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的人
——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考察
一
盡管我們對講故事的人這一說法再熟悉不過,但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的人,卻已蹤跡全無了。他早已離我們遠去,且越走越遠。描寫一位名叫列斯科夫的講故事的人,這并不是說要縮短他和我們的距離,而是恰恰要拉大這一距離。因為只有拉開距離來看,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講故事的人那非凡而質樸的輪廓才在他身上清晰地凸顯出來。更確切來說,這一情形就好比我們是巖石觀察者,只有選好恰當?shù)木嚯x和角度,才能從巖石中看到一個人頭或動物身形。這種距離和角度我們幾乎每天都有機會碰到,但日常經(jīng)驗卻告訴我們,講故事的藝術已瀕臨消亡。我們能遇到的真正會講故事的人越來越少。而更為常見的是,當我們圍坐在一起,想聽人講個故事時,大家都面面相覷、尷尬不已。這就仿佛我們曾擁有某種不可變賣的財產(chǎn),盡管我們把它保管得再安全不過,但它卻還是被人奪走了。而這種財產(chǎn),便是交流經(jīng)驗的能力。
二
口口相傳的經(jīng)驗是為所有講故事的人供給養(yǎng)分的源泉。在寫下聽來的故事的人當中,誰的文筆最接近眾多無名講述者的口述,誰就能獨占鰲頭,成就偉著。另外,這里說的眾多無名講述者又分兩種,當然,這兩種人有著諸多共同點。只有集這兩種類型講故事的人的特征于一身者,才稱得上是真正會講故事的人。俗話說:“遠行者必有故事”。人們把講故事的人理解為一個遠方來者。但人們同樣喜歡聽那些安守于家中、了解當?shù)卣乒蕚髡f的人講故事。若要為這兩種人尋找古老的典型,那么其中一個可能是定居的農(nóng)夫,另一個則是商船上的水手。事實上,我們可以說,這兩種生活圈子都會培育出各自講故事的人群。數(shù)世紀后,每位源自這些群體的講故事的人都仍保留著其所屬群體的一些特征。比如,在德國近代的講故事的人中,諸如黑貝爾(Hebel)和戈特赫爾夫(Gotthelf)等作家當屬第一個群體,而諸如賽爾斯菲爾德(Sealsfield)和格斯戴克爾(Gerst?cker)等則屬于第二個群體。然而須提及的是,如上所述,這兩個群體只是兩種基本類型。要了解所講述故事王國的實際疆域,同時將整個歷史延展的廣度也考慮在內,我們還必須慮及這兩個古老類型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尤其在中世紀,人們通過手工業(yè)的行業(yè)法規(guī)催生了這一緊密關聯(lián)。當時,居有定所的工匠師傅和四處游歷的手藝學徒同在一房間里勞作;而在定居家鄉(xiāng)或異鄉(xiāng)之前,每一位工匠師傅又都曾當過游歷學徒。如果說在過去,農(nóng)夫和水手是講故事藝術的師傅,那么,手工業(yè)作坊就是傳授講故事藝術的大學。在這里,多方游歷的人把他的遠方見聞帶回家,使它們與定居家鄉(xiāng)的人最樂于了解的見聞和掌故融為一體。
三
無論是在遙遠的時代,還是在遙遠的地方,列斯科夫都安如自家。他是位真誠的希臘東正教信徒。然而,他也同樣坦率地反對教會官僚制。并且因為他與世俗官員們也合不來,所以他雖曾任不同官職,但每次在職的時間都不長。他曾長期擔任一家英國大公司駐俄國的代表,這是他曾任的各個職位中最有益于創(chuàng)作的。任職期間,他的足跡遍布俄國,這既豐富了他的處世經(jīng)驗,又增進了他對俄國社會狀況的了解,讓他伺機了解了這個國家的宗教派別情況,這些都在他講的故事里留下了痕跡。在俄國傳說中,列斯科夫看到了與他一同抗爭東正教官僚制的盟友。他寫過一系列傳奇故事,描畫的都是些正義之士,但他們都并非苦行僧,而是些淳樸、積極向上的常人,并且他們顯然都以世間再自然不過的方式成了圣者。描寫狂熱的神秘主義者從來就不是列斯科夫的愛好,雖然他偶爾也致力于探究奇妙事物,但虔信的他還是更喜歡保持腳踏實地的作風。他將那些熟悉世間生活、卻又不至深陷其中的人視為楷模,并揭示了一種與此相應塵世生活觀,這與他29歲才開始寫作密切相關。他的創(chuàng)作始于其公務旅行之后,首部出版的書叫《為何基輔書貴?》(“Warum sind in Kiew die Bücher teuer?”),之后發(fā)表的一系列有關工人階層、酗酒、法醫(yī)和無業(yè)商人的作品則成了他所講故事的開路先鋒。
