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節(jié) 市虎可馴

生活滋味 作者:趙大年


第十五節(jié) 市虎可馴

半個世紀前人們稱汽車為“市虎”。北京剛解放時僅有五輛公共汽車,私人小轎車更是鳳毛麟角,據說馬連良先生有一輛。但那時候天是藍的。北京“一夜之間”變?yōu)槠嚦?,新建了很多公路和立交橋,還是趕不上每月新增三萬多輛汽車(主要是小轎車)的發(fā)展速度。采用“單日單號、雙日雙號”出車法,兩輛汽車頂一輛用,堵車現(xiàn)象依然嚴重。與其大家都走不動,為什么不適當控制小轎車的發(fā)展呢?

應該優(yōu)先發(fā)展公交車。因為一輛四座小轎車在行駛狀態(tài)所占用的路面(包括前后左右的車距),與一輛四十座位的公共汽車基本相同,而乘客卻相差很多倍。溫州市規(guī)定,小轎車上牌照、買泊位的費用比買車貴,這筆錢用于市政道路建設。新加坡除此之外,規(guī)定小轎車進入市中心區(qū)還要多收費。香港也有類似規(guī)定。日本的許多縣市,新增一輛汽車,車主就得植樹一百株,以抵消其造成的空氣污染。這是合情合理的。我國環(huán)保法也有這項規(guī)定:誰污染誰治理。

今后,就算中國人大大富裕了,我看北京市的交通工具還是應以地鐵、城鐵、公共電汽車、自行車為主,小轎車為輔。美國提出“汽車進入家庭”的口號,稱私人小轎車為“公民車”,它地廣人稀呀。我們發(fā)展“公交車”,一字之差,反映了國情不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