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馬克·麥卡錫
CORMAC MCCARTHY
讀書從來不是讀一本書本身。讀書是我們回應(yīng)一本書吸引在自己周圍的那個場。麥卡錫一字未曾讀過的時候,每回聽人提起他,都是驚悚的憧憬;就好像我終將被他打亂重塑,只是時間早晚。有個劍橋的學(xué)者叫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選在世最好的旅行作家很多人會第一個想到他,采訪被問到別人哪本書他最希望是自己寫的,麥克法倫選了三本,其中一本居然是《血色子午線》,說“沒有一本書能像它一樣重新搭建你的腦神經(jīng)(rewire your brain)”。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之前在Believer雜志開過一個月度專欄,寫他每月買了什么書,看了什么書,我一直宣稱他在那個專欄里描繪的閱讀姿態(tài)就是我看書的教義。Believer雜志的讀者把《長路》投成2006年最佳小說,霍恩比從善如流,然后在那個月的報告里寫他的麥卡錫體驗。
《長路》寫的是某個沒有具體說明的末日災(zāi)難,把世界抹成了一片滿目瘡痍的灰色荒原;空中常分不清是粉塵還是雨點抽打在臉上,一對父子就沿著某條模糊的“長路”一心朝著南方和大海走去,也沒有什么證據(jù),就相信著那里會更適宜生存。食物是稀罕的,雖然父親的槍里一開始裝著兩顆子彈,但幾乎每次遇見其他人類都是死里逃生,就像父親的記憶里孩子母親自殺前跟他說的:“……我們都知道我和孩子會被強奸,被殺死,然后被吃掉;你只是不愿面對這個事實而已?!被舳鞅仁沁@樣寫的:“《長路》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讓人痛苦的一本書;而天曉得這個頭銜有多少個有力的爭奪者。”還有:“那個父親大部分時間都在考慮要不要把最后一顆子彈用在兒子身上?!阶詈竽阆M炎詈竽穷w子彈用在你身上,因為那個兒子說到底是虛構(gòu)的,而你是真的在受苦?!?/p>
后來,終于讀了麥卡錫,卻發(fā)現(xiàn)在這個“正典”作家上,我的體會跟我最服膺的兩位讀者迥然相異,這是很難接受的事;我倒寧可相信是我性情中深藏某種扭曲和變態(tài),無傷大雅。當(dāng)然,還有一種可能,是我一直在抵抗著預(yù)期之中麥卡錫給我的沖擊,矯枉過正,只是簡簡單單讀錯了而已。但不管如何,對麥卡錫的解讀一片嘈雜喧嚷,我只能盡力講清楚在我聽來最清脆的那一個響聲,就是他的純真。拿那本《長路》來說,簡直就是他不可自拔地沉溺在父子情的溫馨之中。周遭的生無可戀讓這種彼此依靠更為動人,自然不用多解釋一句,但在書里麥卡錫把父子間的溫情寫得如此真切,豈止暖心,簡直在那蒼涼到刺骨的背景前咝咝作響。這件事麥卡錫自己就坦白過。他幾乎從來不聊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不過他很多閱讀筆記和手稿收在得克薩斯的一所大學(xué)里,已經(jīng)有學(xué)者在上面下了很多讓人豁然開朗的功夫),但他認(rèn)真說過《長路》是怎么開始寫的;是他有一年跟自己六十多歲生的小兒子一起住在旅店,半夜他一個人望著窗外,想的是,再過幾十年世界和他自己都完蛋了,小孩怎么辦。讀《長路》用不了多久,就有一條閱讀體會不管你怎么閃避都會被它摟住,就是:這十歲小孩也太好帶了。每兩三頁都有父子談心,聊的是殺人吃人的事,但每每最后用“okay?”“okay.”結(jié)尾,這兩聲okay中包含的默契和體諒,簡直讓我覺得,麥卡錫不僅把慘寫到了頭,他還寫出了能和十歲孩子聊出的最好的天?!堕L路》里有一場廣為傳頌的戲,就是父親從廢墟里挖出一罐可口可樂,知道兒子從沒聽說過這種東西,把拉環(huán)拉開遞過去,說:“這是你的,好好享受吧?!眱鹤用蛄藥卓冢且职忠黄鸷?,這一方面當(dāng)然感人肺腑,但回想起來,我們當(dāng)時已經(jīng)那么喜歡這個小孩,他真要自顧自喝完,我們反倒會覺得意外了。