四
許多天生會講故事的人都以人的切身利益為創(chuàng)作準則,這可謂他們的一個典型特征。與列斯科夫相比,以下作家的這一特征給人留下了更為深的印象。例如,戈特赫爾夫向農(nóng)民提供了務農(nóng)建議;諾迪埃(Nodier)關注了煤氣燈的隱患;黑貝爾則在《萊茵家庭之友的小寶盒》(“Schatzk?stlein des rheinischen Hausfreundes”)中為讀者奉上了些科學小常識。這些作品都暗指一個真正故事的特質,都或直接、或隱晦地包含了某種效用。它可能表現(xiàn)為故事包含的某種道德寓意,實用建議,抑或某一民間智慧或處事原則。簡言之,講故事的人都懂得如何給讀者提忠告。而現(xiàn)如今,“提忠告”這樣的話已開始顯得有些老套,究其原因,是因為經(jīng)驗的可交流性正在衰減。這導致我們既無法給自己,也無法給別人提忠告。提忠告時,人們要做的并非去回答一個問題,而是要建議人們如何讓一個(剛開始的)故事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故而,要征得這樣的忠告,人們必須先得會講述這個剛開始的故事(在此,我們暫且撇開一種情況不談,即一個人在向顧問敞開心扉時,只向后者說明自己當時的處境,而并不講述事情的前因后果)。結合生活經(jīng)驗提出的忠告便是智慧。講故事的藝術之所以走向末路,是因為已經(jīng)沒有人再去講述真理,亦即智慧正在消失,只不過這一過程由來已久。誰若單單把它看作一種“衰亡的征兆”,甚或一種“現(xiàn)代的”現(xiàn)象,便再愚蠢不過了。事實上,這一過程只是世俗化了的歷史性生產(chǎn)力爆發(fā)時的一種并發(fā)癥,它逐漸將故事逐出了鮮活的談話王國,同時卻又使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新的美。
五
故事的衰落始于一個進程的終結,而該進程開始的首要標志便是新時期初期長篇小說(Roman)的興起。長篇小說之所以區(qū)別于故事(狹義上的敘事文學),其原因在于,它從根本上來說依賴于書本。只在印刷術發(fā)明了之后,長篇小說才得以廣泛傳播,口口相傳的敘事文學瑰寶有著迥異于長篇小說的特性。長篇小說與所有其他形式的散文文學——如童話、傳說,甚至中篇小說(Novelle)——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既非源自口述傳統(tǒng),也不隸屬這一傳統(tǒng)。它尤其不同于講故事。講故事的人所講的是經(jīng)驗:他的親身經(jīng)驗或別人轉述的經(jīng)驗。通過講述,他將這些經(jīng)驗再變成聽眾的經(jīng)驗。而長篇小說家卻是孤立的。長篇小說誕生于孤獨的個體筆下,他已無法舉例說出自己最關心的事情,他得不到他人的忠告,也給不了他人忠告。撰寫一部長篇小說就意味著,通過描寫人的生活而將[生活的]復雜性推向極致。長篇小說誕生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并致力于描畫這種豐富多彩,它證明了,生活中人的極度困惑和不知所措。該體裁的首部杰作《堂吉訶德》(“Don Quichote”)便告訴我們,即便一個人如堂吉訶德那般高貴,像他一樣思想崇高、英勇果敢、扶危濟困,在面對生活時,他仍會束手無策,毫無智慧可言。數(shù)世紀以來,人們一再嘗試通過長篇小說給人教誨,比如,其中最有效的或當屬《威廉麥斯特的漫游時代》(“Wilhelm Meisters Wanderjahre”)中的嘗試。但這些嘗試的結果往往卻只導致了長篇小說形式本身的變化。比如,修養(yǎng)小說(Bildungsroman)在任何方面都沒有突破長篇小說的基本結構。它將社會生活過程具體表現(xiàn)為某一個體的發(fā)展歷程,以最蒼白無力的方式使那些決定社會生活過程的秩序獲得合法性。這種合法性與這些秩序的現(xiàn)實面貌相左,而[這些秩序的]缺陷則恰恰成了修養(yǎng)小說中吸引人眼球的事件。
