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悲劇
諸葛亮從他走出南陽那一天起,就注定了這個結(jié)局。
他的悲劇在于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都是別人所難以企及的。但是,如此絕頂理智的人物,卻在三顧盛情下,做出了他錯誤的抉擇,追隨一位沒有成功可能的主子,去開辟一件沒有成功可能的事業(yè),從而付出了他的一生。
他的悲劇在于他一開始就看到了盡頭,而他偏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必定失敗的命運,是不可改變的;不甘失敗的反命運的抗?fàn)?,絕對是徒勞的。因此看著自己的生命,像蠟炬成灰似的一滴滴耗竭,看著自己所付諸心血的事業(yè),無法挽救地走向傾覆。
他的悲劇還在于他的儒家人格達到了自我完善的高度,道德風(fēng)范也成了千古不朽的典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幾成為忠君事主的完美境界。但是,言、事兩違,意、實相乖。他卻未曾為他所厘訂的統(tǒng)一大業(yè),做出些許成就;為三分天下的西蜀,開辟半寸疆土。最后,一直到屢戰(zhàn)屢敗,國疲民窮,隨著他的死亡,這個國家也就終結(jié)了。
他的悲劇更在于他治理蜀中的嚴(yán)峻苛刻,搞到“一飯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fù)”的絕對化程度,這就是中國人凡矯枉必過正的老毛病了。盡管諸葛亮英明無比,但在一些問題的處置上,也是相當(dāng)好走極端的。
入川以后,諸葛亮和法正的一席話,舉了秦始皇和劉璋的例子,來證明他的治世之術(shù)。“秦以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濟。劉璋暗弱,自焉以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quán)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敝,實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由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并濟,上下有節(jié),為治之要,于斯而著矣!”他希望用法嚴(yán)酷,以利于治,但結(jié)果卻是得到“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感懷怨嘆”的非議。一心恢復(fù)漢室,但受到了“空勞師旅,無歲不征,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nèi)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diào)”的埋怨。由此可見,理論是一回事,實踐是一回事,即使非常正確的理論,而未能正確地付諸實施的話,也是徒費心力。
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論點,認為悲劇是一種美的毀滅。那么諸葛亮的死亡,是一個具有完美人格、崇高道德、絕頂才智、超凡能力的人,但從根本上不能明白“順天者逸,逆天者勞”的大勢,而徒費心力的必然結(jié)局。這種自己尋求的悲劇性的毀滅,精神上也許是偉大的,但從歷史發(fā)展的趨勢觀察,劉備打出的興滅繼絕,恢復(fù)漢室的旗號,實際上是屬于倒退的行為。
成都武侯祠大殿對聯(lián)這樣寫的:“能攻心,即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則寬嚴(yán)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睂弰?,這是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判斷能力。所以,李卓吾先生在評點《三國演義》這部書時,在孔明知其不久人世,禳星禱告,以求不死時,評曰:“誰云孔明胸中有定見哉?不惟國事不識天時,亦且身事不知天命,禱星祈命,豈有識者之所為哉?”當(dāng)諸葛亮躬耕南陽,劉備三顧茅廬時,途遇司馬徽,水鏡先生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其實,孔明的悲劇,應(yīng)該說,正與此相反,是得其時,而不得其主也??酌魉o的劉備卻不是一個英主,先以婦人之仁,坐失良機,后以匹夫之勇,火燒連營,而這些巨大失誤,都是不聽諸葛亮這位軍師所致。而僅次劉備的關(guān)羽,算得半個主子,又是諸葛亮諸多重要政策執(zhí)行中的障礙,荊州就是在這位驕矜的關(guān)老爺手下丟失的,而荊州易主,西蜀也就完了。和這樣的主子打交道,怎么能稱上是得其主呢?
相反,曹操麾下的那些謀士武將,未必比諸葛亮高明,但梟雄確是明主,所以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魏之強于吳、蜀,這也是無爭的事實??晌魇?,到了阿斗,侍候這樣的主子,則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沼醒a天志,一切付東流。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看著自己的全部努力,不是毀在敵人手里,而是在昏庸的主子作踐下成為泡影了。
這就是諸葛亮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