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紅豆樹下

有情世間 作者:蔣子龍 著


紅豆樹下

名重一時并引得文徵明、鄭成功、顧炎武、袁枚、曹寅、翁同龢、章太炎等歷代眾多名流顯貴前來瞻拜的“紅豆山莊”,如今只剩下一棵紅豆樹了。大樹四周高墻維護,墻門緊鎖。近五百年來,山莊毀了建,建了毀,然而這棵紅豆樹,卻始終森然挺立,繁陰濃重。

誰說“相思”最脆弱、最綿軟、最不可靠?一棵樹撐起了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因一棵樹而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成為古代才子佳人向往的一塊圣土……給人以無限懷想和遐思。只要有紅豆樹在,山莊的名就在、魂就在。至于樓堂瓦舍、橫街豎巷,遲早還會在紅豆樹下鋪展開來。紅豆山莊從建立的那天起,似乎就秉負了主人的性格和修為,紅豆樹要撐起的還不只是一個村莊,而是一段重要的歷史文化。

宋末元初,以“古今多少興亡恨,都在聲聲晚寺鐘”等佳句傳世的顧細二,為杭州、上虞一帶的名士,向與書畫大家趙孟頫交厚。忽必烈入主中原,趙官拜翰林學士,遂向元主推薦顧細二,欲招之入朝為官。顧卻堅辭不受,攜老小棄家遠避,行于虞山左側(cè),見水土不錯,便在補溪畔立戶開莊。這才叫“自由”和“清高”,不高興當官,便拉家?guī)Э诎瓮染妥?,走到哪兒覺得風水不錯就安頓下來,開荒種地,晨耕晚讀,補溪岸邊逐漸形成村落。

到明代嘉靖年間,顧家后人又從海南移來兩株紅豆樹,紅豆珍稀,人見人喜,于是便有了“紅豆山莊”的名號。但真正成就了山莊巨大聲名的,是奇冷的崇禎十三年(1640年)深冬,發(fā)生了一件奇事:“艷過六朝,情深班蔡”的奇女子柳如是,一身男裝打扮,青布束發(fā),藍緞儒巾,突然造訪虞山,叩響了錢謙益家冷寂多時的門環(huán)。一個有故事的人的到來,讓紅豆山莊也有了故事。而故事就是魅力。她一下子給紅豆樹注入了靈氣,成為天下有情人愛戀的象征物,并見證了一段傳奇姻緣。

在官場屢屢失意并已喪偶的錢謙益,正心神寂寥、滿腹悒郁,柳如是從天而降,令其大喜過望,感動莫名,遂邀柳在自己的“半野堂”住上一段時間,柳欣然應(yīng)允。他們一同踏雪賞梅、寒舟垂釣,相處和諧,心神大暢。為答謝柳如是相慰之情,錢謙益親自督工,僅以十天工夫便在紅豆山莊為柳如是特建一樓,依據(jù)《金剛經(jīng)》中“如是我聞”之句,錢謙益將小樓命名“我聞室”,以應(yīng)合“如是”的名字。柳深為感動,她歷盡坎坷,成名后雖結(jié)交過諸多風流才子,常有千萬人捧著,但多是逢場作戲,難托終身。倒是這位花甲老者,知疼著熱,有情有趣,反能相知相感,給她一種長久以來便渴望的安適與恬靜。敢作敢為的柳如是幾次露出以身相托之意,而錢謙益一遇到這種場面總是先感激動容,隨后卻匆匆將話題避開?;蚴撬拇骖檻],兩人年齡懸殊,自己整整大了柳如是三十六歲。且為罪臣,前程無望,豈不牽累了這位風華絕代的才女!或許這正是錢的高明之處,欲擒先縱。但面對美人的一片癡情,男子的矜拒又能維持多久?何況在他心里一刻也舍不下她。俗云:“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拖到來年夏天,錢謙益決定要將柳如是娶進家門。