六
人們必須認識到,敘事文學形式的變遷必定有著周期性規(guī)律,它與千百年間地表遭受的周期變化相仿。在人類的各種傳播形式中,幾乎沒有一種比敘事文學的形成和消亡過程更緩慢的了。長篇小說的起源可追溯至古文明時期,可直到幾百年后,它才在新興資產(chǎn)階級中遇到有益于其發(fā)展的因素,并由此進入了鼎盛時期。隨著這些因素的出現(xiàn),故事也逐漸開始隱退,成了某種古代遺風;盡管它獲得了許多新內容,但實際上,它卻并沒有被這些內容主宰。另一方面,我們則看到,隨著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完善和發(fā)達資本主義時期的到來,新聞業(yè)成了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重要統(tǒng)治手段之一,一種新的傳播形式就這樣應運而生。不論這種傳播形式的歷史多么久遠,在此之前,它都從未對敘事文學的形式產(chǎn)生過決定性影響。但現(xiàn)在它卻正在產(chǎn)生這種影響。事實表明,它和長篇小說一樣,都是故事所面臨的陌生力量,但它比長篇小說對故事的威脅還要大,而且它也給長篇小說帶來了危機,這種新的傳播形式便是新聞報道。
《費加羅報》(“Figaro”)的創(chuàng)始人維爾梅桑(Villemessant)用一句名言概括了新聞報道的特性。“他常說,在我的讀者眼里,拉丁區(qū)閣樓里發(fā)生的火災比馬德里爆發(fā)的一場革命更重要?!贝嗽捯会樢娧乇砻鳎藗冏钕肼牭囊巡辉偈莵碜赃h方的消息,而是使人掌握身邊事情的新聞報道。來自遠方——無論是距離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還是時間久遠的古老傳統(tǒng)——的消息具有一種權威性,即便在不接受審查的情況下,這也能使消息受到人們的重視。至于新聞報道,人們則要求能立即對其進行核實,故而新聞報道的頭等要素在于,它“本身得是明白易懂的”。與數(shù)世紀前來自遠方的消息相比,新聞報道常常并非更加精準。然而,來自遠方的消息往往多取自奇跡,而新聞報道不可或缺的要素則在于其可信性,這使它從本質上來說與故事格格不入。如果說,如今講故事的藝術已鮮為人知,那么可以說,新聞報道的廣泛傳播對這一局面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我們每天早晨都會聽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但我們聽到的稀奇故事卻少得可憐,這是因為,我們所獲知的事件都已被事先冠以各種解釋。換言之,在如今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中,幾乎沒有一件有利于故事的存在,而幾乎每一件都有利于新聞報道的發(fā)展。因為講故事藝術的半個秘訣在于,復述一個故事時不去解釋它。列斯科夫精通于此道(比如,他的《騙局》[“Der Betrug”]和《白鷹》[“Der wei?e Adler”]等作品)。他把極為特出和離奇的事情講得細致入微,但卻不將這些事情發(fā)生的心理學動因強加給讀者。讀者盡可以按自己的體會去理解故事講述的事情,就這樣,故事給了讀者以新聞報道給不了的巨大想象空間。
七
