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與楊德祖書
植曰:數日不見,思子為勞,想同之也。
仆少好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于河朔,偉長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璉發(fā)跡于大魏,足下高視于上京。當此之時,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包荊山之玉,吾王于是設天網以該之,頓八纮以掩之,今悉集茲國矣。然此數子猶復不能飛軒絕跡,一舉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閑于辭賦,而多自謂能與司馬長卿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前書嘲之,反作論盛道仆贊其文。夫鐘期不失聽,于今稱之,吾亦不能妄嘆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仆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常作小文,使仆潤飾之,仆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為也。敬禮謂仆,卿何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后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嘆此達言,以為美談。昔尼父之文辭,與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辭。過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見也。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斷割,劉季緒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毀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劉生之辯,未若田氏,今之仲連,求之不難,可無息乎?人各有好尚,蘭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莖之發(fā),眾人所同樂,而墨翟有非之論,豈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云先朝執(zhí)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而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于名山,將以傳之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書不盡懷,植白。
【譯文】
幾天不見,非常想念你,估計你也是吧。我從小喜歡文章,到今天為止,二十五年了。如今世上文章寫得好的人,大致可以數得上來。從前王粲(字仲宣)在漢南首屈一指,陳琳(字孔璋)在河朔獨占鰲頭,徐干(字偉長)在青土名列前茅,劉楨(字公干)在海邊最是出色,應玚(字德璉)在此地發(fā)跡,而你在上京極負盛名,這個時候,他們都覺得掌握了學問的本質,文章的真諦。我們大王(曹操)于是設置天網來網羅他們,用繩子來聚集他們,如今全都聚集到魏國了。但是這幾個人,卻不能再寫出絕妙的文章,一篇文章震驚千里。以徐干的才能,不擅長辭賦,卻經常說能達到和司馬相如(字長卿)一樣的風格,就像畫虎不成,反像狗了。我從前寫文章嘲諷他,他反而大肆宣言說我那是稱贊他的文章。鐘子期不會聽錯音律,到現在還都稱贊他。我也不能不感嘆,害怕后人恥笑我。
世人的著述,不能沒有一點毛病。我也喜歡被人指點批評自己的文章,有不好的地方,立即就改正。從前丁廙(字敬禮)經常寫些小文章,讓我來潤色,我自認為才能比不上他,就推辭了。丁廙對我說:你擔心什么呢,文章的好壞,我一個人承擔,后世的人誰知道給我潤色的人是哪個?我經常感嘆這句很富哲理的話,認為這是美談。
從前孔子的文辭,人們可以和他交流,至于他編纂《春秋》的時候,連子游子夏這樣的人都不能改動一句話。除了這些文章沒有毛病的,我還沒有見過??赡苤挥袚碛邢衲贤菢拥拿烂?,才可以談論什么是淑媛;具備龍泉劍那樣的鋒利,才可以談論如何割斷東西。劉修(字季緒,劉表之子)的才能比不上文章的作者,但是喜歡挑剔人家的文章,指摘人家的缺點。從前田巴(戰(zhàn)國時期著名學者,住在齊國)詆毀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蔑視三王(燧人、伏羲、神農),在稷下學宮(當時的講學機構,學者可以在此宣揚自己的觀點)挑春秋五霸的毛病,一天就能讓一千人心悅誠服,但是遭到魯仲連(戰(zhàn)國末期齊國學者)的一通反駁,便終身閉口不再說話。劉修的辯才,還不如田巴,如今像魯仲連那樣的人,也不難找到,(一般人)可不能逞能!人們各有喜好,像蘭、茞(古書上的一種香草)、蓀(古書上的一種香草)、蕙(蘭花的一種)的芬芳,是眾人喜歡聞的,但是海邊上有喜歡追著臭味跑的人;《咸池》(黃帝所作)、《六莖》(顓頊所作)的音樂,是眾人都喜歡聽的,但是墨翟卻有指責它們的議論,怎么能一樣看待呢!
