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封信 直面金錢
金錢僅是萬物的外表,而非核心:錢可以買到食物,卻買不到好胃口;錢可以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相識,卻買不到好朋友;錢可以買到享樂,卻買不到安寧與幸福。
親愛的小約翰:
在你即將走上社會之際,我很想與你談談關于金錢的一點看法。
對于金錢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當然需要時間來驗證。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對金錢有著十分美好的向往,當然還有一點瘋狂。我知道金錢能夠換來道德尊嚴和社會地位,這些東西比漂亮的住宅、精美的食物和昂貴的服飾更令我激動不已。
我年輕時曾經著迷于一本名叫《先賢阿莫斯·勞倫斯日記》的書,這讓我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人。勞倫斯是新英格蘭一個富有的紡織廠主,他通過一場精心的安排捐贈了十萬英鎊。我每次讀到他寫的那些日記時總是入迷到極點,他給人的鈔票都是嘎嘎響的新鈔票,不僅看得到而且聽得到。我打定主意如果有一天,只要我辦得到,我也要給別人嘎嘎響的新票子。也許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的腦子里有這樣的想法顯得十分罕見和可笑,但我知道,那是金錢在我頭腦里所產生的奇妙的效應,也只有在我的頭腦中才會這樣。

現(xiàn)在看來我當時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如果你只知道攢錢,你的生活就成了一個緊鎖的保險箱,什么東西也進不去,什么也出不來。有一次,我看見許多玫瑰被搶購一空,我就想克利夫蘭的花店肯定十分賺錢,于是就冒出了一些很小氣的念頭。因為總有些女孩會收到遠遠多于她們需要的花,那么為什么不把這些花再收起來,趁夜晚降臨之前賣給那些因為買不到花而心急如焚的小伙子們呢?不過這個想法一經想出就被我自己罵了回去,我想這正告訴了我貪婪于蠅頭小利與開動腦筋、努力工作的區(qū)別,如果我利用那些可笑的小聰明成了富翁,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話。
金錢僅是萬物的外表,而非核心:錢可以買到食物,卻買不到好胃口;錢可以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相識,卻買不到好朋友;錢可以買到享樂,卻買不到安寧與幸福。
但是金錢統(tǒng)治著我們的生活。你可以否認,可以抗議,可以宣稱自己對它視如糞土,不屑一顧——你可以任意表演自己在道德與才智上受到的訓練??墒钦f到底,金錢畢竟還是我們生存的核心。但金錢的確不是最重要的。它與那些使我們生活有意義的道德觀念毫不相關。我們常常陷于困境:應該怎樣對待生活中那些雖然不重要,卻處于你生活中心的事物呢?

我認識許多人,他們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有很大差別。我曾經和那些街頭流浪漢一起喝最便宜的酒,他們把僅有的鈔票揉成一團塞在褲子口袋里;我也和那些證券經紀人聊天到深夜,他們操縱著大量的財富,可卻從來不去碰一便士現(xiàn)金或硬幣;我也見過有些有錢人不肯輕易拿出一枚銅板,因為害怕這會讓自己變窮;我也見過慷慨的富人,犯罪的窮人,見過妓女也見過圣徒。
所有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處理金錢的方法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的結果,而不在于他們擁有金錢的數(shù)量。從最基本的層次上講,金錢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事實——你要么有錢,要么沒錢。不過從感情和心理的角度上講,它絕對是虛幻的。你可以把它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即使你對金錢不感興趣——你只希望不要為錢操心——在某方面講,它就成了抽象的概念。金錢可以產生利息,你必須盤算怎樣進行投資,根據自己賺錢的多少來納稅,使它成為有自身含義的財產。金錢生根發(fā)芽,經受經濟風暴的沖擊。你要像個園丁那樣照料它,它則成了你思想的核心,即使你認為自己只是在攢錢為以后不再為錢操心。
那么你應該怎樣對待金錢呢?在赤貧和暴富兩個極端之間,什么才是你正確的態(tài)度呢?雖然沒有什么嚴格的規(guī)定,也有一些基本準則你應該銘記。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有句名言:“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遠不能合乎公正的。”如果你慷慨大方,別人也會同樣對待你,這樣錢財就可以自由流動。與他人分享并不是揮霍金錢——那只是希望尋求浪費金錢時的那種刺激。我所說的分享就是用你的錢去幫助他人做些有意義的事,而不計較回報。如果你能夠這樣做,你也就成了那些助人為樂的人們中的一員,這樣就會有無數(shù)與他人交流互助的機會,人們也會以同樣的善意回報你。

