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減負別忘這些角落
在基層采訪,問起負擔問題,除了集資攤派,群眾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情負擔。
湖北荊州一位農民告訴我,前些年婚喪嫁娶要請客,現在請客的名目就多了:小孩10歲、16歲,大人36歲、48歲、54歲過生日要請客;孩子考上了中學、大學也要請客;圍繞死人做的文章更多,35天、49天、周年都要搞一次。逢農歷三、六、九,周末、月首都有人請客。碰上“好”日子,有的家庭幾口人得分赴幾家趕場。
賀禮的價碼也噌噌往上升,前些年十塊二十塊,現在四五十塊、七八十塊都打不住。一個家庭一年得上千元。收到請柬,很多人連連叫苦:又接到罰款單了!
我曾問一些農民:“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這樣?”回答:“都是鄉(xiāng)鄰,低頭不見抬頭見。大家都送了禮,你家不送,會被鄉(xiāng)鄰瞧不起?!?/p>
于是,便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我給你送了禮,再找個名目撈回來。直搞得“窮人怕,富人愁,干部群眾都撓頭”。山東聊城一位姓劉的村會計對我說:“一過節(jié),我就想辦法躲。舊社會楊白勞過節(jié)躲債,我現在是過節(jié)躲吃?!?/p>
劉會計說,六七十年代,政府提倡移風易俗,紅白事大操大辦的風氣基本上被剎住了。這些年沉渣泛起,與干部不無關系。就拿村里過生日操辦來說,先是村支書等村里的頭面人物搞,上行下效,大家便都搞起來了。生日在電視臺點歌也是這樣,農民原本沒有這種習慣。剛開始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大小頭頭給書記、鄉(xiāng)長點,現在大家都開始了……
除了人情負擔,現今,另一個讓農民不堪重負的是醫(yī)療費用的飆升。不少農民反映,現在生病看不起。六七十年代,“感冒發(fā)燒,阿司匹林一包”。群眾碰上個頭疼腦熱,三五毛錢就解決問題??裳巯拢瑒虞m上百元。
許多醫(yī)院,小病大開。一位醫(yī)生朋友告訴我,現在大部分的醫(yī)院都實行醫(yī)生開藥與本人經濟效益掛鉤的辦法。處方開得大,得回扣多。譬如:腸胃不和,內服藥一般有三種:胃復安、嗎叮啉、普瑞博斯。三種藥價差距很大,嗎叮啉每片價格0.63元,外國進口的普瑞博斯每片價格1.4元,而服用胃復安每片只需1分錢。現在醫(yī)生在開處方時往往“一步到位”,一開就是一瓶普瑞博斯。
在農村掛職時,我曾作過一項統(tǒng)計:農民人情消費和醫(yī)療消費基本上占了農民總消費的一半,遠遠超過了“三提五統(tǒng)”和集資攤派。
因此,要真正減輕農民負擔,對上述這些角落也萬萬不能忽視。
(199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