一旦真要辦大事了,錢謙益就想哄得嬌妻高興,將婚禮辦得別致而張揚。他租了一只富麗堂皇的芙蓉舫,在舫中擺下酒宴,邀來十幾位好友,隨舫劃入虞山腳下的松江之中,在碧波之上,在簫管鼓樂聲中,兩人一個高冠博帶,一個鳳冠霞帔,雙雙拜了天地,喝了交杯酒。這場婚禮引人艷羨,甚至在士大夫中招來物議:“褻朝廷之名器,傷士人大夫之體統(tǒng)?!卞X謙益能有這份勇氣,也恰恰證實了他對柳如是的珍視和真情??上Вt豆香風留美人,卻不一定留得住男人的野心?;蛞驊巡挪挥觯挠胁桓?;或越是仕途坎坷,錢謙益越是覺得當官還沒有當夠。官癮如毒癮,當他費盡心機甚至不惜借助柳如是的關(guān)系謀到一個官位時,旋即明亡,作為明臣他們想以死殉國,來到兩相識的西湖,決定投水以洗辱全節(jié)。到真要付諸行動時,錢謙益借口水涼退怯了?!傲遗吕p郎”,何況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纏郎,永遠都有他的道理。任柳如是再剛烈,既為人婦,就得遵婦道,隨夫意,只好再退一步,勸誡丈夫隱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對得起故朝了。錢謙益慨然允諾,但沒過多久借口頭皮發(fā)癢剃光額發(fā),留起清人的辮子,公開降清并在清廷謀得一個閑差。但他確是命蹇事乖,很快又因一門生犯案被逮,鋃鐺北上,押往刑部大牢。柳如是扶病隨行,上書陳情,請托斡旋,誓愿代死或從死……柳氏的義行不僅最終把他搭救出來,還沖淡了世人們對他降清的詬病。至此錢謙益在官場旋進旋退,三起三落,不免懷念紅豆山莊。

山莊照舊接納了他們,紅豆樹寬慰了他們。但,原先并株的兩棵紅豆樹,卻只剩下了一株。世道變了,人也變了,怎么能要樹不變呢?相思樹、相思樹,成日在一起還用相思嗎?不相思,相思樹還能有活力嗎?令人訝異的是,在留下來的這株高大的紅豆樹旁,又長出一棵樸樹,與紅豆相依相靠、相扶相助,蔚成奇觀。由此錢謙益和柳如是過了十年安定的日子,他們還有了個女兒,可謂錦上添花。1661年5月,正當錢謙益八十歲生日,12年未開花的紅豆樹,一夜間含苞吐蕊、異香濃郁,二人大喜,相擁而泣。到9月,霜降葉落,柳如是遣人在樹下細細搜尋,終于收獲了一枚晶瑩飽滿的紅豆,山莊沸騰……世上恐怕也只有紅豆,開花結(jié)果才會如此轟轟烈烈。見到它開花已屬不易,能得到它的果實就更難。確是“紅豆生南國,秋聲傳一籽”。

在460年里,這棵紅豆樹只開花23次。距今天最近的一次開花是1932年?;蛟S是因為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不會相思了,現(xiàn)代人講究“閃婚”、“一步到位”,無須相思,不知相思為何物,更用不著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空見相思樹,不見相思人”,紅豆樹還為誰開花結(jié)果呢?幸好,在柳如是撿到紅豆300年后,陳寅恪意外地也得到了一枚紅豆山莊的紅豆。這枚紅豆向他傳導(dǎo)了什么信息,致使老先生受到電光石火般的啟發(fā)和感動,“不顧年老體衰、指僵目盲,窮十年心血”,完成了皇皇80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30多年后,上海一位蔣家才女麗萍,再寫《柳如是傳》。后人只要談到柳如是或錢謙益,就繞不開這株紅豆樹。于是,在紅豆山莊儼然形成了一派“紅豆文化”,那棵紅豆樹也成為愛情的吉祥物?;蛟S當人們重新學會相思、珍惜相思的時候,就會發(fā)生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到那時紅豆樹還會開花結(jié)果的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