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籟

有一縷陽光就要燦爛 作者:李繼勇 主編


天籟

◆文/周同賓

近些天,心情頗不好,加之居處臨鬧市,每日車馬喧喧,人聲嚷嚷,心中更加煩躁;想坐下寫點東西,可拿起筆,文恩枯澀,連一個恰當(dāng)?shù)脑~兒都想不起來了。

興許農(nóng)村好一些?田園生活總是恬淡、幽靜的。于是,收拾行裝,我還鄉(xiāng)了。

我坐窗前,面對著翁綠的瓜棚豆架??墒?,雞啼,狗咬,蟬鳴,牛叫,滿耳里響。東鄰的慶二爺來找母親借簸箕回去簸玉米仁兒,西鄰的福奶奶來找母親拉家常,一遍又一遍罵她的兒媳婦不孝順,南村上大表舅來找我打聽,城里頭北門里的趙瞎子是不是還賣跌打膏藥……

我又煩躁了。

母親說:“你壽生大伯在南山看林子;他那里,也許清靜些?”

沿著夾在草莽中的蚰蜒小徑,我向南山迤邐走去。山并不高,石倒很奇,我敢擔(dān)保,它們中的任何一塊只要搬到城里的公園里,都是使人欣賞不夠的藝術(shù)品。樹并不挺拔,卻茂密,大半是近年來栽的松、棟、山榆、五角楓;樹下長滿灌木和野草,有豆兒大的紅果和扣兒大的黃花。

向陽坡上,綠樹叢中,兩間茅屋。截斷的木頭構(gòu)成的院墻上,爬滿野牽牛,木頭的頂端,長了肉紅色的木耳。我輕輕推開柴扉,見大伯正迎門坐在屋里揀選剛采來的樹種,每一顆都拿手里端詳半天,而后決定留下或舍棄門框上,靠一柄使得锃亮的開山镢。

端起清淡的野菊花茶,我問老人,為什么入了老境,不和兒孫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卻一個人來到這林子里,不嫌孤寂嗎?

他自解放后一直當(dāng)村干部,為鄉(xiāng)鄰父老做過好事,也做過錯事;整過人,也挨過整。三十年風(fēng)云變幻,人事升沉,白了少年頭。1979年后,看鄉(xiāng)親們都走上了正道,遂萌退志,主動要求來看林子。他說:“干了半輩子,有功,也有過;功過相抵,不剩什么了。死前,為大伙兒弄好一山林木,算是對子孫的一份貢獻(xiàn)吧!”語氣雖有點凄然,但可以聽出其中確實包含著一顆火熱的心。

我一個人走進(jìn)林中。我發(fā)現(xiàn),此地?zé)o蠅,也無蚊,卻有那么多蝴蝶、蜜蜂,無論走到哪里,它們都在身邊飛,耳畔叫??諝饫铮兴上阄?,有草木的青氣,聞起來,心里麻酥酥的。蠼巖上,一掛飛泉,下面,滴成一個不大的潭,潭邊,流出一股水,扯成一條小溪。潭水,黛青色的;溪水,豆綠色的。魚兒都露著黑色的脊梁,唼喋著小嘴,從潭里出來,游進(jìn)小溪,玩夠了,又順小溪游回潭里。我跳水里,濯足,洗臉,水涼而潤,頓覺心清神爽。又上岸,在濃蔭里盤桓,流連,撫摸每一棵樹,摩挲每一塊石。最后,索性面對小溪。靠一棵老松,在一塊青石上坐下。我閉上眼。但聞泠泠的水聲,細(xì)細(xì)的風(fēng)聲,和間或一兩聲山雀兒的輕悠悠的啼囀。還有一些聲音,瑣瑣的,纖纖的,是蝴蝶飛過的翅翼聲?是小甲蟲在樹枝上爬行時的足音?是枯葉落花掉地時的顫動?這些聲響,融合在一起,時斷時續(xù),似有若無。哦,這是天籟,恐怕自遠(yuǎn)古的洪荒時代,自人類的童年,都是這樣吧?這些聲音,像一個細(xì)眼兒的篩子,篩掉了塵囂嘈雜,剩下的只有幽靜。我自己似乎一下子脫卻塵緣,倏忽被凈化了,竟忘掉了人世的紛爭,個人的煩惱,似乎也忘掉了自己的存在,忘掉了時間和空間,好像我自己物化為一棵樹,一塊石,和這山林成了一體……

