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96年

作家筆記 作者:(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1896年

我不認(rèn)為一個人的生活受他的人生觀支配,他的人生觀只是表現(xiàn)了他的欲望、本能和弱點。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和B聊天,我讓他跟我說說他設(shè)計的那套賦予他的生命以意義的思想體系。

他說,人生的最高目標(biāo)是活出自己的個性,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順乎天性,任由自己在俗事中隨波逐流,甘心接受命運(yùn)帶來的一切禍福。他就像經(jīng)受了火的洗禮,最終從這些禍福中得到凈化,這樣才能適應(yīng)來生。他所擁有的愛的力量使他相信有上帝,有永生。他相信,無論是感官,還是精神層面的愛,都可以凈化心靈。今生沒有幸福,只有滿足的時刻,幸福缺失,以及對幸福的無限渴望,再次證明永生的存在。他認(rèn)為不需要自我犧牲,他斷言所有努力的開始、中間和結(jié)束都是自我成長,不過,他也不否認(rèn)自我犧牲有的時候有助于自我成長。

我讓他解釋一下他的濫情。這讓他有點惱火,但他還是回答了,他說他的性欲很強(qiáng),他真正愛上的只是一種理想。他在許多人身上找到可以來愛的特質(zhì)和特點,通過數(shù)量累積出一個理想,就像雕塑家,從這里挑一個唇,從那里選一個眼,從這里拿一個姣好的身材,從那里取一個優(yōu)美的線條,最終創(chuàng)造出一個完美的形象。

但顯然,自我成長和遵循本能的過程中,必定會接觸到其他人。于是我問B,如果某個人的本能是搶劫或謀殺呢?他說,社會認(rèn)為這種本能有害,就會懲罰這個人。

“可是,”我說,“如果他遵循自己的本能,沒有觸犯哪條法律,卻傷害了別人呢?他可能會愛上一個有夫之婦,說服她拋夫棄子,離家出走,跟他同居,后來,他厭倦了她,或者又愛上了別人,離她而去?!?/p>

對此,他的回答是:“哦,那么我覺得,他仍然可以遵循自己的本能,只要不傷害別人。”

倘若如此,顯然,他的理論解體了。這些純粹是軟弱者的理念,他沒有力量對抗自己的欲望,而是屈服于欲望,如一片羽毛,隨風(fēng)飄動。的確,B沒有意志力,沒有自控力,也沒有勇氣面對不測風(fēng)云。不能抽煙,他就難受;酒菜不好,他就心煩;下雨天,他就心神不安;身體不舒服,他就沉默、沮喪、憂郁;一丁點挫折,哪怕意見不一致,也會令他憤怒、悶悶不樂。他是個自私的家伙,完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他對英國紳士怎樣才舉止得體抱有傳統(tǒng)的看法,只有這一點讓他貌似體面。他不會穿過馬路去幫助一個朋友,但只要有女士走進(jìn)房間,他必定起身致意。

你說貶損自己的話時,人們最樂意相信;他們把你的話當(dāng)真時,你最惱火。

你來煩我,就像我是一句諺語,而你試圖把我變成警句。

任何人都能說出真理,但只有極少人能寫出警句。

然而,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都試圖這么做過。

“你懂法語嗎?”

“噢,嗯,你知道,下流的法語小說我還是看得懂的?!?/p>

考克尼方言。[1]

“你是個漂亮女人?!?/p>

“是,腳漂亮?!?/p>

“你以前說過這話?!?/p>

“哦,那我以后說這話。”

“一個帥小伙,長著羅馬式的眼睛和忒有神的鼻子?!?/p>

“你很聰明!你母親生了多少個你這樣的?”

“是啊,我生了十五個孩子,只跟兩個丈夫?!?/p>

“啊,要是主覺得把你帶走合適,你家就太有福氣了。”

“我這輩子有過兩個丈夫,死前我希望再有一個?!?/p>

“我真的愛你,弗洛麗。”

“可憐的家伙,你干嗎非要受罪!”

一個女人可以想怎么惡毒就怎么惡毒,但如果她不漂亮,這就對她沒什么好處了。

“哦,我討厭變老。所有的快樂都將離我而去。”

“但其他東西會來?!?/p>

“什么東西?”