然后就要說到《血色子午線》,順著話頭說它表現(xiàn)的是麥卡錫真摯地信任著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有點牽強—說早了—畢竟,在現(xiàn)代英美文學(xué)殿堂級的作品中,把《血色》的兇殘暴力減半,大概它還是最兇殘暴力的一部;把這本書的道德評判翻倍,很可能依然是它最感受不到什么道德感。這回謠言居然是真的;它血腥得太前赴后繼,沉浸了幾十頁之后再看一集《冰風(fēng)暴》(Fargo)或者《漢尼拔》(Hannibal)這樣的美劇,都覺得跟《唐頓莊園》(The Downton Abbey)差不多?!堆游缇€》的故事發(fā)生在十九世紀(jì)四五十年代的美墨邊境,有個十四五歲的小孩,小說就叫他“小孩”(the kid),從田納西的家里逃出來,加入了一個燒殺擄掠的隊伍,被土著“科曼切人”幾乎殺光。然后他又加入另一隊“頭皮獵人”,幫墨西哥村鎮(zhèn)殺土著,用割下的頭皮領(lǐng)賞金。于是故事便大致由騎馬和殺人這兩項主要活動構(gòu)成,一句典型的輕描淡寫的敘事是這樣:“三天之后,他們遇到一隊和平的提瓦人扎營在河邊,盡數(shù)屠戮?!庇⑽慕小癮nd slaughter them every soul”。不過他們的隊伍里有個叫霍爾頓的法官,陰森地躲在每句話后面,就像給了他們所有的行徑一種可怖的內(nèi)涵。在法官身上,麥卡錫創(chuàng)造了一個可以跟文學(xué)史上任何一個邪惡化身比嚇人的邪惡化身。他身高兩米多,全身沒有毛發(fā)像個嬰兒,什么語言都熟練掌握,喜歡光著身子到處晃悠;經(jīng)常即興開小講座,宣揚他的暗黑達(dá)爾文主義和一種癲狂的尼采超人幻想,他那些“戰(zhàn)爭就是上帝”、互相殘殺是通往生命真諦唯一路徑的論調(diào),你一旦讓自己投入到書的氛圍中,發(fā)現(xiàn)還是很聽得進去的。書的后半段,在一場場屠殺中朝著末尾推進,我們會朦朦朧朧感覺到法官挑中了那個小孩,認(rèn)定他是某種“心存憐憫的反叛因子”,要將他抹殺。
但其實我們也沒有見到幾回小孩展現(xiàn)他的憐憫,就難得三四個例子,比如有同伴腿上中箭,大家都不管,只有他上前把箭推出來。放到別的小說,甚至不能算善意,只是為了緩解一個尷尬的社交場面。而書里花力氣反復(fù)描繪的,是根本不提及這個“主角”的集體主義屠戮。要在這里重現(xiàn)這種慘絕人寰很困難,把其中任何一幕從麥卡錫的語言和那種逐漸累積的兇殘氛圍中連根拔起,甚至?xí)X得是種輕佻。比如,他每章開頭都像老派小說一樣會用很多橫杠連起本章的關(guān)鍵詞,有一個著名的場面叫“死嬰樹”,你讀到故事中發(fā)現(xiàn)也就是字面意思,但只這樣說,或者告訴你里面有很多烤焦的頭骨,就很容易從不忍卒睹的范疇收不住,一下沖入到“故作”不忍卒睹的荒唐感受中。我覺得《血色子午線》的極致閱讀體驗里,核心就是這樣一種悖論:如果你不停地被那些獸行所震駭,相當(dāng)于每隔幾頁掩卷呼號“他們怎么能這樣!”,我只覺得這本書你還沒有讀進去;但如果你在這本書的預(yù)設(shè)中待得過于舒服了,也就是真正認(rèn)可了人在特許之下自然與嗜血的禽獸無異,那么這一場緊接一場的慘怖情節(jié)讀來不免會有些……厭倦。把這個問題表述得再實際一些:理想的讀者期待這些殺戮會更讓人沉迷,這樣他才可以真情實感地投入進去,然后他從這場閱讀中獲得的回報才會在藝術(shù)上更深刻。其實這也是我在想象麥克法倫那句“重塑頭腦”評語時所想象的—我以為我會在很多時刻覺得成為那個小孩是誘人的,于是在我恍惚釋放惡意的同時,讓他那種潛在的“憐憫”和“抵抗”在道義上更為有力。你很容易把這個小孩和《長路》中的小孩并列起來,覺得他們可能就分別以“童真”代表了兩本小說的道德內(nèi)核。至少哈羅德·布魯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他幾乎是把《血色》看成是在世小說家最高成就的,他就覺得小孩對法官的洗腦抗拒到底的姿態(tài)是英雄式的。
