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苦,生命存在的不完美呈現(xiàn),生命里面最本質(zhì)的都是不完美的,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本然的生命痛苦,應(yīng)然的修道理想,必然的智慧人生,當(dāng)然的生命境界。
什么是苦?苦就是存在自身受到他者的障礙。因為事物的存在是由各種條件組成的,反過來,便受到各種條件的障礙,所以所有的存在都是不自由的。這種不自由即是痛苦,故存在即痛苦。
佛陀說“諸受皆苦”,生命不可能沒有痛苦。痛苦是真實的、無法逃避的,所以要平靜地接受痛苦,不再與痛苦對抗。創(chuàng)傷與痛苦會使每一個生命變得更充實、更加柔軟??梢韵胂?,一個從來沒有跌倒、沒有受過創(chuàng)傷的人,是很容易變得高傲和不能容忍別人的。
人生的遭遇、世俗的毀譽都是無法計較的,禍與福都是在相對的轉(zhuǎn)換中。世間的許多“法”,都是我們?nèi)藶橐?guī)定的框框,真正的“法”應(yīng)該在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里。所以,其實世界都是在我們的心里,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我們的心變幻出來的。
快樂是短暫的,而痛苦卻是永久的。我們豐富地過一生,不是因為有太大的享樂,而是由于我們有許多的苦難。而這些苦難,在我們的掙扎下,都過去了,而且從記憶中升華,成為一種美麗的“徹悟”。
我問佛:“為什么一件好事要經(jīng)過那么多磨難與挫折?”佛說:“因為它是好事?!蔽覇柗穑骸盀槭裁春檬虏荒鼙M快地做好?”佛笑了,說:“孩子,那樣的話,就不是好事了?!?/p>
我問佛:“既然我是你的孩子,是否你應(yīng)該給我更多的照顧?”佛微笑地看著我:“誰又不是我的孩子?”我一愣,心里明白了,哦!佛陀用很慈祥的眼光看著我,說:“孩子!正因你是我的孩子,照顧好自己吧!”
逆向思維的價值。老子曰:“反者,道之動?!狈鹪唬骸耙磺薪钥唷!彼渍Z曰:“失敗乃成功之母?!敝挥忻靼琢巳松鸀槭裁磿型纯?,才能懂得如何獲得幸福。
古代有一只蝸牛,它的觸角上各有一個小國,左邊叫觸氏國,右邊叫蠻氏國。兩個國家因為爭奪地盤而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有時竟伏尸百萬,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蝸牛因此而喪失了觸覺功能。蝸角之爭的意義不在于斗爭的結(jié)果,而在于斗爭的心。
名利是一種煎熬。名利如果不是追逐而來,便是功德感應(yīng)自然而來,這本非壞事,亦是弘法度世的方便。即使是感應(yīng)而來,亦應(yīng)小心,不能被其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