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二妹性仁
性仁又名景芳,小于我兩歲,我稱她“弟弟”,有時呼為“老芳”,她始終叫我“哥哥”。她與我從未同過舉,共過師,這是母親的主意;母親說:“姊妹同學(xué),競爭則傷友愛,倚賴則妨進步?!蔽覀冃郧橛胁煌?,然沒有彼此相比較心。她與我同樣,開始讀書出于意外,幸運有賢明的父母和師長,可憐無正常之機會與途徑。女孩子可讀可不讀,多半由自己摸索,摸索故常事倍功半,然亦因此有獨往之樂。我姊妹都家務(wù)之外,見書而喜,敬慕讀書的。我十三歲以前,附讀私塾,只須出國文先生一份修敬,董政孚先生授地理,范拱微先生授數(shù)學(xué),皆盡義務(wù)。十三歲考進北洋女師,月得津貼甚厚,連衣著足自安排。十六歲后到教會學(xué)校讀英文,是出學(xué)費最多之時。我用費多,母親即選擇學(xué)費較便宜之處讓性仁去。每次我離家時,母親交我紙包銀洋一卷,囑曰:“父親辛苦,弟弟身上克省,你好好用功?!蔽液憧薅笮小D晔罴?,我的路程稍遠,要比性仁先一二日動身,遲一二日回家,她總是高高興興為我整理行李。出門時盡好的東西讓給我,歸來有不用之物送她,雖舊,總是欣然接受。逢人常說“我的哥哥”,表示信任。
我性毛躁而發(fā)出即悔,性仁能受委屈,然久而后消,故我體健而她身弱。我幼時有玩具一匣,中有各色青田石圖章,燒有凹凸花瓣之白磁書碟,父親寫剩之扇面,用余之金銀粉小磁盅,五彩花箋,合放一小箱,箱有兩屜,布置有序,間日一開弄之。這些物作,或?qū)侏勂?,或由磨墨勞力而得,我特自珍賞。此八寶箱最為性仁所忻慕,一日,不告我而啟視,我惱怒盡倒于地,性仁從容整理如原狀。我不自安,借他事以慰之,又自愿分潤幾件,她不納不理,且久久不與我交談。
我受父母命,做過弟妹的溫習(xí)補課先生,儼然先生的假尊嚴,成我終身的不自然。父母去世,我又儼然效父母之愛,傳父母之教,這反常心情更為人所難解。父母豈學(xué)得到?我未熟而熟,不老而老,無意中許多錯誤,性仁年紀與我相近,能許我是,而諍我非。
我與性仁曾有過兩次泣別,囑托后事,而均無恙。一次泣別在辛亥革命,我十八歲,她十六歲,以為光復(fù)大業(yè)要經(jīng)過長期艱險,二人商量,一去一留。我膽大,請以身許國,她心細,愿在家事父母,分手時她哭而慰我。后來我并未做任何冒險的事,她卻陪母親坐船下鄉(xiāng),講說革命是拿回祖宗之物,不是造反,大家不要怕,而應(yīng)該幫助,鄉(xiāng)下人很起勁燒茶水請母親和她喝。第二次泣別在民國五年(一九一六)的春天,反洪憲帝制的同志們,都以為浙江省之向背,與成敗有密切關(guān)系,辛亥(一九一一)癸丑(一九一三)有前例可鑒。要加速浙江當(dāng)局的決心,需膺白返滬,而膺白因癸丑之役,有袁政府“不論生死,一體給賞”通緝令,命令曾貼上海通衢。究竟他往云南抑或返滬,由我在滬先與幾位浙江朋友接洽而后決定,他在香港候我電報。我計算,在滬赤手空拳且險,然有助于全局。膺白自己無野心與聞桑梓之政,省中當(dāng)局能信之,勸說較易,于是不顧一切電請他返滬。這時,我父親攜弟妹由嘉興到滬,賃居愛爾近路春暉里。父親搬滬的理由,原為我;我奔母喪回國,正值云南起義,父親不要我返里引人疑竇,移家就我。性仁與我在閘北覓屋,因此地與商務(wù)書館編輯所相近,父親所熟識,沒有想到公共租界曾袒袁,亦不預(yù)料膺白回來之速。父親平日論時事,責(zé)袁氏背信叛國甚烈,然我試探膺白應(yīng)否回滬,他總遲疑以為尚早,這張“不論生死”的通緝令,委實使他不能放心。