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普希金(1799—1837)
在普希金的散文故事里,最有影響力的(翻譯作品)顯然是他的中篇《黑桃皇后》,雖然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更多地表現(xiàn)了普希金多樣的敘事才能。保羅·德布瑞岑是把《黑桃皇后》解讀為卡巴拉式寓言的俄國批評傳統(tǒng)的頂峰。他對小說的多重象征主義所作的精細(xì)解釋,我不想再補充什么了。但是,我自己作為批判性的卡巴拉信徒,也知道,一篇卡巴拉式的寓言,無論在普希金或在卡夫卡的作品中,都向我們表明修辭學(xué)、宇宙論和心理學(xué)不是三個學(xué)科,而是三位一體,所以這里我想談?wù)劇逗谔一屎蟆沸睦韺W(xué)方面的問題。
伯爵夫人,或者黑桃皇后,她不幸的秘密意味著什么呢?是赫爾曼把她嚇?biāo)懒耍€是她把圣格爾曼伯爵的詛咒傳給了赫爾曼,而且只有到那時她才能死去?對于伯爵夫人我們最確信的是,她曾經(jīng)、正在,而且將會腐臭,她做圣格爾曼伯爵的情人正合適(如果那就是真正的她的話)。對于赫爾曼,我們最確信的是,他也是一樣的腐臭,但是和伯爵夫人不同的是,他每次一講話就會落入諷刺的陷阱。而他陷入最深的時候,是我們聽到他講的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這游戲讓我著迷,但是我不能為了獲取奢侈享受而去犧牲生活的根本東西?!边€有他瘋瘋癲癲的反復(fù)嘟囔:“三點,七點,愛司!三點,七點,皇后!”他當(dāng)然犧牲了生活的根本東西,而伯爵夫人就是黑桃皇后,或者就是如死一般的生活,這就諷刺性地把玄妙成功的愛司換成了卡巴拉的皇冠,它既是頂峰又是虛無的深淵。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看,赫爾曼和伯爵夫人很相像,各自充滿著世俗的野心和魔鬼般的欲望,但是伯爵夫人一直到死都拒絕傳授赫爾曼那三張牌。她活著的時候?qū)諣柭f的只有一句話:“那是個玩笑。”而赫爾曼的回答又是個惡毒的諷刺:“沒什么玩笑好開。”她最后的玩笑讓他發(fā)瘋,這個玩笑是卡巴拉式的魔術(shù),愛司變成了黑桃皇后。而伯爵夫人的幽靈講的話是無法與故事中多重決定的象征主義相和解的:
“我違背了我的意志來找你,”她聲音堅定地說,“可是我注定要滿足你的要求。三點,七點,愛司,按順序出牌,你就會贏錢,不過條件是,在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你只能押一張牌,而且以后你終生都不能再賭牌。如果你和我的養(yǎng)女麗莎維塔·伊凡諾夫娜結(jié)婚,我就寬恕你嚇?biāo)牢业淖?。?/p>
圣格爾曼伯爵和魔鬼本人,假定都在生命的彼岸,他們兩人中是誰迫使她出來的呢?至于那最后一張牌,又是哪個在說謊?是她,還是在她之上的神?她為什么希望可惡的赫爾曼娶可憐的麗莎維塔·伊凡諾夫娜為妻?她是關(guān)心她的養(yǎng)女,還是對所有與她相關(guān)的人都心存惡意呢?為什么賭牌要三天而不是一天?我覺得無法從美學(xué)的角度來回答這些問題。而與美學(xué)有關(guān)的是,我們被迫試圖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也一下子被這神秘的卡巴拉式的敘事中那些沖動、騙局、背叛和拿破侖式的欲望所強烈地吸引。普希金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重因素決定的宇宙,把我們牢牢地放在其中,去服從那些同樣可怕的力量,這也是他的主人公所需要承受的。
掌控《黑桃皇后》宇宙的比喻是但丁式的,煉獄般的流放:“你要知道別人面包的咸味,還有別人上下階梯的艱難路途。”那是但丁在拉文納,以及麗莎維塔·伊凡諾夫娜在伯爵夫人家。但赫爾曼和伯爵夫人也在那煉獄的臺階上向上攀登,兩人都遭到了惡果。《黑桃皇后》的震撼力既是煉獄的又是地獄的,而讀者則看到了這兩個境域,她或他可以選擇寓言的道路,一條狹窄的、盤旋向上的階梯,或是赫爾曼瘋狂的墮落,向外、向下,墜入冰冷的夜晚。
- Kabbalah,是猶太傳統(tǒng)的神秘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