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西省漢唐美術(shù)考古新收獲

考古雜采 作者:張慶捷


山西省漢唐美術(shù)考古新收獲

 

 

1990年以來,山西省的考古工作者又調(diào)查發(fā)掘了一批漢唐時期的遺址和墓葬,發(fā)現(xiàn)和出土了許多關(guān)于美術(shù)考古的實物資料,現(xiàn)擇其精品予以介紹,希望有助于漢唐美術(shù)考古的研究。

美術(shù)作品是美術(shù)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在離石市城西石盤村清理了一座東漢畫像石磚石墓,共有19塊畫像石,均為紅褐色砂巖質(zhì)頁巖,淺浮雕,上又施墨繪。內(nèi)容有車騎出行、西王母、持慧門吏、東王公、持盾門吏、朱雀、獸銜環(huán)、綬帶穿璧、馬、牛、車、牛首神人、雞首神人、天馬等。

北魏前期的墓葬壁畫在大同市又有發(fā)現(xiàn),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在平城及周圍留下許多墓葬,1995年發(fā)掘的懷仁縣丹陽王墓就是其中的一個,該墓是個多室墓,墓磚上有“丹陽王”三字,《魏書》不載此人。此墓早年曾遭破壞,現(xiàn)已是空墓,只是在甬道上還殘留著少數(shù)壁畫,其中有幅天王武士圖保存較好(圖一),是較珍貴的資料。

1%20%e6%80%80%e4%ba%ba%e5%8e%bf%e4%b8%b9%e9%98%b3%e7%8e%8b%e5%a2%93%e5%a3%81%e7%94%bb.jpg 

圖一 懷仁縣北魏丹陽王墓壁畫

1997年,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曾在南郊智家堡搶救性發(fā)掘一座北魏墓,內(nèi)有一石槨,槨壁四周和頂部皆繪有壁畫,共5幅,色彩鮮艷,內(nèi)容豐富,畫面直接繪到取平的石壁上,有牛車圖、牽馬圖、墓主夫婦圖、侍者圖、羽人圖、花草樹木、忍冬紋等,最醒目的是北壁的墓主夫婦圖,該壁共繪人物9人,畫面中部為一男一女,坐于榻上,面向墓門,當(dāng)為墓主夫婦二人。身后有屏風(fēng),屏風(fēng)后半露侍者3人,另在墓男主人之側(cè)有2位男侍者,在女主人之側(cè)有2位女侍者,皆鮮卑衣裝(圖二)。這批壁畫的發(fā)現(xiàn),對了解北魏遷洛前的美術(shù)和社會生活都有很大的借鑒價值。

2%e5%a4%a7%e5%90%8c%e6%99%ba%e5%ae%b6%e5%a0%a1%e5%8c%97%e9%ad%8f%e5%a2%93%e7%9f%b3%e6%a4%81%e5%a3%81%e7%94%bb%e5%a2%93%e4%b8%bb%e4%ba%ba%e5%9b%be%20IMG_3.JPG 

圖二 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槨壁畫墓主人圖

2000年夏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市雁北師院擴(kuò)建工地上,聯(lián)合發(fā)掘了一個北魏墓群,共發(fā)掘北魏前期墓葬11座,其中5號墓有明確紀(jì)年,為“大代太和元年”。該墓還出土一個前廊后室的石槨,槨外四面雕有獸頭鋪首,槨內(nèi)左壁、后壁、右壁繪有壁畫,因年久歲深,水浸土蝕,畫面已不清晰,無底色,均是直接在石壁上用墨線勾勒其輪廓,衣物部位再施紅彩。觀其內(nèi)容為:左壁畫面是五人在舞蹈跳躍,均穿交領(lǐng)寬袖長袍,似漢族服裝。正壁畫面有兩個博衣廣袖、面相豐滿的漢族中年男子席地而坐,正在奏樂,左方之人面露笑容,膝上平放一箏,雙手正在撫弦彈撥。右方之人留有長須,回首笑望著他,雙手撥弄著一個架在膝上的月琴(圖三)。右壁畫面漫漶不清,只能看到有一老人坐于石上,下方跪著一人。三壁畫面整體風(fēng)格都接近魏晉,當(dāng)是魏晉繪畫藝術(shù)在平城地區(qū)的自然延續(xù)。