列斯科夫在講故事的藝術方面師承了古人。在希臘人中,希羅多德(Herodot)是講故事的第一人。在《歷史》(“Historien”)的第三卷第十四章中,他講了一個有關薩米尼忒斯(Psammenit)的故事,我們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埃及國王薩米尼忒斯被波斯國王岡比西斯(Kambyses)擊敗并俘獲。岡比西斯決心羞辱自己的俘虜,于是下令把薩米尼忒斯帶到波斯人凱旋慶典時隊伍要經(jīng)過的路邊。此外,他還命令薩米尼忒斯的已淪為仆人的女兒提水罐去井邊打水,好讓成為俘虜?shù)母赣H看見這一幕。所有埃及人都為這一場面扼腕嘆息,但薩米尼忒斯卻獨自站在那里,沉默不語,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面,一動不動;不多時,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兒子,正跟著慶典的隊伍被押往處決的刑場,但他依舊不為所動。而此后,當他在一隊俘虜中認出了自己一個年老力衰的仆人時,他卻用雙拳捶打著自己的頭,表現(xiàn)出極度的哀傷。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才算是真正在講故事。新聞報道的價值只體現(xiàn)在它尚是新聞那一刻,它的生命力只在于這一刻;它完全取決于這一刻,且必須刻不容緩地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故事就不同了;它是耗不盡的。它一直保留著自己凝聚的力量,即便漫長的時間過后仍能放出異彩。因此,在回顧這個關于埃及國王的故事時,蒙田(Montaigne)自問道,為什么這位國王在看到自己的仆人后才扼腕嘆息呢?蒙田的回答是:“因為他早已滿腹悲傷,以至于增添了最微小的一份后,悲傷的情緒便沖破防線,決堤而出了?!边@是蒙田的解釋。但我們也可以說:“國王不為皇室成員的命運所動,因為這是他自己的命運?!被蛘撸骸霸谖枧_上,很多在生活中不能感動我們的東西卻會讓我們感動;對于國王來說,這個仆人只是舞臺上的一個演員。”又或者:“極度的悲苦郁積于心,它總是等人們情緒有所緩和時才會爆發(fā)出來。對于這位國王來說,看到這個仆人就是對自己情緒的一種緩和?!毕A_多德沒有做任何解釋,他的講述就事論事。正因如此,歷經(jīng)數(shù)千年之后,這個源自古埃及的故事仍能震撼人心,發(fā)人深思。這就好比金字塔中的種子,數(shù)千年來被陳放在塔中密不透氣的墓室里,卻至今仍保存著能發(fā)芽生長的力量。
八
要使故事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唯一的做法就是,在講述它們時保持節(jié)制,不對它們進行心理動因方面的分析。講故事的人越是能自然地去避免分析故事的種種細微心理動因,故事就越可能在聽眾記憶里占據(jù)一席之地,聽眾也就越能將其融入自身的經(jīng)驗,并越想有朝一日把它講給別人聽。這種接納和吸收的過程發(fā)生在人內心深處,它需要人有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而人擁有這種心態(tài)的時刻卻日益減少。如果說睡眠是身體最放松的時刻,那么,精神最放松的時刻則是人感到無聊時,無聊是孵出經(jīng)驗之蛋的理想之鳥。但新聞業(yè)的一舉一動卻正將它四下驅散。這只理想之鳥的棲息地——那些與無聊密切相關的活動——已在城市中消失,在鄉(xiāng)村里也趨于不見。隨之消失的是人們的傾聽稟賦,聽眾的群體也日漸式微。因為講故事往往是門復述故事的藝術,而當故事已不再能被保存下來時,這一藝術也就消失了。它之所以消失,是因為人們邊聽故事邊紡線織布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一個人聽故事時越是忘我,故事就越能深刻地印在他的記憶里。跟著勞作的節(jié)奏聽故事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獲得復述故事的天賦。正是手工勞作的氛圍,才培育出了講故事的才能。這種氛圍誕生于千百年前最古老的各式手工作坊里,而現(xiàn)如今它卻已逐漸消散,不復存在。
