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輝:扎根西藏,因為西藏需要我
人物名片 李顯輝,福建省政和縣人,2005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專業(yè)。同年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服務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檢察院。經自愿申請于2006年6月正式分配在拉薩市檢察院公訴處工作。2006年6月,被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北京大學志愿者協(xié)會評為“北京大學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2006年7月,被共青團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授予“西藏自治區(qū)2005—2006年度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yōu)秀志愿者”光榮稱號。
西藏,在很多人眼里是個遙遠、令人向往而又帶著幾分敬畏的地方。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身踏上這片神秘而圣潔的土地,更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身在這里工作和生活。有一個年輕人,生在長在祖國最南方的山水之中,卻選擇在西藏落地生根;放棄了北京大都市的高薪和優(yōu)裕的生活,把自己的事業(yè)起點定在了遙遠的西藏——他,就是李顯輝。
畢業(yè)時:放棄高薪,我選擇去西藏做志愿者
李顯輝要去西藏做志愿者!幾乎所有熟悉他或者知道他的同學、朋友當時都很驚訝他的選擇。這不僅僅是因為當時的他已經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找到了一份月收入逾萬元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從知道要招志愿者的消息,到最后正式遞交申請不過二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也許有人說他意氣用事,過于草率,也許有人說他是為了出風頭,但作為一個學法律的人,李顯輝覺得自己的這次決策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冷靜客觀的,沒有豪言壯語,顯輝給我的答案非常簡單:磨煉。
“人需要不同的經歷來磨煉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多添一份難得的體驗?!彪娫挼哪且活^,李顯輝的聲音顯得十分肯定。這位從福建閩北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走出來的北大法律碩士,或許對于磨煉這兩個字比同齡人有著更深的體會。因此,去西藏工作,在李顯輝的眼里,不僅僅是挑戰(zhàn),更多的是一種機遇,一種難得的人生體驗的機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般的工作可以在任何時間去做,而去西藏磨煉自己是非常難得的?!?/p>
李顯輝還坦率地向我透露,其實自己在心底里對西藏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自小從電視、書籍上了解到的西藏,就像一位蒙著面紗的美麗少女,在他的心中有著美麗的輪廓,卻仍舊不失神秘和想象,吸引他去走近她,認識她。
就這樣,在2005年7月,李顯輝成了一名普通的西部大學生志愿者。
一年多:我想為西藏建設多出一份力
2005年7月22日,躊躇滿志的李顯輝來到了西藏,到拉薩市檢察院后被安排在公訴處工作。時間不長,他就出現(xiàn)了高原反應:頭痛欲裂,說話、走路都要大喘氣,皮膚腫脹,每天洗臉都會流鼻血……
工作條件也很艱苦,市檢察院的辦公樓不夠,他們只好在車庫上的房間辦公。尤其令他印象很深的是,當他第一次到基層縣法院出庭支持公訴時,法庭簡陋的設施讓他十分驚訝;第一次到看守所提訊犯罪嫌疑人時,他發(fā)現(xiàn)看守所竟然連桌椅都不夠,檢察官讓犯罪嫌疑人坐在房間里唯一的凳子上,而自己只能蹲在地上,用膝蓋撐著做記錄……
還有一點是李顯輝之前沒有充分意識到的:西藏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在這里,民族團結是處理一切事情必須考慮的因素。他必須非常謹慎地處理和同事、犯罪嫌疑人以及當地居民之間的關系。
然而,面對這些困難,李顯輝始終有一個信念支撐著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那么就應該把它走完走好?!倍潭桃荒甓鄷r間,作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李顯輝在西藏默默地忙碌著。
在公訴處擔任檢察員時,身為一名執(zhí)法者,他時刻履行著“法施于人,雖小必慎”的道理。2005年10月,李顯輝接手拉薩市公安局向該院移送審查起訴的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經反復審查卷宗,他認為犯罪嫌疑人何某的行為應屬正當防衛(wèi),遂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拉薩市公安局補充偵查后再次向該院移送審查起訴,李顯輝再次詳盡反復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何某的行為應當定性為正當防衛(wèi),報經院檢察委員會集體討論后,同意他對犯罪嫌疑人何某行為的定性,避免了冤假錯案的發(fā)生,該案在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備案后,得到很高的評價。
