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閨國士周煉霞
女畫家周煉霞,有“金閨國士”之稱。她名紫宜,生于一九〇九年九月初三日。江西古安籍,而生長于湖南湘潭,九歲隨父鶴年來滬。鶴年曾從尹和白學(xué)畫,所以煉霞對于六法,耳濡目染,略具基礎(chǔ)。十四歲正式拜吳興畫家鄭德凝為師。十七歲從朱古微學(xué)詞,又從徐悲鴻的外舅蔣梅笙學(xué)詩。當(dāng)時蔣氏門墻,能詩者多。煉霞酬唱其間,刊有《嚶鳴詩集》,為一時所傳誦。這時她已為扇鋪畫扇,一金一柄,且買一送一,藉以揚名。后來與顧青瑤一同掌教錫珍女校,又和顧青瑤、顧默飛、吳青霞、龐左玉、陳小翠、陸小曼、楊雪玖、鮑亞暉、謝月眉、李秋君、馮文鳳、丁筠碧、包瓊枝等,組織女子書畫會,并附詩社。魚魚雅雅,秩秩雍雍,染碧渲紅,評山品水,成為海上藝術(shù)淵藪。
煉霞為新國畫研究會及美術(shù)協(xié)會會員。一九四〇年以作品參加加拿大第一國際展覽會,獲金質(zhì)獎?wù)?。英國及意大利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辭典》,都載有煉霞的畫傳,也就蜚聲海外了。一九五六年應(yīng)聘上海畫院為畫師。四兇橫行期間,她大受迫害,不但指斥她的仕女畫為毒草,且把她所作的自度腔詞:“但得兩心相照,無燈無月無妨?!闭_為不要光明,只求黑暗,列為莫大罪狀,加以凌辱。距今雖逾十年,而一目受傷,尚未痊愈。她用楚辭句“目眇眇兮愁余”刻了一方印章,作為紀(jì)念。
煉霞的體態(tài)清便宛轉(zhuǎn),如流風(fēng)回雪,在女畫家中是最具儀容的。今雖美人遲暮,而蘇淵雷詩人尚有“七十猶傾城”之句來稱譽她。原來她本身就是一幅仕女畫,無怪她所點染的蔡文姬、卓文君,散藻漓華,含芳吐蒨了。至于她的詩篇,宣發(fā)天機,別有妙悟,曾和瞿蛻園合作《學(xué)詩淺說》,在香港出版。她自己的詩,名《螺川韻語》,作簪花格,親自錄存,其中頗多佳句。如題畫梅:“春愁如夢無盡處,只有香魂化冷云?!彼帜転闊o典可用難于著筆之什。如詠冬夜餛飩擔(dān):“風(fēng)寒酒渴人如夢,街靜燈疏夜未央。何處柝聲敲永巷,一肩煙火踏清霜?!蹦硽q,海上名裝池家劉定之六十壽,繪像征題。冒鶴亭覺難下筆,因裝池?zé)o典,而湯裱褙佞人,又不能用。正躊躇間,煉霞說:白描為之,何必拘泥于典故,即成一律云:“瘦骨長髯入畫中,行人都道是劉翁。銀毫并列排瓊雪,寶軸雙垂壓玉虹。補得天衣無縫跡,裝成云錦有神工。只今藝苑留真譜,先策君家第一功?!柄Q亭為之嘆服。近年來頗多嘆老之作。如云:“漸老光陰不自知,揮毫還似少年時。無情最是深杯酒,照見星星鬢角絲?!?/p>
煉霞尚有一些韻事,足資談助。她生于九月初三日,因白居易有“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之句,她每逢生日,輒邀閨侶詩酒為歡,稱為“珍珠會”。某次,冒鶴亭得閩中墨蘭一大盎,即輦送煉霞。翌日,煉霞設(shè)宴家中,作賞蘭會。這天唐云、江庸、鶴亭及鄭慕康等參與其盛。慕康善畫像,為作一長卷,在座的都入畫中。鶴亭忽提出請煉霞喚其七歲幼子也來列席,謂:我輩老矣!有一稚子在,此卷可以多保存一個時期。后來我向煉霞索閱。煉霞道:在十年浩劫中付諸蕩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