網(wǎng)上很容易找到耶魯大學(xué)的戰(zhàn)后美國小說課,艾米·亨格福德教授(Amy Hungerford)談《血色子午線》的時候要和布魯姆商榷的正是這一點,她說麥卡錫的這個故事幾乎是個戲法,讓你誤以為是個成長小說的框架,主角總該成長的,但其實他沒有,他憐憫的都是自己人,對跟著大部隊殺別人從來沒抱怨過,而這種看似超越實則一腳踏空的失落感,其實讓你更接近這本書泯滅善惡的主旨。當(dāng)然,這個正反方的論證是閱讀《血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的立場大概是在艾米和哈羅德中間:正因為這小孩在道德上沒有什么開悟和高人一等,他依然可以憑著本能拒絕法官帶著死亡威脅的迷人教唆,似乎就更值得欣賞了。
可話說回來,如果我們只是在描述《血色》的閱讀體驗,這場關(guān)于小孩道德立場的論爭卻更像是一條離題的分支劇情,之前提過,我們大部分時間都不知道小孩在干嗎。布魯姆教授和亨格福德教授都坦陳,他們最早讀《血色子午線》都放棄過好幾次,大致是血腥得有些吃不消,但在我看來,那些半途而廢的另一面也很可能是反復(fù)吃不消也是一種無聊。既然,對那個小孩的關(guān)切和道德期許不足以支撐你頑強地經(jīng)歷一場又一場大同小異的喪心病狂,讀者需要的那一些小小的激勵來自哪里呢?
對我來說,來自麥卡錫的環(huán)境描寫?;仡^過一遍我閱讀時的“頁邊感想”,在小說才到五分之一的時候,某自然段開頭是“他們登至山巔,放眼可見數(shù)英里”,就在這句話邊上靠著我?guī)讉€字:“每次到環(huán)境描寫都激動人心”。(這位讀者對暴力的疲倦速度很可能是非典型的。)比如這樣的段落:
傍晚他們登上一座平頂山,向北曠野盡在眼底。西方的落日如燔祭的烈焰,火光中定定升起一列小小的沙漠蝙蝠,沿著世界顫抖的邊緣,塵土被風(fēng)吹下空洞,如遠(yuǎn)遠(yuǎn)有軍隊擾起煙霧。群山如屠戶的裹肉紙,在悠長的藍(lán)色薄暮中都是尖銳的折角和陰影,視線不近不遠(yuǎn)可見干涸的湖床散發(fā)光澤,如月中雨海,鹿群在最后的暮光中被趕著往北而去,身后群狼與沙漠同色。
麥卡錫的寫景“如有神助”,可以有好幾層意思,比如他用古奧的字詞和句法,落日如holocaust,現(xiàn)代讀者十有八九先想到“種族大屠殺”,其實是祭祀用的柴火和牲口;什么是“月中雨?!保縨are imbrium,特指月面一個巨大的暗區(qū);反正中英文第一眼都是誤會。而且麥卡錫的長句,分句之間都用and連接,艾米教授在課堂上跟學(xué)生說,這是希伯來語的習(xí)慣,不像以拉丁為源頭的語感更喜歡用嵌套和主次的分句結(jié)構(gòu);所以2004年羅伯特·阿爾特(Robert Alter)重譯《摩西五經(jīng)》,說參考了很多現(xiàn)代作家發(fā)明的英語寫法,還在世的就提了科馬克·麥卡錫。
這一層如上帝口授的宗教質(zhì)感幾乎不可能在中文復(fù)制,另外,所謂“神助”,就是我們?nèi)粘S梅?,麥卡錫寫景寫太好,意象強烈到不可思議,讓凡胎肉眼的譯者感到絕望。
凸圓月下,雪藍(lán)地面上的倒影拴在馬和騎手身后,暴風(fēng)雪推進,每次雷電閃耀,與本體相同的形象帶著恐怖的累贅紛紛立起,就像從裸露的土地上捶打出了他們狂野黑暗的第三種存在。
