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
劉邦(公元前256—前195),沛縣豐邑(今江蘇省豐縣)人。漢代的開國皇帝。先與項籍共同擊秦,后來平了項籍,統(tǒng)一了天下,在位十二年。
劉邦有《大風歌》與《鴻鵠歌》兩篇歌詩傳世。
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1]海內(nèi)[2]兮歸故鄉(xiāng),安得[3]猛士兮守四方。
說明
這是一首古歌。載于《史記·高祖本紀》。《藝文類聚》收錄時,取其篇首“大風”二字為歌名。漢高祖十二年,高祖親自率領人馬平定了淮南王黥布之亂后,班師回朝,途經(jīng)故鄉(xiāng)沛縣,高祖在沛宮設宴招待父老鄉(xiāng)親。酒酣耳熱之際,高祖擊筑高歌,慷慨起舞。此歌表達了他掃除群雄,蕩平天下并堅守統(tǒng)一大業(yè)的豪氣。當時高祖年事已高,韓、彭雖誅而人心未定,因而此歌末句更有一番蒼涼意味。
集評
(梁)劉勰曰:觀高祖之詠《大風》,孝武之嘆《來遲》,歌童被聲,莫敢不協(xié)。
——《文心雕龍·樂府第七》
(梁)劉勰曰:高祖尚武,戲儒簡學,雖禮律草創(chuàng),《詩》、《書》未遑,然《大風》、《鴻鵠》之歌,亦天縱之英作也。
——《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
(宋)朱熹評曰:自千載以來,人主之詞,亦未有若是其壯麗而奇?zhèn)フ咭病?/p>
——《詩人玉屑》
(宋)王灼評曰:漢高祖《大風歌》,教沛中兒歌之。
——《碧雞漫志》
(宋)葛立方:高祖《大風》之歌,雖止于二十三字,而志氣慷慨,規(guī)模宏遠,凜凜乎已有四百年基業(yè)之氣。
——《韻語陽秋》卷十九
(宋)吳處厚:徐州歌風臺,題者甚多,惟尚書張公方平最為絕唱,曰:“落魄劉郎作帝歸,樽前一曲大風辭,才知信、越猶菹醢,安用思他猛士為?”
——《青箱雜記》卷五
(宋)陳巖肖評之曰:漢高帝《大風歌》,不事華藻,而氣概遠大,真英主也。
——《庚溪詩話》卷上
(明)王世貞《大風》三言,氣籠宇宙,張千古帝王赤幟。
——《藝苑卮言》卷二
(明)李東陽曰:古歌辭貴簡遠,《大風歌》止三句,《易水歌》止二句,其感激悲壯,語短而意益長。
——《麓堂詩話》
(清)沈德潛曰:上言掃除群雄,末言守成也。時帝春秋高,韓、彭已誅,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
——《古詩源》卷二
(清)毛稚黃曰:高帝《大風》、《鴻鵠》,極汪洋自恣,英雄籠罩之度,終不似武帝詞人本色矣。
——《詩辯坻》卷一
(清)賀裳評曰:《大風歌》沖口而出,卓偉不群。
——《載酒園詩話又編》
(清)沈德潛:大風、柏梁,七言權輿也。
——《說詩晬語》卷上
(清)張玉榖首句,比己之掃除群雄。次句,乃見在事。末句,言守成之難也,《文中子》謂“安不忘危,霸心,之存”,《丹陽集》謂“志氣慷慨,規(guī)模宏遠。凜凜乎已有四百年基業(yè)之氣”,良然。
——《古詩賞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