這種情形就好像人們用外語交流一樣。講同種語言的人們之間可能會有更多共鳴。如果你追求錢財是為了安全感和儲藏,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周圍的人也是這樣。你們都會戴著面具,握緊拳頭,怒目而視。你們的共同點就是猜忌和懷疑。但如果你積累錢財是為了和大家分享,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大家講著同樣的語言——分享,世界就會充滿生機。
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是個守財奴,你將不會快樂,因為貪財?shù)娜瞬荒艹惺軗p失。金錢總是來來去去,這是它作為交換基礎的特性。守財奴卻無法容忍錢財?shù)牧魇В欢切┛犊娜?,即使當他們貧窮時,內心也是富裕的,因為他們看到了錢財散去的有益的一面。他們的慷慨常常會點燃與他人分享的火花,錢財?shù)牧魇С闪艘环N使大家都能從中受益的共同的禮物。
那些大方的人愿意看到錢財從他們手中流出,因此也容易理解關于金錢的另外的準則:有時為了前進,你必須損失錢財。那些拒絕做任何賠本生意的人被他們總渴望獲勝的心理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樣也許他們付出的代價太過昂貴,也許他們購買后這個世界又發(fā)生了變化。不論如何,拒絕在任何交易中有所損失的人們常常會陷入故步自封的陷阱而不能自拔。有時前進的需要比拿出自己最后一個銅板更為重要,有時值得我們傾囊而出。
但我并不計較你是否能對金錢達到禪宗式的明確態(tài)度。我只想告訴你:金錢是流動的,虛無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你堅持認為錢財只能增多不能減少,你就是在和諸如呼吸、來去這些自然規(guī)律唱反調。經過你手中的錢財可能還會回來,也可能流向他人??刹徽撛鯓?,生活還得繼續(xù),還有更值得我們注意和關心的事情等在前頭。
但如果你堅持認為金錢最重要,還有最后一條準則:金錢具有某種特性,我稱為“物種辨認性”。它可以進行自我辨認:賺硬幣的人損失硬幣,賺鈔票的人損失鈔票,賺大錢的人損失大錢。
如果你真的想賺錢,你就必須置身于你的同類人之中。經常有故事講百萬富翁是怎樣從一厘一毫賺起??赡切┤硕际巧钤谝唤z一毫的積累的恐懼之中,這種生活毫無意義。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最好學著加入他們的世界,了解他們的規(guī)則和技巧,然后就將你的才能運用到如何與他們共事相處上。那些賺幾百萬的人并不比那些賺幾張鈔票的人更聰明。但在不同的舞臺上,金錢可以成倍地增長,他們的才智獲得的報答也更多。

因此如果你想要賺錢,你就要接近金錢,它總是在屬于自己的地方出現(xiàn)。你要靠近它,它才會靠近你。但不管你選擇哪種方法處理錢財,都要銘記這條真理:有多少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運用它。
金錢只不過是一種商品,一種雙方認可的抽象的交易。而這種交易的精神使金錢有了生命力和意義。慷慨的施予者,不論貧富,都將用金錢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那些錙銖必較的守財奴,也不論貧富,都將會用金錢來關閉我們的交流之門。
做一個給予者和共享者,其他一切問題都會以某種出乎意料的方式迎刃而解。
愛你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