3%20%e5%a4%a7%e5%90%8c%e5%8c%97%e9%ad%8f%e5%ae%8b%e7%bb%8d%e7%a5%96%e5%a2%93%e7%9f%b3%e6%a4%81%e5%8c%97%e5%a3%81%e9%ab%98%e5%a3%ab%e6%8a%9a%e7%90%b4%e5%9b%be%20-%20%e5%89%af%e6%9c%ac.jpg 

圖三 大同北魏宋紹祖墓石槨北壁高士撫琴圖

1999年夏,山西省的考古工作者在太原晉源區(qū)王郭村發(fā)掘了隋代虞弘墓,出土一座漢白玉石質(zhì)的歇山頂式浮雕彩繪石槨。石槨四周內(nèi)外皆為雕繪,由五十多個單體圖案組合而成,具體有宴飲圖、樂舞圖、射獵圖、家居圖、行旅圖等。圖中人物大多數(shù)深目高鼻黑發(fā),屬于地中海高加索人種。其服飾、器皿、樂器、舞蹈以及花草樹木等,均源于波斯與粟特諸國,典型的有帶綬鳥、帶綬馬、“胡騰舞”和帶端為扇形的飄帶及長帔等,有些畫面甚至和祆教有關(guān),對研究祆教美術(shù)與古代西域(包括中亞)藝術(shù)有極重要的意義。

如在石槨后壁東部,有一圖案,高約96厘米,寬約66厘米,畫面是一幅騎駝獵獅圖(圖四)。在石槨后壁中部,有一個高96厘米,寬100.15厘米的雕繪畫面,正對著槨門,是所有圖案中面積最大、人物最多的一幅圖案。圖案中部是一大氈帳的后半部,亭前平臺上,坐著一男一女,男左女右,似為夫妻。男者頭戴冠,右手端著一只碗。女子面對著他,曲腿坐于平臺上,頭戴花冠,右手舉一高腳酒杯。在二人后側(cè),各有兩名男女侍者,兩兩相對。在主人和侍者前面,還有很大場地,場地上有六名男樂者,分左右跪坐于兩側(cè),樂者之間還有一大片空地,有一男子正在中間跳著“胡騰舞”,組成一個歡樂祥和的宴樂場面(圖五)。在石槨后壁西部,有一個高96厘米,寬49厘米的雕繪圖案,畫面中部為一人乘象殺獅的場面。槨座上還有一些樂舞圖,也很精彩。這幾幅畫比較典型,可以說是粟特美術(shù)在中國的代表作品。

4%20%20%e7%9f%b3%e5%a0%82%e4%b8%9c%e9%83%a8%e5%8c%97%e4%be%a7%e5%9b%be%e6%a1%88.tif 

圖四 石槨東部北側(cè)圖案

5%20%20%e7%9f%b3%e5%a0%82%e5%90%8e%e9%83%a8%e4%b8%ad%e9%97%b4%e5%9b%be%e6%a1%88.tif 