如今我從小所寫的辭賦都全部送給你。街巷里人們的談論,一定有可采的地方,駕車所唱的歌曲,也一定有符合風雅的地方,普通人的心思,不要輕易忽視。辭賦是小技藝,不足以用來宣揚大道理,垂范后世。從前楊雄(字子云)是先朝的重臣,依然說壯士有所不為。我雖然沒什么德行,但是作為王侯,還盡力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建立永世的基業(yè),留下磨不滅的功績,難道只以空洞的文章來建立功勛,用辭賦來追求當上君子嗎!如果我的志向沒有成功,我的方法沒有被推行,我將采集人們的言論,辨別時事的成敗、得失,評定仁義的本質,成就自成一家的學說。就算不能把握的文章藏在名山,也要把他們傳給有同樣志趣的人,我要堅持到白頭,并不是今天說了就算了!我大言不慚,是因為我知道您懂得我的心意。
明天早晨我去迎接你,信上就不一一敘述了。曹植書。
【題解】
這是建安二十一年,臨淄侯曹植在25歲的時候寫給好友楊修的一封信,是一篇書信體議論文。
楊修(175-219),字德祖,陜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出身名門,博學多才,機智過人,為丞相曹操主簿,與曹植關系甚為密切。因其聰慧機智,深為曹操所忌,又因其為袁術外甥,被曹操慮為后患,曹操在建安二十四年借故將其處死。
在信中,曹植集中地談到了他對文學的一些基本觀點,如作家的自我認識與評價、作品的修改、文學批評的條件及文學的地位等問題。文章先說明王粲等人歸魏之前雖已名聞天下,然而他們的創(chuàng)作卻尚未達到最高境界。接著指出,為文應該多與人商討,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多請人修改潤飾,并進而認為人們的愛好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妄論別人的文章。文章最后說辭賦不過是小道,最重要的是要為國盡力。
全文充滿昂揚飛動的氣勢,駢散兼行,富于文采,而又自然流暢,處處流露出朋友間真摯的感情,曹植早年積極奮進、渴望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理想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曹植小傳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曹丕之弟。
曹植十余歲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落筆成文,深得曹操的寵愛。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不拘禮法,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于在立儲斗爭中漸占上風,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從一個過著優(yōu)游宴樂生活的貴族王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范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陳郡,公元232年,曹植逝世,時年四十一歲,卒謚思,故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后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族王子的優(yōu)游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后期詩歌,主要抒發(fā)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上貢獻尤大。曹植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復雜的事態(tài)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曹植還是建安文學之集大成者,對于后世的影響很大。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詩人謝靈運更是贊許有加:“天下才共一石(dàn),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p>
曹植的人生悲劇
曹植出生于漢獻帝初平三年,正當漢末天下大亂之際,曾隨其父曹操轉徙于軍旅之中。所謂“生乎亂、長乎軍”,正概括了他幼時生活的特點。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他不僅親歷了頻繁的戰(zhàn)亂,而且接觸了廣闊的社會現實。
到了建安年間,曹操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當時的魏王府中網羅了許多文學之士,這對曹植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這樣的文學環(huán)境中,曹植的才華便得到了哺育和發(fā)展。
曹植的才華是比較突出的,他的文學造詣也是突出的。他在這時曾經頗為曹操鐘愛?!度龂尽の簳げ苤脖緜鳌吩疲骸澳晔畾q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雀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薄侗緜鳌酚衷疲骸爸矠槿诵院喴?,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贝蟾耪且虼酥?,曹操曾有立他為太子的打算,對他曾經寄以很高的希望。建安十六年,封他為平原侯,十七年,徙封為臨葘侯。曹操出征孫權,命他留守于鄴,曾經告誡他說:“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二矣,可不勉歟!”曹操這一番話是很不尋常的,其中似有讓他益加自勉,以便將來繼承王位的意思。