我接膺白返滬確訊后,不得不急急出去覓屋,覓屋要在法租界,因法租界比較寬容革命黨。一切只有兩個朋友知道:彭凌霄(程萬)先生在漁陽里,我與約定膺白從法租界大自鳴鐘碼頭下船,先到他家暫住;殷鑄甫(汝驪)先生在協(xié)平里,夫人鄭惠昭嫂陪我向經(jīng)租處租得同里一幢屋。萬事俱備,我要離開父親處。我雖已成年,在父親處出入必報告,且從無至晚不歸之事。于是我先將事實詳告性仁,與她商量,要求她兩件事:其一,要她幫我向父親說謊。天!父親教我們勿說謊,我們乃聚謀對他說謊。其二,我將于次日清晨獨到碼頭接膺白,若不幸出事,我不再歸,以后家里一切是她之責(zé)。我父親曾中過風(fēng),行動不便,君怡時年十五,性元十歲。她極言擔(dān)當(dāng),叫我放心,然一夜哭不能止。我因心中有事,待天明,陪她整夜不眠。
我搬到協(xié)平里之第三日,忽然性仁陪父親到來,攜著大包小裹,還帶著吾家久用的一個姓周的老媽媽。她說,一切已經(jīng)明告父親,知我為謀安全,不敢雇傭人,父親商得老媽媽同意,到吾處幫忙,如此,門戶及飲食,我都可放心不管了?;@里、包里,還帶著已經(jīng)煮好的菜。老媽媽是我母親留下來當(dāng)心我父親飯菜的人,君怡性元均她帶大,是吾家一把重要的手,讓給我用,她的工作要性仁添勞。民國五年(一九一六)的上半年,我往來于尚賢堂、漁陽里、淮河路之間,膺白設(shè)計,我作傳遞,外埠來人,我為前哨,未露消息,而所事幸遂。父親的恩不能忘,性仁的安排亦不能忘。
性仁幼時喜數(shù)學(xué),有愿學(xué)醫(yī),曾向母親要求。母親問我意見,我答,學(xué)醫(yī)必學(xué)到底,擇偶須就同業(yè),母親因而躊躇,一言影響其前途。她曾在日本長崎活水女學(xué)讀書,因父病而歸。她將考北京女高師時,我因她一向偏喜數(shù)理,加她注意勿疏忽史地。她取我架上《漢書》,看一星期不放手,入京還帶走,但未與我言興趣何在。在女高師,名常居前列,為方惟一(還)先生最得意弟子,從此嗜好文學(xué)。
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她與天津陶孟和(履恭)君結(jié)婚,孟和時為北大教授,二人志趣相投,淡泊為懷。家住北京東四牌樓月牙胡同,房東賣屋迫遷,覓得北新橋小三條胡同之屋,極合意,而屋主只賣不租。時甥女維正已生,維大方在孕,孟和上有老母與一不嫁之妹,于是舉債出重利購屋。正在五四運動之際,北京政府已屢屢欠薪,教育部與所屬各大學(xué)尤苦,常久候得半月之薪。性仁以多產(chǎn)而病,且欲譯書售稿,助家計而償屋債,生活尤克己,至營養(yǎng)不足,體愈弱,性趨悲觀。一次,我告訴她,我手邊有點錢,存銀行息不過一分,為何不向我商,而負如此重利與限期償還之債,自苦如此!她說,借所親者款,亦有不便處,能免為佳。這所房子實是她的致命傷,為此而更礙其健康,但她卒如期還清債務(wù),且翻蓋北屋,與孟和母妹同居。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后,我居浙西莫干山,春季“映山紅”遍開,“映山紅”即杜鵑花。性仁愛花亦喜昆曲,我用牡丹亭曲語請她到山看花曰:“此地遍青山啼紅了杜鵑?!彼匦旁唬骸鞍四晡瓷舷热饲饓牛堅跍嗪?,將過南京邀性元,到滬與姊弟同回鄉(xiāng)掃墓,然后上山賞花?!钡角迕鞴?jié)她果南來,一一如約。掃墓畢,由君怡夫婦攜孩子們回滬上學(xué),我姊妹三人上山作十日之游。塵念均消,童心復(fù)返,平生同游之樂,以此為最?;販麜r,她與性元都添得不少行李,大筐小包,皆山中野蘭野杜鵑,一路在車上猶不廢灌溉之勞。性仁平時寡言,這次在白云山館門前,朝夕同散步,她講所喜書,所看小說,所感動的事和言,忽多唯心之論,共勉以“心安為理得”。
