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惟演
木蘭花
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1]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2]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3],今日芳尊唯恐淺。
【作者介紹】
錢惟演(962~1034年),字希圣,北宋大臣,著名詩人,他與同時代的楊億、劉筠齊名,時常往來酬唱,后由楊億匯輯成《西昆酬唱集》一書,兩卷,收錄總共十七人的近體詩作二百四十八首,其中錢惟演占五十四首。后世將這些人的詩作風(fēng)格稱為“西昆體”,其特色是雕鏤精細(xì)、音調(diào)鏗鏘,呈現(xiàn)出整飾、典雅的藝術(shù)特色,缺點(diǎn)是內(nèi)容貧乏,很少描述真情實(shí)感,更缺乏生活氣息。
錢惟演的父親是吳越王錢俶,978年,錢俶獻(xiàn)所據(jù)兩浙十三州之地歸宋,錢惟演也因此出仕宋朝,累官至工部尚書、樞密使等職。他從政多年,卻并沒有什么大的建樹,反而趨附權(quán)貴,打擊異己,所以在去世后,朝廷一度打算贈予謚號“文墨”,文是指敏而好學(xué),墨是指貪而敗官。后經(jīng)家人申訴,改為“思”,思的意思是追悔前過。慶歷年間又改為“文禧”,禧的意思是質(zhì)淵受諫,即善于容納意見。
【注釋】
[1]綠楊:詩詞中所謂綠楊,其實(shí)大多是指柳樹。[2]鸞鏡:別本作“鸞鑒”,鑒即是鏡。范泰《鸞鳥詩序》中說:“昔罽賓王結(jié)罝峻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后世遂用此典,稱呼鏡子為鸞鏡或鸞鑒。[3]芳尊:尊即為樽,飲酒器。
【詞牌說明】
小令,本為唐朝教坊曲(很多詞牌都源出唐教坊),以韋莊“獨(dú)上小樓春欲暮”為正格,仄韻換韻,五十五字,即上闋第三句較此詞少一字(“消息斷,不逢人”)。但這種五十六字且不換韻的,北宋以后也有很多人使用,也被稱為《木蘭花令》《玉樓春》。此外,從此詞牌又衍生出《減字木蘭花》和《偷聲木蘭花》兩種詞牌。
【語譯】
看城上旖旎風(fēng)光,黃鶯鳴唱,城下則煙波浩渺,春水拍岸。這般蔥綠楊柳、萋迷芳草,要到何時才會消亡呢?為何見此美景,反倒使我淚眼模糊、愁腸寸斷?
逐漸察覺,我的情懷已然衰老,不禁驚嘆,鏡中紅顏悄然改換。往年我體弱多病,厭惡杯中之酒,如今卻唯恐杯中尚淺,酒難醉人??!
【賞析】
根據(jù)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錄》中說:“錢思公謫漢東日,撰《玉樓春》詞,每酒闌歌之則泣下?!辈殄X惟演晚年被貶為崇信軍節(jié)度使,任所在隨州(即今湖北隨州),也即“漢東”,最后死在任上。所以作此詞的時候,正是錢惟演政治上的失意期,而且五十多歲了,垂垂老矣,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回到朝廷中樞的機(jī)會。相比他的很多詩作,這首詞還算是有一定真情實(shí)感的。
此詞也是見物興感,見景生情。城上城下,風(fēng)光大好,黃鶯鳴唱、煙波拍岸,還有滿目的綠樹芳草,然而見此美景,不但未能使錢惟演感到高興,反而“淚眼愁腸”。按照詞的習(xí)慣,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于是筆鋒順接而下,說自己所以難耐美景,全為年華老去,壯志消磨。一方面是鏡中朱顏暗換,不知不覺中已屆暮年,一方面卻只能借酒澆愁,唯恐杯中的酒不滿,無法使自己醉倒,也就無法使自己暫時性地遺忘內(nèi)心種種惆悵。
以錢惟演老練的筆法,上闋前三句短短二十一個字,就非常生動地描摹出了眼前美景,其后寫情的詞句僅筆法來說,也可圈可點(diǎn)。然而全篇所抒發(fā)的不過是一個老官僚垂暮的蒼涼,垂暮者既非英雄,也非美女,能夠引發(fā)同感的大概也只有歷代在政治斗爭中敗退而又無能再戰(zhàn)的官宦們罷了。就詞本身來說,實(shí)在算不得上品。文人慣常無病呻吟,而這種老病呻吟,其實(shí)格調(diào)也高不到哪里去。
前人論此詞,大多認(rèn)為結(jié)句佳妙,只有楊慎在《詞品》中認(rèn)為不夠“委婉”。詞本來就是從唐教坊曲演變而來的,比起詩的形式,其特色一是市民,二是雅致,最初寫詞的人很少用這種文藝形式來抒發(fā)比較激烈的情感和表現(xiàn)比較宏大的主題,所以楊慎會有這么一說。但從北宋后期開始,詞日漸向詩靠攏,蘇詞多曠達(dá),辛詞多豪放,陳亮甚至以政論入詞,要是站在這種立場上再看“今日芳尊唯恐淺”一句,反而會覺得還是委婉有余而真情不足了。
據(jù)說,當(dāng)錢惟演填了此詞后,他家中的老歌伎驚鴻說,先王(錢俶)臨終時也作《木蘭花》作為自己的挽歌,與此詞意相近,莫非相公您也要死了嗎?果然不久后,錢惟演就死于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