“哦,比如對青春的思考。如果我是你這個年紀(jì),我大概會認(rèn)為你是一個相當(dāng)自負(fù)傲慢的家伙。但實際上,我覺得你是個迷人有趣的男孩?!?/p>

我死活也想不起來這話是誰跟我說的了。可能是茱莉亞阿姨。不管怎么說,我很高興當(dāng)時我覺得值得記下來。

闊少爺們徹夜鬼混,第二天一早又去做八點的彌撒,這事兒挺好玩,也挺諷刺的。

宴會上要吃得睿智,但不要吃得太好,要說得好,但不要說得太睿智。

智慧是一件靈活多樣的武器,一朝在手,便會失去其他武器,而智慧對付本能功效不大。

人類道德史是在文學(xué)進(jìn)程中充分揭示出來的,無論作家寫怎樣的題材,他都會展現(xiàn)他那個年代的道德準(zhǔn)則。歷史小說就有這個大弊病,小說中刻畫的人物做著古代的事,一舉一動卻遵循作家所處時代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這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人們經(jīng)常給饑餓的人食物,這樣就沒什么能打擾他們自己享用美食了。

極度亢奮時,平日文明的約束便會失去威力,而重拾以牙還牙的老規(guī)矩。

美德要求犧牲個人意愿,美德僅存在于這種犧牲之中,這種關(guān)于美德的理念是錯誤的。善行之所以善,不只是因為人們做了自己不愿做的事。

大部分人操勞一生無非是為兒孫準(zhǔn)備吃住,兒孫們來到這個世界后,和他們的先人履行完全一樣的職責(zé)。

一個人越聰慧,就越能受苦。

如果說女人在痛苦時流露的情緒更少,這并不意味著她們的承受力更強(qiáng),而是她們的感受力更弱。

愛情主要是物種繁衍的本能,這具體表現(xiàn)在大部分男人見一個愛一個,要是得不到他們傾心的第一個女人,他們就會迅速轉(zhuǎn)向第二個。

男人極少一輩子只愛一次,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能說明他的性欲不是很強(qiáng)。

一旦繁衍的本能得到滿足,讓求愛者盲目的瘋狂便會消失,留給他一個他漠不關(guān)心的老婆。

我不知道抽象美是什么意思。美是那個激發(fā)藝術(shù)家內(nèi)心審美感覺的東西。今天藝術(shù)家覺得美的東西,十年后,所有人也會覺得美。前些年,所有人都說,沒有比冒黑煙的工廠煙囪更丑陋的東西了,但一些藝術(shù)家發(fā)現(xiàn)了煙囪的裝飾性,并把它們畫了下來。最初,他們遭到嘲笑,但慢慢地,人們在他們的畫中看到了美,后來在他們描繪的東西上也看到了美。如今,一個有煙囪的工廠和一片開滿鮮花的綠野一樣,都可以給人喜悅的快感,并不需要多么了不起的洞察力。

人們驚奇于詩人和藝術(shù)家的浪漫生活,而他們更應(yīng)驚奇的是這些人的表達(dá)天賦。普通人生活中視而不見的事,發(fā)生在有天賦的作家身上,就會變得極為有趣。一件事是否有意義,要看發(fā)生在誰身上。

人類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一個極其錯誤的概念,而且這個錯誤根深蒂固。

好人要是不那么笨手笨腳,該有多好!

哲學(xué)家好比登山者,為了看日出,費力攀爬,到了山頂,卻只見霧氣昭昭,于是溜溜達(dá)達(dá)下山。如果他沒告訴你風(fēng)景壯麗,他就是個實誠人。

如今批駁基督教已不需要性,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反基督教的情緒,既然宗教本身是一種情感,情感就是對付它的手段。一個人有宗教信仰,另一個人沒有,大概就可以到此為止了,他們各自的論點不過是將情感合理化。

那些為世人而活、為世人工作的人自然要求得到世人的認(rèn)可。但為自己活的人既不指望世人認(rèn)可,也不會受其影響。如果他根本不在乎張三李四,怎么會在乎他們怎么看他呢?