“凸圓月”是gibbous moon,光亮部分大于半圓的月亮;那個“拴”麥卡錫用的是spancel,本意“拴馬索”,實在譯不進去了。
每一次環(huán)境描寫都是這樣的水準(zhǔn),甚至更過分。只感受這種描寫中的能量,體會到麥卡錫和你一樣期待著登上下一個山頭,就可以直接先否決對這部小說做虛無主義的解讀了。在麥卡錫筆下,自然描寫絕不只是文辭上的愉人耳目,自然界其實才是主角,風(fēng)景就是情節(jié),當(dāng)人與人你死我活變得有些無趣的時候,只要自然插話進來,就好像主角回到舞臺,大家想起是為誰買的票。在《血色子午線》里,麥卡錫隨手丟進了一個概念,叫“視覺民主”(optical democracy),說當(dāng)環(huán)境變得足夠中立和嚴(yán)酷,一切都變得平等,“所有的厚此薄彼都是閃念,一個人和一塊石頭被賦予了猜不透的親緣關(guān)系”。這種注意力的顛覆是在讀者一次次急切吞下環(huán)境描寫的迷藥之后累積起來的,于是,書名副標(biāo)題“西方傍晚的紅”(The Evening Redness in the West)所暗示的主題被你發(fā)自肺腑地接受了:在這樣兀自壯麗的日落之前,人類的生生死死算什么東西。
很多神妙的文學(xué)奇功,都這樣,你循著大江大河找回它形而上的源頭,說得苛刻一些,很多接近陳詞濫調(diào)。就像毛姆說的,世間偉大的真理都太重要了,容不下什么新意。《血色》的主旨,剝?nèi)ニ醒?,是幾乎所有文明都用各類俗言俗話陳述過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比如換到我更自在一些的文類,拿一部同樣殺人很輕巧的中文名著《多情劍客無情劍》,上來就是“冷風(fēng)如刀,以大地為砧板,以眾生為魚肉”;略微正經(jīng)一點,韓愈給人寫信,慨嘆好人都死太早,說“不知造物者意竟何如,無乃所好惡與人異心哉?”—是我們都無力又可憐到總覺得天命是故意要跟我們作對。但“百代文宗”一下反應(yīng)過來,改正自己,說當(dāng)然不是那樣,老天只是“都不省記而已”,它只是無所謂,“任其死生壽夭”。不管用怎樣的措辭,道理總就是直白地橫在那里,連琢磨的余地都很小。從小說讀者的角度來說,也很難調(diào)動多少熱情去演繹:這種毫不心軟手軟地對人類黑暗面的探究,是我們都應(yīng)該珍惜的挑戰(zhàn),因為藝術(shù)最喜歡提的要求,就是告訴你只從智識上承認(rèn)某種“他者”體驗存在是不夠,還非要你在情感上經(jīng)歷它。但后來我又覺得,這些道理或許還沒有陳腐到?jīng)]法重申的地步。
以前聽許子?xùn)|講張愛玲,說大陸最喜歡張愛玲的作家是賈平凹和阿城?!氨睄u一貫天真,問阿城,寫人性之惡寫得好,有什么偉大呢。阿城說,回過頭,一步一光明。”寫惡的作家領(lǐng)著我們在黑暗的境地往深處走,正因為那條兇險的路徑是只屬于他的,于是留給光明的回頭路也就各不相同。但要理解每個作家那條線路的獨特,也就是要懂得其實那里布滿了前人的腳印和路標(biāo),麥卡錫曾經(jīng)斷言:“那個丑陋的真相便是:書都是用其他書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部小說能活下來,全靠之前寫過的小說。”要繪制那張屬于麥卡錫的路線圖,我們要回到最初關(guān)于一本書是一個場的說法,知道每個作家獨一無二的效果都是包含著很多其他作家和常見模式的復(fù)合效果;要體會我們對某個場的回應(yīng),首先是辨認(rèn)那個場的引力是由什么構(gòu)成的。
