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方域談
把古揭陽縣的始建,定位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略取陸梁地”,定百越,設(shè)置桂林郡、象郡、南??み@一年,而撤銷于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以其地立義安郡,下轄海陽、潮陽、綏陽、海寧、義招五縣,那么,這個古揭陽縣的存在時間為627年。過去的學(xué)者,支持揭陽“始建”于秦末之說者多家,不贅引;以為結(jié)束于東晉者,史載的時間也相當具體、絕對,所以也不必詳為供證。
在這627年中,揭陽縣先后歸屬于秦朝的南???,南越國的南海郡,西漢、東漢“兩漢”的南???,三國吳初的曾夏、西晉的南??ず蜄|晉成帝時新立的東官郡。
那么,這個古揭陽縣存在了627年,后來其地改為轄領(lǐng)五縣的義安郡的“古揭陽”,它的版圖有多大?四至在哪里?
這個問題過去不乏討論,但沒有人說得比較具體。歸納諸家之說,這個古揭陽的地域相當于今之廣東潮汕地區(qū)、梅州地區(qū)與福建西南部漳州一帶。如果依據(jù)《淮南子》的相關(guān)說法,甚至可以到達閩西龍巖江西交界的余干河地區(qū)。1995年9月,廣東省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廣東省歷史地圖集》中有《東晉時期的廣東》一圖,其中古揭陽縣撤建的義安郡版圖,就是依據(jù)潮、梅、漳三地區(qū)為版圖描繪的:今福建境內(nèi)部分,以饒平東界線為南北寬度,南以海,北以盤陀嶺向東延伸,至廈門灣西岸止,形成一個尖角。相當于今福建漳州的詔安、東山、云霄、漳浦、龍海一帶。這當是東晉所設(shè)義安郡綏安縣境。
依此,完整古揭陽版圖的四至是:東至今福建龍海市東岸半島與廈門市隔海灣相望;西至今普寧市南陽山禾軬與陸河縣山地相連;南至惠來縣靖海燈塔連于大海;北至梅州平遠縣頂山甑與江西尋烏對接。總面積約30 000平方公里,與今臺灣島相若,相當于今揭陽市面積的6倍。
關(guān)于古揭陽(也即南越國東部)的北、東兩界,張榮芳等所著《南越國史》也有所論述,有“閩越國擁有部分余干(今屬江西)之土地,余干亦為閩越與南越的分界線之一”。至于東界,則稱:“南越國與閩越國的邊界系余干、漳浦地區(qū);也可知南越的北界的東段已經(jīng)到達了今福建的南部地區(qū)”,可做參考。
秦置揭陽縣時,以其前嶺外的揭陽王國為名為域,這應(yīng)是史實。至于揭陽國及其方輿,近年浮濱文化的考古成果,已可印證。
邱立誠、曾騏在《論浮濱文化》(載《揭陽考古》,科學(xué)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中指出:“從地域上看,浮濱文化遺存主要分布于粵東的榕江、韓江與閩南的九龍江、晉江四個流域??脊刨Y源還顯示,榕江流域是浮濱文化遺存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后一句的意思,即今揭陽為古揭陽縣中心。
在同一論文中,作者還指出:“由于商文化南漸,在浮濱文化區(qū),既融進了源于本土的土著文化,也使土著文化產(chǎn)生某些變異,進而形成了粵東與閩南區(qū)域內(nèi)不同于諸越文化的浮濱文化。這一考古文化區(qū)域與今日之閩南方言區(qū)的基本吻合,使我們相信其時那種摻雜有中原語言的閩南方言已開始濫觴……在追溯潮汕文化的淵源關(guān)系時,有理由認為帶有若干中原文化色彩的浮濱文化是‘潮汕文化’沉淀的底層。”也就是說,今日所稱之“閩南話”,其實應(yīng)為“揭陽話”。
因為浮濱文化遺存中有些陶器帶有“王”字的刻文,饒宗頤在《從浮濱遺物論其周遭史地與南海國的問題》一文中斷定,這些標記“似乎表示浮濱在殷周之際曾經(jīng)是屬于越族的一個王國”。我認為,這個王國就是后來被秦朝“改造”為縣的揭陽。當今嶺南地區(qū),見于史籍記載的當時的王國還有陽禺、縛婁(博羅)等,我已在有關(guān)文章中說到,不再重復(fù)。
這些論述表明,所謂閩南方言地區(qū),南部即粵東潮汕,還應(yīng)有北部的龍巖地區(qū)和梅州地區(qū),因客家人東晉后才逐步進入龍巖、梅州,在此之前,龍巖、梅州使用的方言即揭陽話,以及今日整個福建漳州市乃至其北龍巖部分地區(qū)??脊艑W(xué)上所稱的浮濱文化區(qū),應(yīng)全歸屬當時的揭陽王國。
因為,從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非但潮、梅、漳三地有大量浮濱文化類型的文物出土,在如今福建漳州北部與龍巖南部的平和、南靖、上杭、武平、南安、華安等地也屢有發(fā)現(xiàn),這也可說明,盤陀嶺以北的漳州中、北部,至龍巖南部地區(qū)(東晉后客家人進入該地),也就是整個余干以南、九龍江西部地區(qū),即當時揭陽王國的疆土。饒宗頤也曾指出余干以南、九龍江西部地區(qū),其實也就是當時揭陽王國的疆土。饒宗頤還說過“南康(今江西贛州)也是揭陽地”,他是從文獻角度來理解揭陽的北境的。此境中的揭陽,則還要包括今日贛州南部地區(qū)。
因此,今天榕江、韓江、晉江和九龍江四個流域,是相當于中原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也即浮濱文化時期)的揭陽國的故地,即秦至東晉揭陽古縣的版圖和疆域,這已有文獻和考古的依據(jù)。社會科學(xué)的進步,為明晰古揭陽疆域,提供了具體的、有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