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上山采蘼蕪》及其分析品鑒
劉紫容
(1)原作欣賞
上山采蘼蕪
佚名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2)古詩新譯
女子上山采蘼蕪,下山途中遇到了以前的丈夫。女子挺直腰問前夫:“新人怎么樣呢?”“新人雖然也算好,但沒有你優(yōu)秀。面容差不多,但手工方面卻比不上你?!薄靶氯藦恼T迎娶進來,故人從邊門離開?!薄靶氯松瞄L織縑,而你擅長織素??椏V每天織一匹,織素每天可以織五丈多。用織縑來跟織素相比,新人比不上故人?!?/p>
(3)分析品鑒
《上山采蘼蕪》是漢樂府詩中眾多描寫棄婦的一首詩,其題材典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
這首詩主要寫女主人公上山采蘼蕪,下山途中重逢故夫的情景,由女主人公的一句問話:“新人復何如?”而引出故夫的回答。通過兩人的問答,揭露了夫權(quán)制度造成的婚姻悲劇,深刻反映出婦女在封建時代悲慘的生活處境。
詩中女主人公重逢故夫時,雖已被棄然而依舊得“長跪”,這在古代是表示恭敬的見面禮節(jié),由此可見當時封建禮教對女子的不公平和束縛,同時也給予了男子強烈的優(yōu)越感,正是這腐朽的禮教制度,才導致了詩歌中許多悲慘的棄婦形象。也因為這種夫權(quán)制度,才更能看出女子的忠貞和無奈,男子的風流和無情?!靶氯藦拈T入,故人從去”。描出了一幅惡薄世態(tài),被棄的妻子從旁門離開后,丈夫又從正門迎娶一位新的妻子。然而,這并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誰能保證在那種制度下,這個“新人”能夠與丈夫過著幸福理想的生活?從詩歌中兩人的對話可知,新人“未若故人姝”和“手爪不相如”,不難猜測出這個“新人”也許會淪得“故人”的命運。
古代女子被棄的原因除了丈夫寡情外,與家中的婆婆相處也是一大難題。從詩中可知,女主人公比“新人”優(yōu)秀得多,仍然落得被棄的下場,那么這個新人又能在故夫的身邊待多久呢?也許好景不長吧。從中我們也能了解到這首詩實際包含了對兩個女人命運的描寫,表面寫女主人公被棄的哀怨,深層暗含著對另外一個女人命運的揭示和同情、惋惜,也真實地寫出了當時社會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表達了作者對當時這種腐朽制度的批判和對封建婦女悲慘處境的同情。
這首詩的寫作手法也新穎獨特通過問答的形式,使讀者朗讀起來輕松有趣,讀完后卻余味深長,引人深思。另外,這首詩的詩意也層層遞進,以“手爪不相如”為分界,前段故夫已將新人與故人進行對比,得出故人比新人“姝”。后段又重說一遍,詩意更濃,突出丈夫情之薄和兩個女人的悲慘命運。
《上山采蘼蕪》只是棄婦詩中典型的一首,通過這些詩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男尊女卑、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思想,表達了詩人們對這種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諷刺,對封建制度下的婦女的關(guān)切與同情。