我呆呆地坐在山石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太陽西沉了,晚霞消失了,暮靄降臨了,多長時間都在恍惚迷離中過去。大伯來喊我回屋吃晚飯,我猛一驚覺,從樹木的枝丫間看見,一鏡圓月正懸在山頂?shù)谋炭?,不多的星星眨著機(jī)靈的小眼睛,正調(diào)皮地看我呢。我發(fā)覺,月光下,這里的一切都更美。那樹木,巖石,流水,還有大伯那簡陋的茅舍,都閃著幽幽的光,酷似我在畫上,在夢中看過的廣寒宮里的景物,我自己也似乎飄飄欲仙了呢。

大伯引我在林中走著。聽不到我們的腳步聲,耳邊仍然是嘶嘶的水聲,簌簌的風(fēng)聲,還有此起彼伏的吱吱的蟲聲。這些聲音揉在一起,更渲染了山林的寂靜,秋夜的清幽。我知道,這并不是大自然專為我演奏的輕音樂,不論我在與否,它總要響,就像山泉總要從山的心臟流出一樣。這是天籟。

我們走上一個高坎兒。朦朧的月光里,我依稀看到大伯鬢邊的花發(fā),兩頰的褶皺,佝僂的背。他,是老了。我又想起他的關(guān)于死的話。是的,說不定哪一天,他會突然倒在山石上,樹林里,丟下那把開山镢。我又想,何止他呢?我雖然正當(dāng)盛年,面前還有很長的路,可同樣會走到頭,說不定哪一天也要倒在寫字臺前。但是,即使我們化為輕煙,化為朽壤,被后人徹底遺忘,而這青山永不老,綠水將長流,依然世世代代給人們提供薪柴和棟梁,依然朝朝暮暮要鳴奏流韻天成的音樂,不管有沒人聽。我進(jìn)而想到,這青山,這流水,是不會忘記壽生大伯的,即使斗轉(zhuǎn)星移,千百年后,它們也會借自己的風(fēng)聲、水聲,告訴進(jìn)山的后人,曾有一個誠心的老頭兒把自己的一腔心血都點點滴在山間林中。這么說,大伯不也永生了嗎?

夜里,在低矮的茅屋里,我睡得十分舒貼,連夢境也是綠茵茵的。中宵醒來,我又聽到了那微妙的天籟,像一只親切的手,輕輕拂著我的面頰,像一陣溫馨的風(fēng),緩緩吹過我的心頭。我還聽到了大伯那均勻的呼吸聲,不疾不徐地,似乎和大自然的聲響有機(jī)地交織在一起了,那么和諧,那么融洽。抬頭看窗外,山影是暗綠色的,一眼望不透。流水像一道銀線,閃著柔和的光。驀地,我悟出了個道理:人生固然短暫,事業(yè)正是無窮,只要把自己的一切交付于人民的事業(yè),又何必嗟嘆生命的短暫呢?又何必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別人的褒貶毀譽(yù)呢?我似乎一下子徹悟了。我盼望快點天亮,我有一肚子文章要與呢。

選自《鄉(xiāng)間小路》,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大凡寫靜,先以動來對比烘托。這是作文常法?!短旎[》開始寫鬧市嚷嚷,寫俗事塞心,接著去南山找清靜。順理成章。到了山間林中,捕捉天籟,就是寫靜了。但諸種物事又都是寫聲,寫動,卻在總體上,特別從人的感覺上顯得極幽極靜。為寫靜而寫動,寫了動卻得了靜,這是《天籟》這篇散文的妙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