“九一八”沈陽變起,她一改溫文之態(tài),同我一樣激烈,與我通信甚多且長,滔滔不盡。匹夫有責(zé),而我們匹婦無謀,借文字以發(fā)憤。我們同以為召外侮之原因固多,但不能抵抗外侮之事實由于內(nèi)爭。見報載章太炎先生言:如無閻馮之戰(zhàn),則雙方幾十萬健兒足以應(yīng)敵,何至如此倉皇!我們不勝同感。更追溯一個一個政府與日本的關(guān)系,邊省與鄰邦的關(guān)系,一次一次勇于內(nèi)爭而引狼入室,恨國人忘懷之易。我們約定了一項很幼稚消極的制裁行動,我們不與參加內(nèi)爭的人為友,友而參加內(nèi)爭,相見不與握手,使全社會添一道德標(biāo)準(zhǔn)。
日本人侵占了東北后,華北亦漸多事,性仁夫婦先把維正、維大、愉生三個孩子送在上海君怡家。這時君怡自己的孩子尚幼,和吾家熙治都未進過學(xué)校。為諸甥擇校,我始發(fā)見在上海覓一近于理想的學(xué)校之難,黨化的紛爭竟連中小學(xué)都不免。當(dāng)時學(xué)校大概有三種狀況:黨化則師生忙于外務(wù),一個上海最老的私立女校為人所奪,讀書其間的學(xué)生家長,有事欲晤校長而難以見到,校長常常開會去了。反黨化的則往往支持乏力,不前進與不活動亦為青年所不喜。教會學(xué)校則一向與中國教育精神有距離。我為維正姊妹報名允中女學(xué),校長是老務(wù)本女學(xué)出身;務(wù)本倡辦人吳懷久先生的夫人所鼓勵,受公共租界津貼獎的一個學(xué)校,介紹給我的人稱之曰準(zhǔn)教會學(xué)校,且說這時候但求定下來讀書,說不上理想。性仁來信要把兒子愉生送到莫干小學(xué),愉生是最小的孩子,性仁雖說節(jié)儉,然比鄉(xiāng)下生活究竟相差甚多。我和膺白都躊躇,除非我自己亦在鄉(xiāng)下,而此時因時局故,膺白不能如前幾年的長期居山。性仁一再函托,且說這是難得的機會讓孩子認識實際農(nóng)村生活。莫干小學(xué)校長鄭性白其時尚未結(jié)婚,他為我解決了難題,愉生在莫干小學(xué)和全體同學(xué)共飲食,但睡在他的房里。熙治隨我到過學(xué)校,她是住在女生宿舍的。至長城戰(zhàn)起,性仁孟和都南來,愉生在校生病,性仁非常悲觀。其時膺白受命北行,計局勢系暫時綏靖,孟和急急帶愉生北返進協(xié)和醫(yī)院,暑假他們?nèi)一仄?。這年的五、六兩月,君怡為兩個姊家,不知多少次的深夜送人上車站。
我在北平期間,性仁為公為私都十分關(guān)切,她看我內(nèi)緊張而外忙碌酬應(yīng)之生活,甚為同情。有空常帶我走走舊貨店,看看花市。北平的舊貨店是很可以消磨時間,亦很可以化錢的地方。我性急,見則買,買即歸,她叫我一次不要多帶錢,稍做交易,問問看看,亦可養(yǎng)性怡情。我二人都喜歡磁器,故都舊家的家用杯碟,舊貨攤上常有散見,雖非古董,但花紋質(zhì)地均靜美可愛,往往買著一件,不由不想配成一套。性仁買得一種紅龍花樣的酒盅,比新貨酒杯略高而深,年代大概是同治光緒,最便宜的不到一元,貴的出過三元以上。她的目標(biāo)要收集四十八只,她自存并送我和君怡性元各十二只。我名分下的一套十二只最先得到,她告我寄存在南京性元家一只藤包內(nèi),實是已經(jīng)搜得的紅龍杯;她秘不告性元,怕她知道了要急于開看。這點趣意,不知她后來有否完全成就?她送我的,則抗戰(zhàn)中又復(fù)失去,或?qū)⒃倥c有緣者相遇于舊貨攤上了。