圖五 石槨后部中間圖案

唐代的線刻和壁畫也有發(fā)現(xiàn)。1995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萬榮縣皇甫鄉(xiāng)皇甫村南發(fā)掘了唐代薛儆墓,該墓墓志述道,薛儆死于開元八年(720)十二月七日,開元九年(721)“歸葬于萬泉之孤山”。該墓墓室西側(cè)放置一青石質(zhì)的廡殿頂式石槨,石板內(nèi)外則雕刻著供侍人物、門窗等圖案,倚柱內(nèi)外則雕刻出各種花草、鳥獸等紋飾。這些線刻圖案線條流暢,極為生動。其中刻在墻體石板上的侍者人物圖最引人注目:侍者皆為立像,高在1米上下,有男有女,女的均為侍女,或拱手侍立,或手握團(tuán)扇,或捧碗、捧盒、捧包袱、持蓮花等,共19位。個個體態(tài)輕盈,容貌秀麗。最典型的是一拈花侍女,側(cè)身而立,頭挽螺髻,露出一串珠飾,身著束胸長裙,肩披長帔,右手在腹前插入長帔之中,左手上抬胸前,捏一朵開放著的蓮花,吸引著一只花翅膀蝴蝶在蓮花上飛舞,侍女身體前傾,目光如水,溫柔地注視著蝴蝶,畫面構(gòu)思巧妙精美,構(gòu)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融匯的生活畫面。有位持扇仕女也很高雅,該仕女頭梳高髻,面龐腴潤,彎眉鳳目,鼻直口小,身著低領(lǐng)袒胸寬袖長衫,豐乳半現(xiàn),雙手輕握一橢圓形團(tuán)扇(圖六),透著一股清新脫俗之氣,體現(xiàn)了該時期的一種審美觀念和美的時尚。

6%20%20%e8%96%9b%e5%84%86%e5%a2%93%e7%9f%b3%e6%a4%81%e7%ac%ac%e4%b8%80%e4%bd%8d%e6%8c%81%e6%89%87%e4%be%8d%e5%a5%b3.jpg 

圖六 薛儆墓石槨第一位持扇侍女

除雕塑繪畫作品外,近年還發(fā)現(xiàn)有優(yōu)秀的古代書法作品,代表性的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南巡碑》。碑雖已殘缺,但仍存碑文2600余字,這是現(xiàn)存唯一的一通關(guān)于北魏皇帝巡視的碑,碑文不僅保留了大批已失傳的北魏前期官爵,是研究北朝前期民族融合的極重要資料,而且從書法角度講,它是早期楷書的代表作品,其以隸書筆意寫楷書,多用方筆,筆力沉實,行筆自然,端嚴(yán)而古樸,結(jié)構(gòu)上緊下松,既寬縱,又沉穩(wěn)。筆道遒勁,書法藝術(shù)價值很高,無疑代表了當(dāng)時的最高水平。

美術(shù)工藝品在近年考古發(fā)掘中出土了不少,這些工藝品包括精美的建筑模型、構(gòu)件、各類陶俑、石制品、金銀制品等。近年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大同雁北師院擴(kuò)建工程中,在11座北魏墓中共出土各類文物300余件,有各種陶質(zhì)彩繪人物俑、鎮(zhèn)墓獸俑、陶壺、罐、漆盤、銀鐲、鐵鏡、琥珀飾件、陶制牛車、氈帳、牛、馬、駱駝、虎、豬、羊、灶、碓、石磨、石燈臺及墓銘磚等。其中M2出土的一群陶俑很有特色,共8件,高約20厘米,均為成年男性,身材粗壯,小腹前凸并稍下沉,頭戴圓頂帽,帽后有裙,個個面相豐滿,濃眉大眼,深目高鼻,不見胡須,面帶微笑,神態(tài)安詳,身著圓領(lǐng)窄袖紅地帶花長袍,腳蹬黑色長靴。八人中,六人作鼓掌狀,但鼓掌姿勢各異,有的雙掌位于胸前,有的高舉過肩,有的位于腹前。還有一人,一手伸于嘴前,一臂下垂于身側(cè),似正全神貫注地在欣賞。還有一人,最為特殊,高約26厘米,身體壯實,是這批雜技俑中的主角,他臉向上仰,左手叉于腰后,右手置于額上,上身微傾,兩腿略曲,分開站立,似很吃力,額上支竿,兩個小俑正在竿上表演,這即是后世雜技中的“頂竿”項目。該墓還出土了兩個陶質(zhì)氈帳模型,一個下為圓形,頂為拱形,直徑24.6厘米、高18.2厘米,一個下為長方形,頂為圓脊,前后坡形,底邊長23.4厘米、寬25.3厘米、高25.5厘米。在后一種氈帳上,除頂部有兩個天窗外,在門之側(cè)還開有長方形窗戶。由于中原與游牧民族關(guān)系緊密,因此關(guān)于氈帳的記載史不絕書,但是方、圓兩種氈帳的實物模型,以前很少出土,無疑是研究游牧民族生活的珍貴資料。在出土眾多俑中,還有一種舞蹈俑,頭戴頂部有十字、后有裙的鮮卑帽,身穿交領(lǐng)窄袖長袍,頸上帶有項鏈,面龐長圓,慈眉善目,嘴唇帶笑微啟,鼻挺耳大,滿面春風(fēng),其神態(tài)面相與同時期云岡石窟的佛像非常近似。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個舞者,輕舒雙袖,一高一低,正在表演,草原文化味道較濃。