曾經有罪犯出獄后請李顯輝幫助找工作,很多犯人甚至稱呼他“大哥”,李顯輝自己也開玩笑地說:“犯罪嫌疑人碰到我,是他們的福氣。”因為李顯輝始終認為“法律不僅僅是嚴格的條文,還需要有人文關懷”。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李顯輝是出色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個有心人,盡力為整個檢察院,乃至整個西藏多出一份力。
當他發(fā)現(xiàn)市檢察院干警的業(yè)務知識普遍匱乏時,便經過摸底了解,結合實際,擬定了《拉薩市人民檢察院法律業(yè)務知識培訓計劃》,先后為干警授課160多個課時。
當他發(fā)現(xiàn)市檢察院的法律資料少,硬件設施較差等情況時,便主動聯(lián)系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出版社等單位以及導師和同事,先后向拉薩市人民檢察院提供了“北大法寶”、“中國司法案件數據庫”、聯(lián)想電腦、司法考試輔導書等,總價值高達110000余元。并且今后他每年將為檢察院提供“北大法寶”軟件一套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持。
他還被聘為拉薩市社區(qū)青少年法律學校義務講師團教師,每月為該校學生授課一次,為宣傳法律知識、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建設“平安拉薩”盡心盡力。
關注西藏,服務西藏,李顯輝的目光不僅僅局限在法律的范圍內,他還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熱情參與西部扶貧支教活動。他倡導設立“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教育獎學金”,用于資助西部貧困兒童和民辦教師。為此,他辭去了收入不菲的實習工作,專為實現(xiàn)這一計劃而奔波,先后擬定了《倡議書》《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教育獎學金實施方案(草案)》和《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教育獎學金章程(草案)》,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部分導師、02級法律碩士班委會、團支部和同學的大力支持和熱心參與下,“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教育獎學金”于2005年6月底順利成立,首期獎學金計劃期限為5年,獎金60000元(不包括提供的學習用品)。李顯輝負責向西藏自治區(qū)墨竹工卡縣工卡鎮(zhèn)的塔巴、倫布兩個小學優(yōu)秀學生發(fā)放獎學金4100元,為4名民辦教師發(fā)放崗位補助金1200元。
一年后:我愿意成為一個真正的拉薩人
當我問及李顯輝在這一年的志愿者生活中所遇到的最困難的一件事時,他的回答多少令我有些意外,那就是一年后去與留的抉擇。他告訴我,在這里工作和生活雖然有不少困難,但自己總是能從容順利地走過,但唯獨去與留這一關令一向理智而很有主見的他犯難了,“有時候成夜都睡不著覺。”
一方面,一年的志愿者生活使得李顯輝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與西藏結下了難以割舍的感情,“初來拉薩時,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一年的西部計劃志愿服務,會使我同西藏和西藏檢察結下如此深厚的情誼,會對我的一生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在工作上,作為拉薩市檢察院唯一一名法律專業(yè)全日制的研究生,一進單位李顯輝就被領導委以重任,安排在最繁忙的公訴處工作;在生活上,單位領導破例單獨給他安排了一套房間,這比許多工作多年的同事住的條件還好?!拔沂俏鞑刂驹刚咧形ㄒ灰粋€住得比正式職工條件還好的志愿者?!泵鎸ξ鞑貦z察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優(yōu)秀的李顯輝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去盡其所能做些實事。
而另一方面,李顯輝的心中始終牽掛著遠在閩北農村的貧困家庭:年邁多病的雙親、需要巨額學費的三個妹妹(兩個讀大學,一個讀高中)。如果自己選擇了留在西藏,就意味著他不僅要放棄本來唾手可得的誘人的職業(yè)和高薪,而且無法為家庭分憂甚至還有可能增加家庭負擔。為此,這位樂觀而堅強的男子漢“甚至晚上一個人的時候想起來就掉淚?!?/p>
最終,李顯輝選擇了留下。他說:“我選擇扎根西藏,是因為西藏需要我,有我發(fā)揮才智的舞臺,經過在西藏一年的服務,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離不開這里……”
談到未來的打算,李顯輝告訴我,他平日里工作之余并沒有什么娛樂,現(xiàn)在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來不斷為自己充電,為西藏服務,做一個真正的拉薩人。
(文/呂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