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畫貓畫金魚的凌虛

鄭逸梅美文類編(藝事編):林下云煙 作者:鄭逸梅


畫貓畫金魚的凌虛

凌虛,浙江吳興人。宋代蘇東坡的《赤壁賦》,不是有那么一句:“凌萬頃之茫然?!彼腿∽秩f頃,畫寓榜之為“茫然齋”,這是多么饒有意味?。?/p>

畫貓專家,北方有曹克家,南方當推凌虛獨步了。他的畫貓,以工致勝,工致未免落入板滯,他卻不然,越工致越顯得生動活潑。一只兩只的蹲著,目光眈眈,似乎看到前面有雀兒鼠兒,它蓄勢要撲出去抓著的樣子,簡直把貓畫活了,因此“凌貓”之稱,膾炙于人口。

畫這樣工筆的貓,是很費目力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目力的逐漸退化,他便轉變作風,改繪金魚,寢饋其中,鍥而不舍。尤其在萬隆會議后,周恩來總理把我國的金魚廣贈亞非人民,藉祝亞非人民的和平團結。他興奮異常,畫了很多的金魚,作為給亞非人民的崇高禮物。他固然是藝術家,又是各種藝術的愛好者,不局限于繪畫范圍,能廣及音樂、文學、戲曲、舞蹈等,他認為這都是值得吸取的營養(yǎng)。對中外古今的舞蹈,他悉心的研究,凝神的欣賞,一再觀看朝鮮舞蹈家崔承喜的表演,和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從各種動態(tài),各種姿式,活學活用,移到畫金魚上來,一似古人看公孫大娘舞劍器,及看擔夫爭道,悟到書法,真可謂異途同歸。所以他所畫的金魚,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正正反反,左左右右,都有組織,或浮或潛,或雙或只,都有安排,且從真實基礎上提高而具浪漫色彩。有時初看似乎不像,但愈看愈像,愈像愈真,貌神結合,成為化工之筆。倘使莊子還在的話,或許再來一個贊嘆“樂哉魚乎”!而畫的人雖非魚,卻深知魚之樂,圉圉洋洋悠然而逝的魚的樂趣,微妙地從毫端滲透出來,給人活的感覺,美的享受。

他個性是很堅強的,不甘屈服,在四兇專政時,由于他經常畫水墨金魚,被戴上“黑魚專家”的帽子。他暫時擱筆,在蘇州桃花塢從事木刻版畫。四兇還是不放過他,白天強迫他體力勞動,晚上處在一間樓梯底下很陰濕的小室里。他一有空隙,便伏在很窄小的桌子上,偷偷地創(chuàng)造人類的精神食糧——畫幅,始終沒有間斷。他備受種種困厄!勞累過度,以致百病叢生,幾乎危殆。幸而“四人幫”垮臺,重見天日,他又振作起來,鍛煉再鍛煉,加以心境舒暢,很快就恢復了健康。畫魚外,又畫山水、花卉、翎毛、人物,無不超逸流宕,別成風格。蘇州工藝美術研究所,聘請他擔任指導工作,他在培養(yǎng)下一代的藝術天才中,盡了極大的努力。當代著名書法家林散之老人,用杜少陵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寫一聯贈給他,他把這聯裝裱后懸諸壁間,借此自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