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曹植《雜詩》三首

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 作者:吳小如 著


說曹植《雜詩》三首

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文選》曾選了曹植的《雜詩》六首,今本曹植詩集這六首也是排列在一起的,看來在當時乃是膾炙人口之作,雖然它們的寫作時間未必相同?!段倪x》李善注以為此六詩皆曹植徙封雍丘后所作,今人黃節(jié)和古直都提出了各自的修正意見。今擇其第一、第四、第六三首略加講析,同時也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第一首是: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音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舊說大都以此詩為作者懷念其弟曹彪之作,較可信。古直箋本系于魏文帝黃初四年(公元二二三年)。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豆{》即以為此詩即入朝時所作。黃節(jié)注本則謂當作于徙封雍丘之前。兩家之說先后相去不及一年,今不詳考。當時曹彪封吳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古直云:“魏地東盡廣陵。廣陵,(西漢)吳王濞地?!睆V陵是魏王朝當時東南邊界,隔江與東吳相對,距魏都最遠,故詩中有“之子在萬里”之句。

這首詩開頭兩句實屬景語,并無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選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悲風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狹,比喻小人?!毕挛挠衷疲骸敖餍∪烁舯??!焙笕四硕鄰钠湔f。這就把兩句摹繪景色的名句給牽強比附得全無詩意。竊謂此詩下文既有“孤雁飛南游”之句,自當作于秋天,則首句“高臺多悲風”亦屬秋景無疑。登高所以望遠,所以思遠人也;而時值秋令,臺愈高則風自然愈凄厲,登臺之人乃因風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說風悲,正寫人之憂傷無盡。這一句簡括凝煉,開后人無數(shù)法門。如大謝句云:“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笔腔痪錇閮删?;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風急天高猿嘯哀”),直是把此一句衍化為五十六字的長詩。故我以為曹植此五句之所以為名句,正以其雖作景語,實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屬景語,卻化用《詩·秦風·晨風》之首章?!对姟吩疲骸?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4/04/26/19501345492598.jpg" />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種葛篇》寫思婦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興。古人以夫婦與兄弟關系相互為喻,蓋始于《詩三百篇》,即曹植詩集中也屢見不鮮。此處點出北林,正隱含《詩》中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之意,所以作者緊接著寫到“之子在萬里”了。夫己所思之人既遠在萬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遠,含蓄不盡。蓋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層;而“之子”卻經(jīng)過這樣遙遠而艱難的路程走向萬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傷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層;況其身既遠,他日歸來更非易事,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自然更深了一層。只寫道路隔闊,已訴不盡離愁別恨,又何必節(jié)外生枝,再添上一個局外的“小人”呢!故李善注為我所不取?!胺街邸倍溆志o承“江湖”句而言?!胺街邸?,二舟相并,古時為大夫所乘用;“極”,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離思難任”,“任”者,負荷也,夫“離思”寫得十分沉重壓抑,可見其中有多少愁苦憂怨之情。這雖只就自己一面說,實際上也體現(xiàn)出所思之人同樣是不勝其愁苦憂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