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蘇曼殊和張資平,是同時代的兩位人物,也是文化歷史上兩顆曾經(jīng)閃耀的星星,也都同是廣東人,蘇曼殊是珠海人,張資平是梅縣人。
本書書名叫“舊時星”,是說以前的星光,并非“陳舊”“過時”之意,誠如克羅齊所言,一切歷史都是當(dāng)代史。人們只是用“此時”的歷史觀去闡釋過去的歷史。而我們今日的歷史觀念又如何?思想認(rèn)識又如何?毋庸諱言,思想進(jìn)步的歷程是艱難的,誰也不可以說已到了頭,誰也不可能說,歷史的東西,都是應(yīng)該擯棄的。
于是,應(yīng)該糾正這樣的歷史觀:把一切不合理的東西劃入“舊”的范疇,而把“未來”的東西一概稱為合理的、正確的。
鄭振鐸先生說:“荷馬的《伊利亞特》與《亞特賽》,莊周的《秋水》《天運》,屈原、宋玉的詞,莎士比亞的戲曲,陶潛、李白的詩,伊索、拉芳登(La Fontaine)的寓言,曹雪芹、托爾斯泰、莫泊桑、柴霍甫斯基的小說,幾曾因時代的變遷而喪失他們的真價的一絲一毫呢!‘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誰能辨得出他是二千余年前的人所說的話呢?‘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又有誰能辨得出不是千年后的讀者所想象而欲說出的話呢?所謂‘新’與‘舊’的話,并不用為評估文藝的本身的價值,乃用為指明文藝的正路的路牌?!?/p>
那些“沉舟”“病樹”所給的教訓(xùn),則是不可趨步的前路,與“舊”和“新”是不同的兩碼事。新文化運動,反對古文,并不說古文即舊文,由此可見,“新”與“舊”的格格不入,指的只是法制和成規(guī),方向和道路,而不是文學(xué)的作品和思想。
至于那些瞬間即逝的流星,也許已經(jīng)閃動了很多年,它要化變了,投向虛空,栩栩然,蘧蘧然,那一抹金色的生命之火,長留在人們的心間,是永遠(yuǎn)美好的記憶,不會熄滅的。
整理編寫蘇曼殊、張資平的身世,力圖用文學(xué)的筆觸,再現(xiàn)那個時代的歷史,因為他們的作品和遺箋太多,只能就收集得到的,約略作些介紹和注釋,以窺一斑,尚希讀者見諒。
應(yīng)該感謝南社研究者香港大學(xué)楊玉峰教授、徐州師范大學(xué)邵迎午教授、已故的《南社研究》《廣東南學(xué)》主編馬以君先生的幫助,使我得以在蘇曼殊研究中得到可貴的指導(dǎo)。還要鳴謝張資平研究者、作家、華南理工大學(xué)譚元亨教授和廣東客家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梅縣第十屆政協(xié)委員梁德新先生,為我提供了一些張資平的珍貴照片。對一切支持此書的編輯和讀者,感泐彌殷。
2015年春節(jié)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