曹操是愛惜文才的,但作為統(tǒng)治者、政治家,他又是更加看中那些符合政治需要的能力的。他雖然愛惜曹植的才華,但到后來卻發(fā)現了他的缺點,即《曹植本傳》說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等等。如果作為一個詩人,這不能算是什么缺點;但若作為王位的繼承人,這就很不符合政治需要。既有這樣的缺點,縱使沒有曹丕“以術相傾”,曹操也未必再考慮立他為太子了,何況史稱曹丕能夠“御之以術,矯情自飾”,致使“左右宮人并為之說”呢?曹操最后確立曹丕,而曹植終于失寵,這是勢有必至、理有必然的。
曹植一生,頗有政治抱負,但缺乏政治頭腦。因此,當曹丕已經立為太子而自己失掉故寵之時,尚不覺悟,仍然“不自雕勵”。例如建安二十二年,他曾私自“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這是違反王法的“任性而行”。曹操因此大怒,下令有云:“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自臨葘侯植私出,開司馬門至金門,令吾異目視此兒矣。”這就不僅認為曹植不能繼承王位,而且徹底改變了原來對他的看法。
曹操是個真正無情的政治家,為了政治的需要,不顧父子之情。他這時雖然沒有貶斥曹植,卻殺了曹植的一個親信人物楊修。《曹植本傳》云:“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誅修。植益內不自安?!睔⒌魲钚蓿扔诔ゲ苤驳囊粋€智囊。曹植所受的震動不小。
曹植在政治上受到更大的挫折,是在曹丕繼承王位之后。
《曹植本傳》載:“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植與諸侯并就國?!边@是繼曹操殺害楊修之后,曹丕進一步剪除曹植的親信黨羽。這對曹植是一次更沉重的打擊。面臨這樣的打擊,曹植實有不可明言之痛,他寫了一篇《野田黃雀行》寄寓自己的哀思。
曹丕繼承王位不久,于延康元年(220)十月,又迫使獻帝禪讓,自己取而代之,是為文帝。他這時身為帝王,對于曹植便實行了進一步的迫害?!恫苤脖緜鳌份d:“黃初二年,監(jiān)國謁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xiāng)侯。”詔書有云:“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無所不容,而況植乎?骨肉之親,舍而不誅,其改封植?!边@一年便改封曹植為鄄城侯。
曹植這時有《謝初封安鄉(xiāng)侯表》,其中有云:“臣抱罪即道,憂惶恐怖,不知刑罪當所限齊。陛下哀憫臣身,不聽有司所執(zhí),待之過厚,即日于延津受安鄉(xiāng)侯印綬。奉詔之日,且懼且悲。”從這樣的言辭看來,曹植此時的處境和心境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了。灌均承風希指,枉加之罪,他對此竟無所申辯,而誠惶誠恐,感恩稱謝。由此可知,曹植這個“任性而行”的人,到這時已經頗知戒懼了。
黃初三年(222),植又封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師。曹植這時又有《封鄄城王謝表》,繼續(xù)表示認罪,說自己“狂悖發(fā)露,始干天憲,自分放棄,抱罪終身”,“不悟圣恩,爵以非望,枯木生葉,白骨更肉,非臣罪戾,所當宜蒙”,“奉詔之日,悲喜參至?!辈苤脖緛頍o罪,而竟如此認罪,則當時刑憲之嚴酷,曹植處境之險惡,也就可想而知。
黃初四年,曹植曾與諸侯王被召同朝京師,會節(jié)氣。這時他又上有《責躬》詩,繼續(xù)檢討罪過。其上表有云:“臣自抱釁歸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晝分而食,夜分而寢?!敝^“天網不可重罹,圣恩難可再恃。”稱曹丕“德象天地,恩隆父母?!庇谑恰安粍偃R戀主之情”,拜表獻詩。辭之凄惋,無以復加了。史稱“帝嘉其辭義,優(yōu)詔答勉之?!?/p>
大概正是由于如此恭遜,終于曹丕在位之年,曹植竟得茍全了性命。
但在這期間,曹植雖得茍全性命,內心卻是十分痛苦的。特別是當諸侯王朝京師而后歸藩之際,曹彰暴卒,死于非命;而曹植與曹彪同路東歸,又遭到有司干預,這使他氣憤填膺,形于文字?!顿洶遵R王彪》一詩便抒發(fā)了難以掩抑的情感。詩中有云:“鴟梟鳴衡杌,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边@里對于有司進行了憤怒的指斥,但對于那最高統(tǒng)治者曹丕似仍有所保留,“讒巧令親疏”,說得相當含蓄。
黃初七年,文帝曹丕死,曹睿繼位,是為明帝。改元太和。太和元年,曹植徙封浚儀;二年,復還雍丘。
曹睿雖然仍舊推行曹丕對待諸侯王的既定政策,但多少有些緩和。其對待曹植,也有一些寬大的姿態(tài)。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問題,曹睿親征之時,京師訛言,有云帝已崩,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云云,而曹睿對此,竟不加究問。若在曹丕,對于此事,是必追查的。倘一追查,則曹植當為禍首,恐是不能或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植的處境相當危險。雖然曹睿暫不究問,卻也難免把他看做危險之源。為曹植計,他在這時應該更加收斂,盡力韜晦,以自保全。但曹植實在缺乏政治頭腦,就在這樣的時刻,他卻上了一篇《求自試表》。表中大講“古之受爵祿者”,“皆以功勛濟國,輔世惠民”,而自己卻“無德可述,無功可紀”。因此,希望得到一個軍職,以便效忠疆場,為國立功。
這樣的言辭是相當激切、這樣的感情也是相當誠摯的。曹植在這里表白的建功立業(yè)之心,本來可能遭到曹睿的疑忌,但也許因為他是發(fā)于至誠,毫無虛飾,所以此表上后,曹睿對他依舊優(yōu)容。太和三年,他又得徙封東阿。
在這期間,曹植的處境比前時有所改善,他的心情也有些好轉。雖然不再“任性而行”,但說話卻比較隨便了。太和五年,在《求通親親表》中,曹植繼續(xù)請求任用,為國建功。
這話是說得不錯的,像他這樣的人才,如果身為異姓,確實可被重用;但正是因為不是“異姓”,所以才不能“拔授”。此中道理,曹植似乎并不真懂。嚴防同姓篡權,這是曹魏政權片面地接受了前朝的經驗教訓而定的決策。在歷代的統(tǒng)治者中,這樣的片面性都是不可避免的。曹植徒見其然而未識其所以然,所以如此絮絮多言。
