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拜年:難忘磕頭

雨夜燈 作者:林少華


拜年:難忘磕頭

地無分南北,山無分東西,春節(jié)拜年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不用說,這一習俗原本主要流行于親朋好友尤其親戚圈這一群體之中。而我以至我的家族大體算是離群索居者。雖是山東人,但闖關東時還是煙臺叫登州府的時代,只知曉祖籍登州府蓬萊縣,至于何鄉(xiāng)何村有何親人,早已無從查考了。及至我,雖然出生在東北平原一個足夠大的村莊,但還沒懂事就隨父母遷居縣城,輾轉(zhuǎn)之間后來落戶在一個只有五戶人家的小山村,五戶各依山坡而居,往來極少。長大后我只身去省城念書,畢業(yè)后只身南下廣州,只身東渡日本,二十多年后又只身北上青島。這就是說,無論祖輩父輩還是我本人,許多歲月都是在背井離鄉(xiāng)舉目無親的環(huán)境下謀生或求學的,都是廣義或狹義上的異鄉(xiāng)人。所以,拜年時基本無親可拜。我猜想這未嘗不是我性喜孤獨一個客觀原因。

不過回想起來,有親可拜時形成的拜年體驗在我也是有的。只是太久遠了,得回溯到半個多世紀以前。

我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上小學的。上學前在爺爺奶奶家即我出生的地方斷斷續(xù)續(xù)住過兩三年。前面說了,那是東北平原上一個大村莊。幾代繁衍下來,林姓成了那個村莊的大家族。僅太爺輩就有五位,爺爺輩有十二位。叔叔輩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有的還穿著開襠褲,后面露著屁股蛋,前面不時閃出“小雞雞”,活像打籃球時吹的口哨。姑姑們的數(shù)目也肯定不止一個排。大的已經(jīng)是生產(chǎn)隊婦女隊長或嫁人了,小的還鼻涕一把淚一把追著母親要奶吃。幸也罷不幸也罷,我們這支在家族中屬長子系列,太爺老大,爺爺老大,父親在大大小小叔輩中排行第一,也是老大。這么著,我也是老大,在同輩中率先來到這個世界,而且遙遙領先,后續(xù)部隊若干年后才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于是尷尬景象出現(xiàn)了,我的輩分最小。也就是說村里大凡林姓都是我的長輩。平時無所謂,尷尬出在春節(jié)拜年。

記憶中,拜年主要活動是跪下磕頭。當然是晚輩給長輩磕,也就是我要給村莊里的大約一半人磕頭。如果把他們?nèi)空偌饋睚R刷刷列隊“稍息”站好或坐好,由我一次性磕完倒也罷了,問題是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因為磕頭要講輩分,講個體針對性。初一早上,先對著掛在北墻正中家譜上的已故列祖列宗連續(xù)磕三個頭,再給爺爺奶奶分別磕一個。然后由爺爺領著出門去林氏長輩家里磕。住的并不集中,有的住村東頭,有的住村西頭。村路滿是雪,早晨的太陽照射下來,雪地忽一下子躥出無數(shù)金星金線,刺得眼睛幾乎睜不開。路旁院子里偶爾蹦出一個“二踢腳”爆竹,“呯”一聲在腳前或頭頂炸開?;蛴幸粧臁靶”蕖痹诖箝T旁柳樹枝上噼噼啪啪爆豆似的突然響起。我驚魂未定地躲在身材高大的爺爺后面走東家進西家。

受禮的長輩夫婦穿一身新衣,在炕中間并排盤腿正坐,裸土地正中置一蒲團或棉墊。進門后先由爺爺介紹,而后叫我頭沖對方跪在地上,口說“給大太爺磕頭了”,磕一個,又說“給大太奶磕頭了”,再磕一個。接下去一家家如法炮制,二太爺二太奶三太爺三太奶……再往下是爺爺輩:二爺、二奶、三爺、三奶、四爺、四奶……如此一路磕將下去。記得磕到第十一爺家的時候,十一奶指著一個翹著“小雞雞”的男孩兒,說這是你三十二叔,又拍著懷里吃奶的一個小鼻涕鬼笑道這是你四十三姑。我正要跪下,爺爺?shù)降撞蝗蹋话牙?,摸著我沾了灰土的小腦門說:“叔叔姑姑輩太多,就別磕了,饒了俺孫子吧!”

幸虧爺爺說情,若不然,磕到日落天黑怕也磕不完。即使不頭破血流,也非磕得暈頭轉(zhuǎn)向不可。實際也差不多暈了??念^是有賞錢的。因為暈了,記不得錢賞了沒有,或者賞了拿了沒有。明確記得的,是回到爺爺奶奶家一摸衣袋,里面有兩個核桃和三顆紅棗。那應該是十一奶給的。當時十一奶放下手中的第四十三姑,打開炕柜門,在一個青花瓷罐里摸了好一會兒摸出來給我的。我迫不及待地找小鐵錘把核桃敲開吃了,真香。又把紅棗投進嘴里一顆慢慢咀嚼,真甜,香甜香甜,又香又甜。是不是第一次吃棗我記不得了,但那肯定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棗。香,甜,勁道,軟硬適中,一股老木柜味兒和舊瓷罐味兒。

幸虧磕頭。難忘磕頭。

(2012.1.26)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