麥卡錫的底子是我們籠統(tǒng)稱作“南方哥特”的文學(xué)門派。他的前四本小說,尤其前三本,幾乎是在刻意模仿福克納,用對怪怖的著迷延伸著一個個長句。第一本《果園看守人》(The Orchard Keeper),講的是一個男孩的父親被殺,尸體就在果園的一個坑里。果園看守人,還有一個在自衛(wèi)中失手錯殺那個父親的走私犯,都不知道尸體就是孩子的父親,小說講的是這兩人就像代理父親一樣如何教養(yǎng)這個孩子。第二本《外面的黑暗》(Outer Dark),講的是姐弟亂倫生下一個孩子,把孩子丟棄在森林里,結(jié)果女的一本書都在找孩子,男的一本書都在躲避一個如惡魔般的三人組對他的懲罰。第三本《上帝的孩子》(Child of God)講的是一個男人一點點墜入心魔,殺了女人藏在山洞里滿足自己的戀尸癖。
麥卡錫是在田納西長大的,之后為了調(diào)研和寫作《血色子午線》,去了得克薩斯,《血色》寫完了之后,就留在那里,出了三本關(guān)于西部的小說,稱為“邊境三部曲”,成了暢銷書作家,但在那之前,包括《血色》在內(nèi),他的書從來都沒有賣過五千本。所以他的小說生涯在《血色子午線》是個轉(zhuǎn)折,把那種在南方幾乎要得幽閉恐懼的能量在荒野上釋放出來(“邊境三部曲”確實輕盈得迷人—誰不愛看英雄少年在草原上騎馬),文風(fēng)也從??思{一點點變得海明威—但是,麥卡錫對心魔的迷戀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他的南方。
那個南方是什么樣的呢?1957年,??思{有一部舞臺劇在倫敦演出,英國劇作家肯尼斯·泰南(Kenneth Tynan)的劇評里半開玩笑給它補了一個尾聲:
好了,朋友們,故事大致就是這樣,在密西西比的約克納帕塔法縣里,杰弗遜小城又這樣過了一天。也沒發(fā)生什么事。幾個人被強奸了,還有幾顆牙齒被踢下來。那些古老的星辰依然在上面很遠(yuǎn)的地方循著古老的天道不停交錯,而我們則什么也做不了?,F(xiàn)在很安靜了。這兒的鄉(xiāng)親們上床都很早,說的是那些還能動彈的。停尸房后面幾個年輕人正烤著黑鬼,每個城里都有夜貓子吧,很快他們也會像所有人那樣鉆進被窩的。那個莊園的大房子里一點動靜也沒有,甚至聽不到電圍欄的嗡嗡聲,因為昨晚一個醉鬼撞了上去,把整個圍欄撞短路了。這,朋友們,就是??思{先生生活的地方。
當(dāng)然這是帶著嘲諷的戲仿,但這段話里泰南很好地把握住了一種對比:用無動于衷的極簡筆墨寫暴行和不幸,把詩意留給星空。至少在我看來,這就很“血色子午線”。誰也說不清為什么“南方寫作”大白天見鬼好像是一種全球現(xiàn)象;或許濕氣真的能腐蝕靈魂。“南方是一種腐敗而充滿魅力的存在?!边@是蘇童的話。很多年前我在圖書館里讀了一本書,蘇童選的《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是我第一次讀??思{和麥卡勒斯,序言里蘇童花了很大篇幅講美國的“南方哥特”如何影響了他。但南方和南方之間的一些本質(zhì)差別卻讓這種相通更顯詭秘,比如要寫共和國前的姑蘇煙雨,就很難參考美國南方的一種根本氣質(zhì):虔誠。美國“南方哥特”另一個標(biāo)桿人物弗蘭納里·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甚至可以換個聽上去更妖魔化一些的標(biāo)簽“南方怪怖”(Southern Grotesque)—也是在1957年,提過這樣一個說法:她說有些人說篤信基督教的教義對作家是種制約,這實在是大錯特錯:“實際上,這給了講故事的人一種觀察的自由。那套規(guī)則不是限制他在世界中能見到什么,它對寫作最重要的影響是保證作家尊重神秘……作家因此成了對怪誕、變態(tài)和不可接受的事物最敏銳的人?!?/p>