曹植還曾要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而“終不能得”。于是“悵然絕望”,懷憂而死,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曹植一生所志,本來是要“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而不“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的。但現在看來,他的勛績,卻仍在翰墨、辭賦之中。當漢魏之際,他是個才華特出的作者,詩賦雜文都達到了當代的最高成就,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司馬遷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曹植也是遭到譴黜,才寫出了“憤而成篇”的作品的。
曹植作品精選
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a,連翩西北馳b。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c。
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d。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e。
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f。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g。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h。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i。長驅蹈匈奴j,左顧凌鮮卑k。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l?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m。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注釋】
a羈:馬絡頭。
b連翩:接連不斷,這里形容輕捷迅急的樣子。魏初西北方為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居住區(qū),馳向西北即馳向邊疆戰(zhàn)場。
c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陜西諸省的一部分地區(qū)。游俠兒:重義輕生的青年男子。
d揚:傳揚。垂:邊疆?!吧傩 倍洌呵鄩涯陼r期即離開家鄉(xiāng),為保衛(wèi)國家而揚名于邊疆。
e宿昔:昔時,往日。秉:持。楛(hù)矢:用楛木做箭桿的箭。何:多么?!八尬簟倍洌阂馑际钦f昔日良弓不離手,箭出盡楛矢。
f控:引,拉開。左的:左方的射擊目標。摧:毀壞。與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與“馬蹄”都是射貼(箭靶)的名稱。接:迎接飛馳而來的東西。猱(náo):猿類,善攀緣,上下如飛。
g剽:行動輕捷。螭(chī):傳說中的猛獸,如龍而黃。
h虜:胡虜,古時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數:屢次。
i羽檄:檄是軍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書,插上羽毛表示軍情緊急,所以叫羽檄。厲馬:奮馬,策馬。
j蹈:奔赴。
k陵:陵蹈,以武臨之。
l懷:顧惜。
m中:心中。顧:念。
【題解】
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qū)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發(fā)作者的報國之志。本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青春氣息濃厚。
詩歌以曲折動人的情節(jié),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生動感人的青年愛國英雄形象。開頭兩句以奇警飛動之筆,描繪出馳馬奔赴西北戰(zhàn)場的英雄身影,顯示出軍情緊急,扣動讀者心弦;接著以“借問”領起,以鋪陳的筆墨補敘英雄的來歷,說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英雄形象;“邊城”六句,遙接篇首,具體說明“西北馳”的原因和英勇赴敵的氣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
野田黃雀行
高樹多悲風a,海水揚其波。利劍b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不見籬間雀,見鷂c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拔劍捎d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e蒼天,來下謝少年。
【注釋】
①悲風:勁疾之風。
②利劍:鋒利的劍。這里比喻權力。
③鷂:比鷹小一點的一種非常兇狠的鳥類。
④捎:揮擊;削破。
⑤摩:接觸。“摩蒼天”是形容黃雀飛得很高。
【題解】
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殺了曹植親信楊修,次年曹丕繼位。又殺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處動輒得咎的逆境,無力救助友人,深感憤忿,內心十分痛苦,只能寫詩寄意。他苦于手中無權柄,故而在詩中塑造了一位“拔劍捎羅網”、拯救無辜者的少年俠士,借以表達自己的心曲。此詩開端,詩人以“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濃郁的悲劇氣氛,隱喻當時政治形勢的險惡;而少年拔劍捎網的形象則寄寓著詩人沖決羅網、一試身手的熱切愿望。 此詩意象高古,語言警策,急于有為的壯烈情懷躍然紙上。梁代劉勰稱此詩“格高才勁。且長于諷諭”(《文心雕龍·隱秀》),確是中肯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