大喜的力量總有同等的大悲來平衡。感情麻木的人令人羨慕,極樂和大慟都不會影響到他。至上的幸福中總有苦澀的余味,而苦難是純粹的。

沒有哪個男人骨子里像受過良好教育的女人那么憤世嫉俗。

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同居,無論多么被社會認(rèn)可,通常,他都會變得狹隘那么一點、小氣那么一點。不和女人同居,他本不至于此。

男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還是童話故事中的公主,她不能睡在七層床墊上,因為最下面有一粒干豌豆。男人總是很害怕遇事不慌的女人。

想要了解女性特征,與其讀遍世間的哲學(xué)和格言,不如請教一位掌握生理學(xué)基礎(chǔ)知識的熟人。

一個女人若適應(yīng)不了男性對她的普遍看法就會吃苦頭。

沒有什么能像愛情一樣改變一個男人的觀點,因為新觀點多半是新情感。觀點不是思考的結(jié)果,而是激情的結(jié)果。

人有一半困難和遲疑在于想用“是”或“否”來回答每一個問題。“是”或“否”可能都不是答案,兩邊或許都有一些“是”和一些“否”。

當(dāng)一個新的想法冒出來,一道新的地平線逐漸展現(xiàn)在我眼前,我會快樂無比。一個新鮮的想法滋生時,我感覺自己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飛入了精神藍(lán)色的九霄。脫離了凡塵俗世,一時間飄飄欲仙。

有時,我困惑地審視我的性格的方方面面,意識到我是由幾個人組成的,而此刻占上風(fēng)的人必然要讓位給另一個人。但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都是我嗎?還是哪個也不是?

當(dāng)我被那么多的錯誤和謬見糾纏,卻又能掙脫開來時,生活對我而言著實有趣。摧毀自年輕時被灌輸?shù)母鞣N偏見,這本身就是一種消遣、一種娛樂。

我不知道“歡愉無害、痛苦無益”這個概念何時才能從人的頭腦中清除,到了那時,基督教就徹底腐壞了。

人們堅持跟自己的感覺對著干,于是頻繁地毀掉自己的生活。

很少有人想到,一個為了崇高的目標(biāo)坐在外面淋雨的人,和一個喝多了回不了家躺在大街上的酒鬼一樣,都可能患上風(fēng)濕病,甚至更容易些。

如果你不克己為人,他們就把你視作可惡的自私鬼,但當(dāng)你為他們做出犧牲時,他們卻能以驚人的堅忍承受由此帶來的不利。

最顯著的女性特征莫過于對細(xì)節(jié)的熱愛和記憶的精準(zhǔn)無誤。女人可以準(zhǔn)確詳盡地向你講述多年前和朋友的一段微不足道的對話,更糟糕的是,她們總是這么做。

痛苦是有害的,痛苦使人高尚的觀念是荒唐的。尼采美化受苦就像寓言里那只斷了尾巴的狐貍[2]。他認(rèn)為痛苦會讓人變得更堅強(qiáng),而他的論點在現(xiàn)實面前自動分解了,因為受苦的人想報復(fù)。他所謂的力量不過是他將自己受的苦強(qiáng)加給別人時獲得的快感。

我們?nèi)绾未巳Q于自我保護(hù)原則。一個人如此這般待人,要么是為了獲得某種好處,否則就得不到;要么是為了避免可能遭受的傷害。人不欠社會什么,他以某種方式行事,并從中獲益,社會接受他有用的行為,并付給他酬勞。社會獎勵他做的好事,懲罰他做的壞事。

在大教堂里,或者面對人類的巨作,我并不覺得人類渺小,那時,我倒是會被人類的力量打動。人的頭腦似乎無所不能,我忘了人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生物,爬行在一塊泥巴上,一個小恒星的行星上。自然和藝術(shù),甚至違背人的意愿,讓我們相信人類的偉大,只有科學(xué)揭示人類是完全微不足道的。