讀奧康納,有時候你的確感覺她不可動搖的信仰幾乎是縱容了她折磨自己的角色,從而也間接折磨了讀者,因為她始終相信心靈上的寄托會穿越肉身的苦難,變得更為堅韌。麥卡錫成長過程中跟奧康納一樣,是一個天主教徒(我們不要忘了最大牌的天主教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他有的小說能生不如死到什么程度);當(dāng)然從麥卡錫的小說來看,基督教傳統(tǒng)意義上一個全知全善的神是沒有了,但那種信念并沒有消失,而是熔成一種渾濁、無形的東西,彌漫、浸潤一切。邪惡依然是一種考驗,看生命這么松脆的形態(tài)能否在考驗中露出一些不可磨滅的東西。
比如“邊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天下駿馬》(All the Pretty Horses)里,因為大家都喜歡馬,這種深埋的萬惡不侵的東西甚至可以是一種抽象的“馬之為馬”:“終于他在自己夢中發(fā)現(xiàn),馬心中的秩序更為耐久,因為它寫在一個雨水無法抹去的地方?!钡溈ㄥa作品中更常見的,是把一種神圣的人性和“火”的意象聯(lián)系起來,有時甚至表達(dá)得肆無忌憚。比如《血色子午線》傳奇的“尾聲”,只有一頁,寫了一個跟前文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人(“小孩”剛剛很可能已經(jīng)為自己最后不服法官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平原上沿著一條由地洞連成的線路不斷前行,而他帶著一個設(shè)備,可以在每個洞的石頭里“鑿出上帝早就放在里面的火”。暗無天日了一整本書,這結(jié)尾一比,昂揚地仿佛用“他們就此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土地”上落幕。《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是那種交叉章節(jié)的形式,主線是變態(tài)一路殺人,然后用一個老警察的內(nèi)心獨白穿插其中。上來第一章就是老警察想:當(dāng)警察是不能怕死的,怕死對方一眼就看得出來;但他就擔(dān)心,自己暴露在邪惡之中太久,是把“靈魂置于險地”。然后他就追了一本書的殺人魔,在最后一章,想起了自己死了很久的父親(而且老頭還正好是個馬販子),他說他經(jīng)常做兩個夢,一個很莫名,就在某個鎮(zhèn)子上父親塞給他一些錢,第二個夢,也是全書的最后幾句話,皓月冷千山,他和父親一起在雪中騎馬,父親就像以前的人那樣在牛角里藏著火。他說他知道父親趕到前頭去,是要在那片黑暗和寒冷中燃起火焰。
最后,說回到《長路》,孩子反復(fù)跟父親確認(rèn)他們是“護送火焰的人”,簡直讓人聽到臉紅。當(dāng)然,這個說法很可能是父親杜撰出來哄孩子的,但也因此更證明了人與人之間彼此編造故事能有多純粹的力量,于是孩子相信了他們“是好人”,父親也因為孩子而感到活下去仿佛是有意義的。麥卡錫1965年出版《果園看守人》以來,能檢索出的采訪不超過五六個,誰也沒有料到他2007年第一次答應(yīng)上電視居然是接受奧普拉的邀請,后者問他,讀完《長路》最應(yīng)該從中帶走什么?麥卡錫說:“就我們應(yīng)該更在意各種東西,關(guān)心他人。生活還是不錯的,雖然有時候看起來糟糕。我們應(yīng)該更體會它的好,更感恩?!彼谄渌胤竭€說過:《長路》那個毀滅世界的災(zāi)難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來怎么辦。其實這本書就是父母的一個噩夢,而麥卡錫的很多小說也就是這樣,給自己一個挑戰(zhàn),往最可怕的地方去想象,但即使走到了最深最黑暗的地方,他還是會很大度地跟自己認(rèn)輸,說仿佛若有火光。
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