九
長期以來興起于——鄉(xiāng)村、海上和城市中的——手工業(yè)勞作中的故事,其本身也是一種手藝般的傳播形式。它與新聞報道或紀實報告的不同點在于,它并不旨在傳達事情純粹的“本來面貌”,而是先使事情植根于講述者的生活,然后再從中將其和盤托出。因此,故事中留有講故事者的痕跡,就如陶坯表面留有陶匠的勞作痕跡那般。講故事時,人們往往喜歡要么先交代一下,要講的故事是他們在某種場合聽來的;要么干脆就說,故事是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在《騙局》的開端,列斯科夫描述了他的一次列車旅行,并告訴讀者,他接下來講的故事是從其間一位同行旅客那里聽來的;在《關于克羅采奏鳴曲》(“Anl??lich der Kreutzersonate”)中,他將自己與女主人公的相識安排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葬禮上;在《有趣的男人們》(“Interessante M?nner”)中,他描述了某讀書社的一次聚會,人們在聚會上講了很多事情,而他則只不過是在向讀者復述它們。就這樣,他在自己所講的故事中留下了明顯的痕跡,即便他不是故事的親歷者,至少也是故事的轉述者。
此外,列斯科夫本人也認為,講故事是門手藝?!八谀撤庑胖姓f:我認為,所謂寫作絕非人文藝術,而是一門手藝?!彼麑κ止ぜ妓嚽橛歇氱姡鴮I(yè)技藝卻倍感陌生,這絲毫不使人感到驚訝。托爾斯泰一定也曾就此對列斯科夫表示過理解,并且曾一語見地指出列斯科夫的講故事天賦,因為他曾稱列斯科夫為一位開創(chuàng)者,認為其“首次指出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弊病……令人費解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擁有如此廣泛的讀者……但我完全無法理解的是,為什么列斯科夫的讀者卻寥寥無幾,盡管他是一位忠于現(xiàn)實的作家”。在《鋼雕跳蚤》(“Der st?hlerne Floh”)中,列斯科夫獨具匠心地講述了一個熱鬧非凡的故事,它介于傳奇和滑稽故事之間,頌揚了圖拉當?shù)劂y匠的手工技藝。銀匠們將杰作——一只鋼雕跳蚤——上供給彼得大帝,這使彼得大帝看到該作品后深信,俄國人無須在英國人面前自慚形穢。
講故事的人誕生于手工業(yè),對于該行業(yè)的智慧形象,保爾·瓦萊里(Paul Valéry)曾進行了無比深刻的改寫。他談及自然界的完美事物:無瑕的珍珠、成熟飽滿的葡萄和各種真正充分發(fā)育的生物,稱它們?yōu)椤耙婚L串彼此相似的原因所創(chuàng)造的珍貴作品”。他認為,諸如此類的原因不斷累積,直到它們創(chuàng)造出完美無瑕的事物方是盡頭?!巴呷R里還說,人類曾一度模仿過自然的從容造物過程。微型裝飾畫,精雕細琢的象牙雕刻,精磨細畫、堪稱完美的寶石,刷上了層層清漆的手工藝品或繪畫作品,這些只有通過不懈努力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產(chǎn)品都正在消失,人們不惜花費時間去進行勞作的時代已成過往。現(xiàn)如今,人們工作時無一不采用節(jié)約時間的簡化程序?!笔聦嵣?,現(xiàn)如今的人已成功地簡化了故事。我們已目睹了短篇小說(short story)的發(fā)展歷程,它們脫離了口述傳統(tǒng),不再允許講故事的人從容不迫地疊加種種輕盈且通透的敘述,而恰恰是這個疊加過程才向我們清楚地展示了,完美的故事是怎樣從層層疊疊的復述中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