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孫滿對楚子

古文觀止譯注 作者:[清] 吳楚材,吳調(diào)侯 編;李夢生,史良昭 等譯


王孫滿對楚子

《左傳》宣公三年

【題解】

楚莊王與中原諸侯經(jīng)過長期的抗?fàn)?,憑借強(qiáng)大的兵力登上了霸主的寶座。但在中原諸侯與周天子眼中,仍然是竊位的蠻夷之君,所以王孫滿借題發(fā)揮,就鼎的輕重問題,譏諷楚莊王,說他靠武力而不靠德行是無法真正服人,更不能達(dá)到統(tǒng)治天下的目的。王孫滿是著名的才智之士,他在這里妙設(shè)機(jī)杼,因楚莊王問鼎意識到他吞并天下的野心,因此,由鼎的輕重引申到德行的輕重上,摧挫打擊了楚莊王的囂張氣焰,又使楚莊王無法辯復(fù)。王孫滿在這里強(qiáng)調(diào)的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以德服人、得人心則得天下的思想,這一思想始終貫穿在《左傳》富有文采的敘事與人物言論中,使《左傳》成為獨(dú)具一格的儒家經(jīng)典。

楚子伐陸渾之戎〔1〕,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2〕。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3〕。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yuǎn)方圖物〔4〕,貢金九牧〔5〕,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6〕。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7〕。螭魅罔兩〔8〕,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9〕。桀有昏德〔10〕,鼎遷于商,載祀六百〔11〕。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12〕,雖小,重也〔13〕。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14〕。成王定鼎于郟鄏〔15〕,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p>

【注釋】

〔1〕楚子:楚莊王?!£憸喼郑何鞅鄙贁?shù)民族的一支,原居今甘肅敦煌一帶,后遷居到今河南洛水兩岸。

〔2〕觀兵:檢閱軍隊(duì)。這里有耀武揚(yáng)威的意思。

〔3〕鼎:九鼎,傳夏時用九州貢的銅鑄成,以代表九州。

〔4〕圖物:把事物畫成圖像。

〔5〕金:指銅?!【拍粒壕胖葜?。牧為一州之長。

〔6〕奸:指邪惡的東西。

〔7〕不若:不順。有危害的東西。

〔8〕螭魅罔兩:即魑魅魍魎,山林水澤中的精靈妖異。

〔9〕承:領(lǐng)受。 天休:上天賜予的福分。

〔10〕昏德:德行昏聵惑亂。

〔11〕載祀:年代。載與祀均為年的意思。

〔12〕休明:美好光明。

〔13〕重:意為無法移動搬遷。

〔14〕厎(zhǐ 止)止:最終的年代。

〔15〕定鼎:安置穩(wěn)固好鼎?!∴P鄏(jiá rǔ 夾辱):即今河南洛陽,為周王城。

【譯文】

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于是到達(dá)洛水邊,在周朝的疆界內(nèi)檢閱軍隊(duì)。周定王派王孫滿去慰問楚莊王。楚莊王問起九鼎的大小與輕重。王孫滿說:“這決定于君主的道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往昔夏朝實(shí)行德政的時候,遠(yuǎn)方的人把各種東西畫成圖像,九州的長官貢獻(xiàn)了銅,鑄成鼎,把各種東西的圖像鑄在鼎上,各種事物都得以備載,讓人民認(rèn)識神道與邪惡的東西。因此人民進(jìn)入川澤山林,就不會碰上有危害的東西。魑魅魎,這類鬼怪都不會遇到。因而能夠使上上下下的人們和睦相處,以領(lǐng)受上天賜予的福分。桀德行昏聵惑亂,九鼎遷移到商朝,經(jīng)歷了六百年。商紂王殘暴肆虐,鼎又遷移到周朝。德行美好光明,鼎雖小,分量卻很重;如果奸邪昏亂,鼎雖大,分量則很輕。上天賜福給明德的君王,總有終結(jié)的日子。成王把鼎安頓在郟鄏,占卜的預(yù)言說可傳三十代,享年七百年,這是天意決定的。周朝的德行雖然衰弱,天命并沒有改變,鼎的輕重,還不可以詢問?!?/p>

(李夢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