對于公事,我與她都認真,我們同則同,異則異,各留自己的看法。性仁常常以外間責(zé)難之言傳達于我,有時她夫婦亦在責(zé)難者的一邊。有我可以解釋者,她滿意則釋然而去;有不便或不能解釋者,往往呶呶不相下。性仁說:“所望于姊丈者,不同于常人?!泵虾驼f:“大姊平日頗能規(guī)過,此次甚偏護姊丈?!彼麄?nèi)羯钪?dāng)時國家之無策,敵人之兇惡,豪劣之無恥,生計艱難者之無由振作,將勸我們及早抽身,不可一日居。我其時在演員與觀眾之間,左袒右袒無常,我知道的實情較多。我不但時時勸退,且是堅決反對膺白受命的一人,膺白事先辭征召,事后屢次求去之電,大半是我起稿的。這些,雖在手足,我與膺白相同,決不自表而回避責(zé)任的。
膺白之喪,性仁、性元在南京,輪流來滬伴我。我欲遷居山中,性仁十分反對,故搬杭州,使可放心。蘆溝橋烽火起,我在莫干山,性仁在北平,朋友提議速邀性仁南來山居,我躊躇山居能否持久。接性仁信,將與吃“窩窩頭”者同生活;“窩窩頭”者北方最賤之糧食。戰(zhàn)事蔓延南北,她攜維正坐統(tǒng)艙到滬,君怡往接,見其憔悴無人色,在船不但無床位,亦無座位,站立不飲食者數(shù)十小時,蚊蠅集面,用帕遮口。孟和攜維大、愉生輾轉(zhuǎn)到桂林,她前往相會。離我之時,不忍我與熙治獨留,我告之曰:“弟妹安,我亦即安?!蓖ㄐ艜r,我曾問她需要,她索過舊衣一次,叮嚀言只要舊的。我在滬曾墮梯折臂,她聞訊焦急,由四川李莊來信言:“老二至不爭氣,內(nèi)地各種各樣的病都生過,然仍希望有再見時?!毙跣跻笪冶V亍K诠鹆?,曾往紅十字會報名愿看護傷兵,檢驗身體不及格,甚失望。后至李莊,地潮濕,肺病復(fù)發(fā)。君怡在蘭州,氣候高旱,接之去,漸愈,終以肺炎病逝。
我五十歲生日,她用北平花箋寫她夫婦及三甥名字祝壽,與君怡性元合送我法幣四千元,囑吃面,恐我不肯自享,說自己不吃,則請學(xué)校朋友同吃。他們知我在南屏任課,亦知莫小同仁偶亦來滬。函末她又附言:“明年此日,必可相聚一堂。”蘭州上海間郵遞需逾月,我接信之日,妹已長辭人世,傷哉,還有什么“相聚一堂”!
性仁之歿,我先接君怡之信,君怡在復(fù)員后見新出殺菌特效藥,猶傷心遺憾言:“二姊若得此一片二片,病或可救?!逼鋵嵭匀氏到Y(jié)核性肺炎,非普通殺菌藥所可治。繼接孟和之信,言自李莊趕到蘭州,一棺在寺,不勝凄然;我不能畢其辭而泣,喪偶之情,不禁同感。孟和又言擬為文紀念,請我亦寫??箲?zhàn)勝利,西南西北的人都東返,弟婦應(yīng)懿凝屢言性仁遺骨他鄉(xiāng)不安,維大聞言愿往。復(fù)員擁擠,工具缺乏,人尚難行,而況扶櫬?有同鄉(xiāng)某君在蘭州火葬其家人而運骨灰歸,時君怡已在南京,商得孟和同意,請某君代將性仁遺骸火葬,同時東運。孟和回平,偕子愉生葬之西山,函報葬期,且為石刻,問我性仁生年月日;性仁生于光緒丙申(一八九六)二月十八日申時。我復(fù)孟和時,曰:“妹今葬于賢父子手,從此存歿俱安?!睌?shù)年后,西山成為禁地,孟和南歸,告我曾往掃墓,無恙。
此稿系考舊作而成,今孟和亦謝世矣,仍用舊作結(jié)句:
妹性仁享年四十八歲,與孟和共有三女一子,其第三女入繼于我。回念昔者父母之喪,妹所經(jīng)理。借妹與我所共同尊敬,保存民族正氣之文天祥《別弟詩》二句以挽妹,詩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妹其無憾!
(原載《傳記文學(xué)》第四卷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