遇到麻煩,科學(xué)是撫慰者和治療者,它會教導(dǎo)我們,世事微不足道,充滿挫敗的人生多么無足輕重。

歡樂稍縱即逝,歡樂過后是膩煩,因此就有意回避歡樂是愚蠢的,這就好比食欲很快就能得到滿足,吃飽了就不餓了,所以拒絕吃飯一樣。

讓行為適合準(zhǔn)則和讓準(zhǔn)則適合行為同樣難。大多數(shù)人說一套做一套。當(dāng)你提請他們注意這一點時,他們就堅稱這是軟弱作祟,他們希望按原則辦事。這是借口。人們先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然后采用原則,因為這些原則常常與意愿不符,于是他們局促不安、搖擺不定。但當(dāng)他們強(qiáng)迫自己按原則辦事,壓制自己的意愿時,他們就沒了希望,除非上天堂。

人們一向稱贊寬宏勝過公道,這說明人們根據(jù)它對自身的價值來評定優(yōu)劣。公道的人實事求是,不被欣賞,反遭嫌棄。

有一種可以想象得到的最荒唐的說法是,既然快樂不能用數(shù)學(xué)術(shù)語來表達(dá),它一定沒什么價值。

個體之于社會的位置等同于個體之于個體。如果B將來幫A造房子,A就幫B造房子,機(jī)會來了,B便履行合同中的義務(wù),之后就可以獲得他要求的好處。

一個人沒有明確說出促使他做某件事的理由,并不意味著他沒有理由。他不知道出于何種理由,也不意味著他什么理由都沒有。即便他自己給出一個理由,也可能又搞錯了,給出了錯誤的理由。

野蠻人克制自己不去傷害同伴是擔(dān)心遭報復(fù),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也是如此。

如果道德作為社會自我保護(hù)的手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了,它也未必與個體有什么關(guān)系。

真奇怪,在那么多情況下,個人良心要根據(jù)社會準(zhǔn)則來評判。

人的職責(zé)是運(yùn)用他的一切官能,不可厚此薄彼。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怎么可能有一個共同的道德體系?

找到一個支配人類行為的共同點,這是個難題。

大部分人每賺一個先令就要付出十八便士。一個人為了長遠(yuǎn)利益,撇開眼前利益,必須確定越長遠(yuǎn)利益越大。長遠(yuǎn)本身并沒有什么利益可言。

無論是眼前,還是從長遠(yuǎn)來看,都沒有快樂可言的利他主義是荒唐的。指望別人無私,人家沒無私,那只好聳聳肩,就此丟開。他絕對無權(quán)為此生氣。

如果一個個體不在乎自己的種族存亡與否呢?如果他不愿意為種族繁衍做出犧牲呢?

無私的父母養(yǎng)出自私的孩子。這不是孩子的錯。他們理所當(dāng)然地接受父母的奉獻(xiàn),這是自然而然的事。他們怎么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勞無獲?

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為他人的幸福犧牲自身的幸福,從純理性的角度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即便人們認(rèn)為無怨無悔的無私會帶來最大的快樂和回報,那種快樂和回報仍是他們?yōu)樽约恨q解的理由。

如果利他主義不是快樂的源泉,世上就不存在利他主義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指望能從無私中獲得回報。世上沒有絕對的利他主義。社會利他主義不過意味著,個體在為他人做出犧牲時,經(jīng)常會得到好處。唯一原始的自我犧牲與繁育后代有關(guān)。但這里涉及最強(qiáng)烈的動物本能,倘若這種本能在行使的過程中受挫,隨之而來的便是極度的不適,甚至真正的痛苦。父母指責(zé)孩子忘恩負(fù)義是愚蠢的,他們應(yīng)該記住,他們?yōu)楹⒆舆@么做是為了自己快樂。

犧牲本身并不值得贊揚(yáng),一個人在做一件自我犧牲的事之前,可能理性地問過自己這么做是否值得。但事實證明,自我犧牲會帶給人強(qiáng)烈的快感,以至于人們樂意為最卑劣的目標(biāo)犧牲自己。

施恩于人是一種巨大的快樂,世人的贊揚(yáng)又會增加這種快樂。但施恩者很少考慮他人是否歡迎他的恩惠。他并不滿足已經(jīng)獲得的快樂,還要人家對他感恩戴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