以及古越嬴宗季女《六月霜》后附錄《秋女士遺文》等。本集以上述手稿本、最初發(fā)表的雜志和長沙本為底本,參以中華上編本《秋瑾集》和其他早期刊本編輯而成。所收文本除最早刊于雜志者在題下注明外,其他見之于中華上編本和以上詩文集諸本者,不再一一注明。

二、本集為正編、附錄兩部分,正編為秋瑾各類遺作,計分十卷:卷一為文,卷二為書信,卷三、卷四、卷五、卷六為詩,卷七為詞,卷八為歌,卷九為彈詞,卷十為譯著,計收文14篇,書信32封,詩142題、凡200首,詞38題、凡39闋,歌6題,斷句8,聯(lián)語2,彈詞1篇,譯著1部;其全部作品計244題、凡303首(篇);而對于存疑或無實證者概不闌入,是謂“傳其信不傳其疑”(《戴東原集·與姚傳姬書》)也。另有《秋瑾年譜簡編》、秋瑾傳記資料、秋瑾詩集序跋作為附錄,置于本集末。

三、在秋瑾文學(xué)作品中,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詩。上世紀出版的各種本子(包括中華上編本),詩部分編排極為混亂,既不以時間為序進行編年排列,又不是按詩體(古詩、律詩、絕句)依次編排。此次新編《秋瑾集》,把詩分成四卷:出國前(1904年夏前,包括少女時期、居湘時期、北京時期)、留日期間(1904年夏至1905年)、歸國后直至就義(1906—1907年)各列一卷,徐自華所輯的《秋雨秋風(fēng)集》(剔除中華上編本《秋瑾集》所收者)單列一卷,在本集中依次為卷三、卷四、卷五、卷六。關(guān)于卷六《秋雨秋風(fēng)集》這里略加說明。該集雖系秋瑾好友徐自華所輯,有較大的可信度,但有些研究者對其中的詩作仍持有疑義,中華上編本(包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最新一版)不收《秋雨秋風(fēng)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一個顯著的例證。另一方面,《秋雨秋風(fēng)集》中的有些詩作,今天已很難考訂其作期,故單獨列為一卷。而對于《秋雨秋風(fēng)集》中凡為中華上編本和長沙本、燦芝本等所收者一律剔除[9]。以上四卷,每卷再按古體詩(先五言、后七言,下同)、律詩、絕句的次序排列。這樣既做到了秋詩的分期編年,又體現(xiàn)了每一期中排列形式的整齊美。

詞一卷,系采用編年排列,雖難稱準(zhǔn)確,但大體可以看出秋詞寫作的時代順序,較之毫無秩序的芷馥本的排列(中華上編本、郭長?!肚镨{注》和《秋瑾詩文集》詞部分的排列均同芷馥本)似更便讀者。

四、本集的??薄<兴涨镨黝愇谋镜奈淖?,凡其手稿仍存,一律以秋瑾手稿為準(zhǔn),對其明顯的筆誤斟加改正,并加注說明。惟秋瑾詩詞部分,今存手跡甚少,故此類文本多錄自原刊雜志,而以秋瑾遺詩的幾個本子進行復(fù)校。關(guān)于秋瑾詩詞遺集的幾個本子,就文字可靠程度而言,芷馥本和燦芝本都做得不好,前者??贝质?,后者妄改之處較多;相對而言,辛亥前后出版的龔寶銓本和長沙本做得較好,尤其是長沙本[10]。這個本子是秋瑾的同鄉(xiāng)友人、留日學(xué)生王時澤(1886—1962)編輯的。據(jù)他在《秋女烈士遺稿·跋》中云:“《秋女烈士遺稿》,有烈士手抄詩詞一本,原存陶君成章處……一九○六年,陶君因奔走革命離日本,以詩詞抄本交余?!焙箅m遭“六六”之難,秋瑾詩詞稿“幸得保存”。此稿由長沙秋女烈士追悼會印行(1912年刊)。正因為《秋女烈士遺稿》是陶成章轉(zhuǎn)給王時澤的秋瑾手抄本,雖有個別錯字(或亦手民之誤),但從總體上看還是保留了秋瑾詩詞原貌的。故本集的詩、詞諸卷,凡所錄文本與秋瑾詩詞其他版本的文字有歧異者,均與長沙本一一對校,并大多以長沙本為準(zhǔn)改正。

五、近年來陸續(xù)有人在報刊上發(fā)表秋瑾遺著(以詩歌為多),有的選本也已收錄,為慎重起見,凡未出示原件亦不能說明來源者,均不采錄;有些雖言之鑿鑿,但考秋瑾生平,牴牾甚多,凡此情況,均不收錄。為便于讀者繼續(xù)研考,列于卷六之后(附:秋瑾可疑之作)。

六、本集中的文字,凡編者認定確屬遺漏或舛誤者,慎加糾補,并加注以明之。


[1]秋宗章:《六六私乘》,郭延禮編著:《解讀秋瑾》上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頁。

[2]陶在東:《秋瑾遺聞》,郭延禮編著:《解讀秋瑾》上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64頁。

[3]吳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0頁。

[4]吳芝瑛:《記秋女俠遺事》,郭延禮編著:《解讀秋瑾》上冊,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8頁。

[5]郭沫若著:《沫若文集》第12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9年版,第203頁。

[6]《秋瑾史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頁。

[7]范文瀾:《女革命家秋瑾》,《中國婦女》1956年第8期。

[8]《徐自華集》是我199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徐自華詩文集》的修訂本?!肚镨肥俏液颓迦A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副教授郭蓁共同完成的。此前她已出版過《漫云女子不英雄——秋瑾詩詞評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后又與我合作過《秋瑾詩文選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特此說明。

[9]《秋雨秋風(fēng)集》共輯入秋瑾詩48題、詞3題、歌1題、聯(lián)語1、斷句4,其中有詩29題、詞3題、歌1題、聯(lián)語1、斷句4,為中華上編本所收;未收入者尚有詩19題,凡27首。

[10]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9月重印《秋瑾集·后記》中云:長沙本的“校勘工作做得比龔本仔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