1998年,陽高縣也清理出一座遭破壞的墓葬,乃北魏延興六年(476)墓,出土一批陶俑和一塊頗有特色的墓志磚。陶俑多為彩繪坐式伎樂俑,與雁北師院北魏墓的伎樂俑相同。墓磚極為罕見,青磚質(zhì),略發(fā)白色,四側(cè)磨光,兩頭均精雕花紋,分上下兩塊,上面一塊長29.5厘米、寬15厘米、厚5厘米,下面一塊為長29.5厘米、寬15厘米、高7.2厘米,均為一面磨光,一面不磨。磨光面很特殊,兩長邊修為鋸齒狀,兩短邊為光邊,四邊均寬3厘米,中部磨為光面,上下光面相合,齒齒相扣,嚴(yán)絲合縫,雖為兩磚所制,亦極精致罕見。在上者一塊,僅有光面,而無文字,在下者一塊,光面上有四行文字,今錄于下:“維大代延興六年歲次丙辰六月/己未朔七日乙丑元雍州河北郡/安戎縣民尚書令使陳永丙命/婦劉夫人之銘記?!?/p>

太原北齊墓葬近年發(fā)掘了不少,出土許多美術(shù)精品,其中賀拔昌墓出土的一件騎馬陶質(zhì)人物俑極有特色,通高25厘米、長22.5厘米,在一匹健壯的駿馬背上,坐著一位游牧民族的騎士,身材肥胖,頭梳長發(fā),分十三辮,攏在背后,圓頭圓腦,面向上仰,穿一件圓領(lǐng)窄袖寬肥紅袍,腳蹬馬鐙。兩手一手牽韁繩,一手舉向嘴邊,其他兩指彎曲伸進(jìn)嘴里,作打呼哨狀。神情自然,似乎行走在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上,四顧無人,吹口哨作樂。此人從背后看,臀部、腰部、腿部格外豐肥,但從整體觀察,毫無肥拙累贅之感,反而強(qiáng)烈地表達(dá)了一種樂觀曠達(dá)的性格和一種野性的自然美。

從永濟(jì)唐代黃河蒲津渡遺址出土的四組鐵牛、鐵人也是難得一見的大型鐵質(zhì)工藝品,1999年,隨著考古發(fā)掘和保護(hù)工程的開展,我們對其美術(shù)特色有了更深刻的認(rèn)識。盡管每只牛重達(dá)50余噸,但絲毫不顯笨重,反而更顯雄渾健壯,尤其是牛首,雙角彎翹,雙目炯炯有神,鼻孔似在翕動,嘴巴似在嚼食,可謂形神兼?zhèn)?,毫不亞于韓滉筆下之牛。四位牽牛人服飾、神態(tài)各異,是多民族大家庭的反映,也是體健神揚(yáng),充滿活力。充分表明了唐代生鐵鑄造和造型藝術(shù)的水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